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足部助力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足底磁力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足部助力外骨骼装置能够减轻步行运动耗能、缓解疲劳,对提升人的运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人体步行时,脚后跟与地面的碰撞能量损失是步行耗能的重要原因,如何循环使用这部分能量,且符合步行时足底的受力特点,不额外增加足部肌肉的负担是足底助力外骨骼设计的关键,现有的足部外骨骼助力系统大多繁重复杂,在人机协调性等共性问题上也存在问题,主要在蹬地时为踝关节提供力矩,缓解步行时关键肌肉的疲劳,但助力施加位点一般在脚后跟,而蹬地时人足底主要是前脚掌受力,因此在脚后跟施加助力不符合人步行时足底的受力特点,人与装置的协调性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足底磁力助力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足底助力装置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提高使用者与足底助力装置的协调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足底磁力助力装置,包括底壳、第一复位装置、前支撑部、锁扣装置和后支撑部,所述前支撑部用于与使用者的脚掌连接,所述前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底壳的一端形成绕水平轴线转动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复位装置用于使所述前支撑部回复至与所述底壳的长度方向夹角为零的状态,所述锁扣装置用于使所述前支撑部保持与所述底壳的长度方向夹角为零的状态,所述底壳上沿所述底壳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滑轨,所述后支撑部包括滑动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与使用者的脚跟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滑动装置滑动,所述滑动装置沿所述滑轨滑动至前止点位置时能够顶紧所述锁扣装置,所述前支撑部和所述滑动装置上均设置有磁铁,两所述磁铁能够相互排斥,当前支撑部受到足够抵消两磁铁的排斥力的力时所述锁扣装置能够与前支撑部分离来解除对所述前支撑部的限制,所述锁扣装置、所述滑轨和所述滑动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前支撑部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底壳的上表面上开设有锁扣安装槽和滑轨安装槽,所述锁扣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锁扣装置,所述滑轨安装槽内固定设置有所述滑轨,所述滑轨安装槽与所述锁扣安装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锁扣装置包括转轴、棘爪、开关、第一压簧和第二压簧,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壳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扣安装槽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棘爪的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棘爪的另一端能够卡在所述前支撑部上,所述开关与所述锁扣安装槽形成沿所述底壳的长度方向的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压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扣安装槽的侧壁和所述棘爪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压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棘爪另一侧表面和与所述开关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壳一端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光轴,所述第一光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壳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前支撑部包括支架和第一支座,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轴形成绕水平轴线转动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复位装置为复位扭簧,所述第一光轴上套设有所述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的一个固定脚顶紧在所述底壳上,所述复位扭簧的另一个固定脚顶紧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座用于与使用者的脚掌连接,所述棘爪与所述支架卡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座的两侧壁上均沿所述底壳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凸起,两所述凸起分别伸入两个所述滑槽中,两所述凸起分别与两所述滑槽滑动且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块,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连杆和第二支座,所述滑块向靠近所述底壳前端的方向滑动到前止点位置时,所述滑块能够顶紧所述开关使其压缩所述第二压簧来使所述棘爪与所述转轴一同转动脱离所述支架,所述滑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光轴,所述第二光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壳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光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座用于与使用者的脚跟连接,所述第一支座的下表面上和所述滑块的上表面上均设置有磁铁安装槽,各所述磁铁安装槽分别用于安装各所述磁铁。