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落地式晾衣架。
背景技术:
目前,能实现升降与折叠的落地式晾衣架主要由支撑架、折叠架、升降架构成,且各架体大多是由铝合金管拼装而成的,还有升降架是插装在支撑架上的管体内的,以及折叠架是直接铰接在支撑架的管壁上的。
由于铝合金管的管壁一般较薄,折叠架直接铰接在支撑架的管壁上,其连接存在结构强度低、可靠性较差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其连接处容易出现变形的情况,从而易导致连接处出现松动或卡滞的情况,进而会影响到晾衣架的使用寿命。
同时,由于受到折叠架铰接安装的影响,会导致升降架与支撑架的嵌套量减少,从而会影响到升降架的伸缩高度,进而会导致晾衣架不能满足大件衣物的挂置需要。
因此,有必要重新设计晾衣架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落地式晾衣架,该落地式晾衣架通过在前支撑管与后支撑管上分别设置上第一凸条部、第二凸条部,这样可增强第一螺钉、第二螺钉与前支撑架、后支撑架螺接的结构强度,从而可提高折叠架与前支撑架、后支撑架铰接的可靠性,进而有助于提高落地式晾衣架的使用寿命;且其能满足大件衣物挂置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落地式晾衣架,其特点在于包括前支撑架、后支撑架、前升降架、后升降架、折叠架、第一螺钉、第二螺钉,其中前支撑架上设有呈竖向布置的前支撑管,所述前支撑管的外壁上设有呈竖向延伸的第一凸条部,所述后支撑架上设有呈竖向布置的后支撑管,所述后支撑管的外壁上设有呈竖向延伸的第二凸条部,所述前升降架布置在前支撑管的上方,并使前升降架能竖向活动地插装于前支撑管的内孔上,所述前升降架上设有定位件,在前升降架的升降过程中,能通过前升降架上的定位件对前升降架实现定位,所述后升降架布置在后支撑管的上方,并使后升降架能竖向活动地插装于后支撑管的内孔上,所述后升降架上设有定位件,在后升降架的升降过程中,能通过后升降架上的定位件对后升降架实现定位,所述第一螺钉穿过折叠架的一端后锁定于第一凸条部上,并能使折叠架的一端能绕着第一螺钉转动,所述第二螺钉穿过折叠架的另一端后锁定于第二凸条部上,并能使折叠架的另一端能绕着第二螺钉转动。
优选地,所述前升降架与后升降架分别包括竖向杆、水平管,所述水平管设置在竖向杆的上端,所述定位件设置在竖向杆上,所述前升降架的竖向杆活动插装于前支撑管的内孔中,所述后升降架的竖向杆活动插装于后支撑管的内孔中。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拓展杆,所述拓展杆一端活动插装于水平管的内孔中。
优选地,所述前支撑管的外壁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至其内壁的第一定位孔,所述前升降架上的定位件上设有弹性凸部,并使该弹性凸部嵌置于第一定位孔中。
优选地,所述后支撑管的外壁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至其内壁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后升降架上的定位件上设有弹性凸部,并使该弹性凸部嵌置于第二定位孔中。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三螺钉、第四螺钉,所述折叠架包括上承托架、下承托架、连杆,所述上承托架与下承托架分别包括前架、后架、铰接轴,所述前架的后端与后架的前端通过铰接轴铰接一起,并使铰接轴的中心线呈横向延伸,所述第一螺钉穿过上承托架上的前架的前端后锁定于第一凸条部上,所述第二螺钉穿过上承托架上的后架的后端后锁定于第二凸条部上,所述第一螺钉与第二螺钉的中心线均呈横向延伸,所述下承托架布置在上承托架的下方,所述第三螺钉穿过下承托架上的前架的前端后锁定于第一凸条部上,所述第四螺钉穿过下承托架上的后架的后端后锁定于第二凸条部上,所述第三螺钉与第四螺钉的中心线均呈横向延伸,所述连杆的一端能相对转动地套装在上承托架的铰接轴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能相对转动地套装在下承托架的铰接轴上。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一前垫块、第二前垫块、第一后垫块、第二后垫块,所述第一前垫块与第二前垫块的一端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前垫块布置在上承托架的前架与第一凸条部之间,并使第一前垫块的第一卡槽卡设在第一凸条部上,还使第一螺钉穿过第一前垫块,所述第二前垫块布置在下承托架的前架与第一凸条部之间,并使第二前垫块的第一卡槽卡设在第一凸条部上,还使第三螺钉穿过第二前垫块,所述第一后垫块与第二后垫块的一端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后垫块布置在上承托架的后架与第二凸条部之间,并使第一后垫块的第二卡槽卡设在第二凸条部上,还使第二螺钉穿过第一后垫块,所述第二后垫块布置在下承托架的后架与第二凸条部之间,并使第二后垫块的第二卡槽卡设在第二凸条部上,还使第四螺钉穿过第二后垫块。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滑套、两个加强杆,所述滑套活动套置于连杆上,两个加强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滑套的侧壁上,并使两个加强杆关于滑套的中心线呈前后对称布置,还使两个加强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下承托架的前架与后架上。
