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进料口式包覆木塑共挤口模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88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模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双进料口式包覆木塑共挤口模。



背景技术:

现有包覆木塑共挤口模大多采用单一的进料口的结构,采用这种结构时,随着包覆木塑流体在口模内不断流动,温度会渐冷,导致包覆木塑流体的流动性降低,从而影响生产效率,严重时,还会发生塌陷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流道结构新颖、可显著提高在进行挤出加工时包覆木塑流体的流动性、加工出的产品质量佳的双进料口式包覆木塑共挤口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口模板,在所述口模板的中间部位设有基料口模孔,在所述口模板的四个角部各设有一个螺钉孔,在所述口模板的上部设有上包覆料进料孔及上横向流道,在所述口模板的下部设有下包覆料进料孔及下横向流道,在所述口模板上设有上扇形流道、左扇形流道、下扇形流道、右扇形流道及环形端面流道,在所述环形端面流道中设有上缓冲腔、左缓冲腔、下缓冲腔和右缓冲腔,所述上包覆料进料孔通过上横向流道与上缓冲腔连通,所述下包覆料进料孔通过下横向流道与下缓冲腔连通,所述上缓冲腔通过上扇形流道与基料口模孔的上部连通,所述左缓冲腔通过左扇形流道与基料口模孔的左部连通,所述下缓冲腔通过下扇形流道与基料口模孔的下部连通,所述右缓冲腔通过右扇形流道与基料口模孔的右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口模板上采用了由上包覆料进料孔、上横向流道、下包覆料进料孔、下横向流道、上扇形流道、左扇形流道、下扇形流道、右扇形流道、环形端面流道及基料口模孔组成的双进料口式流道结构,既可提高挤出加工时包覆木塑流体的流动性,又可提高生产效率;又由于在环形端面流道中设有上缓冲腔、左缓冲腔、下缓冲腔及右缓冲腔,可起到蓄能作用,可有效减缓包覆木塑流体温度下降,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挤出加工时包覆木塑流体的流动性。本实用新型流道结构新颖,可显著提高在进行挤出加工时包覆木塑流体的流动性,加工出的产品质量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口模板1,在所述口模板1的中间部位设有基料口模孔11,在所述口模板1的四个角部各设有一个螺钉孔12,在所述口模板1的上部设有上包覆料进料孔14及上横向流道15,在所述口模板1的下部设有下包覆料进料孔22及下横向流道23,在所述口模板1上设有上扇形流道17、左扇形流道20、下扇形流道25、右扇形流道28及环形端面流道13,在所述环形端面流道13中设有上缓冲腔16、左缓冲腔19、下缓冲腔24和右缓冲腔27,所述上包覆料进料孔14通过上横向流道15与上缓冲腔16连通,所述下包覆料进料孔22通过下横向流道23与下缓冲腔24连通,所述上缓冲腔16通过上扇形流道17与基料口模孔11的上部连通,所述左缓冲腔19通过左扇形流道20与基料口模孔11的左部连通,所述下缓冲腔24通过下扇形流道25与基料口模孔11的下部连通,所述右缓冲腔27通过右扇形流道28与基料口模孔11的右部连通。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进料口式包覆木塑共挤口模,包括口模板(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口模板(1)的中间部位设有基料口模孔(11),在所述口模板(1)的四个角部各设有一个螺钉孔(12),在所述口模板(1)的上部设有上包覆料进料孔(14)及上横向流道(15),在所述口模板(1)的下部设有下包覆料进料孔(22)及下横向流道(23),在所述口模板(1)上设有上扇形流道(17)、左扇形流道(20)、下扇形流道(25)、右扇形流道(28)及环形端面流道(13),在所述环形端面流道(13)中设有上缓冲腔(16)、左缓冲腔(19)、下缓冲腔(24)和右缓冲腔(27),所述上包覆料进料孔(14)通过上横向流道(15)与上缓冲腔(16)连通,所述下包覆料进料孔(22)通过下横向流道(23)与下缓冲腔(24)连通,所述上缓冲腔(16)通过上扇形流道(17)与基料口模孔(11)的上部连通,所述左缓冲腔(19)通过左扇形流道(20)与基料口模孔(11)的左部连通,所述下缓冲腔(24)通过下扇形流道(25)与基料口模孔(11)的下部连通,所述右缓冲腔(27)通过右扇形流道(28)与基料口模孔(11)的右部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进料口式包覆木塑共挤口模,包括口模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口模板的中间部位设有基料口模孔,在所述口模板的四个角部各设有一个螺钉孔,在所述口模板的上部设有上包覆料进料孔及上横向流道,在所述口模板的下部设有下包覆料进料孔及下横向流道,在所述口模板上设有上扇形流道、左扇形流道、下扇形流道、右扇形流道及环形端面流道,在所述环形端面流道中设有上缓冲腔、左缓冲腔、下缓冲腔和右缓冲腔。该实用新型流道结构新颖,可显著提高在进行挤出加工时包覆木塑流体的流动性,加工出的产品质量佳。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高新明辉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5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