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座上固定设置有第三光轴,所述第三光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座两侧壁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三光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杆为两根,两所述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光轴转动连接,两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壳靠近所述前支撑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下表面向上倾斜。
优选的,所述导向部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定位装置,使用时,所述定位装置与使用者的足尖接触,所述定位装置用于限定助力装置与使用者足底的相对位置。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足底磁力助力装置,设置第一复位装置、前支撑部、锁扣装置和后支撑部,前支撑部的一端与底壳的一端形成绕水平方向转动的转动连接,第一复位装置能够使前支撑部回复至与底壳的长度方向夹角为零的状态,锁扣安装槽内安装有锁扣装置,锁扣装置能够使前支撑部保持与底壳的长度方向夹角为零的状态,后支撑部包括滑动装置和驱动装置,滑动装置沿滑轨滑动至前止点位置时能够顶紧锁扣装置,使锁扣装置与前支撑部分处于待分离状态,前支撑部的下表面和滑动装置的上表面上均设置有磁铁,两磁铁能够相互排斥,前支撑部和驱动装置分别连接在使用者的脚掌和脚跟上,使用者从全脚落地的状态开始行走时,全脚抬起后,脚跟先下落,脚跟下落压迫驱动装置使滑动装置沿滑轨向前滑动,后支撑部向靠近前支撑部的方向滑动,使得分别设置在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上的两磁铁之间的距离减小,两磁铁之间的距离越小、排斥力越大,然后脚掌落地,在脚跟与脚掌同时着地时,后支撑部向前移动到前止点位置时,此时前支撑部与后支撑部的距离最小,即两磁铁间的距离最短,使得此时两磁铁之间的排斥力达到最大,同时滑动装置顶紧锁扣装置,使锁扣装置与前支撑部处于待分离状态,脚掌蹬地时,前支撑部受到的前脚掌压力增加,压力及第一复位装置给前支撑部的作用力之和足够抵消磁铁排斥力,锁扣装置与前支撑部分离,使用者的脚向上抬起时前支撑部受到的向下的力小于磁铁的排斥力,前支撑部在两磁铁的排斥力的作用下向上转动,对使用者的脚掌有支撑力,帮助使用者的脚腾空,然后第一复位装置使前支撑部复位,助力装置的作用力作用在使用者的前脚掌而没有作用在使用者的脚跟,符合人在行走时前脚掌蹬地的特点,提高了使用者与足底助力装置的协调性,利用两磁铁同名磁极之间的排斥力来使足底助力装置进行机械运动,使得足底助力装置的结构简单,无需设置电源等装置,成本较低,安全性也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足底磁力助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足底磁力助力装置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足底磁力助力装置的锁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足底磁力助力装置的前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足底磁力助力装置的锁扣装置在锁紧状态时与前支撑部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足底磁力助力装置的后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壳;2-第一复位装置;3-前支撑部;4-后支撑部;5-滑轨;6-锁扣安装槽;7-滑轨安装槽;8-转轴;9-棘爪;10-开关;11-第一压簧;12-第二压簧;13-支架;14-第一支座;15-滑块;16-连杆;17-第二支座;18-第二光轴;19-定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足底磁力助力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足底助力装置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提高使用者与足底助力装置的协调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足底磁力助力装置,如图1~6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足底磁力助力装置包括底壳1、第一复位装置2、前支撑部3、锁扣装置和后支撑部4,前支撑部3用于与使用者的脚掌连接,前支撑部3的一端与底壳1的一端形成绕水平轴线转动的转动连接,第一复位装置2用于使前支撑部3回复至与底壳1的长度方向夹角为零的状态,锁扣装置用于使前支撑部3保持与底壳1的长度方向夹角为零