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热熔胶保温运输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2016年,中国年产约84万吨热熔胶,而人均占比却不足发达国家的25%,这意味着仅国内市场短期内容量将超过100万吨,不远的将来将会超过300万吨。
现行热熔胶的使用方式为生产后冷却包装运输至客户再行热熔使用,这个过程将产生每吨650元以上的成本,这其中不含运输费用,这些成本中绝大部分是电能耗,少部分为人力成本及包装物料成本,这些成本与使用价值毫无任何关系,并且产生了巨大的碳排放及工业垃圾。同时,隔离压敏胶用的包装胶膜会熔在胶体内,由于与胶体本身不相容,容易堵塞喷嘴和产生碳化物,影响制品质量及生产平顺性,因此需要一种能有效提高热熔胶运输供应效率以及能有效节能减排的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包括装桶系统、运输上料系统以及热熔胶压盘机,所述装桶系统包括上料平台以及用于装热熔胶的保温桶,所述保温桶包括桶体和盖体,所述桶体包括设置在内的金属桶体和包覆在金属桶体外部的保温桶壁,所述盖体包括保温盖与金属桶盖,所述保温盖设置在金属桶盖上方,所述盖体与桶体之间设有用于密封桶体和盖体的锁紧装置,所述上料平台包括热熔胶出胶管和用于计算保温桶内热熔胶装量的计重平台,所述热熔胶出胶管上设置有电控阀门,所述计重平台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电控阀门电连接以控制电控阀门的启闭。
进一步地,所述热熔胶出胶管的出口处设有若干同时出胶的分支出胶口。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上料系统包括放置在计重平台上的托盘以及与托盘配合用于运输保温桶的叉车,所述保温桶放置在托盘上,所述托盘底部设有与叉车配合的第一进叉位。
进一步地,所述桶体底部设有用于便于叉车运输的第二进叉位。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桶壁和保温盖为采用玻璃纤维制成,所述保温桶壁和保温盖内设有若干块状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热熔胶压盘机包括用于放置保温桶的底座、与保温桶形状匹配的压盘以及驱动压盘升降的压盘气缸,所述压盘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输出热熔胶的供胶组件,所述压盘的外侧面设置有若干圈密封圈,所述压盘内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底座上设有保温桶安放位,所述保温桶安放位上设置有用于供叉车上料的进叉口,所述保温桶安放位上还设有防护栏。
进一步地,所述供胶组件包括设置在压盘顶部的齿轮泵、驱动齿轮泵运作的变频电机以及设置在压盘上的供胶管,所述变频电机与齿轮泵之间设有万向联轴器,所述压盘内开设有连通压盘底部与齿轮泵的进胶流道,所述压盘内设有嵌入式出胶管道,所述压盘机顶面设置有分配器,所述供胶管与分配器连接,所述嵌入式出胶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进胶流道和分配器连接,所述分配器上还设有排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设置在压盘内的嵌入式加热管,所述压盘底部设置有若干加热翅片
进一步地,所述进叉口包括3条平行设置的滑轨,所述保温桶安放位上设置有两根限位挡边,所述限位挡边端部向保温桶安放位外侧弯曲形成上料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桶安放位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保温桶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声光指示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声光指示器电连接,当保温桶放置到正确位置时触发声光指示器提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半熔融状态或熔融状态的形式对热熔胶进行保温保存存放,能尽量减小其热量的损耗,从而使其在实际需要使用的时候,只需要补充少量的热量,将其加热回熔融状态即可使用,其中过程由于无需将热熔胶完全从固体状态加热,因此其节能效率能够达到65%以上。
而且,计重平台能同时对多个保温桶进行上料,保证热熔胶的上料的效率,同时,通过叉车进行下料上料操作,提高保温桶的上料效率,也能有效避免工作人员烫伤等意外事故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的装桶系统与运输上料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未示意出压力传感器);
