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返祖适应仪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30  53


本发明属于心血管疾病诊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返祖适应仪器。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而灵长类动物爬行时改变了血液流动的方向,爬行时,血液流动方向上从心脏到大脑,几乎与地平面成一条平行线,全身大部分的血液处于与心脏同一水平位置,爬行时其动静脉循环更通畅,更充足,心血管无需付出很大的能量来满足身体各部分血液营养的需要,所以爬行动物和四脚行走的哺乳动物,很少患心脑血管疾病。而人类却有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因为血液流动方向不合理,人体直立行走时,人体与地平面垂直,血液流动方向上从心脏到大脑是垂直向上流动,由于要克服地球的引力,心血管消耗能量大,并且下肢的血液返回心脏也比较困难,因此,人类易患心血管疾病。

返祖现象是指人类模拟灵长类动物做适当运动,以便改善人类自身的血液循环系统,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这种预防治疗效果已经得到认证。而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习惯了直立行走,需要实时进行四肢锻炼,以便改变血液的实时流通,但缺乏辅助器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返祖适应仪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辅助器械进行返祖锻炼。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心血管返祖适应仪器,包括底架本体、活动机构,所述底架本体所在的上表面设置有两组凸起,同时所述底架本体所在的上表面开设有相互对称的两组通孔,并在每组通孔所在的内侧开设有盲槽,在盲槽之间设置由活动机构;

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滑动块,套接在滑动块上的套管,以及设置在套管两端部向下延伸的支架,所述滑动块的两端部分别嵌装在所述盲槽之间位置,并盲槽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并且复位弹簧的分别连接在滑动块的两端部;

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三支杆,所述套管的底部固定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一支杆,同时在每组第一支杆的前端均铰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前端部设置有球形铰接件,所述第三支杆铰接在第二支杆的前端部的球形铰接件上,所述第三支杆的前端部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前端部设置有握杆,并使握杆将两组第三支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机构的伸展方向均相同。

进一步的,第三支杆为伸缩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弹簧内设置有频率传感模块,并通过频率传感模块检测活动机构上滑动块沿着盲槽运动的频率。

进一步的,所述底架本体的压缩弹簧内设置有传感压力模块,可实时检测握杆的所受到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频率传感模块和传感压力模块检测的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以及存储模块中。

所述的心血管返祖适应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人体爬卧在底架本体所在的上表面,使人体的两手臂把握住前端面活动机构的握杆上,同时腿部的脚掌与后端部活动机构的握杆;

s2、通过人体脚部和手臂带动活动机构的运动,同时频率传感模块和传感压力模块检测的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对人体的运动状况实时分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使用者爬卧在底架本体上,使身体达到水平平衡,随后使得手脚分别与每组活动机构独立把握,手脚的运动力度以及频率可被设置在复位弹簧和压缩弹簧上的频率传感模块和传感压力模块检测记录分析并存储。同时复位弹簧和压缩弹簧在运动时存在一定的阻尼效应,可方便人体进行四肢锻炼。

2、活动机构通过滑动块铰接滑动在底架本体上,整个底架本体上表面为较平整的结构,方便人体爬卧的舒适性提高,同时活动机构也便于收纳,能独立驱动,可进行人体四肢的独立锻炼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血管返祖适应仪器,包括底架本体1、活动机构2,底架本体1所在的上表面设置有两组凸起11,同时底架本体1所在的上表面开设有相互对称的两组通孔12,并在每组通孔12所在的内侧开设有盲槽121,在盲槽121之间设置由活动机构2。活动机构2的伸展方向均相同。

如图3所示,活动机构2包括滑动块21,滑动块21所在的盲槽121内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复位弹簧122,并且复位弹簧122的分别连接在滑动块21的两端部,滑动块21的两端部分别嵌装在盲槽121之间位置,使得滑动块21在盲槽121内做往复运动,同时复位弹簧122内设置有频率传感模块,并通过频率传感模块检测活动机构2上滑动块21沿着盲槽121运动的频率。

如图4所示,套接在滑动块21上的套管22,套管22在活动时,可沿着滑动块21做前后的摆动运动,以及设置在套管22两端部向下延伸的支架23,支架23包括第一支杆231和第二支杆232、第三支杆233,套管22的底部固定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一支杆231,同时在每组第一支杆231的前端均铰接有第二支杆232,第二支杆232的前端部设置有球形铰接件2321,第三支杆233铰接在第二支杆232的前端部的球形铰接件2321上,第三支杆233的前端部设置有压缩弹簧2331,压缩弹簧2331的前端部设置有握杆234,并使握杆234将两组第三支杆233连接。