的状态,底壳1上沿底壳1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滑轨5,后支撑部4包括滑动装置和驱动装置,滑动装置与滑轨7滑动连接,滑动装置与驱动装置的一端转动连接,驱动装置与使用者的脚跟连接,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滑动装置滑动,滑动装置沿滑轨7滑动至前止点位置时能够顶紧锁扣装置,前支撑部3和滑动装置上均设置有磁铁,两磁铁能够相互排斥,当前支撑部3受到足够抵消两磁铁的排斥力的力时锁扣装置能够与前支撑部3分离来解除对前支撑部3的限制,锁扣装置、滑轨7和滑动装置均设置于前支撑部3的下方,使用者开始行走时,以全脚腾空的状态为起始状态,脚跟先下落,底壳1的后部落地后脚跟下落压迫驱动装置使滑动装置沿滑轨7向前滑动,后支撑部4向靠近前支撑部3的方向滑动,使得分别设置在前支撑部3和后支撑部4上的两磁铁之间的距离减小、排斥力增大,进行能量储蓄,脚跟完全落地后,后支撑部4向前滑动到前止点位置,此时前支撑部3与后支撑部4的距离最小,即两磁铁间的距离最短、排斥力最大,同时滑动装置顶紧锁扣装置,但脚掌对前支撑部3的压力及第一复位装置2给前支撑部3的作用力之和不足以抵消磁铁的排斥力,前支撑部有向上运动的趋势,使锁扣装置不能与前支撑部立即分离,然后脚掌落地,脚掌蹬地时人体重心前移,此时脚掌对前支撑部3的压力及第一复位装置2给前支撑部3的作用力之和足够抵消磁铁的排斥力,使前支撑部向下运动,此时锁扣装置与前支撑部分离,然后脚跟逐渐抬起,脚跟拉动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的拉动下滑动装置向后滑动,而同时对于前支撑部3,随着使用者对助力装置的作用力的着力点从脚掌转移到脚尖,使用者对前支撑部3的作用力也迅速减小,并且此时两磁铁间的排斥力足够克服第一复位装置2的抵抗,使前支撑部3在两磁铁的排斥力的作用下向上转动,对使用者的脚掌提供支撑力,帮助使用者的脚腾空,滑动装置后移时,逐渐解除了对锁扣装置的限制,使得锁扣装置能够复位,前支撑部3完成一次支撑动作后,由于滑动装置后移,磁铁的排斥力逐渐减小至消失,第一复位装置2的作用力使前支撑部3滑过已经复位的锁扣装置并回复到与底壳1的长度方向夹角为零的状态,锁扣装置重新锁紧前支撑部3,使前支撑部3保持与底壳1的长度方向夹角为零的状态,助力装置的作用力作用在使用者的脚掌而没有作用在使用者的脚跟,符合人在行走时脚掌蹬地的特点,提高了使用者与足底助力装置的协调性,利用两磁铁同名磁极之间的排斥力来使足底助力装置进行机械运动,使得足底助力装置的结构简单,无需设置电源等装置,成本较低,安全性也高。
进一步的,底壳1的上表面上开设有锁扣安装槽6和滑轨安装槽7,锁扣安装槽6用于安装锁扣装置,滑轨安装槽内固定设置有滑轨5,滑轨安装槽7与锁扣安装槽6连通,设置锁扣安装槽6和滑轨安装槽7使得锁扣装置和滑动装置均设置在槽内,减小了助力装置的体积,并通过减小底壳1的重量来减小助力装置的重量,使助力装置使用及携带方便。
进一步的,锁扣装置包括转轴8、棘爪9、开关10、第一压簧11和第二压簧12,转轴8的长度方向与底壳1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转轴8的两端分别与锁扣安装槽6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棘爪9的一端与转轴8固定连接,棘爪9的另一端能够卡在前支撑部3上,开关10与锁扣安装槽6形成沿底壳1的长度方向的滑动连接,第一压簧11的两端分别与锁扣安装槽6的侧壁和棘爪9一侧表面的中部连接,第二压簧12的两端分别与棘爪9另一侧表面的中部和开关10连接,第一压簧11和第二压簧12始终处于压缩状态,锁扣装置卡紧在前支撑部3上时,滑动装置顶紧开关10使开关10向前滑动,使第二压簧12进一步被压缩,此时第二压簧12的弹力大于第一压簧11的弹力,第二压簧12和第一压簧11对棘爪9的压力差给棘爪9提供使其旋转的力,使棘爪9带动转轴8一同沿水平轴线向前转动,但此时在磁铁排斥力大于脚对前支撑部3的压力及第一复位装置2给前支撑部3的作用力之和,前支撑部3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前支撑部3对棘爪9有压力,使得棘爪9与前支撑部3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无法分离,脚掌蹬地时,前支撑部受到的脚掌的压力及第一复位装置2给前支撑部3的作用力之和足够抵消磁铁的排斥力,棘爪9从前支撑部上脱离,棘爪9连同转轴8一同向前转动,的同时会压缩第一压簧11、拉动第二压簧12使得第一压簧11的长度减小、第二压簧12的长度增加,即第二压簧12的弹力减小、第一压簧11的弹力增加,当滑动装置后移,停止顶紧开关10时,开关10在第二压簧12的弹力作用下向后滑动复位,第二压簧的12长度进一步增加、弹力进一步减小,使得第一压簧11的弹力大于第二压簧12,第一压簧11和第二压簧12对棘爪9的压力差给棘爪9提供与上述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力,使其带动转轴8沿水平轴线向后转动,并且在第一复位装置2使前支撑部3复位后,棘爪9重新将前支撑部3锁紧,即锁扣装置重新卡在复位的前支撑部3上,使得前支撑部3保持与底壳1的长度方向夹角为零的状态。
进一步的,底壳1一端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光轴,第一光轴的长度方向与底壳1的宽度方向平行,前支撑部3包括支架13和第一支座14,支架13的一端与第一光轴形成绕水平轴线转动的转动连接,第一复位装置2为复位扭簧,第一光轴上套设有复位扭簧,复位扭簧的一个固定脚顶紧在底壳1上,复位扭簧的另一个固定脚顶紧在支架13上,第一支座14与支架1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支座14用于与使用者的脚掌连接,棘爪9与支架13卡接,在使用助力装置行走的过程中,使用者的足底并不是一直与底壳1的表面平行的,第一支座14能够相对于支架13转动,使得脚掌在与底壳1的表面之间存在角度时,第一支座14能够进行适应性的转动,保证了第一支座14与使用者的脚掌连接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第一支座14的两侧壁上均沿底壳1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滑槽,支架13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凸起,两凸起分别伸入两个滑槽中,两凸起分别与两滑槽滑动且转动连接,使得第一支座14不仅能够相对于支架13转动,而且第一支座14能够相对于支架13滑动,使得可以通过滑动第一支座14来调整第一支座14与支架13的相对位置,来调整第一支座14与后支撑部4的距离,使得足底助力装置适用于不同的使用者的不同尺码的脚,来保证第一支座14支撑脚掌时的用力点确在脚掌上,保证足底助力装置的效率。