图2为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的保温桶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的保温桶的部分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的保温桶堆放状态示意图;
图6为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的热熔胶压盘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未示意出位置传感器与声光指示器);
图7为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的热熔胶压盘机的供胶组件以及加热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的图7中a-a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的图7中c-c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计重平台;12、热熔胶出胶管;13、电控阀门;14、分支出胶口;2、保温桶;21、桶体;211、金属桶体;2111、握持部;212、保温桶壁;22、盖体;221、金属桶盖;2211、扣合部;222、保温盖;23、锁紧装置;231、箍条;232、锁扣;24、块状中空结构;25、第二进叉位;3、托盘;31、第一进叉位;4、叉车;51、底座;511、压盘气缸;52、压盘;53、电控箱;54、保温桶安放位;541、进叉口;5411、滑轨;542、限位挡边;543、防护栏;55、供胶组件;551、供胶管;552、变频电机;553、万向联轴器;554、齿轮泵;555、进胶流道;556、嵌入式出胶管道;557、分配器;558、排气阀;561、密封圈;562、嵌入式加热管;563、加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包括装桶系统、运输上料系统以及热熔胶压盘机,装桶系统包括上料平台以及用于装热熔胶的保温桶2,保温桶2包括桶体21和盖体22,桶体21包括设置在内的金属桶体211和包覆在金属桶体211外部的保温桶壁212,盖体22包括保温盖222与金属桶盖221,保温盖222设置在金属桶盖221上方,盖体22与桶体21之间设有用于密封桶体21和盖体22的锁紧装置23,上料平台包括热熔胶出胶管12和用于计算保温桶2内热熔胶装量的计重平台11,热熔胶出胶管12上设置有电控阀门13,计重平台11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意出),压力传感器与电控阀门13电连接以控制电控阀门13的启闭。
如图2和图3所示,保温桶2的桶体21的底部还开设有两个有利于叉车4插入运输的第二进叉位25,金属桶体211的顶部向外翻出弯曲,形成一圈有利于人手握持的握持部2111,与其相对应的,金属桶盖221的边缘向下翻并弯曲,形成与握持部2111形状匹配的扣合部2211。这样的扣合部2211与握持部2111的配合,能使金属桶盖221在装盖的时候,有效与金属桶体211相扣,在提高金属桶盖221的安装稳定性的同时,还能提高金属桶盖221与金属桶体211之间的密封程度。
如图4所示,锁紧装置23包括包覆在握持部2111与扣合部2211上的箍条231以及设置在箍条231两端的锁扣232,锁扣232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搭扣,采用该种搭扣,需要限制好箍条231整体的长度,通过锁扣232的拉紧,能更进一步地加大金属桶盖221与金属桶体211之间的扣合度,同时由于箍条231完全包覆金属桶盖221和金属桶体211之间的连接部分,能更有效地将保温桶2密封,隔绝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热交换。
如图3所示,保温桶壁212包覆在金属桶体211的外侧,保温盖222包覆在金属桶盖221的顶面,保温桶壁212和保温盖222均采用gfrp3d(玻璃纤维3d)材料制成,其内部设有非常多的块状中空结构24,能很好地隔绝温度的传递。与一般的保温容器不同的是,本申请的是刚性保温层,其在具有保温性能的同时具有强化结构强度的功能,在吸能方面,是溃缩吸能,不会导致能量传递给金属桶身引起变形,因为对于本申请的保温桶2结构来说,金属桶身变形是致命的,这将导致胶体难以使用设备压出。
如图1所示,计重平台11包括热熔胶出胶管12和用于计算保温桶2内热熔胶装量的计重平台11,热熔胶出胶管12上设置有电控阀门13,计重平台11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电控阀门13电连接以控制电控阀门13的启闭。同时,为了提高热熔胶的上料效率,可在热熔胶出胶管12的出口处设有若干同时出胶的分支出胶口14。这样便可同时对多个保温桶2进行热熔胶上料,提高热熔胶的上料效率。具体地,分支出胶口14在本实施例中为四个,并每两个分支出胶口14都两两相邻地设置,使其连线形状形成正方形的形状,这样设计,能在尽量提高热熔胶上料效率的同时,尽量降低其整体占地的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
