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药瓶(瓶子)封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自动轧盖机。所述自动轧盖机用于对灌装后的药瓶进行轧盖操作,所述药瓶尤指玻璃瓶。
背景技术:
瓶装药物在医疗领域使用非常广泛,例如注射用药物、口服液药物,等等。在生产瓶装药物时通常会用到玻璃药瓶(简称药瓶),在药瓶灌装完毕后,需要压盖封装,在压盖封装时,瓶盖(例如铝盖、铝塑盖等等)需要施加一定的向下压力,使其密封到位,然后再通过侧方的轧盖机构完成瓶盖的轧盖操作,以确保药瓶的密封性,确保药品储存的保质期。
现有轧盖机,有的采用手动轧盖的方式(多为小型轧盖机),每次只能手动将一个药瓶摆放就位后,手动给压盖头施加向下的压力,完成瓶盖的下压,再手动给轧盖刀施加沿瓶盖旋转至少一圈的力,完成瓶盖轧盖操作,然后再取下轧盖完毕的药瓶,对下一个药瓶重复上述操作。操作繁琐,操作速度慢,效率较低,药瓶摆放就位的准确度不够,需要操作者具有一定的熟练程度,操作者的劳动量大,增加了生产成本,成品率不易控制。
现有轧盖机,有的采用半自动轧盖的方式,手动摆放药瓶,压盖头自动下压或抬起,完成瓶盖的下压,轧盖刀自动沿瓶盖旋转多圈,完成瓶盖轧盖操作。操作速度有所提升,药瓶定位较为准确,但通常只能适配1至3种规格的药瓶,通用性低,大多结构复杂,需要设置两个或更多个轧盖刀,瓶盖轧盖操作中,药瓶固定不动,轧盖刀需要沿瓶盖旋转多周,不易于维护和保养,多个轧盖刀还导致设备调试较为繁琐。
现有轧盖机,有的采用全自动轧盖的方式,通过流水线传输药瓶,轧盖机需要配套用于药瓶输送的传输机构使用。操作速度快,药瓶定位较为准确,但占地面积大,移动、运输、安装均较困难,且大多结构复杂,需要设置两个或更多个轧盖刀,瓶盖轧盖操作中,药瓶固定不动,轧盖刀需要沿瓶盖旋转多周,不易于维护和保养,设备调试繁琐,需要专业人员调试、维护。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轧盖机,采用单轧盖刀,结构简单,药瓶定位准确,占地面积小,轧盖的压力可测可调,轧盖后瓶盖不易脱落,保证了轧盖后的产品合格,降低报废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轧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其前侧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保护罩2、第二保护罩3及置瓶模具台面4,
外壳1内设有安装架体,安装架体的下部设有升降控制机构,安装架体的上部设有压轧控制机构,
升降控制机构与压轧控制机构连接,带动压轧控制机构上升或下降,
压轧控制机构前端设有压盖机构及轧盖机构,
压轧控制机构与压盖机构连接,带动压盖机构旋转,压盖机构用于带动瓶盖及药瓶旋转,
压轧控制机构与轧盖机构连接,带动轧盖机构靠近或远离压盖机构,轧盖机构用于对瓶盖进行轧盖,
所述压盖机构及轧盖机构置于第一保护罩2、第二保护罩3内,
所述置瓶模具台面4,其位于外壳1内的底面上设有传感机构,传感机构用于检测压盖机构向下的压力,用于检测置瓶模具的位置,所述传感机构位于压盖机构正下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一保护罩2的下端与第二保护罩3的上端连接,
置瓶模具台面4和第二保护罩3的下端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该距离与需轧盖操作的药瓶的高度适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壳1包括座体和壳体,
所述座体包括:
底板11,其上固定有前侧板12,
置瓶模具台面4通过连接件15固定在前侧板12上,
在置瓶模具台面4和底板11之间设有支撑立柱14;
所述置瓶模具台面4包括:台面面板13,其上表面设有置瓶模具引导槽131,
所述置瓶模具引导槽131的截面呈梯形;
所述壳体包括:
左右侧板16,其顶部与顶板18连接,其前侧设有突出部,突出部与前装饰挡板17连接,
后盖板19,可拆装的与左右侧板16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传感机构包括:
压力传感器41,其后侧设有置瓶模具定位开关42,
置瓶模具定位开关42包括一基座,触发杆43垂直的设于基座内,触发杆43位于基座内的一端设有复位弹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置瓶模具台面4上设有与压力传感器41、置瓶模具定位开关42适配的开槽或开孔;
其中:
置瓶模具引导槽131的底面设有开槽或开孔,与压力传感器41适配,
台面面板13临近置瓶模具引导槽131的部位设有开槽或开孔,与触发杆43适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安装架体包括:
呈三角型分布的三根导杆51,垂直固定在外壳1内,
三根导杆51的顶端分别与限位三角板55连接,
靠近置瓶模具台面4的一侧设有两根导杆51,
远离置瓶模具台面4的一侧设有一根导杆51。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升降控制机构52包括:
固定基板521,固定在两根导杆51之间,
第一气缸522,固定在固定基板521上,
