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分套色共挤木塑挤出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07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模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双面分套色共挤木塑挤出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木塑制品中大多采用单面套色或包覆套色两种形式,以便达到美观的效果,但无法满足对木塑制品的不同表面进行不同颜色共挤料的分套色共挤加工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可进行双面分套色共挤加工的双面分套色共挤木塑挤出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冷却水套、口模一、口模二、口模三、汇流板、模体、若干个螺钉一和若干个螺钉二,在所述口模二的下部设有下套色料进料孔,并在所述口模二的左端面上设有下套色料端面流道,在所述口模三的上部设有上套色料进料孔,并在所述口模三的左端面上设有上套色料端面流道,在所述汇流板的上部设有包覆料进料孔,并在所述汇流板的左端面上设有包覆料端面流道,在所述模体的芯部设有基料进料孔,所述冷却水套、口模一及口模二从左至右依次通过螺钉一连接,所述口模二、口模三、汇流板及模体从左至右依次通过螺钉二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由冷却水套、口模一、口模二、口模三、汇流板、模体、若干个螺钉一和若干个螺钉二组成的结构,在模体的芯部设有基料进料孔,可共挤加工出产品芯部的基层,在汇流板上设有包覆料进料孔及包覆料端面流道,可在产品的基层外表面上共挤出包覆层,在口模三上设有上套色料进料孔及上套色料端面流道,可在产品包覆层的上表面上共挤加工出上套色层,在口模二上设有下套色料进料孔及下套色料端面流道,可在产品包覆层的下表面上共挤加工出下套色层。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可进行双面分套色共挤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冷却水套2、口模一3、口模二4、口模三5、汇流板6、模体7、若干个螺钉一1和若干个螺钉二8,在所述口模二4的下部设有下套色料进料孔41,并在所述口模二4的左端面上设有下套色料端面流道42,在所述口模三5的上部设有上套色料进料孔51,并在所述口模三5的左端面上设有上套色料端面流道52,在所述汇流板6的上部设有包覆料进料孔61,并在所述汇流板6的左端面上设有包覆料端面流道62,在所述模体7的芯部设有基料进料孔71,所述冷却水套2、口模一3及口模二4从左至右依次通过螺钉一1连接,所述口模二4、口模三5、汇流板6及模体7从左至右依次通过螺钉二8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面分套色共挤木塑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水套(2)、口模一(3)、口模二(4)、口模三(5)、汇流板(6)、模体(7)、若干个螺钉一(1)和若干个螺钉二(8),在所述口模二(4)的下部设有下套色料进料孔(41),并在所述口模二(4)的左端面上设有下套色料端面流道(42),在所述口模三(5)的上部设有上套色料进料孔(51),并在所述口模三(5)的左端面上设有上套色料端面流道(52),在所述汇流板(6)的上部设有包覆料进料孔(61),并在所述汇流板(6)的左端面上设有包覆料端面流道(62),在所述模体(7)的芯部设有基料进料孔(71),所述冷却水套(2)、口模一(3)及口模二(4)从左至右依次通过螺钉一(1)连接,所述口模二(4)、口模三(5)、汇流板(6)及模体(7)从左至右依次通过螺钉二(8)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分套色共挤木塑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水套、口模一、口模二、口模三、汇流板、模体、若干个螺钉一和若干个螺钉二,在所述口模二的下部设有下套色料进料孔,并在所述口模二的左端面上设有下套色料端面流道,在所述口模三的上部设有上套色料进料孔,并在所述口模三的左端面上设有上套色料端面流道,在所述汇流板的上部设有包覆料进料孔,并在所述汇流板的左端面上设有包覆料端面流道,在所述模体的芯部设有基料进料孔,所述冷却水套、口模一及口模二从左至右依次通过螺钉一连接,所述口模二、口模三、汇流板及模体从左至右依次通过螺钉二连接。该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可进行双面分套色共挤加工。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高新明辉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5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