进一步的,滑动装置包括滑块15,驱动装置包括连杆16和第二支座17,滑块15滑动连接在滑轨7上,滑块15向靠近底壳1前端的方向滑动到前止点位置时,滑块15能够顶紧开关10使其压缩第二压簧12来使棘爪9与转轴8一同转动来脱离支架13,滑块15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光轴18,第二光轴18的长度方向与底壳1的宽度方向平行,连杆16的一端与第二光轴18转动连接,连杆16的另一端与第二支座17转动连接,第二支座17用于与使用者的脚跟连接,第二光轴18上套设有第二复位扭簧,第二复位扭簧的一端顶紧在滑块15上,第二复位扭簧的另一端顶紧在连杆16上,第一支座14的下表面和滑块15的上表面上均设置有磁铁安装槽,各磁铁安装槽分别用于安装各磁铁,使用者的脚跟下落时,压迫第二支座17,连杆16将第二支座17所受的压力传递给滑块15,滑块15向前滑动,使用者的脚跟抬起时,直接拉动第二支座17,连杆16随动进行转动及沿水平方向的运动,将滑块15向后拉,使用者的脚跟与底壳1之间的距离变化,使得连杆16与滑块15之间的角度变化,第二支座17与连杆16转动连接,使得第二支座17可以随动转动,保证第二支座17的上表面始终与使用者的脚跟部分贴合,保证了第二支座17与使用者的脚跟连接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第二支座17上固定设置有第三光轴,第三光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座17两侧壁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连杆16与第三光轴转动连接,光轴不易变形且固定连接在第二支座17上,连杆16与第三光轴连接,第三光轴穿过连杆16,使得连杆16与第三光轴连接的可靠性高,即保证了连杆16与第二支座17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连杆16为两根,两连杆16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光轴18转动连接,两连杆1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支座17转动连接,设置两根连杆16,两根连杆16的一端分别与第二支座17的两端连接,使得使用者的脚跟在压迫第二支座17时,保证了第二支座17受压时的平衡性、不易侧偏,两根连杆16的另一端分别与滑块15的两端连接,也使得滑块15受力滑动时受力均匀、不易侧偏。
进一步的,底壳1靠近前支撑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导向部,导向部的下表面向上倾斜,人在行走时,脚掌蹬地时,脚趾与脚掌之间会形成夹角,使鞋底的脚掌部分弯折,底壳1为硬质材料,不易弯折,使用者使用足底助力装置行走时,脚掌蹬地时由导向部倾斜的下表面着地,代替鞋底的脚掌部分弯折,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导向部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定位装置19,使用时,定位装置19与使用者的足尖接触,定位装置19用于限定助力装置与使用者足底的相对位置,使底壳1的倾斜部分位于使用者的脚趾部分,使得在使用者的脚掌蹬地时导向部能够代替鞋底的脚掌部分弯折,使足底助力装置按照导向部的下表面的导向进行移动,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一种足底磁力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第一复位装置、前支撑部、锁扣装置和后支撑部,所述前支撑部用于与使用者的脚掌连接,所述前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底壳的一端形成绕水平轴线转动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复位装置用于使所述前支撑部回复至与所述底壳的长度方向夹角为零的状态,所述锁扣装置用于使所述前支撑部保持与所述底壳的长度方向夹角为零的状态,所述底壳上沿所述底壳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滑轨,所述后支撑部包括滑动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与使用者的脚跟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滑动装置滑动,所述滑动装置沿所述滑轨滑动至前止点位置时能够顶紧所述锁扣装置,所述前支撑部和所述滑动装置上均设置有磁铁,两所述磁铁能够相互排斥,当前支撑部受到足够抵消两磁铁的排斥力的力时所述锁扣装置能够与前支撑部分离来解除对所述前支撑部的限制,所述锁扣装置、所述滑轨和所述滑动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前支撑部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底磁力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上表面上开设有锁扣安装槽和滑轨安装槽,所述锁扣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锁扣装置,所述滑轨安装槽内固定设置有所述滑轨,所述滑轨安装