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框式压滤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30  71


本发明属于压滤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框式压滤机。



背景技术:

压滤机是利用过滤介质,对对象施加一定压力使得液体渗析出来的一种固液分离设备,板框式压滤机是目前常用的一种,通常,板框式压滤机包括机架,滤板组,进料泵,出液口,接液翻板组成;被过滤物质经过进料泵将被过滤物质从滤板组一端的进料口注入滤板组内部,经过滤板组过滤,清液从滤板组下方流出,收集后可以应用或者排放;滤板组一般由多块滤板组成,相邻滤板间构成封闭的滤室,外部加压压紧进行过滤,滤板的结构、工作机理决定着固液分离的质量和滤板的有效寿命,现有的滤板大多采用从滤板中部进料,一般情况下料液的含固率为20~45%,属于粘稠混合液,流速低,进入滤室后,先充满前几块滤板,逐块向后推进,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先充满物料的滤室内压增加,滤板就会向内压小的一侧变形,如果变形超出滤板的弹性限度,就会致使滤板无法使用,特别的,对于常温下会产生结晶或凝固的料液,常温下无法进行固液分离过滤,只有对物料进行加热,并且对滤板进行加热,才能实现过滤,有些物料要求的过滤温度可能会达150~300度,普通滤板根本无法工作;板框式压滤机的接液翻板是板框式压滤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滤板组的下方,当压滤机进行过滤时,由于压滤机内部压力作用,液体自滤布间渗出,接液翻板就是要把这些渗出的液体进行收集处理;当压滤机过滤时,翻板上翻,收集滤板组下方外渗的液体,当压滤机卸滤饼时,翻板下翻,让开滤饼的跌落空间,所以接液翻板要经常的上下翻转,现有的翻板一般采用一根管类的细长杆作为翻板转轴,对翻板进行支承和转动,杆的长径比一般为20~80,在自重及负载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下垂,从而使得轴头与水平线的变化,造成轴头与支撑翻板转轴的支座产生干涉,仅是线接触或点接触,使得翻板转轴和支座极易磨损,需经常更换,造成停机时间长,维护保养费用高;从另一方面讲,板框式压滤机的接液翻板对于常温下会结晶或凝固的料液,都是通过加湿进行高温过滤,渗落到接液翻板上的液体就会结晶或凝固,造成翻板凝固越来越多,增加翻板的损坏机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板框式压滤机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板框式压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或加热装置,机架,进料口,止推板,滤板组,大梁,压紧板,动力油缸,翻板驱动装置,翻板支撑装置,翻板;所述的冷却或加热装置安装在机架附近,包括介质循环装置,管道;所述的介质循环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循环泵,介质存储装置;所述的驱动电机安装在介质存储装置附近,其动力输出轴与循环泵的动力输入轴连接,能够驱动循环泵运转;所述的驱动电机的电路部分与板框式压滤机的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循环泵安装在介质存储装置附近,所述的循环泵的进口与介质存储装置内腔连通并浸没在加热或冷却介质中,所述的循环泵的出口与管道一端接口密闭连接,能够向管道内输出加热或冷却介质;所述的介质存储装置安装在机架附近,或与机架连接,包括储液箱,出液口,进液口,加热装置;所述的储液箱为有开口的密闭空腔体,其内腔容纳有液体介质;所述的出液口与循环泵的进口密闭连接;所述的进液口与管道一端连接;所述的加热装置安装在储液箱内,能够对储液箱内的液体介质进行加热;所述的管道安装在介质循环装置上,并分别与翻板和滤板组上的介质循环通道连接后回到介质循环装置上形成回路;所述的机架安装在基座上,能够支撑大梁以及动力油缸和附件和控制元件;所述的进料口设置在止推板端部,通过管道与被过滤材料供给泵连接;所述的止推板安装在机架上,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的滤板组安装在大梁上,并浮动架设在大梁上;所述的滤板组有多个滤板组成,每个滤板间相互贴合,且两个滤板间有过滤空腔;所述的大梁安装在机架上,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的压紧板套装在大梁上,能够在大梁上沿大梁滑动,其端面面积与滤板端面面积相匹配;所述的动力油缸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大梁的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其活塞杆端部与压紧板连接,能够推动压紧板做直线运动;所述的翻板驱动装置安装在机架上,与机架固定连接,包括驱动元件和传动装置;所述的驱动元件安装在机架上,与机架固定连接,动力输出部分与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的传动装置一端与驱动元件连接,另一端与翻板轴端的传动轮连接;所述的翻板支撑装置安装在机架上,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的翻板支撑装置位于每个翻板轴的两端,能够支撑翻板并实现翻板沿翻板轴旋转;所述的翻板通过翻板一侧的翻板轴安装在翻板支撑装置上,与翻板支撑装置套装连接,能够在翻板支撑装置内旋转,其中位于翻板驱动装置相同一端的翻板轴轴端安装有传动轮,能够在翻板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实现翻板轴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翻板驱动装置中的驱动元件是电机和减速器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翻板驱动装置中的传动装置是链条传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滤板由进料滤板和非进料滤板组合而成。