而通过计重平台11内设的压力传感器与电控阀门13的联动设计,可令热熔胶出胶管12自动出料,具体设计可按如下方案进行:预设一个载重定值a和一个载重定值b,载重定值a为四个空的保温桶2的重量,载重定值b为四个上料完成的保温桶2的重量,当计重平台11测量重量达到载重定值a时,联动电控阀门13打开,实现自动上料;当计重平台11测量重量达到载重定值b时,联动电控阀门13关闭,实现自动停止上料。上述方案仅为一种自动上料的设计思路,可通过上述思路拓展延伸出各种不同的方案,并且根据实际方案的内容对计重平台11与电控阀门13之间的电路关系进行设计,其电路的连接应属于常规现有技术,在此不过多进行叙述。
如图1所示,运输上料系统包括放置在计重平台11上的托盘3以及与托盘3配合用于运输保温桶2的叉车4,保温桶2放置在托盘3上,托盘3底部设有与叉车4配合的第一进叉位31。保温桶2在需要上料的时候,可先将四个保温桶2放置在托盘3上的与分支出胶口14相对应的位置处,再通过叉车4进行统一上料。这样便可省去单独一个个保温桶2对应分支出胶口14采用人工放置的麻烦。如图5所示,同时在保温桶2装好热熔胶并封盖后,亦可通过托盘3将其整齐地堆放,待需要使用的时候,再进行处理。
如图6所示,热熔胶压盘机,包括用于放置保温桶2的底座51、与保温桶2形状匹配的压盘52以及驱动压盘52升降的压盘气缸511以及用于控制整体装置运作的电控箱53,压盘5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输出热熔胶的供胶组件55,压盘52内设置有加热组件,压盘52的外侧面设置有两圈并列设置的密封圈561,以使压盘52在下压时,能更好地压出保温桶2内的热熔胶,提高热熔胶的使用率。
压盘气缸511有两个,且压盘气缸51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底座51上,底座51上设有保温桶安放位54,保温桶安放位54设置在两个压盘气缸511之间的位置,保温桶安放位54上设置有用于供叉车4上料的进叉口541,进叉口541由三道平行设置的滑轨5411组成,三道平行的滑轨5411间隔出两道用于供叉车4的托板插入,由于滑轨5411自身存在一定高度,保温桶2安放在滑轨5411的顶面上,以空出下部的进叉口541。
在滑轨5411顶面的水平面上,还设置有两根限位挡边542,两根限位挡边542之间的距离与保温桶2的直径一致,且预留出一定的空位以便于保温桶2的放入。限位挡板靠近入料的一端向保温桶安放位54的外侧弯曲外翻,形成上料入口,由于该上料入口扩大了保温桶2进去时的空间,因此能更顺利地进行上料。同时在保温桶安放位54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保温桶2位置的位置传感器,底座51上还设有声光指示器,声光指示器与位置传感器电连接,使得位置传感器触发的时候,声光指示器发出提示。位置传感器设置的位置可以在保温桶2与压盘52对应位置的极限位置处,使得保温桶2到达该位置处时触发位置传感器,从而联动声光指示器发出提示。声光指示器可以为由led灯与蜂鸣器组成的指示器,亦可只由led灯或蜂鸣器组成,只需起到提醒作用即可。虽然附图中尚未明确示意位置传感器与声光指示器的结构与具体设置的位置,但是对于现有技术人员来说,应该能针对实际情况选用位置传感器与声光指示器并且安装至合适的位置。
保温桶安放位54上还设有防护栏543,防护栏543的位置高度与压盘气缸511的缸体高度一致,这是由于一般情况下,在上料的时候,压盘52会升至最高的高度,因此将防护栏543设置在该处,能更好地避免工作人员误碰压盘52,同时也不会妨碍保温桶2的上料。
如图7至9图所示,供胶组件55包括设置在压盘52顶部的齿轮泵554、驱动齿轮泵554运作的变频电机552以及设置在压盘52上的供胶管551,变频电机552与齿轮泵554之间设有万向联轴器553,压盘52内开设有连通压盘52底部与齿轮泵554的进胶流道555,压盘52还内设有嵌入式出胶管道556,压盘52机顶面设置有分配器557,分配器557与嵌入式出胶管道556连通,供胶管551与分配器557连接,分配器557上还设有排气阀558。加热组件包括设置在压盘52内的嵌入式加热管562,加热管与电控箱53连接,控制其加热,压盘52底部设置有若干加热翅片563,从而加大与热熔胶的接触面积,增大传热效率。
具体地,在实际中,一般装桶系统会设置在热熔胶的生产厂家处,热熔胶压盘机会设置在使用热熔胶的使用厂家处,两地分隔开,中间可通过运输上料系统来进行对两边的上料与运输。装桶系统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将保温桶2放置在托盘3相应位置上,然后利用计重平台11与出胶管道上的电控阀门13之间的联动配合实现自动上料。当保温桶2内装好热熔胶后,便可封盖,利用叉车4将整个托盘3托起运输,统一放置,并运送至使用厂家处。
