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翻转抱箍,属于锅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锅炉管件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翻转抱箍为固定式结构,固定式翻转抱箍结构单一,针对不同外径规格尺寸的集箱,需备齐多套翻转抱箍供其使用。加之固定式翻转抱箍占地面积大,不利于生产车间摆放、存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现有固定式翻转抱箍结构单一,不能用于不同外径规格尺寸的管件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翻转抱箍,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紧固件连接形成环形的两个抱箍单元,每个抱箍单元包括外环,外环包括外圈及设于外圈内侧的多个筋板,相邻筋板之间形成间隙,至少一个间隙内设有一组中衬板、底衬板;所述中衬板包括半环形中衬板体,中衬板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板一;所述底衬板包括半环形底衬板体,底衬板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板二。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一上设有加固板一;所述连接板二上设有加固板二。
优选地,所述筋板、中衬板体、底衬板体的厚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中衬板体、底衬板体的横截面为z字型,相邻两侧的筋板的结构与其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中衬板体的外径与筋板的外径相同,中衬板体z字型中间部的外径与筋板的内径相同,中衬板体z字型中间部的内径与底衬板体的外径相同,中衬板体的内径与底衬板体z字型中间部的外径相同。
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根据锅炉管件的不同外径尺寸,通过在外环上选择加装对应尺寸的中衬板(用于大规格管件)、底衬板(用于小规格管件),即可在管件两端完成翻转抱箍的安装操作,就可以将管件摆放在电动翻转架上。
本发明装置设计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便捷等优点;针对不同规格尺寸的锅炉管件,可以选择组装对应尺寸的中衬板、底衬板。而且,本发明装置安装操作简便,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便于生产车间大规模投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翻转抱箍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图3为两个外环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b-b面的剖视图;
图5为中衬板的主视图;
图6为图5中c-c面的剖视图;
图7为底衬板的主视图;
图8为图7中d-d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如图1-8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翻转抱箍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多功能翻转抱箍,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紧固件连接形成环形的两个抱箍单元,每个抱箍单元包括外环1,外环1包括外圈1-1及设于外圈1-1内侧的5个筋板1-2,相邻筋板1-2之间形成间隙,最外侧的两个间隙内分别设有一组中衬板2、底衬板3;所述中衬板2包括半环形中衬板体2-1,中衬板体2-1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板一2-2;所述底衬板3包括半环形底衬板体3-1,底衬板体3-1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板二3-2。连接板一2-2上设有加固板一2-3;连接板二3-2上设有加固板二3-3。筋板1-2、中衬板体2-1、底衬板体3-1的厚度相同。
中衬板体2-1、底衬板体3-1的横截面为z字型,相邻两侧的筋板1-2的结构与其相配合。中衬板体2-1的外径r1’与筋板1-2的外径r1相同,中衬板体2-1z字型中间部的外径r2’与筋板1-2的内径r2相同,中衬板体2-1z字型中间部的内径r3与底衬板体3-1的外径r3’相同,中衬板体2-1的内径r4与底衬板体3-1z字型中间部的外径r4’相同。中衬板体2-1的内径r4与锅炉内较大尺寸的管件相配合,底衬板体3-1的内径r5与锅炉内较小尺寸的管件相配合。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是否安装底衬板3。
具体连接方式如下:
外环1设计为上、下两件组合结构(用于框住锅炉管件8),两件之间存在间隙h,通过螺栓4、螺母5、垫圈6对外环1进行连接。中衬板2安装在外环1上,通过内六角螺钉7进行连接。底衬板3安装在中衬板2上,通过内六角螺钉7进行连接。
一种多功能翻转抱箍使用操作步骤如下:
1、确定锅炉管件8(集箱)外径规格尺寸,如果管件8规格尺寸较大,选择与之对应规格尺寸的中衬板2。
2、根据锅炉管件8(集箱)管接头开档距离,确定中衬板体2-1在筋板1-2中的安装位置,通过内六角螺钉7进行连接固定。
3、在锅炉管件8(集箱)两端,选择合适装配位置,装妥外环1(两件组合结构),通过螺栓4、螺母5、垫圈6连接固定外环1。
4、随即完成一种多功能翻转抱箍的安装操作。
针对规格尺寸较小的锅炉管件8,需要在此基础加装与之对应规格尺寸的底衬板3。中衬板2、底衬板3之间,通过内六角螺钉7进行连接固定。
1.一种多功能翻转抱箍,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紧固件连接形成环形的两个抱箍单元,每个抱箍单元包括外环(1),外环(1)包括外圈(1-1)及设于外圈(1-1)内侧的多个筋板(1-2),相邻筋板(1-2)之间形成间隙,至少一个间隙内设有一组中衬板(2)、底衬板(3);所述中衬板(2)包括半环形中衬板体(2-1),中衬板体(2-1)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板一(2-2);所述底衬板(3)包括半环形底衬板体(3-1),底衬板体(3-1)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板二(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翻转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一(2-2)上设有加固板一(2-3);所述连接板二(3-2)上设有加固板二(3-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翻转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1-2)、中衬板体(2-1)、底衬板体(3-1)的厚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翻转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衬板体(2-1)、底衬板体(3-1)的横截面为z字型,相邻两侧的筋板(1-2)的结构与中衬板体(2-1)相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翻转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衬板体(2-1)的外径(r1’)与筋板(1-2)的外径(r1)相同,中衬板体(2-1)z字型中间部的外径(r2’)与筋板(1-2)的内径(r2)相同,中衬板体(2-1)z字型中间部的内径(r3)与底衬板体(3-1)的外径(r3’)相同,中衬板体(2-1)的内径(r4)与底衬板体(3-1)z字型中间部的外径(r4’)相同。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