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消防救生领域,具体是一种洪汛灾害中消防救生用简搭桥。
背景技术:
在洪汛灾害的救援过程中,简搭桥的使用很频繁,能够帮助受灾群众快速撤离受灾区域。目前,简搭桥的结构单一,在泥石流以及洪水受灾区域使用效果差,简搭桥的搭设不稳定导致使用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容易延误救援的时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洪汛灾害中消防救生用简搭桥,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洪汛灾害中消防救生用简搭桥,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地面、延伸架、主动轮和链轮,所述地面上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底部设有第一底座,第一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在第一底座上,第一底座放置在地面上,第一支撑杆的中间高度位置设有两个第一铰接座,两个第一铰接座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杆的左右两侧,第一铰接座上铰接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顶端铰接在第一铰接座上,第一伸缩杆的底端为伸长端,第一伸缩杆的伸长端下方连接有第一固定楔,第一固定楔插入地面中;所述地面上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杆的右侧,且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形状尺寸完全一致,第二支撑杆的底部设有第二底座,第二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在第二底座上,第二底座放置在地面上,第二支撑杆的中间高度位置设有两个第二铰接座,两个第二铰接座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撑杆的左右两侧,第二铰接座上铰接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顶端铰接在第二铰接座上,第二伸缩杆的底端为伸长端,第二伸缩杆的伸长端下方连接有第二固定楔,第二固定楔插入地面中;所述延伸架架设在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顶端,且延伸架的左端与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延伸架的右端与第二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杆的右侧,第一固定座上设有主动轮;所述第二支撑杆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杆的左侧,第二固定座上设有从动轮,从动轮与主动轮上围绕有牵引绳,牵引绳下方设有吊篮,吊篮悬挂在牵引绳下方且与牵引绳相对固定;所述主动轮的左侧设有链轮,链轮与主动轮转动连接,链轮上围绕有链条。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为垂直于地面设置的金属杆。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底座为扁平的圆金属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延伸架包括主动连杆、液压伸缩杆、从动连杆、销轴和接头连杆,主动连杆共有两根且相互铰接,主动连杆上设有液压伸缩杆,主动连杆的外侧两端铰接有从动连杆,液压伸缩杆的底端铰接在主动连杆上,液压伸缩杆的顶端为伸长端且铰接在从动连杆上,从动连杆有多根且相互铰接,在从动连杆相交的位置设有销轴,最上端的从动连杆上铰接有接头连杆。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楔包括连接杆和楔头,连接杆的顶端与第一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楔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设置了延伸架使得整个装置能够跨过洪水到达被困者的位置,设置了底座和固定楔使得支撑杆保持垂直固定在地面上,设置了链轮、主动轮和吊篮能够更快的营救出被困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洪汛灾害中消防救生用简搭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洪汛灾害中消防救生用简搭桥中延伸架的俯视图。
图3为一种洪汛灾害中消防救生用简搭桥中主动轮与链轮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一种洪汛灾害中消防救生用简搭桥中第一固定楔的三维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撑杆;2、第一铰接座;3、第一伸缩杆;4、第一固定楔;41、连接杆;42、楔头;5、第一底座;6、第二支撑杆;7、地面;8、第二铰接座;9、第二伸缩杆;10、第二固定楔;11、第二底座;12、延伸架;121、主动连杆;122、液压伸缩杆;123、从动连杆;124、销轴;125、接头连杆;13、第一固定座;14、主动轮;15、第二固定座;16、从动轮;17、牵引绳;18、吊篮;19、链轮;20、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洪汛灾害中消防救生用简搭桥,包括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6、地面7、延伸架12、主动轮14和链轮19,所述地面7上设有第一支撑杆1,第一支撑杆1为垂直于地面7设置的金属杆,第一支撑杆1的底部设有第一底座5,第一底座5为扁平的圆金属板,第一支撑杆1的底部固定在第一底座5上,第一底座5放置在地面7上,第一支撑杆1的中间高度位置设有两个第一铰接座2,两个第一铰接座2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杆1的左右两侧,第一铰接座2上铰接有第一伸缩杆3,第一伸缩杆3的顶端铰接在第一铰接座2上,第一伸缩杆3的底端为伸长端,第一伸缩杆3的伸长端下方连接有第一固定楔4,第一固定楔4插入地面7中,第一固定楔4配合第一底座5共同使得第一支撑杆1在地面7上保持竖直;所述地面7上设有第二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6为垂直于地面7设置的金属杆,第二支撑杆6设置在第一支撑杆1的右侧,且第二支撑杆6与第一支撑杆1形状尺寸完全一致,第二支撑杆6的底部设有第二底座11,第二底座11为扁平的圆金属板,第二支撑杆6的底部固定在第二底座11上,第二底座11放置在地面7上,第二支撑杆6的中间高度位置设有两个第二铰接座8,两个第二铰接座8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撑杆6的左右两侧,第二铰接座8上铰接有第二伸缩杆9,第二伸缩杆9的顶端铰接在第二铰接座8上,第二伸缩杆9的底端为伸长端,第二伸缩杆9的伸长端下方连接有第二固定楔10,第二固定楔10插入地面7中,第二固定楔10配合第二底座11共同使得第二支撑杆6在地面7上保持竖直。
