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机构上的蓄能器,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具有防空蚀破坏功能的蓄能器。
背景技术:
液压凿岩机、破碎锤等冲击破碎设备在隧道、矿山、水利水电、采石等领域广泛应用,这种冲击设备在进行冲击作业时,利用冲击活塞的冲击能量实现对岩石的冲击破碎功能。特别是像凿岩机这类高频冲击机构,冲击活塞回程时,蓄能器要将活塞的动能转化为液压油的压力势能,活塞推动液压油流入蓄能器容腔,当冲击活塞处于冲程状态时,蓄能器提供紧急油源,驱动活塞快速冲向被撞击物,从而传输较大的冲击功率。高速流动的液压油介质在流经蓄能器狭小阻尼孔流道时,油液介质在狭小流道内极易产生空化现象,空化现象引起的局部高温很容易在蓄能器的膜片上产生一系列烧灼破坏的小坑,使膜片失效,从而丧失缓冲压力波动和提供紧急油源的作用。因此,蓄能器的阻尼孔设计至关重要。
为保证冲击机构蓄能器能有效平缓压力波动和提供紧急油源,冲击机构的蓄能器通常设计成膜片式结构,且在油液进、出口通道设置了一定数量的阻尼孔。对于低压类蓄能器,由于平缓压力波动或提供紧急油源时油液流速较小,不易引起空化空蚀现象。油液流经高压蓄能器时,油液介质在高压差的作用下将高速流经蓄能器阻尼孔,在壁面分离作用下,极易在粘性油液介质中产生空化现象,空化过程中形成的大量微小空泡,并在短时间内大量空泡集中溃灭,形成高温、高速、高压微射流,破坏橡胶材质的蓄能器膜片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有效平缓油液在进油孔时的压力波动,并对空蚀空化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的一种防空蚀破坏的冲击机构蓄能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空蚀破坏的冲击机构蓄能器,包括通过螺栓与冲击机构主体相连的外壳、设于外壳内的内胆底板、设于外壳与内胆底板之间的膜片、设于膜片与外壳之间的氮气腔、以及设于膜片与内胆底板之间设有油液腔;
优选的,所述内胆底板的周向圆柱上还固定设有密封沟槽,所述密封沟槽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通过密封圈将内胆底板与外壳之间进行密封,以防止油外泄;
优选的,所述外壳及内胆底板的底面表上分别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通过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与冲击机构主体的相连,以有效保证外壳与冲击机构主体之间、内胆底板与冲击机构主体之间的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还固定设有用于注入氮气的充气孔,所述充气孔与氮气腔相连;
优选的,所述内胆底板上固定设有阻尼孔,通过阻尼孔将进油口与油液腔贯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充气孔内设有便于氮气注入的充气螺钉,氮气通过充气螺钉注入至氮气腔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为防止氮气的泄漏,所述充气螺钉外侧还设有堵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为使油液均匀注入至油液腔内,所述阻尼孔设有一个及以上,且所述阻尼孔的直径小于膜片厚度的2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为防止油液通入阻尼孔时产生空化现象,所述阻尼孔的进口端与出口端均设有圆角。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冲击机构的蓄能器,在蓄能器膜片底部中央设计了一定数量的阻尼孔,使油液均匀注入至油液腔内,以减少油液对阻尼孔的冲击。
(2)本发明中对氮气注入口采用充气螺钉与氮气腔相连,以减少在进行氮气注入过程中对螺钉的拆卸。
(3)本发明中在充气螺钉外侧增加设有堵头,以有效防止在充气完成后充气螺钉的松动,并对充气孔进行进一步的密封,以防止氮气的泄漏。
(4)本发明中将阻尼孔的直径设为小于膜片厚度的2倍,并对进口端与出口端均进行圆角设置,使油液在流入阻尼孔时不发生急转弯现象,消弱油液由于惯性作用引起的壁面分离,减弱对阻尼孔内壁的空化空蚀,从而起到防止蓄能器膜片被空化烧灼破坏的问题,且通过阻尼孔的圆角,实现蓄能器膜片即使被压入阻尼孔内部,也不会对膜片产生剪切破坏等现象。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a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
1:外壳、2:内胆底板、3:膜片、4:充气孔、5:入口、6:充气螺钉、7:堵头、8:第一密封圈、9:第二密封圈、10:第三密封圈、11:阻尼孔、11-1:圆角、12:氮气腔、13:油液腔、14:进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一种防空蚀破坏的冲击机构蓄能器,包括通过螺栓与冲击机构主体相连的外壳1、设于外壳1内的内胆底板2、设于外壳1与内胆底板2之间的膜片3、设于模片3与外壳1之间的氮气腔12、以及设于模片3与内胆底板2之间设有油液腔13,所述油液腔13与进油口14通过设置于内胆底板2上的若干个阻尼孔11贯穿连接;
所述外壳1与内胆底板2通过第一密封圈8密封连接;
所述外壳1与冲击机构主体(未标示)通过第二密封圈9密封连接;
所述内胆底板2与冲击机构主体(未标示)通过第三密封圈10密封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外壳1上设有与氮气腔12贯穿相连的充气孔4,充气孔4内设有便于氮气注入的充气螺钉6,氮气经入口5、充气孔4、充气螺钉6注入至氮气腔12内,注入完成后,通过安装设于充气螺钉6外侧的堵头7对充气孔4和充气螺钉6进行密封,以防止氮气泄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阻尼孔1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上均设有圆角11-1,油液经由进油口14、阻尼孔11进入油液腔13内,通过阻尼孔11上的圆角11-1使油液在流入阻尼孔时不发生急转弯现象,消弱油液由于惯性作用引起的壁面分离,减弱对阻尼孔内壁的空化空蚀,从而起到防止蓄能器膜片被空化烧灼破坏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防空蚀破坏的冲击机构蓄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螺栓与冲击机构主体相连的外壳(1)、设于外壳(1)内的内胆底板(2)、设于外壳(1)与内胆底板(2)之间的膜片(3)、设于膜片(3)与外壳(1)之间的氮气腔(12)、以及设于膜片(3)与内胆底板(2)之间设有油液腔(13);
所述内胆底板(2)的周向圆柱上还固定设有密封沟槽,所述密封沟槽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8),通过第一密封圈(8)将内胆底板(2)与外壳(1)之间进行密封;
所述外壳(1)及内胆底板(2)的底面表上分别设有第二密封圈(9)、第三密封圈(10),通过第二密封圈(9)、第三密封圈(10)与冲击机构主体的相连;
所述外壳(1)上还固定设有用于注入氮气的充气孔(4),所述充气孔(4)与氮气腔(12)相连;
所述内胆底板(2)上固定设有1个及以上的阻尼孔(11),通过阻尼孔(11)将进油口(14)与油液腔(13)贯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空蚀破坏的冲击机构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孔(4)内设有便于氮气注入的充气螺钉(6),氮气通过充气螺钉(6)注入至氮气腔(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空蚀破坏的冲击机构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螺钉(6)外侧还设有堵头(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空蚀破坏的冲击机构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孔(11)的直径小于膜片(3)厚度的2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空蚀破坏的冲击机构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孔(11)的进口端与出口端均设有圆角(11-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