槽与所述锁扣安装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底磁力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装置包括转轴、棘爪、开关、第一压簧和第二压簧,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壳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扣安装槽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棘爪的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棘爪的另一端能够卡在所述前支撑部上,所述开关与所述锁扣安装槽形成沿所述底壳的长度方向的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压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扣安装槽的侧壁和所述棘爪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压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棘爪另一侧表面和与所述开关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足底磁力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一端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光轴,所述第一光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壳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前支撑部包括支架和第一支座,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轴形成绕水平轴线转动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复位装置为复位扭簧,所述第一光轴上套设有所述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的一个固定脚顶紧在所述底壳上,所述复位扭簧的另一个固定脚顶紧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座用于与使用者的脚掌连接,所述棘爪与所述支架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足底磁力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的两侧壁上均沿所述底壳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凸起,两所述凸起分别伸入两个所述滑槽中,两所述凸起分别与两所述滑槽滑动且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足底磁力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块,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连杆和第二支座,所述滑块向靠近所述底壳前端的方向滑动到前止点位置时,所述滑块能够顶紧所述开关使其压缩所述第二压簧来使所述棘爪与所述转轴一同转动脱离所述支架,所述滑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光轴,所述第二光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壳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光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座用于与使用者的脚跟连接,所述第一支座的下表面上和所述滑块的上表面上均设置有磁铁安装槽,各所述磁铁安装槽分别用于安装各所述磁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足底磁力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座上固定设置有第三光轴,所述第三光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座两侧壁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三光轴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足底磁力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两根,两所述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光轴转动连接,两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座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底磁力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靠近所述前支撑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下表面向上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足底磁力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定位装置,使用时,所述定位装置与使用者的足尖接触,所述定位装置用于限定助力装置与使用者足底的相对位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