为了克服现有板框式压滤机存在的翻板由于重力导致翻板轴弯曲变形造成翻板轴与翻板支撑装置干涉,从而使翻板轴和翻板支撑装置容易损坏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翻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板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支座,内滑环,外滑环;所述的安装支座设置在外滑环的外围,外周边设置有与机架连接的固定安装结构,这种固定安装结构是带有螺栓孔的台阶或者凸起;所述的安装支座上有外滑环安装孔,其直径与外滑环的外径相匹配,且能够将外滑环紧固在此安装孔内;所述的外滑环安装在安装支座上的安装孔内,为环状,其外圈与安装支座上的外滑环安装孔匹配并能够固定连接,其内孔为球面孔,其球面半径与内滑环的外径上的球面表面半径相同;所述的内滑环安装在外滑环内孔中,为环形,其内孔为圆柱孔,与翻板轴轴端匹配,能够与翻板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内滑环的外表面为向外凸起的球面,球面的半径与外滑环的内孔球面匹配贴合;所述的外滑环的内孔和内滑环的外球面的高度,不大于0.5毫米,这样便于内滑环安装在外滑环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滑环和外滑环均由耐磨材料制成。

工作时,翻板轴轴端安装在内滑环内孔中并与内滑环一起转动,内滑环在外滑环内与外滑环相对滑动旋转;当翻板轴产生变形时,内滑环随着翻板轴的变形其轴心线产生偏转,由于内滑环与外滑环接触面是球面,能够适应内滑环的偏转,且不影响内滑环在外滑环内正常转动并不增加多余的磨损,就减少了翻板支撑装置和翻板轴的损坏机会。

为了克服现有的板框式压滤机从滤板中心部位进料造成滤板组的前级滤板变形,过滤效率不高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滤板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滤板和非进料滤板;所述的进料滤板和非进料滤板交叉排列,滤板端面贴合,在两个滤板之间形成过滤腔;所述的进料滤板包括滤板体,功能孔,进料孔,侧主进料孔,侧进料通道,渗液孔,过滤腔;所述的滤板体为滤板主体,由金属材料制成,为矩形,其尺寸与板框式压滤机的大梁间的空间匹配;所述的功能孔设置在滤板体的角部,能够作为出液孔;所述的功能孔有一个以上,贯穿滤板体的厚度;所述的进料孔设置在滤板体上,并位于主侧进料孔相同的角部;所述的进料孔贯穿滤板体的厚度,并与侧进料通道和滤板体侧面的过滤腔连通;所述的侧主进料孔设置在滤板体的一个角部,贯穿滤板体的厚度并垂直于滤板体的端面;多个滤板体叠合一起时,每个滤板上的主侧进料孔应当位于滤板体上的相同位置,多个滤板的侧主进料孔组成一个主进料通道;所述的侧进料通道设置在主侧进料孔和进料孔之间,并连通主侧进料孔和进料孔;所述的渗液孔设置在滤板体侧面中部,贯穿滤板体上两侧面上过滤腔之间的厚度,在进行过滤工作状态,渗液孔端部覆盖有滤材;所述的渗液孔有多个,均匀分布在过滤腔内部;所述的过滤腔设置在滤板体的两侧中部,为凹陷区域;当两个滤板体贴合时,其滤板体与滤板体之间的过滤腔形成能够容纳被过滤材料的腔体。

由于采用了侧主进料孔,当被过滤材料从由多个主侧进料孔组成的主进料通道内进入到滤板组时,由于压力作用,被过滤材料从主进料通道被分配到滤板组的每块进料滤板上的主侧进料孔,然后进入侧进料通道,再进入进料孔,最终进入过滤腔,在施加在滤板组两端的压力作用下,被过滤材料被挤压,通过滤材经渗液孔将液体渗出,从功能孔流出,渣子留在过滤腔内,当滤板组拉开时,掉落在滤板组下方;这样被过滤材料在进入滤板组内部时,不会形成压力集中,造成滤板变形损坏。

