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肌肉萎缩的人体下肢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30  71


本发明涉及康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肌肉萎缩的人体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康复训练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主要是通过训练这种方法使病人患肢恢复正常的自理功能,用训练的方法尽可能的使残疾者生理和心理的康复,达到治疗效果。

意外事故造成的肢体损伤患者需要进行肢体康复训练,以便恢复肢体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传统的康复训练一般是采用人工的方式,需要专业医护人员帮助并指导患者训练,需要专业医护人员花费大量的人力和陪同时间,如果专业医护人员不在,患者不能自主进行肢体康复训练,从而容易放弃康复训练,导致康复训练的效果不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肌肉萎缩的人体下肢康复训练装置,解决了传统的康复训练一般是采用人工的方式,需要专业医护人员帮助并指导患者训练,需要专业医护人员花费大量的人力和陪同时间,如果专业医护人员不在,患者不能自主进行肢体康复训练,从而容易放弃康复训练,导致康复训练的效果不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肌肉萎缩的人体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壁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第一支撑板的右侧面,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正面与箱体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正面的一端穿过箱体正面开设的第一通孔并与第一踏板的背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套接有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卡接在第二支撑板的右侧面,所述第二支撑板背面与箱体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轴承卡接在箱体内壁的左侧面,所述第二转轴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正面的一端穿过箱体正面开设的第二通孔并与第二踏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踏板的下表面通过第一弹簧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踏板的下表面通过第二弹簧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内壁的下表面通过伸缩装置与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右侧面开设有若干个卡槽,且其中一个卡槽的内壁卡接有螺纹装置,所述螺纹装置卡接在支撑壳体的右侧面,且螺纹装置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设置有扶手。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右侧面与第一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左侧面与第二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和伸缩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固定杆的底端和支撑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的下表面与支撑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固定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滑槽,且两个滑槽的内壁分别与t形支撑杆的左右两端滑动连接,所述t形支撑杆的顶端延伸至固定壳体的外部并与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装置包括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左端与卡槽的内壁卡接,且螺纹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且螺纹柱的外壁套接有螺纹帽,所述螺纹帽卡接在支撑壳体的右侧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的尺寸相同,且第二踏板和第一踏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按摩块。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防止肌肉萎缩的人体下肢康复训练装置,通过第一踏板、第一弹簧、第一连接杆、第一转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二转轴、第三轴承、第四轴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连接杆、第二踏板和第二弹簧的共同作用,人们双脚分别站在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上,踩动第一踏板,第一弹簧缩短,使得第一连接杆带着第一转轴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齿轮带着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着第二转轴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连接杆带着第二踏板向上转动,人们再踏动第二踏板,第二弹簧缩短,第二连接杆带着第二转轴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齿轮带着第一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杆带着第一踏板向上转动,第一弹簧伸长,依次往复,从而实现了病人自主的下肢训练,避免了在医护人员陪同的作用下进行训练的过程,且康复训练效果更佳,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2、该防止肌肉萎缩的人体下肢康复训练装置,通过第三弹簧、伸缩杆、卡槽、螺纹柱和螺纹帽的共同作用,人们通过反向转动活动杆,使得螺纹柱在螺纹帽的作用下向右转动并与卡槽分离,固定杆在第三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使得扶手向上运动,或按压扶手,使得固定杆向下运动,第三弹簧和伸缩杆缩短,当调节好扶手的高度时,人们通过正向转动活动杆,使得螺纹柱在螺纹帽的作用下向左转动并与对应的卡槽卡接,从而实现了对于扶手高度的调节,从而可以根据需要病人的身高进行有效调节,给病人带来极大的方便。

3、该防止肌肉萎缩的人体下肢康复训练装置,通过滑槽与t形支撑杆,使得t形支撑杆带着固定杆的升降更加平稳,使得扶手的升降更加平稳,且防止了固定杆的转动,从而防止了扶手的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箱体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正视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伸缩杆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箱体、3第一轴承、4第一转轴、5第二轴承、6第一支撑板、7第一连接杆、8第一通孔、9第一踏板、10传动装置、101第一齿轮、102第二齿轮、11第二转轴、12第三轴承、14第四轴承、15第二连接杆、16第二通孔、17第二踏板、18按摩块、19第一弹簧、20第二弹簧、21支撑壳体、22伸缩装置、221伸缩杆、2211固定壳体、2212滑槽、2213t形支撑杆、222第三弹簧、23固定杆、24卡槽、25螺纹装置、251螺纹柱、252螺纹帽、26活动杆、27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止肌肉萎缩的人体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2,箱体2内壁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一轴承3,第一轴承3的内壁套接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的外壁套接有第二轴承5,通过设置第一转轴4、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5,使得第一踏板9和第一齿轮101的转动更加平稳,第二轴承5卡接在第一支撑板6的右侧面,第一支撑板6的正面与箱体2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第一转轴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7正面的一端穿过箱体2正面开设的第一通孔8并与第一踏板9的背面固定连接。