所述延伸架12架设在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6的顶端,延伸架12水平设置,且延伸架12的左端与第一支撑杆1的顶端固定连接,延伸架12的右端与第二支撑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第一固定座13,第一固定座13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杆1的右侧,第一固定座13上设有主动轮14,主动轮14能够绕第一固定座13旋转;所述第二支撑杆6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座15,第二固定座15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杆6的左侧,第二固定座15上设有从动轮16,从动轮16能够绕第二固定座15旋转,从动轮16与主动轮14上围绕有牵引绳17,牵引绳17下方设有吊篮18,吊篮18悬挂在牵引绳17下方且与牵引绳17相对固定;所述主动轮14的左侧设有链轮19,链轮19与主动轮14转动连接,链轮19上围绕有链条20。
如图2所示,所述延伸架12包括主动连杆121、液压伸缩杆122、从动连杆123、销轴124和接头连杆125,主动连杆121共有两根且相互铰接,主动连杆121上设有液压伸缩杆122,主动连杆121的外侧两端铰接有从动连杆123,液压伸缩杆122的底端铰接在主动连杆121上,液压伸缩杆122的顶端为伸长端且铰接在从动连杆123上,从动连杆123有多根且相互铰接,在从动连杆123相交的位置设有销轴124,最上端的从动连杆123上铰接有接头连杆125。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固定楔4包括连接杆41和楔头42,连接杆41的顶端与第一伸缩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连接杆4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楔头42。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发生洪汛灾害时,有被困者被洪水包围,需要使用到简搭桥时,首先将第一支撑杆1通过第一底座5放置在地面7上,使得第一伸缩杆3向下伸长,并将第一伸缩杆3底端的第一固定楔4楔入地面7中,完成对第一支撑杆1的固定,随后使得液压伸缩杆122伸长,液压伸缩杆122伸长会使得整个延伸架12伸长,将延伸架12伸向洪水对面的被困者所在的位置,被困者对第二支撑杆6进行和第一支撑杆1同样的操作,将第二支撑杆6固定在地面7上,然后被困者坐上吊篮18,第一支撑杆1附近的施救者拉动链条20使得主动轮14顺时针转动,使得吊篮18向左移动至第一支撑杆1附近,救出被困者,如果还有其他被困者,拉动链条20使得主动轮14逆时针转动,使得吊篮18向右移动返回至第二支撑杆6附近,重复刚刚的操作即可。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1.一种洪汛灾害中消防救生用简搭桥,包括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6)、地面(7)、延伸架(12)、主动轮(14)和链轮(19),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7)上设有第一支撑杆(1),第一支撑杆(1)的底部设有第一底座(5),第一支撑杆(1)的底部固定在第一底座(5)上,第一底座(5)放置在地面(7)上,第一支撑杆(1)的中间高度位置设有两个第一铰接座(2),两个第一铰接座(2)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杆(1)的左右两侧,第一铰接座(2)上铰接有第一伸缩杆(3),第一伸缩杆(3)的顶端铰接在第一铰接座(2)上,第一伸缩杆(3)的底端为伸长端,第一伸缩杆(3)的伸长端下方连接有第一固定楔(4),第一固定楔(4)插入地面(7)中;所述地面(7)上设有第二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6)设置在第一支撑杆(1)的右侧,且第二支撑杆(6)与第一支撑杆(1)形状尺寸完全一致,第二支撑杆(6)的底部设有第二底座(11),第二支撑杆(6)的底部固定在第二底座(11)上,第二底座(11)放置在地面(7)上,第二支撑杆(6)的中间高度位置设有两个第二铰接座(8),两个第二铰接座(8)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撑杆(6)的左右两侧,第二铰接座(8)上铰接有第二伸缩杆(9),第二伸缩杆(9)的顶端铰接在第二铰接座(8)上,第二伸缩杆(9)的底端为伸长端,第二伸缩杆(9)的伸长端下方连接有第二固定楔(10),第二固定楔(10)插入地面(7)中;所述延伸架(12)架设在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6)的顶端,且延伸架(12)的左端与第一支撑杆(1)的顶端固定连接,延伸架(12)的右端与第二支撑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第一固定座(13),第一固定座(13)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杆(1)的右侧,第一固定座(13)上设有主动轮(14);所述第二支撑杆(6)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座(15),第二固定座(15)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杆(6)的左侧,第二固定座(15)上设有从动轮(16),从动轮(16)与主动轮(14)上围绕有牵引绳(17),牵引绳(17)下方设有吊篮(18),吊篮(18)悬挂在牵引绳(17)下方且与牵引绳(17)相对固定;所述主动轮(14)的左侧设有链轮(19),链轮(19)与主动轮(14)转动连接,链轮(19)上围绕有链条(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洪汛灾害中消防救生用简搭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为垂直于地面(7)设置的金属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洪汛灾害中消防救生用简搭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5)为扁平的圆金属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洪汛灾害中消防救生用简搭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架(12)包括主动连杆(121)、液压伸缩杆(122)、从动连杆(123)、销轴(124)和接头连杆(125),主动连杆(121)共有两根且相互铰接,主动连杆(121)上设有液压伸缩杆(122),主动连杆(121)的外侧两端铰接有从动连杆(123),液压伸缩杆(122)的底端铰接在主动连杆(121)上,液压伸缩杆(122)的顶端为伸长端且铰接在从动连杆(123)上,从动连杆(123)有多根且相互铰接,在从动连杆(123)相交的位置设有销轴(124),最上端的从动连杆(123)上铰接有接头连杆(1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洪汛灾害中消防救生用简搭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楔(4)包括连接杆(41)和楔头(42),连接杆(41)的顶端与第一伸缩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连接杆(4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楔头(4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