优选地,所述连杆的上端设有拉手。
优选地,所述前支撑架与后支撑架的底部上分别设有带刹车的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前支撑管上设置第一凸条部,这样可增强第一螺钉与前支撑架螺接的结构强度,避免其螺接处出现变形的情况,以防止折叠架与前支撑架的铰接出现松动或卡滞的情况,从而可提高折叠架与前支撑架铰接的可靠性,进而有助于提高落地式晾衣架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后支撑管上设置第二凸条部,这样可增强第二螺钉与后支撑架螺接的结构强度,避免其螺接处出现变形的情况,以防止折叠架与后支撑架的铰接出现松动或卡滞的情况,从而可提高折叠架与后支撑架铰接的可靠性,进而有助于提高落地式晾衣架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第一凸条部、第二凸条部的设置,还能增强前支撑管、后支撑管的结构强度,从而可增强落地式晾衣架的整体结构强度,这能进一步地提高落地式晾衣架的使用寿命。由于第一螺钉、第二螺钉是分别锁定在第一凸条部、第二凸条部上的,通过这样的设计,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前提下,又能避免第一螺钉穿置到前支撑管的内孔中,还能避免第二螺钉穿置到后支撑管的内孔中。因此,前升降架与前支撑管的嵌套量就不会受到第一螺钉的影响,且后升降架与后支撑管的嵌套量也不会受到第二螺钉的影响,这样前支撑管或后支撑管就能嵌入长度更长的前升降架或后升降架,从而就能提高前升降架、后升降架的伸缩高度,进而就能满足大件衣物的挂置需要。通过定位件的设置,可对前升降架、后升降架实现定位,这有助于提高落地式晾衣架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前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后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叠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落地式晾衣架,包括前支撑架1、后支撑架2、前升降架3、后升降架4、折叠架5、第一螺钉6、第二螺钉7,其中前支撑架1上设有呈竖向布置的前支撑管11,如图3所示,所述前支撑管11的外壁上设有呈竖向延伸的第一凸条部12,所述后支撑架2上设有呈竖向布置的后支撑管21,如图4所示,所述后支撑管21的外壁上设有呈竖向延伸的第二凸条部22,所述前升降架3布置在前支撑管11的上方,并使前升降架3能竖向活动地插装于前支撑管11的内孔上,所述前升降架3上设有定位件8,在前升降架3的升降过程中,能通过前升降架3上的定位件8对前升降架3实现定位,所述后升降架4布置在后支撑管21的上方,并使后升降架4能竖向活动地插装于后支撑管21的内孔上,所述后升降架4上设有定位件8,在后升降架4的升降过程中,能通过后升降架4上的定位件8对后升降架4实现定位,所述第一螺钉6穿过折叠架5的一端后锁定于第一凸条部12上,并能使折叠架5的一端能绕着第一螺钉6转动,所述第二螺钉7穿过折叠架5的另一端后锁定于第二凸条部22上,并能使折叠架5的另一端能绕着第二螺钉7转动。通过在前支撑管11上设置第一凸条部12,这样可增强第一螺钉6与前支撑架1螺接的结构强度,避免其螺接处出现变形的情况,以防止折叠架5与前支撑架1的铰接出现松动或卡滞的情况,从而可提高折叠架5与前支撑架1铰接的可靠性,进而有助于提高落地式晾衣架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后支撑管21上设置第二凸条部22,这样可增强第二螺钉7与后支撑架2螺接的结构强度,避免其螺接处出现变形的情况,以防止折叠架5与后支撑架2的铰接出现松动或卡滞的情况,从而可提高折叠架5与后支撑架2铰接的可靠性,进而有助于提高落地式晾衣架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第一凸条部12、第二凸条部22的设置,还能增强前支撑管11、后支撑管21的结构强度,从而可增强落地式晾衣架的整体结构强度,这能进一步地提高落地式晾衣架的使用寿命。由于第一螺钉6、第二螺钉7是分别锁定在第一凸条部12、第二凸条部22上的,通过这样的设计,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前提下,又能避免第一螺钉6穿置到前支撑管11的内孔中,还能避免第二螺钉7穿置到后支撑管21的内孔中。因此,前升降架3与前支撑管11的嵌套量就不会受到第一螺钉6的影响,且后升降架4与后支撑管21的嵌套量也不会受到第二螺钉7的影响,这样前支撑管11或后支撑管21就能嵌入长度更长的前升降架3或后升降架4,从而就能提高前升降架3、后升降架4的伸缩高度,进而就能满足大件衣物的挂置需要。通过定位件8的设置,可对前升降架3、后升降架4实现定位,这有助于提高落地式晾衣架使用的可靠性。