第一气缸522的气缸杆523向上垂直伸出,与压轧控制机构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两根导杆51之间设有转接板,第一气缸522的气缸杆523与转接板连接,带动转接板沿导杆51上升或下降,
所述转接板上设有若干垂直立柱53,垂直立柱53与压轧控制机构连接;
垂直立柱53的长度,使得转接板和压轧控制机构之间留有空隙,用于安装压轧控制机构所需的部件;
第一气缸522设有配套的位移传感器,用于采集气缸杆523的位移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压轧控制机构54包括:
安装基板541,与垂直立柱53连接,
在安装基板541的底面,从前向后依次设有:
压盖机构,
轧盖机构,
第二气缸限位块547,
第二气缸548,其气缸杆穿过第二气缸限位块547与轧盖机构连接,带动轧盖机构靠近或远离压盖机构,
伺服电机542,其电机轴穿出安装基板541顶面,通过传动机构543与压盖机构连接,带动压盖机构旋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压盖机构包括:
基座5441,与安装基板541固定连接,
旋转杆5451,一端穿过基座5441及安装基板541,通过传动机构543与伺服电机542连接,另一端与压盖头545连接;
所述轧盖机构包括:
滑移基座5442,与安装基板541固定连接,滑移基座5442上设有前后方向的滑移槽,
杆件5452,一端置于滑移槽内,且与第二气缸548的气缸杆连接,另一端与轧盖刀546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轧盖机,采用单轧盖刀,结构简单,药瓶定位准确,占地面积小,轧盖的压力可测可调,轧盖后瓶盖不易脱落,保证了轧盖后的产品合格,降低报废率。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轧盖机,可以是半自动轧盖机,手动摆放药瓶到置瓶模具,将置瓶模具安装到轧盖机上,自动完成轧盖操作,或者手动操作置瓶模具的移动完成轧盖操作。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轧盖机,可以是全自动轧盖机,通过配套使用置瓶模具,及相应的置瓶模具输送装置,自动完成轧盖操作。本发明不涉及置瓶模具输送装置,故不再详述置瓶模具输送装置。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1本发明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外壳的座体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外壳的壳体示意图。
图4传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6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7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8置瓶模具引导槽截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8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轧盖机,包括:
外壳1,其前侧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保护罩2、第二保护罩3及置瓶模具台面4,
第一保护罩2的下端与第二保护罩3的上端连接,
置瓶模具台面4和第二保护罩3的下端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该一定距离与需轧盖操作的药瓶的高度适配,
外壳1内设有安装架体,安装架体的下部设有升降控制机构,安装架体的上部设有压轧控制机构,
升降控制机构与压轧控制机构连接,带动压轧控制机构上升或下降,
压轧控制机构前端设有压盖机构及轧盖机构,
压轧控制机构与压盖机构连接,带动压盖机构旋转,压盖机构用于带动瓶盖及药瓶旋转,
压轧控制机构与轧盖机构连接,带动轧盖机构靠近或远离压盖机构,轧盖机构用于对瓶盖进行轧盖,
所述压盖机构及轧盖机构置于第一保护罩2、第二保护罩3内,
所述置瓶模具台面4,其位于外壳1内的底面上设有传感机构,传感机构用于检测压盖机构向下的压力,用于检测置瓶模具的位置,所述传感机构位于压盖机构正下方。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轧盖机,待轧盖的药瓶置于所述置瓶模具台面4,升降控制机构带动压轧控制机构下降,直至压盖机构对药瓶和瓶盖施加一定的向下压力,该压力由置瓶模具台面4位于外壳1内的底面上的传感机构检测,压轧控制机构驱动轧盖机构靠近压盖机构,对瓶盖进行轧盖,
轧盖完毕后,压轧控制机构驱动轧盖机构远离压盖机构,升降控制机构带动压轧控制机构上升,药瓶从所述置瓶模具台面4移走。
通过上述操作,实现了自动轧盖机的简化,药瓶旋转替代了轧盖机构旋转,仅需单轧盖刀即可对瓶盖进行轧盖,且轧盖机提及小巧,易于移动、搬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壳1包括座体和壳体,
如图2所示,所述座体包括:
底板11,其上固定有前侧板12,
置瓶模具台面4通过连接件15固定在前侧板12上,
在置瓶模具台面4和底板11之间设有支撑立柱14;
所述置瓶模具台面4包括:台面面板13,其上表面设有置瓶模具引导槽131,
