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冷凝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真空油用于真空泵内各运动件间的润滑、密封,真空泵部分真空油会水气体排出,需对气体进行冷凝将其中的油质以及其它杂质分离出来。
授权公告号为cn102297134b的一篇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滑阀真空泵的水、污处理装置,滑阀真空泵包括进行真空抽气的泵组件和油池箱,泵组件的油气排放口与油池箱连通,并在油气排放口上方设有油气分离器,水污处理装置包括与上述油池箱的排气口连通的封闭的辅助油箱,在辅助油箱内设有二级油气分离机构,在辅助油箱上设有与泵组件的进油口连通的泵进油管路和与油池箱连通的泵回油管路,在辅助油箱的底部设有排油阀。
但是,其存下以下技术问题:其油气分离器较为常规,油气经过分离器停留的时间短,分离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气体冷凝分离设备,通过在冷凝箱内设置冷凝机构,并设置进气口在侧上方气体直接作用在冷凝组件的端部从而带动其转动,转动的过程中相邻冷凝组件之间的冷凝空间内的气体都经过了一个圆周路径,气体充分地冷却,进而解决了现有的气体进入冷凝箱后快速排出导致冷凝不充分的问题,并且该过程中借助气体的吹力来实现转动,无需额外动力节省能源。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体冷凝分离设备,包括冷凝箱,所述冷凝箱的左上侧开设有出气口,其右上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所述进气口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冷凝箱内设置有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可转动设置在冷凝箱内,该冷凝机构包括转轴以及设置在转轴上的若干冷凝组件,相邻两个分离板组件之间形成冷凝空间,含油气体经进气管和进气口进入冷凝箱,并通过气流作用在冷凝组件上带动转轴转动;转动的过程中各个冷凝空间由进气口处转移至出气口处,到达出气口处时该冷凝空间的相邻两个冷凝组件逐步靠拢,该冷凝空间内的气体经出气口被挤出,冷凝的含油液体流至冷凝箱的底部,所述冷凝箱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排油组件,所述排油组件间断性向外排出含油液体。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冷凝组件沿着转轴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板,所述冷凝板内开设有水流道,该冷凝板的底边上固定连接有圆环,其通过圆环可转动设置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冷凝板与支撑块之间连接有弹簧a。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出气口的一侧设置有阻挡组件,所述阻挡组件通过阻挡已转动通过出气口的冷凝组件停止转动的方式使得该冷凝组件与后一个冷凝组件之间的分离空间逐步减小。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转轴内部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圆环上开设有与冷却流道连通的连接通道,所述弹簧a未被压缩的状态下所述冷却流道通过连接通道与进水通道连通,所述冷却流道的出水端与出水通道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冷凝箱上靠近出气口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阻挡组件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上开设有与冷凝箱内部连通的槽a和槽b,所述槽a处可转动设置有齿轮,所述槽b处滑动设置有挡块,所述安装槽内在位于挡块上方的位置处还可转动设置有滑轮,所述齿轮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与挡块之间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绕过滑轮,所述安装槽的上顶面与挡块之间还连接有弹簧b;
所述齿轮伸出冷凝箱的内壁,所述冷凝板靠近冷凝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弧形齿条,冷凝板转动经过阻挡组件时弧形齿条带动齿轮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排油组件借助油液产生的浮力控制打开或关闭。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冷凝箱的底部设置有弧形凹槽部,弧形凹槽部的中间底部开设有出油口,所述排油组件包括与出油口的上端口形状匹配的浮力球、一端与浮力球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出油口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直径小于出油口的直径,所述出油口的下端口向外延伸有导油管,所述导油管与底部的辅助油箱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冷凝箱的进气口处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可转动设置在冷凝箱的内壁上,所述进气口处开设有给导流板让位的让位槽。
作为又一种优选,所述冷凝板设置一个圆环,各个冷凝板上的圆环沿着转轴的长度方向错开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冷凝箱,在冷凝箱内设置冷凝机构,并设置进气口在侧上方,使得鼓入的气体直接作用在冷凝组件的端部从而带动其转动,转动的过程中相邻冷凝组件之间的冷凝空间内的气体都经过了一个圆周路径,在该过程中通过冷凝板对气体充分地冷却,避免了现有的气体进入冷凝箱后快速排出导致冷凝不充分的问题,并且该过程中借助气体的吹力来实现转动,无需额外动力节省能源。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各个冷凝组件能相对转轴转动,并在出气口处设置阻挡组件,使得前一个冷凝组件转动至阻挡组件处时被阻挡并相对转轴逆时针转动,而后一个冷凝组件继续跟随转轴转动,从而实现冷凝空间在出气口处被压缩,该压缩的过程中促进了已经完成冷凝处理的气体快速排出,避免其大部分继续随着转动停留在冷凝箱内影响后续冷凝的效果,并且其通过设置挡块与齿轮之间连接牵引绳,通过后一个冷凝组件来实现挡块的撤离的方式巧妙且结构简单实用。
3.本发明中通过在冷凝箱的底部设置弧形凹槽部,使得冷凝板上以及冷凝箱内壁上的含有液体都能汇集至弧形凹槽部处,再通过在弧形凹槽部设置排油组件实现含有液体的间断性排出,排油组件借助含有液体的浮力来实现浮力球的升降从而控制出油口的开合结构简单巧妙。