如图2所示,所述前升降架3与后升降架4分别包括竖向杆31、水平管32,所述水平管32设置在竖向杆31的上端,所述定位件8设置在竖向杆31上,所述前升降架3的竖向杆31活动插装于前支撑管11的内孔中,所述后升降架4的竖向杆31活动插装于后支撑管21的内孔中。通过竖向杆31的设置,可使前升降架3或后升降架4实现竖向的移动,从而实现升降。通过将定位件8设置在竖向杆31上,可对竖向杆31的移动实现定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衣物是挂置在水平杆32上的。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拓展杆33,所述拓展杆33一端活动插装于水平管32的内孔中。通过拓展杆33的设置,使该晾衣架能挂置更多的衣物或更大件的衣物,这有助于提高落地式晾衣架的适用性。
如图2、图3、图6所示,所述前支撑管11的外壁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至其内壁的第一定位孔111,所述前升降架3上的定位件8上设有弹性凸部81,并使该弹性凸部81嵌置于第一定位孔111中。在前升降架3的升降过程中,通过弹性凸部81嵌置于第一定位孔111中来对前升降架3进行定位,这有助于提高落地式晾衣架使用的可靠性。
如图2、图4、图6所示,所述后支撑管21的外壁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至其内壁的第二定位孔211,所述后升降架4上的定位件8上设有弹性凸部81,并使该弹性凸部81嵌置于第二定位孔211中。在后升降架4的升降过程中,通过弹性凸部81嵌置于第二定位孔211中来对后升降架4进行定位,这有助于提高落地式晾衣架使用的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图2所示,所述竖向杆31为管状结构,所述定位件8为如图6所示的c形结构,所述定位件8采用金属弹片制成,所述弹性凸部81设置在定位件8的一端外壁上,所述定位件8嵌置于竖向杆31的内孔中,并使定位件8的两端弹性顶压在竖向杆31的内壁上,还使弹性凸部81穿出至竖向杆31的圆周表面外。
如图2、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三螺钉9、第四螺钉10,所述折叠架5包括上承托架51、下承托架52、连杆53,所述上承托架51与下承托架52分别包括前架511、后架512、铰接轴513,所述前架511的后端与后架512的前端通过铰接轴513铰接一起,并使铰接轴513的中心线呈横向延伸,所述第一螺钉6穿过上承托架51上的前架511的前端后锁定于第一凸条部12上,所述第二螺钉7穿过上承托架51上的后架512的后端后锁定于第二凸条部22上,所述第一螺钉6与第二螺钉7的中心线均呈横向延伸,所述下承托架52布置在上承托架51的下方,所述第三螺钉9穿过下承托架52上的前架511的前端后锁定于第一凸条部12上,所述第四螺钉10穿过下承托架52上的后架512的后端后锁定于第二凸条部22上,所述第三螺钉9与第四螺钉10的中心线均呈横向延伸,所述连杆53的一端能相对转动地套装在上承托架51的铰接轴513上,所述连杆53的另一端能相对转动地套装在下承托架52的铰接轴513上。通过上承托架51、下承托架52的设置,人们可将衣物放置在上承托架51、下承托架52上进行晾晒,这有助于提高落地式晾衣架的晾晒量。由于,连杆53的两端分别套装在上承托架51的铰接轴513上与下承托架52的铰接轴513上,在折叠过程中,通过拉动连杆53,使其向上移动,这样能带动上承托架51、下承托架52同时进行收折,从而起到折叠的目的,这有助于提高折叠的便利性与效率,该结构的可靠性十分好。
如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一前垫块20、第二前垫块30、第一后垫块40、第二后垫块50,所述第一前垫块20与第二前垫块30的一端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201,所述第一前垫块20布置在上承托架51的前架511与第一凸条部12之间,并使第一前垫块20的第一卡槽201卡设在第一凸条部12上,还使第一螺钉6穿过第一前垫块20,所述第二前垫块30布置在下承托架52的前架511与第一凸条部12之间,并使第二前垫块30的第一卡槽201卡设在第一凸条部12上,还使第三螺钉9穿过第二前垫块30,所述第一后垫块40与第二后垫块50的一端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二卡槽401,所述第一后垫块40布置在上承托架51的后架512与第二凸条部22之间,并使第一后垫块40的第二卡槽401卡设在第二凸条部22上,还使第二螺钉7穿过第一后垫块40,所述第二后垫块50布置在下承托架52的后架512与第二凸条部22之间,并使第二后垫块50的第二卡槽401卡设在第二凸条部22上,还使第四螺钉10穿过第二后垫块50。