由于保温桶2的保温作用,根据实验推算,其能使桶内的热熔胶在一周内都依然能维持膏状液体的状态,根据具体保温桶2内热熔胶的温降不同,压盘52仅需补充少量热量即可正常使用,根据实验推算,1周内使用节能超过85%。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桶系统、运输上料系统以及热熔胶压盘机,所述装桶系统包括上料平台以及用于装热熔胶的保温桶(2),所述保温桶(2)包括桶体(21)和盖体(22),所述桶体(21)包括设置在内的金属桶体(211)和包覆在金属桶体(211)外部的保温桶壁(212),所述盖体(22)包括保温盖(222)与金属桶盖(221),所述保温盖(222)设置在金属桶盖(221)上方,所述盖体(22)与桶体(21)之间设有用于密封桶体(21)和盖体(22)的锁紧装置(23),所述上料平台包括热熔胶出胶管(12)和用于计算保温桶(2)内热熔胶装量的计重平台(11),所述热熔胶出胶管(12)上设置有电控阀门(13),所述计重平台(11)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电控阀门(13)电连接以控制电控阀门(13)的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胶出胶管(12)的出口处设有若干同时出胶的分支出胶口(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上料系统包括放置在计重平台(11)上的托盘(3)以及与托盘(3)配合用于运输保温桶(2)的叉车(4),所述保温桶(2)放置在托盘(3)上,所述托盘(3)底部设有与叉车(4)配合的第一进叉位(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21)底部设有用于便于叉车(4)运输的第二进叉位(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桶壁(212)和保温盖(222)为采用玻璃纤维制成,所述保温桶壁(212)和保温盖(222)内设有若干块状中空结构(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胶压盘机包括用于放置保温桶(2)的底座(51)、与保温桶(2)形状匹配的压盘(52)以及驱动压盘(52)升降的压盘气缸(511),所述压盘(5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输出热熔胶的供胶组件(55),所述压盘(52)的外侧面设置有若干圈密封圈(561),所述压盘(52)内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底座(51)上设有保温桶(2)安放位,所述保温桶(2)安放位上设置有用于供叉车(4)上料的进叉口(541),所述保温桶(2)安放位上还设有防护栏(5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胶组件(55)包括设置在压盘(52)顶部的齿轮泵(554)、驱动齿轮泵(554)运作的变频电机(552)以及设置在压盘(52)上的供胶管(551),所述变频电机(552)与齿轮泵(554)之间设有万向联轴器(553),所述压盘(52)内开设有连通压盘(52)底部与齿轮泵(554)的进胶流道(555),所述压盘(52)内设有嵌入式出胶管道(556),所述压盘(52)机顶面设置有分配器(557),所述供胶管(551)与分配器(557)连接,所述嵌入式出胶管道(556)的两端分别与进胶流道(555)和分配器(557)连接,所述分配器(557)上还设有排气阀(55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设置在压盘(52)内的嵌入式加热管(562),所述压盘(52)底部设置有若干加热翅片(563)。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叉口(541)包括3条平行设置的滑轨(5411),所述保温桶(2)安放位上设置有两根限位挡边(542),所述限位挡边(542)端部向保温桶(2)安放位外侧弯曲形成上料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桶(2)安放位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保温桶(2)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所述底座(51)上设置有声光指示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声光指示器电连接,当保温桶(2)放置到正确位置时触发声光指示器提示。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