第一转轴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10,传动装置1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1,传动装置10包括第一齿轮101,第一齿轮101的右侧面与第一转轴4的左端固定连接,且第一齿轮101和第二齿轮102啮合,通过设置第一齿轮101和第二齿轮102,从而实现了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11之间的传动,从而实现了第一踏板9和第二踏板17同时的反向转动,使得病人的训练更加有效,第二齿轮102的左侧面与第二转轴11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11的外壁套接有第三轴承12和第四轴承14,通过第二转轴11、第三轴承12和第四轴承14的共同作用,从而使得第二踏板17和第二齿轮102的转动更加平稳,第三轴承12卡接在第二支撑板的右侧面,第二支撑板背面与箱体2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第四轴承14卡接在箱体2内壁的左侧面,第二转轴1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5,第二连接杆15正面的一端穿过箱体2正面开设的第二通孔16并与第二踏板17的背面固定连接,第一踏板9的下表面通过第一弹簧19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弹簧19,当踩踏第一踏板9时,第一弹簧19提供一定的阻力,使得病人的下肢训练更加有效,第一踏板9抬起时,第二弹簧20的弹力提供一定的助力,方便了第一踏板9的抬起,第二踏板17的下表面通过第二弹簧20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弹簧20,当踩踏第二踏板17时,第二弹簧20提供一定的阻力,使得病人的下肢训练更加有效,第二踏板17抬起时,第二弹簧20的弹力提供一定的助力,方便了第二踏板17的抬起,第一踏板9和第二踏板17的尺寸相同,通过第一踏板9、第一弹簧19、第二踏板17和第二弹簧20的共同作用,人们双脚分别站在第一踏板9和第二踏板17上,踩动第一踏板9,第一弹簧19缩短,使得第一连接杆7带着第一转轴4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齿轮101带着第二齿轮102转动,第二齿轮102带着第二转轴11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连接杆15带着第二踏板17向上转动,人们再踏动第二踏板17,第二弹簧20缩短,第二连接杆15带着第二转轴11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齿轮102带着第一齿轮101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杆7带着第一踏板9向上转动,第一弹簧19伸长,依次往复,从而实现了病人自主的下肢训练,避免了在医护人员陪同的作用下进行训练的过程,且康复训练效果更佳,具有很大的实用性,且第二踏板17和第一踏板9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按摩块18,通过第二踏板17和第一踏板9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按摩块18,通过第二踏板17和第一踏板9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按摩块18,在病人进行训练时,按摩块18对病人的脚底进行按摩,促进病人脚底的血液循环,对病人下肢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箱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壳体21,支撑壳体21内壁的下表面通过伸缩装置22与固定杆23的底端固定连接,伸缩装置22包括伸缩杆221,通过设置伸缩杆221,使得固定杆23带着扶手27的升降更加平稳,伸缩杆221包括固定壳体2211,固定壳体2211的下表面与支撑壳体2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固定壳体221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滑槽2212,且两个滑槽2212的内壁分别与t形支撑杆2213的左右两端滑动连接,通过滑槽2212与t形支撑杆2213,使得t形支撑杆2213带着固定杆23的升降更加平稳,使得扶手27的升降更加平稳,且防止了固定杆23的转动,从而防止了扶手27的转动,t形支撑杆2213的顶端延伸至固定壳体2211的外部并与固定杆23的底端固定连接,伸缩杆221的外壁套接有第三弹簧222,通过设置第三弹簧222,固定杆23在第三弹簧222弹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实现了扶手27向上运动,第三弹簧222和伸缩杆22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固定杆23的底端和支撑壳体2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杆23的右侧面开设有若干个卡槽24,且其中一个卡槽24的内壁卡接有螺纹装置25,螺纹装置25卡接在支撑壳体21的右侧面,且螺纹装置2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26,螺纹装置25包括螺纹柱251,螺纹柱251的左端与卡槽24的内壁卡接,且螺纹柱25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26,且螺纹柱251的外壁套接有螺纹帽252,通过螺纹柱251、螺纹帽252和卡槽24的共同作用,人们通过正向转动活动杆26,使得螺纹柱251在螺纹帽252的作用下向左转动并与对应的卡槽24卡接,从而实现了扶手27的固定,防止了扶手27的晃动,螺纹帽252卡接在支撑壳体21的右侧面,固定杆23的顶端设置有扶手27。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为:

s1、人们通过反向转动活动杆26,使得螺纹柱251在螺纹帽252的作用下向右转动并与卡槽24分离,固定杆23在第三弹簧222弹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使得扶手27向上运动,或按压扶手27,使得固定杆23向下运动第三弹簧222和伸缩杆221缩短,当调节好扶手27的高度时,人们通过正向转动活动杆26,使得螺纹柱251在螺纹帽252的作用下向左转动并与对应的卡槽24卡接;

s2、人们双手搭接在扶手27上,人们双脚分别站在第一踏板9和第二踏板17上,踩动第一踏板9,第一弹簧19缩短,使得第一连接杆7带着第一转轴4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齿轮101带着第二齿轮102转动,第二齿轮102带着第二转轴11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连接杆15带着第二踏板17向上转动;

s3、人们再踏动第二踏板17,第二弹簧20缩短,第二连接杆15带着第二转轴11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齿轮102带着第一齿轮101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杆7带着第一踏板9向上转动,第一弹簧19伸长,依次往复,从而对人们的下肢进行训练。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肌肉萎缩的人体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内壁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一轴承(3),所述第一轴承(3)的内壁套接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的外壁套接有第二轴承(5),所述第二轴承(5)卡接在第一支撑板(6)的右侧面,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正面与箱体(2)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所述第一连接杆(7)正面的一端穿过箱体(2)正面开设的第一通孔(8)并与第一踏板(9)的背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转轴(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10),所述传动装置(1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1),所述第二转轴(11)的外壁套接有第三轴承(12)和第四轴承(14),所述第三轴承(12)卡接在第二支撑板的右侧面,所述第二支撑板背面与箱体(2)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轴承(14)卡接在箱体(2)内壁的左侧面,所述第二转轴(1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5),所述第二连接杆(15)正面的一端穿过箱体(2)正面开设的第二通孔(16)并与第二踏板(17)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踏板(9)的下表面通过第一弹簧(19)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踏板(17)的下表面通过第二弹簧(20)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箱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壳体(21),所述支撑壳体(21)内壁的下表面通过伸缩装置(22)与固定杆(2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23)的右侧面开设有若干个卡槽(24),且其中一个卡槽(24)的内壁卡接有螺纹装置(25),所述螺纹装置(25)卡接在支撑壳体(21)的右侧面,且螺纹装置(2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26),所述固定杆(23)的顶端设置有扶手(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肌肉萎缩的人体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10)包括第一齿轮(101),所述第一齿轮(101)的右侧面与第一转轴(4)的左端固定连接,且第一齿轮(101)和第二齿轮(102)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02)的左侧面与第二转轴(11)的右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肌肉萎缩的人体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22)包括伸缩杆(221),所述伸缩杆(221)的外壁套接有第三弹簧(222),所述第三弹簧(222)和伸缩杆(22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固定杆(23)的底端和支撑壳体(2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肌肉萎缩的人体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21)包括固定壳体(2211),所述固定壳体(2211)的下表面与支撑壳体(2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固定壳体(221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滑槽(2212),且两个滑槽(2212)的内壁分别与t形支撑杆(2213)的左右两端滑动连接,所述t形支撑杆(2213)的顶端延伸至固定壳体(2211)的外部并与固定杆(23)的底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肌肉萎缩的人体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装置(25)包括螺纹柱(251),所述螺纹柱(251)的左端与卡槽(24)的内壁卡接,且螺纹柱(25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26),且螺纹柱(251)的外壁套接有螺纹帽(252),所述螺纹帽(252)卡接在支撑壳体(21)的右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肌肉萎缩的人体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踏板(9)和第二踏板(17)的尺寸相同,且第二踏板(17)和第一踏板(9)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按摩块(18)。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肌肉萎缩的人体下肢康复训练装置,涉及康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壁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第一支撑板的右侧面。该防止肌肉萎缩的人体下肢康复训练装置,通过第一踏板、第一弹簧、第一连接杆、第一转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二转轴、第三轴承、第四轴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连接杆、第二踏板和第二弹簧的共同作用,从而实现了病人自主的下肢训练,避免了在医护人员陪同的作用下进行训练的过程,且康复训练效果更佳,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拉菲尔医学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60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