通过第一前垫块20、第一后垫块40的设置,在折叠过程中,可避免上承托架51直接与前支撑架1、后支撑架2接触,防止上承托架51与前支撑架1、后支撑架2产生相互影响,从而可减少磨损,提高落地式晾衣架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落地式晾衣架的可靠性。且通过第一前垫块20、第一后垫块40的设置,还增大了与上承托架51的接触面积,使上承托架51在折叠过程中能更加平稳。通过第二前垫块30、第二后垫块50的设置,在折叠过程中,可避免下承托架52直接与前支撑架1、后支撑架2接触,防止下承托架52与前支撑架1、后支撑架2产生相互影响,从而可减少磨损,提高落地式晾衣架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落地式晾衣架的可靠性。且通过第二前垫块30、第二后垫块50的设置,还增大了与下承托架52的接触面积,使下承托架52在折叠过程中能更加平稳。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滑套54、两个加强杆55,所述滑套54活动套置于连杆53上,两个加强杆55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滑套54的侧壁上,并使两个加强杆55关于滑套54的中心线呈前后对称布置,还使两个加强杆55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下承托架52的前架511与后架512上。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可加强折叠架5的整体结构强度,且能使上承托架51、下承托架52在折叠过程中能更加平稳,这有助于提高落地式晾衣架的结构可靠性。
如图5所示,所述连杆53的上端设有拉手531。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便于拉动连杆53,这有助于提高落地式晾衣架的使用便利性。
如图1所示,所述前支撑架1与后支撑架2的底部上分别设有带刹车的万向轮60。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便于移动落地式晾衣架,这有助于提高落地式晾衣架的使用便利性。
1.一种落地式晾衣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撑架(1)、后支撑架(2)、前升降架(3)、后升降架(4)、折叠架(5)、第一螺钉(6)、第二螺钉(7),其中前支撑架(1)上设有呈竖向布置的前支撑管(11),所述前支撑管(11)的外壁上设有呈竖向延伸的第一凸条部(12),所述后支撑架(2)上设有呈竖向布置的后支撑管(21),所述后支撑管(21)的外壁上设有呈竖向延伸的第二凸条部(22),所述前升降架(3)布置在前支撑管(11)的上方,并使前升降架(3)能竖向活动地插装于前支撑管(11)的内孔上,所述前升降架(3)上设有定位件(8),在前升降架(3)的升降过程中,能通过前升降架(3)上的定位件(8)对前升降架(3)实现定位,所述后升降架(4)布置在后支撑管(21)的上方,并使后升降架(4)能竖向活动地插装于后支撑管(21)的内孔上,所述后升降架(4)上设有定位件(8),在后升降架(4)的升降过程中,能通过后升降架(4)上的定位件(8)对后升降架(4)实现定位,所述第一螺钉(6)穿过折叠架(5)的一端后锁定于第一凸条部(12)上,并能使折叠架(5)的一端能绕着第一螺钉(6)转动,所述第二螺钉(7)穿过折叠架(5)的另一端后锁定于第二凸条部(22)上,并能使折叠架(5)的另一端能绕着第二螺钉(7)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落地式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升降架(3)与后升降架(4)分别包括竖向杆(31)、水平管(32),所述水平管(32)设置在竖向杆(31)的上端,所述定位件(8)设置在竖向杆(31)上,所述前升降架(3)的竖向杆(31)活动插装于前支撑管(11)的内孔中,所述后升降架(4)的竖向杆(31)活动插装于后支撑管(21)的内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落地式晾衣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拓展杆(33),所述拓展杆(33)一端活动插装于水平管(32)的内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落地式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管(11)的外壁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