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组合轴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30  99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后轮轮毂装置,具体是指摩托车组合轴承。



背景技术:

已知的摩托车结构是发动机通过变速箱主动链轮和链条带动后轮毂上的链轮,从而驱动后轮转动。当摩托车运行期间收油时,发动机和变速箱被后轮拖动继续工作,增大了运行阻力,同时化油器还在被动供油。这样即浪费能源,也减少发动机和变速箱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摩托车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摩托车组合轴承。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

摩托车链轮与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外圈固定在一起,缓冲体一侧与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内挡圈固定在一起,缓冲体另一侧连接后轮毂。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

轴承内圈外径上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由锥形弹簧支承,定位块与轴承外圈内径的棘齿接触,棘齿两侧设置有沟道,沟道内是钢球,钢球两侧是内挡圈和外挡圈,内、外挡圈安装在轴承内圈上,轴承外圈通过链轮螺钉连接摩托车链轮。内挡圈通过缓冲体螺钉连接缓冲体。在内挡圈端面与轴承外圈端面之间设置有止动螺钉。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节油率达20%以上。

2.延长发动机和变速箱的使用寿命。

4.安装、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10内挡圈、111摩托车链轮、112螺母、113止动螺钉、114轴承外圈、115外挡圈、116棘齿、117轴承内圈、118锥形弹簧、119钢球、120链轮螺钉、121缓冲体螺钉、122定位块、4缓冲体。

图2是组合轴承与后轮毂连接示意图,其中1组合轴承、2轮毂、3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组合轴承1,及与之连接的后轮毂2。组合轴承的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是:轴承内圈117的外面套有轴承外圈114,轴承内圈的外径中间凸起形成凸圆,凸圆的两侧是轴肩,凸圆上设置有凹糟,凹糟内设置有与轴承外圈内径上的棘齿116相啮合的定位块122,定位块通过锥形弹簧安装在凹糟内;在轴承外圈内径棘齿的两侧设置有沟道,沟道内有钢球119;在轴承内圈的轴肩上设置有内、外挡圈110、115,内、外挡圈上设置有沟道,该沟道与轴承外圈的沟道之间置放钢球;轴承外圈通过链轮螺钉120连接摩托车链轮111;在轴承外圈与内挡圈之间设置有止动螺钉113;内挡圈通过缓冲体螺钉121连接缓冲体4,缓冲体连接后轮毂2。

摩托车组合轴承,是在摩托车链轮与缓冲体之间加一逆止轴承(或叫单向旋转轴承),使链轮与缓冲体之间可做相对运动的节能装置。摩托车行驶给油时链轮带动后轮旋转,收油时实现只是后轮旋转,使后轮与传动系统和发动机脱节。这样就能达到充分利用摩托车的惯性能量,使摩托车在不给油的情况下,通过小阻力滑行,达到节省燃油的效果;由于此时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经常处于怠速状态,各机件间歇工作,不易发热,减少了机件磨损,而且,在运行中加减挡自如,减少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机件损坏,从而达到省车的目地;安装组合轴承后,发动机经常处于怠速状态,减少了摩托车的振动,收油时没有明显的因减速产生的颠簸现象,驾驶非常舒适;安装组合轴承时只需将原来链轮与缓冲体取下,将组合轴承安上即可。不需做任何调整,安装十分方便,并且不破坏原车外观。

使用组合轴承,两轮摩托车安装在后轮毂左侧,正三轮摩托车安装在后桥总成差速器外壳上。组合轴承由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做定位,由两列钢球在沟道内滚动。内挡圈与外挡圈和内圈相连,链轮与外圈紧固在一起,缓冲体紧固在内挡圈下端面。轴承外圈内径有内齿,轴承内圈外径有定位块,定位块由锥形弹簧支承。在轴承外圈端面装有两个止动螺钉。

组合轴承工作原理:

摩托车组合轴承由内外挡圈、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定位块、锥形弹簧、钢球、摩托车链轮、缓冲体、链轮螺钉、止动螺钉、缓冲体螺钉、弹簧垫等组成。

内外挡圈各有一沟道,外圈两侧各有一沟道,供两列钢球滚动用。链轮紧固在外圈上,当链条带动链轮旋转时,链轮带动外圈转动,外圈通过内齿和定位块,使内圈同内挡圈和缓冲体一齐旋转,驱使摩托车行驶。

当摩托车行驶到最佳速度,收油,此时链轮不动,内外圈脱节,只是内圈旋转利用摩托车的惯性能量做小阻力滑行,实现本组合轴承功能。

当不需要组合轴承工作时,转动止动螺钉,使其进入内挡圈的凹槽内,这时组合轴承失去作用,后轮的驱动与不安装组合轴承时相同。


技术特征:

1.摩托车组合轴承,它包括摩托车链轮及与之连接的缓冲体,其特征是轴承内圈的外面套有轴承外圈,轴承内圈的外径中间凸起形成凸圆,凸圆的两侧是轴肩,凸圆上设置有与轴承外圈内径上的棘齿相啮合的定位块;在轴承外圈内径棘齿的两侧设置有沟道,沟道内有钢球;在轴承内圈的轴肩上设置有内、外挡圈,内、外挡圈上设置有沟道,该沟道与轴承外圈的沟道之间置放钢球;轴承外圈通过链轮螺钉连接摩托车链轮;在轴承外圈与内挡圈之间设置有止动螺钉;内挡圈通过缓冲体螺钉连接缓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轴承,其特征是与轴承外圈内径棘齿相啮合的定位块通过弹簧安装在轴承内圈凸圆上的凹槽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轴承,其特征是支承定位块的弹簧为锥形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轴承,其特征是缓冲体连接后轮毂。

技术总结
一种摩托车组合轴承,具体结构是轴承内圈的外面套有轴承外圈,轴承内圈的外径中间凸起形成凸圆,凸圆的两侧是轴肩,凸圆上设置有与轴承外圈内径上的棘齿相啮合的定位块;在轴承外圈内径棘齿的两侧设置有沟道,沟道内有钢球;在轴承内圈的轴肩上设置有内、外挡圈,内、外挡圈上设置有沟道,该沟道与轴承外圈的沟道之间置放钢球;轴承外圈通过链轮螺钉连接摩托车链轮;在轴承外圈与内挡圈之间设置有止动螺钉;内挡圈通过缓冲体螺钉连接缓冲体。这种轴承实现了摩托车在惯性作用下,后轮与传动系统脱节,依靠惯性滑行而达到省油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刘萍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萍萍
技术研发日:2018.11.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56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