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苯酐产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苯酐成品输送液下泵。
背景技术:
邻苯二甲酸酐,简称苯酐,是邻苯二甲酸分子内脱水形成的环状酸酐。苯酐为白色固体,是化工中的重要原料,尤其用于增塑剂的制造。
目前苯酐的生产过程中,在来自苯酐精馏工段的成品苯酐需先进入苯酐成品中间槽,经取样化验合格后再开启动液下泵,将成品苯酐输送至成品槽供结片包装使用,但目前的液下泵在使用过程中,被吸取进泵内部的苯酐容易升华在泵内部冷凝结料,从而影响泵轴的运行,因该类泵具有间歇运行的生产特点,所以苯酐在泵轴上的冷凝结料容易影响泵后续的使用,甚至可能造成电机跳闸或者泵轴断裂,苯酐的冷凝结料和该类泵的间歇运行也容易使苯酐在输液管中产生冷凝,从而造成输液泵的再次启动困难,且传统的液下泵的泵轴是采用中部接轴的形式进行安装的,具有对中不良,震动大,影响轴承、轴套、轴衬使用寿命短,检修频繁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苯酐成品输送液下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苯酐成品输送液下泵,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通过安装座安装有电机,所述壳体内部在电机的输出轴端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底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表面均匀开设有接管漏液孔,所述转轴顶端外侧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转轴顶端在第一连接机构下方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所述壳体底端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壳体底部在容纳腔下方开设有进液口,所述容纳腔内部在转轴一端设置有叶轮,所述壳体外部底端在容纳腔外侧设置有泵盖,所述壳体外部一侧在容纳腔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一侧设置有输液管,所述壳体底部在进液口外侧设置有底板,所述壳体内部底端在转轴外侧设置有第一保护机构,所述壳体内部中段在转轴外侧设置有第二保护机构,所述输液管顶端与壳体之间外侧设置有夹套管,所述壳体外侧在夹套管顶部设置有填料座。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轴承、轴承盖和圆螺栓,所述壳体内部顶端在转轴外侧设置有轴承,所述壳体内部顶端在轴承两侧均设置有轴承盖,所述轴承盖之间设置有圆螺栓。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轴承座和第二轴承,所述壳体内部一端在第一连接机构下方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侧在转轴外侧设置有第二轴承。
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机构包括轴套和锡青铜轴衬,所述壳体内部底端在转轴外侧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外侧安装有锡青铜轴衬。
优选的,所述第二保护机构包括护套座,锡青铜护套和耐磨中套,所述壳体内部中段在转轴外侧设置有护套座,所述护套座内侧设置有锡青铜护套,所述锡青铜护套内侧在转轴外侧安装有耐磨中套。
优选的,所述叶轮通过螺栓和叶轮键安装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底板通过法兰与输液管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锡青铜护套内侧在耐磨中套外侧开设有导流槽。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底板厚度为2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液下泵的壳体和输液管的顶端外侧安装连接有夹套管,在进行对苯酐成品的抽取过程中,可向夹套管通入低压蒸汽来进行保温,有效避免了容易挥发的苯酐成品经过生化后在壳体内部产生冷凝结料而影响转轴的转动运转,符合了液下泵需要进行间歇运行的特点,有效防止了后续转轴断裂致使电机跳闸的情况,保证了本液压泵的使用工作稳定性,且因夹套管也是安装在输液管外侧的,所以也能够防止苯酐成品在输液管中冷凝堵塞,减少了间歇运行容易造成积料影响液下泵再次运行启动困难的不足。
2.在本发明中的轴套采用不锈钢材质与泵轴平键连接,轴套外加锡青铜轴衬,锡青铜轴衬具有防止产生火花或者静电引发苯酐气体点燃或者爆炸的效果,一旦磨损只需更换材质较软的锡青铜衬套,不需要更换转轴和轴套,大大降低检修成本。在结构上,锡青铜轴衬内侧与轴套配合面开螺旋型结合“十字”的“油槽”,采用输送的苯酐液体作为润滑剂“自润滑”,同时从叶轮出口引部分苯酐液体流体进入轴瓦间隙,克服了仅仅依靠苯酐液体浸泡润滑不良的问题,同时有效防止干磨产生的火花引发火灾爆炸,实践证明,采用强制润滑工艺,显著延长了锡青铜轴衬使用寿命。