至其内壁的第一定位孔(111),所述前升降架(3)上的定位件(8)上设有弹性凸部(81),并使该弹性凸部(81)嵌置于第一定位孔(111)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落地式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管(21)的外壁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至其内壁的第二定位孔(211),所述后升降架(4)上的定位件(8)上设有弹性凸部(81),并使该弹性凸部(81)嵌置于第二定位孔(21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落地式晾衣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螺钉(9)、第四螺钉(10),所述折叠架(5)包括上承托架(51)、下承托架(52)、连杆(53),所述上承托架(51)与下承托架(52)分别包括前架(511)、后架(512)、铰接轴(513),所述前架(511)的后端与后架(512)的前端通过铰接轴(513)铰接一起,并使铰接轴(513)的中心线呈横向延伸,所述第一螺钉(6)穿过上承托架(51)上的前架(511)的前端后锁定于第一凸条部(12)上,所述第二螺钉(7)穿过上承托架(51)上的后架(512)的后端后锁定于第二凸条部(22)上,所述第一螺钉(6)与第二螺钉(7)的中心线均呈横向延伸,所述下承托架(52)布置在上承托架(51)的下方,所述第三螺钉(9)穿过下承托架(52)上的前架(511)的前端后锁定于第一凸条部(12)上,所述第四螺钉(10)穿过下承托架(52)上的后架(512)的后端后锁定于第二凸条部(22)上,所述第三螺钉(9)与第四螺钉(10)的中心线均呈横向延伸,所述连杆(53)的一端能相对转动地套装在上承托架(51)的铰接轴(513)上,所述连杆(53)的另一端能相对转动地套装在下承托架(52)的铰接轴(51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落地式晾衣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前垫块(20)、第二前垫块(30)、第一后垫块(40)、第二后垫块(50),所述第一前垫块(20)与第二前垫块(30)的一端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201),所述第一前垫块(20)布置在上承托架(51)的前架(511)与第一凸条部(12)之间,并使第一前垫块(20)的第一卡槽(201)卡设在第一凸条部(12)上,还使第一螺钉(6)穿过第一前垫块(20),所述第二前垫块(30)布置在下承托架(52)的前架(511)与第一凸条部(12)之间,并使第二前垫块(30)的第一卡槽(201)卡设在第一凸条部(12)上,还使第三螺钉(9)穿过第二前垫块(30),所述第一后垫块(40)与第二后垫块(50)的一端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二卡槽(401),所述第一后垫块(40)布置在上承托架(51)的后架(512)与第二凸条部(22)之间,并使第一后垫块(40)的第二卡槽(401)卡设在第二凸条部(22)上,还使第二螺钉(7)穿过第一后垫块(40),所述第二后垫块(50)布置在下承托架(52)的后架(512)与第二凸条部(22)之间,并使第二后垫块(50)的第二卡槽(401)卡设在第二凸条部(22)上,还使第四螺钉(10)穿过第二后垫块(5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落地式晾衣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套(54)、两个加强杆(55),所述滑套(54)活动套置于连杆(53)上,两个加强杆(55)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滑套(54)的侧壁上,并使两个加强杆(55)关于滑套(54)的中心线呈前后对称布置,还使两个加强杆(55)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下承托架(52)的前架(511)与后架(5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落地式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3)的上端设有拉手(53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落地式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架(1)与后支撑架(2)的底部上分别设有带刹车的万向轮(60)。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