为了克服滤板需要适应某些过滤材料需要一定温度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板包括滤板体,功能孔,进料孔,侧主进料孔,侧进料通道,过滤腔,还包括右接头,流体介质通道,左接头;所述的滤板体采用金属材料焊接而成所述的功能孔设置在滤板体的角部,能够作为出液孔;所述的功能孔有一个以上,贯穿滤板体的厚度;所述的进料孔设置在滤板体上,并位于主侧进料孔相同的角部;所述的进料孔贯穿滤板体的厚度,并与侧进料通道和滤板体侧面的过滤腔连通;所述的侧主进料孔设置在滤板体的一个角部,贯穿滤板体的厚度并垂直于滤板体的端面;多个滤板体叠合一起时,每个滤板上的主侧进料孔应当位于滤板体上的相同位置,多个滤板的侧主进料孔组成一个主进料通道;所述的侧进料通道设置在主侧进料孔和进料孔之间,并连通主侧进料孔和进料孔;所述的渗液孔设置在滤板体侧面中部,贯穿滤板体上两侧面上过滤腔之间的厚度,在进行过滤工作状态,渗液孔端部覆盖有滤材;所述的渗液孔有多个,均匀分布在过滤腔内部;所述的过滤腔设置在滤板体的两侧中部,为凹陷区域;当两个滤板体贴合时,其滤板体与滤板体之间的过滤腔形成能够容纳被过滤材料的腔体;所述的右接头安装在流体介质通道的左出口处,与流体介质通道密闭连接;所述的流体介质通道设置在滤板体内部,为导热性能好的金属管或者是孔或者是密闭槽,为弯曲走向,布满滤板体的侧面面积的50%以上;所述的左接头安装在流体介质通道的左出口处,与流体介质通道密闭连接。

配合前述的冷却或加热装置,当某些被过滤材料需要加热过滤时,将滤板的左接头和右接头分别串联在冷却或加热装置的管道中,需要加热时通入热的流体介质,需要冷却时通入低温流体介质,就能够实现滤板的加热或冷却。

为了克服液体容易在低温下凝结在翻板上造成翻板承重过度而损坏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压滤机翻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翻板轴,下接口,翻板体,翻板流体通道,上接口,保温层,热反射层;所述的翻板轴设置在翻板体上,并位于翻板体的一侧,所述的翻板轴两端轴端套装在翻板支撑装置的内支撑环内,与翻板支撑装置的内支撑环套装连接;所述的下接口安装在翻板流体通道一端,与翻板流体通道密闭连接;所述的翻板体安装在翻板轴上,与翻板轴固定连接,为翼状板;所述的翻板流体通道安装在翻板体上,与翻板体固定连接,并位于翻板体的工作面的背面,所述的翻板流体通道经过的面积能够覆盖翻板体面积的50%以上;所述的翻板流体通道由导热性能好的金属管制成;所述的上接口安装在翻板流体通道的一端,与翻板流体通道密闭连接,与下接口分别位于翻板流体通道不同的两端;所述的保温层安装在翻板体上,并位于翻板体工作面的背面,与翻板体固定连接,由保温材料制成;所述的热反射层安装在保温层和翻板流体通道之间,分别与保温层和翻板流体通道固定连接。

由于翻板流体通道经过的翻板面积能够覆盖50%以上的翻板工作面积,而翻板流体通道内流过的加热或者冷却介质就能够将翻板体加热或者冷却,从而能够适应过滤介质对温度的不同要求。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实现压滤机的适应能力,应对被过滤结材料对温度的不同需求,充分利用能源;提高了翻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修保养次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1.冷却或加热装置,2.机架,3.进料口,4.止推板,5.滤板组,6.大梁,7.压紧板,8.动力油缸,9.翻板驱动装置,10.翻板支撑装置,11.翻板。

图2是本发明的端面视图

2.机架,5.滤板组,6.大梁,10.翻板支撑装置,11.翻板。

图3是本发明中加热或冷却系统的原理图

5.滤板组,11.翻板,12.介质循环装置,13.管道。

图4是本发明中翻板支撑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10.翻板支撑装置,11.翻板,101.支座,102.内支撑环,103.外支撑环。

图5是翻板支撑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11.翻板,101.支座,102.内支撑环,103.外支撑环。

图6是滤板中侧进料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51.滤板体,52.功能孔,53.现有技术中的进料孔,54.进料孔,55.侧主进料孔,56.侧进料通道,57.渗液孔,58.过滤腔。