进一步的,底架本体1的压缩弹簧2331内设置有传感压力模块,可实时检测握杆234的所受到的压力。

频率传感模块和传感压力模块检测的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以及存储模块中,可独立存储和计算每只手臂和腿部的运动量。同时,第三支杆233为伸缩式结构,可根据不同人群的具体升高情况,实时调节第三支杆233的相对长度,以满足运动需要。

心血管返祖适应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人体爬卧在底架本体1所在的上表面,使人体的两手臂把握住前端面活动机构2的握杆234上,同时腿部的脚掌与后端部活动机构2的握杆234;

s2、通过人体脚部和手臂带动活动机构2的运动,同时频率传感模块和传感压力模块检测的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对人体的运动状况实时分析。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使用者爬卧在底架本体上,使身体达到水平平衡,随后使得手脚分别与每组活动机构独立把握,手脚的运动力度以及频率可被设置在复位弹簧和压缩弹簧上的频率传感模块和传感压力模块检测记录分析并存储。同时复位弹簧和压缩弹簧在运动时存在一定的阻尼效应,方便人体四肢的独立锻炼。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心血管返祖适应仪器,包括底架本体(1)、活动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本体(1)所在的上表面设置有两组凸起(11),同时所述底架本体(1)所在的上表面开设有相互对称的两组通孔(12),并在每组通孔(12)所在的内侧开设有盲槽(121),在盲槽(121)之间设置由活动机构(2);

所述活动机构(2)包括滑动块(21),套接在滑动块(21)上的套管(22),以及设置在套管(22)两端部向下延伸的支架(23),所述滑动块(21)的两端部分别嵌装在所述盲槽(121)之间位置,且所述盲槽(121)内设置有复位弹簧(122),并且复位弹簧(122)的分别连接在滑动块(21)的两端部;

所述支架(23)包括第一支杆(231)和第二支杆(232)、第三支杆(233),所述套管(22)的底部固定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一支杆(231),同时在每组第一支杆(231)的前端均铰接有第二支杆(232),所述第二支杆(232)的前端部设置有球形铰接件(2321),所述第三支杆(233)铰接在第二支杆(232)的前端部的球形铰接件(2321)上,所述第三支杆(233)的前端部设置有压缩弹簧(2331),所述压缩弹簧(2331)的前端部设置有握杆(234),并使握杆(234)将两组第三支杆(23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返祖适应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2)的伸展方向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返祖适应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杆(233)为伸缩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返祖适应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122)内设置有频率传感模块,并通过频率传感模块检测活动机构(2)上滑动块(21)沿着盲槽(121)运动的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心血管返祖适应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本体(1)的压缩弹簧(2331)内设置有传感压力模块,可实时检测握杆(234)的所受到的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心血管返祖适应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传感模块和传感压力模块检测的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以及存储模块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心血管返祖适应仪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人体爬卧在底架本体(1)所在的上表面,使人体的两手臂把握住前端面活动机构(2)的握杆(234)上,同时腿部的脚掌与后端部活动机构(2)的握杆(234);

s2、通过人体脚部和手臂带动活动机构(2)的运动,同时频率传感模块和传感压力模块检测的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对人体的运动状况实时分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心血管返祖适应仪器,包括底架本体、活动机构,底架本体所在的上表面设置有两组凸起,同时底架本体所在的上表面开设有相互对称的两组通孔,并在每组通孔所在的内侧开设有盲槽,在盲槽之间设置由活动机构;活动机构包括滑动块,套接在滑动块上的套管,以及设置在套管两端部向下延伸的支架,滑动块的两端部分别嵌装在所述盲槽之间位置,并盲槽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并且复位弹簧的分别连接在滑动块的两端部本发明通过使用者爬卧在底架本体上,手脚的运动力度以及频率可被设置在复位弹簧和压缩弹簧上的频率传感模块和传感压力模块检测记录分析并存储。同时复位弹簧和压缩弹簧在运动时存在一定的阻尼效应,可方便人体进行四肢锻炼。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袁修银;任俊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3.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60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