所述置瓶模具引导槽131的截面呈梯形,参见图8;
如图3所示,所述壳体包括:
左右侧板16,其顶部与顶板18连接,其前侧设有突出部,突出部与前装饰挡板17连接,
后盖板19,可拆装的与左右侧板16连接。
外壳1包括座体和壳体,结构简单,便于拆装,且支撑稳定性好,兼顾美观与实用。
底板11、前装饰挡板17、左右侧板16的突出部、台面面板13、以及前侧板12,形成一个独立空间,将支撑立柱14隐藏于该独立空间内。
座体和壳体的结构便于拆装,易于搬运,也使得外壳1呈一整体,更具美观性。常规维修维护时可以通过拆除后盖板19完成,操作简单。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所述传感机构包括:
压力传感器41,其后侧设有置瓶模具定位开关42,
置瓶模具定位开关42包括一基座,触发杆43垂直的设于基座内,触发杆43位于基座内的一端设有复位弹簧。
置瓶模具台面4上设有与压力传感器41、置瓶模具定位开关42适配的开槽或开孔。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案之一,置瓶模具引导槽131的底面设有开槽或开孔,与压力传感器41适配,置瓶模具底部设有杆件可穿过置瓶模具引导槽131底面的开槽或开孔,触动压力传感器41。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案之一,台面面板13临近置瓶模具引导槽131的部位设有开槽或开孔,与触发杆43适配,触发杆43伸出台面面板13,通过触发杆43与置瓶模具的接触,完成置瓶模具定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5-7所示,所述安装架体包括:
呈三角型分布的三根导杆51,垂直固定在外壳1内,例如:垂直固定在底板11上,
三根导杆51的顶端分别与限位三角板55连接,
靠近置瓶模具台面4的一侧设有两根导杆51,
远离置瓶模具台面4的一侧设有一根导杆51。
安装架体结构简单,且采用三角形结构,稳定性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5-7所示,所述升降控制机构52包括:
固定基板521,固定在两根导杆51之间,具体说是固定在靠近置瓶模具台面4的一侧的两根导杆51之间,
第一气缸522,固定在固定基板521上,
第一气缸522的气缸杆523向上垂直伸出,与压轧控制机构连接。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案之一,在两根导杆51之间设有转接板,第一气缸522的气缸杆523与转接板连接,带动转接板沿导杆51上升或下降,
所述转接板上设有若干垂直立柱53,垂直立柱53与压轧控制机构连接。
垂直立柱53的长度,使得转接板和压轧控制机构之间留有空隙,用于安装压轧控制机构所需的部件。
更进一步,第一气缸522设有配套的位移传感器,用于采集气缸杆523的位移量。
本产品,利用气缸能通过气压调节来控制下压力的特点,通过对第一气缸522的控制,结合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41,实现控制信息的采集与测算,可按需调节适当的下压压力,可实时测量当前下压压力。提升本产品的通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5-7所示,所述压轧控制机构54包括:
安装基板541,与垂直立柱53连接,
在安装基板541的底面,从前向后依次设有:
压盖机构,
轧盖机构,
第二气缸限位块547,
第二气缸548,其气缸杆穿过第二气缸限位块547与轧盖机构连接,带动轧盖机构靠近或远离压盖机构,
伺服电机542,其电机轴穿出安装基板541顶面,通过传动机构543与压盖机构连接,带动压盖机构旋转,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传动机构为传动皮带及同步带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5-7所示,所述压盖机构包括:
基座5441,与安装基板541固定连接,
旋转杆5451,一端穿过基座5441及安装基板541,通过传动机构543与伺服电机542连接,另一端与压盖头545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5-7所示,所述轧盖机构包括:
滑移基座5442,与安装基板541固定连接,滑移基座5442上设有前后方向的滑移槽,
杆件5452,一端置于滑移槽内,且与第二气缸548的气缸杆连接,另一端与轧盖刀546连接。
由于滑移基座5442上的滑移槽,以及第二气缸限位块547,杆件5452在第二气缸548的驱动下,只能沿着滑移槽靠近或远离压盖头545,藉此,使得压盖头545与轧盖刀546配合,完成轧盖操作。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1.一种自动轧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其前侧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保护罩(2)、第二保护罩(3)及置瓶模具台面(4),
外壳(1)内设有安装架体,安装架体的下部设有升降控制机构,安装架体的上部设有压轧控制机构,
升降控制机构与压轧控制机构连接,带动压轧控制机构上升或下降,