3.本液下泵的转轴采用一体式,泵轴总长度接近四米,虽然成本高一些,但是可以确保刚度满足要求,避免采用中部接轴容易出现对中不良,震动大,影响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轴套、锡青铜轴衬使用寿命短,检修频繁等不足,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的使用能够保证转轴安装的稳定性。
4.壳体底部的底板为不锈钢整板,且厚度为25mm,有效避免了采用碳钢底板腐蚀污染成品苯酐,使其颜色变红的情况,保证了经过本液下泵的成品苯酐的纯净度,使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苯酐成品输送液下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苯酐成品输送液下泵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苯酐成品输送液下泵图1中b处的放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苯酐成品输送液下泵图1中c处的放大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苯酐成品输送液下泵图1中d处的放大视图。
图中:1、壳体;2、电机;3、联轴器;4、转轴;5、接管漏液孔;6、第一连接机构;7、第二连接机构;8、容纳腔;9、进液口;10、叶轮;11、泵盖;12、出料口;13、输液管;14、底板;15、第一保护机构;16、第二保护机构;17、夹套管;18、填料座;19、第一轴承;20、轴承盖;21、圆螺栓;22、轴承座;23、第二轴承;24、轴套;25、锡青铜轴衬;26、护套座;27、锡青铜护套;28、耐磨中套;29、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苯酐成品输送液下泵,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顶部通过安装座安装有电机2,所述壳体1内部在电机2的输出轴端设置有联轴器3,所述联轴器3底部安装有转轴4,所述转轴4外侧表面均匀开设有接管漏液孔5,所述转轴4顶端外侧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6,所述转轴4顶端在第一连接机构6下方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7,所述壳体1底端内部开设有容纳腔8,所述壳体1底部在容纳腔8下方开设有进液口9,所述容纳腔8内部在转轴4一端设置有叶轮10,所述壳体1外部底端在容纳腔8外侧设置有泵盖11,所述壳体1外部一侧在容纳腔8一侧开设有出料口12,所述出料口12一侧设置有输液管13,所述壳体1底部在进液口9外侧设置有底板14,所述壳体1内部底端在转轴4外侧设置有第一保护机构15,所述壳体1内部中段在转轴4外侧设置有第二保护机构16,所述输液管13顶端与壳体1之间外侧设置有夹套管17,所述壳体1外侧在夹套管17顶部设置有填料座18。
进一步,第一连接机构6包括第一轴承19、轴承盖20和圆螺栓21,所述壳体1内部顶端在转轴4外侧设置有轴承,所述壳体1内部顶端在轴承两侧均设置有轴承盖20,所述轴承盖20之间设置有圆螺栓21,通过第一连接机构6完成转轴4顶端与壳体1的连接。
进一步,第二连接机构7包括轴承座22和第二轴承23,所述壳体1内部一端在第一连接机构6下方设置有轴承座22,所述轴承座22内侧在转轴4外侧设置有第二轴承23,通过第二连接机构7完成转轴4中段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第一保护机构15包括轴套24和锡青铜轴衬25,所述壳体1内部底端在转轴4外侧设置有轴套24,所述轴套24外侧安装有锡青铜轴衬25,通过第一保护机构15完成对转轴4的初步保护,避免转轴4因长期高速转动而损坏。
进一步,第二保护机构16包括护套座26,锡青铜护套27和耐磨中套28,所述壳体1内部中段在转轴4外侧设置有护套座26,所述护套座26内侧设置有锡青铜护套27,所述锡青铜护套27内侧在转轴4外侧安装有耐磨中套28,通过第二保护机构16完成对转轴4的进一步保护。
进一步,叶轮10通过螺栓和叶轮键安装转轴4上,使得叶轮10在转轴4安装稳定,进一步保证装置的稳定运行。
进一步,底板14通过法兰与输液管13的一端连接,便于安装,使得装置安装简易。
进一步,锡青铜护套27内侧在耐磨中套28外侧开设有导流槽29,便于疏导输送的流体达到润滑的效果。
进一步,底板14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底板14厚度为25mm,壳体1底部的底板14为不锈钢整板,且厚度为25mm,有效避免了采用碳钢底板14腐蚀污染成品苯酐,使其颜色变红的情况,保证了经过本液下泵的成品苯酐的纯净度,使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工作原理:本发明所提供的新型液下泵的抽液原理与传统的液下泵抽液原理一致,但在本液下泵的壳体1和输液管13的顶端外侧安装连接有夹套管17,在进行对苯酐成品的抽取过程中,可向夹套管17通入低压蒸汽来进行保温,有效避免了容易挥发的苯酐成品经过生化后在壳体1内部产生冷凝结料而影响转轴4的转动运转,符合了液下泵需要进行间歇运行的特点,有效防止了后续转轴4断裂致使电机2跳闸的情况,保证了本液压泵的使用工作稳定性,且因夹套管17也是安装在输液管13外侧的,所以也能够防止苯酐成品在输液管13中冷凝堵塞,减少了间歇运行容易造成积料影响液下泵再次运行启动困难的不足,轴套24采用不锈钢材质与泵轴平键连接,轴套24外加锡青铜轴衬25,锡青铜轴衬25具有防止产生火花或者静电引发苯酐气体点燃或者爆炸的效果,一旦磨损只需更换材质较软的锡青铜衬套,不需要更换转轴4和轴套24,大大降低检修成本。