综上所述,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冷凝分离效果好,运行稳定性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真空泵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冷凝箱以及冷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凝机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冷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阻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转轴以及冷凝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冷凝板以及转轴的剖切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排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冷凝箱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气体冷凝分离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气体冷凝分离设备,包括冷凝箱1,所述冷凝箱1的左上侧开设有出气口11,其右上侧开设有进气口12,所述出气口11连接有出气管13,所述进气口12连接有进气管14;所述冷凝箱1内设置有冷凝机构2,所述冷凝机构2可转动设置在冷凝箱1内,该冷凝机构2包括转轴21以及设置在转轴21上的若干冷凝组件22,相邻两个分离板组件22之间形成冷凝空间10,含油气体经进气管14和进气口12进入冷凝箱1,并通过气流作用在冷凝组件22上带动转轴21转动;转动的过程中各个冷凝空间10由进气口12处转移至出气口11处,到达出气口11处时该冷凝空间10的相邻两个冷凝组件22逐步靠拢,该冷凝空间10内的气体经出气口11被挤出,冷凝的含油液体流至冷凝箱1的底部,所述冷凝箱1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排油组件24,所述排油组件24间断性向外排出含油液体。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设置冷凝箱1,在冷凝箱1内设置冷凝机构2,并设置进气口12在侧上方,使得鼓入的气体直接作用在冷凝组件22的端部从而带动其转动,转动的过程中相邻冷凝组件22之间的冷凝空间10内的气体都经过了一个圆周路径,在该过程中通过冷凝板对气体充分地冷却,避免了现有的气体进入冷凝箱后快速排出导致冷凝不充分的问题,并且该过程中借助气体的吹力来实现转动,无需额外动力节省能源。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组件22沿着转轴21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组件22包括冷凝板221,所述冷凝板221内开设有水流道2211,该冷凝板221的底边上固定连接有圆环222,其通过圆环222可转动设置在转轴21上;所述转轴21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块211,所述冷凝板221与支撑块211之间连接有弹簧a223。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11的一侧设置有阻挡组件23,所述阻挡组件23通过阻挡已转动通过出气口14的冷凝组件22停止转动的方式使得该冷凝组件22与后一个冷凝组件22之间的分离空间10逐步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21内部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水通道100和出水通道200,所述圆环222上开设有与冷却流道2211连通的连接通道300,所述弹簧a223未被压缩的状态下所述冷却流道2211通过连接通道300与进水通道100连通,所述冷却流道2211的出水端与出水通道200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箱1上靠近出气口11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15,所述阻挡组件23设置在安装槽15内,所述安装槽15的底面上开设有与冷凝箱1内部连通的槽a151和槽b152,所述槽a151处可转动设置有齿轮231,所述槽b152处滑动设置有挡块232,所述安装槽15内在位于挡块232上方的位置处还可转动设置有滑轮233,所述齿轮23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盘234,所述固定盘234与挡块232之间连接有牵引绳235,所述牵引绳235绕过滑轮233,所述安装槽15的上顶面与挡块232之间还连接有弹簧b236;
所述齿轮231伸出冷凝箱1的内壁,所述冷凝板221靠近冷凝箱1内壁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弧形齿条237,冷凝板221转动经过阻挡组件23时弧形齿条237带动齿轮231转动。
通过设置各个冷凝组件22能相对转轴转动,并在出气口11处设置阻挡组件23,使得前一个冷凝组件22转动至阻挡组件23处时被阻挡并相对转轴逆时针转动,而后一个冷凝组件22继续跟随转轴转动,从而实现冷凝空间10在出气口11处被压缩,该压缩的过程中促进了已经完成冷凝处理的气体快速排出,避免其大部分继续随着转动停留在冷凝箱内影响后续冷凝的效果,并且其通过设置挡块与齿轮之间连接牵引绳,通过后一个冷凝组件22来实现挡块的撤离的方式巧妙且结构简单实用。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箱1的进气口12处设置有导流板3,所述导流板3可转动设置在冷凝箱1的内壁上,所述进气口12处开设有给导流板3让位的让位槽4。
更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板221设置一个圆环222,各个冷凝板221上的圆环222沿着转轴21的长度方向错开设置。
实施例二
如图8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排油组件24借助油液产生的浮力控制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箱1的底部设置有弧形凹槽部16,弧形凹槽部16的中间底部开设有出油口161,所述排油组件24包括与出油口161的上端口形状匹配的浮力球241、一端与浮力球241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出油口161的限位杆242,所述限位杆242的直径小于出油口161的直径,所述出油口161的下端口向外延伸有导油管243,所述导油管243与底部的辅助油箱244连通。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冷凝箱1的底部设置弧形凹槽部16,使得冷凝板上以及冷凝箱内壁上的含有液体都能汇集至弧形凹槽部16处,再通过在弧形凹槽部16设置排油组件24实现含有液体的间断性排出,排油组件24借助含有液体的浮力来实现浮力球241的升降从而控制出油口161的开合结构简单巧妙。