压轧控制机构前端设有压盖机构及轧盖机构,
压轧控制机构与压盖机构连接,带动压盖机构旋转,压盖机构用于带动瓶盖及药瓶旋转,
压轧控制机构与轧盖机构连接,带动轧盖机构靠近或远离压盖机构,轧盖机构用于对瓶盖进行轧盖,
所述压盖机构及轧盖机构置于第一保护罩(2)、第二保护罩(3)内,
所述置瓶模具台面(4),其位于外壳(1)内的底面上设有传感机构,传感机构用于检测压盖机构向下的压力,用于检测置瓶模具的位置,
所述传感机构位于压盖机构正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轧盖机,其特征在于:第一保护罩(2)的下端与第二保护罩(3)的上端连接,
置瓶模具台面(4)和第二保护罩(3)的下端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该距离与需轧盖操作的药瓶的高度适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轧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座体和壳体,
所述座体包括:
底板(11),其上固定有前侧板(12),
置瓶模具台面(4)通过连接件(15)固定在前侧板(12)上,
在置瓶模具台面(4)和底板(11)之间设有支撑立柱(14);
所述置瓶模具台面(4)包括:台面面板(13),其上表面设有置瓶模具引导槽(131),
所述置瓶模具引导槽(131)的截面呈梯形;
所述壳体包括:
左右侧板(16),其顶部与顶板(18)连接,其前侧设有突出部,突出部与前装饰挡板(17)连接,
后盖板(19),可拆装的与左右侧板(16)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轧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机构包括:
压力传感器(41),其后侧设有置瓶模具定位开关(42),
置瓶模具定位开关(42)包括一基座,触发杆(43)垂直的设于基座内,触发杆(43)位于基座内的一端设有复位弹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轧盖机,其特征在于:置瓶模具台面(4)上设有与压力传感器(41)、置瓶模具定位开关(42)适配的开槽或开孔;
其中:
置瓶模具引导槽(131)的底面设有开槽或开孔,与压力传感器(41)适配,
台面面板(13)临近置瓶模具引导槽(131)的部位设有开槽或开孔,与触发杆(43)适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轧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体包括:
呈三角型分布的三根导杆(51),垂直固定在外壳(1)内,
三根导杆(51)的顶端分别与限位三角板(55)连接,
靠近置瓶模具台面(4)的一侧设有两根导杆(51),
远离置瓶模具台面(4)的一侧设有一根导杆(5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轧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机构(52)包括:
固定基板(521),固定在两根导杆(51)之间,
第一气缸(522),固定在固定基板(521)上,
第一气缸(522)的气缸杆(523)向上垂直伸出,与压轧控制机构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轧盖机,其特征在于:在两根导杆(51)之间设有转接板,第一气缸(522)的气缸杆(523)与转接板连接,带动转接板沿导杆(51)上升或下降,
所述转接板上设有若干垂直立柱(53),垂直立柱(53)与压轧控制机构连接;
垂直立柱(53)的长度,使得转接板和压轧控制机构之间留有空隙,用于安装压轧控制机构所需的部件;
第一气缸(522)设有配套的位移传感器,用于采集气缸杆(523)的位移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轧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轧控制机构(54)包括:
安装基板(541),与垂直立柱(53)连接,
在安装基板(541)的底面,从前向后依次设有:
压盖机构,
轧盖机构,
第二气缸限位块(547),
第二气缸(548),其气缸杆穿过第二气缸限位块(547)与轧盖机构连接,带动轧盖机构靠近或远离压盖机构,
伺服电机(542),其电机轴穿出安装基板(541)顶面,通过传动机构(543)与压盖机构连接,带动压盖机构旋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轧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机构包括:
基座(5441),与安装基板(541)固定连接,
旋转杆(5451),一端穿过基座(5441)及安装基板(541),通过传动机构(543)与伺服电机(542)连接,另一端与压盖头(545)连接;
所述轧盖机构包括:
滑移基座(5442),与安装基板(541)固定连接,滑移基座(5442)上设有前后方向的滑移槽,
杆件(5452),一端置于滑移槽内,且与第二气缸(548)的气缸杆连接,另一端与轧盖刀(546)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