在结构上,锡青铜轴衬25内侧与轴套24配合面开螺旋型结合“十字”的“油槽”,采用输送的苯酐液体作为润滑剂“自润滑”,同时从叶轮10出口引部分苯酐液体流体进入轴瓦间隙,克服了仅仅依靠苯酐液体浸泡润滑不良的问题,同时有效防止干磨产生的火花引发火灾爆炸,实践证明,采用强制润滑工艺,显著延长了锡青铜轴衬25使用寿命,本液下泵的转轴4采用一体式,泵轴总长度接近四米,虽然成本高一些,但是可以确保刚度满足要求,避免采用中部接轴容易出现对中不良,震动大,影响第一轴承19、第二轴承23、轴套24、锡青铜轴衬25使用寿命短,检修频繁等不足,通过第一连接机构6和第二连接机构7的使用能够保证转轴4安装的稳定性,壳体1底部的底板14为不锈钢整板,且厚度为25mm,有效避免了采用碳钢底板14腐蚀污染成品苯酐,使其颜色变红的情况,保证了经过本液下泵的成品苯酐的纯净度,使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新型的苯酐成品输送液下泵,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通过安装座安装有电机(2),所述壳体(1)内部在电机(2)的输出轴端设置有联轴器(3),所述联轴器(3)底部安装有转轴(4),所述转轴(4)外侧表面均匀开设有接管漏液孔(5),所述转轴(4)顶端外侧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6),所述转轴(4)顶端在第一连接机构(6)下方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7),所述壳体(1)底端内部开设有容纳腔(8),所述壳体(1)底部在容纳腔(8)下方开设有进液口(9),所述容纳腔(8)内部在转轴(4)一端设置有叶轮(10),所述壳体(1)外部底端在容纳腔(8)外侧设置有泵盖(11),所述壳体(1)外部一侧在容纳腔(8)一侧开设有出料口(12),所述出料口(12)一侧设置有输液管(13),所述壳体(1)底部在进液口(9)外侧设置有底板(14),所述壳体(1)内部底端在转轴(4)外侧设置有第一保护机构(15),所述壳体(1)内部中段在转轴(4)外侧设置有第二保护机构(16),所述输液管(13)顶端与壳体(1)之间外侧设置有夹套管(17),所述壳体(1)外侧在夹套管(17)顶部设置有填料座(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苯酐成品输送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6)包括第一轴承(19)、轴承盖(20)和圆螺栓(21),所述壳体(1)内部顶端在转轴(4)外侧设置有轴承,所述壳体(1)内部顶端在轴承两侧均设置有轴承盖(20),所述轴承盖(20)之间设置有圆螺栓(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苯酐成品输送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7)包括轴承座(22)和第二轴承(23),所述壳体(1)内部一端在第一连接机构(6)下方设置有轴承座(22),所述轴承座(22)内侧在转轴(4)外侧设置有第二轴承(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苯酐成品输送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机构(15)包括轴套(24)和锡青铜轴衬(25),所述壳体(1)内部底端在转轴(4)外侧设置有轴套(24),所述轴套(24)外侧安装有锡青铜轴衬(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苯酐成品输送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机构(16)包括护套座(26),锡青铜护套(27)和耐磨中套(28),所述壳体(1)内部中段在转轴(4)外侧设置有护套座(26),所述护套座(26)内侧设置有锡青铜护套(27),所述锡青铜护套(27)内侧在转轴(4)外侧安装有耐磨中套(2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苯酐成品输送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10)通过螺栓和叶轮键安装转轴(4)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苯酐成品输送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4)通过法兰与输液管(13)的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苯酐成品输送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锡青铜护套(27)内侧在耐磨中套(28)外侧开设有导流槽(2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苯酐成品输送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4)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底板(14)厚度为25m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