工作过程:
气体经进气口12进入冷凝箱1内并作用在冷凝组件22的冷凝板221端部,带动转轴21转动从而带动各个冷凝组件22一起转动,相邻两个冷凝组件22之间的冷凝空间10内的气体在该过程中经冷却,冷凝下来的含有液体汇集至冷凝箱1底部的弧形凹槽部16,当其中一个冷凝组件22转动经过出气口11后,其在阻挡组件23的挡块232作用下停止,转轴继续转动,该冷凝组件22与后一个冷凝组件22之间逐步靠拢,两者之间的冷凝空间10被压缩,气体经出气口11被挤出;
弧形凹槽部16的含油液体较多时能通过浮力带动浮力球241上浮使得出油口161打开时含油液体间断性排出;
冷凝板221内的冷却水由转轴的进水通道100进入,当然此处可以在水管和进水通道100之间设置转动套连接,进水通道100后再经连接通道300进入冷却流道2211,然后由出水通道200流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气体冷凝分离设备,包括冷凝箱(1),所述冷凝箱(1)的左上侧开设有出气口(11),其右上侧开设有进气口(12),所述出气口(11)连接有出气管(13),所述进气口(12)连接有进气管(14);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箱(1)内设置有冷凝机构(2),所述冷凝机构(2)可转动设置在冷凝箱(1)内,该冷凝机构(2)包括转轴(21)以及设置在转轴(21)上的若干冷凝组件(22),相邻两个分离板组件(22)之间形成冷凝空间(10),含油气体经进气管(14)和进气口(12)进入冷凝箱(1),并通过气流作用在冷凝组件(22)上带动转轴(21)转动;转动的过程中各个冷凝空间(10)由进气口(12)处转移至出气口(11)处,到达出气口(11)处时该冷凝空间(10)的相邻两个冷凝组件(22)逐步靠拢,该冷凝空间(10)内的气体经出气口(11)被挤出,冷凝的含油液体流至冷凝箱(1)的底部,所述冷凝箱(1)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排油组件(24),所述排油组件(24)间断性向外排出含油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冷凝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组件(22)沿着转轴(21)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冷凝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组件(22)包括冷凝板(221),所述冷凝板(221)内开设有水流道(2211),该冷凝板(221)的底边上固定连接有圆环(222),其通过圆环(222)可转动设置在转轴(21)上;所述转轴(21)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块(211),所述冷凝板(221)与支撑块(211)之间连接有弹簧a(2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体冷凝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1)的一侧设置有阻挡组件(23),所述阻挡组件(23)通过阻挡已转动通过出气口(14)的冷凝组件(22)停止转动的方式使得该冷凝组件(22)与后一个冷凝组件(22)之间的分离空间(10)逐步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体冷凝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1)内部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水通道(100)和出水通道(200),所述圆环(222)上开设有与冷却流道(2211)连通的连接通道(300),所述弹簧a(223)未被压缩的状态下所述冷却流道(2211)通过连接通道(300)与进水通道(100)连通,所述冷却流道(2211)的出水端与出水通道(20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体冷凝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箱(1)上靠近出气口(11)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15),所述阻挡组件(23)设置在安装槽(15)内,所述安装槽(15)的底面上开设有与冷凝箱(1)内部连通的槽a(151)和槽b(152),所述槽a(151)处可转动设置有齿轮(231),所述槽b(152)处滑动设置有挡块(232),所述安装槽(15)内在位于挡块(232)上方的位置处还可转动设置有滑轮(233),所述齿轮(23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盘(234),所述固定盘(234)与挡块(232)之间连接有牵引绳(235),所述牵引绳(235)绕过滑轮(233),所述安装槽(15)的上顶面与挡块(232)之间还连接有弹簧b(236);
所述齿轮(231)伸出冷凝箱(1)的内壁,所述冷凝板(221)靠近冷凝箱(1)内壁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弧形齿条(237),冷凝板(221)转动经过阻挡组件(23)时弧形齿条(237)带动齿轮(231)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冷凝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组件(24)借助油液产生的浮力控制打开或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体冷凝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箱(1)的底部设置有弧形凹槽部(16),弧形凹槽部(16)的中间底部开设有出油口(161),所述排油组件(24)包括与出油口(161)的上端口形状匹配的浮力球(241)、一端与浮力球(241)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出油口(161)的限位杆(242),所述限位杆(242)的直径小于出油口(161)的直径,所述出油口(161)的下端口向外延伸有导油管(243),所述导油管(243)与底部的辅助油箱(244)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冷凝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箱(1)的进气口(12)处设置有导流板(3),所述导流板(3)可转动设置在冷凝箱(1)的内壁上,所述进气口(12)处开设有给导流板(3)让位的让位槽(4)。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体冷凝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板(221)设置一个圆环(222),各个冷凝板(221)上的圆环(222)沿着转轴(21)的长度方向错开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