图7是进料滤板与非进料滤板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51.滤板体,56.侧进料通道,511.非进料滤板,500.过滤腔体。

图8是具有冷却或者加热功能的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51.滤板体,52.滤液出孔,55.侧主进料孔,59.右接头,501.流体介质通道,502.渗液小孔,503.左接头。

图9是图8的侧面剖视图

51.滤板体,59.右接头,501.流体介质通道。

图10是翻板的结构示意图

111.翻板轴,112.下接口,113.翻板体,114.翻板流体通道,115.上接口。

图11是翻板的截面剖面图

111.翻板轴,112.下接口,113.翻板体,114.翻板流体通道,115.上接口,116.保温层,117.热反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0,图11,本例中采用本行业通用的板框式压滤机的接液翻板的翻板体,翻板轴分别作为本例的翻板体113和翻板轴111;并按照本行业通用的安装方式将翻板轴111与翻板体113固定连接,并使翻板轴111位于翻板体113的一侧边;本例中选用铜管或者铝管作为翻板流体通道114的材料,将铜管或者铝管盘绕在翻板体113的工作面的背面的表面积上,两端留出接口在翻板体113的端部形成回路,采用卡子或者点焊的方式与翻板体113固定连接;本例中选用本行业通用的快接铜管接头分别作为下接口112和上接口115,将其分别按照在翻板流体通道的两个端口处,用于与压滤机的整机中的冷却或加热装置1中的管道进行连接,也可以采用管道间的焊接而省略下接口112和上接口115;选用本行业通用的硅酸铝纤维板作为保温层116,将其安装在翻板体113的工作面的背面,在保温层116靠近翻板体113的表层铺设一次铝箔作为热放射层117,将保温层116和热放射层117与翻板体113固定连接,这样就完成了翻板11的实施。

本例中及前述的方向性词语,均以面对视图方向指向。

如图6-9,本例中选用本行业通用的矩形滤板为例,采用钢板焊接的方式将其组合形成本例的滤板体51,这样就克服了现有的采用铸造方式形成的滤板体51不容易设置流体介质通道501,且难以加工进料孔的缺陷;按照本行业通用的方式,将滤板体51上加工出边框和过滤腔58;在滤板体51的右上角部设置侧主进料孔55,在侧主进料孔55内部制作进料通道56,在进料通道56处与过滤腔58右上角设置进料孔54,并保证进料通道56能够将侧主进料孔55与进料孔54连通,进料通道56可以将该部分滤板体51加工好孔以后再焊接,也可以采用在滤板体51的侧面制作工艺孔的方式加工进料通道56,加工完成进料通道56后再将工艺孔焊死密封;在滤板体51的左上,左下,右下角部设置3个功能孔52,本例中将其作为滤液出孔52,并与过滤腔58连通;本例中选用在滤板体51两侧中部加工内陷区域,位于滤板体51的两侧表面作为过滤腔58,在两侧过滤腔58之间的滤板体51的实体上加工出绕行的槽,在槽内埋设铜管作为流体介质通道501,然后将槽的表面焊接填平,并在滤板体51的上侧面流出左接头503和右接头59,用于和加入或冷却装置1的管道进行连接;在位于过滤腔58区域的滤板体51上开设多个渗液小孔502或者渗液孔57,并保证渗液孔57或者渗液小孔502贯穿滤板体51的厚度;至于渗液小孔502和渗液孔57是根据被过滤材料的要求分别设置或者同时设置这样就形成了进料滤板;选用不开设侧进料通道56的滤板作为非进料滤板511,开设有侧进料通道56的滤板作为进料滤板,将进料滤板和非进料滤板511间隔叠放,在两种滤板间形成过滤腔体,多组组合,就形成了滤板组5。

如图4-5,本例中选用本行业通用的下部带有安装耳座的轴承座作为支座101,选用轴承钢淬火作为内支撑环102和外支撑环103;在支座101的上部外圆周表面开设一个以上的螺纹孔,本例中选用2个螺纹孔,贯穿支座外壳的壁厚,螺纹孔的轴线最好与支座101上的内孔半径方向一致;将外支撑环103的外径设置为与支座101的内孔直径相同,并在外圆柱面上的与支座101上设置的螺纹孔位置对应处设置凹坑或者孔,凹坑或者孔的直径与螺纹孔的直径匹配;将外支撑环103的内孔设置为向壁厚内部凹陷的球面形,球面的截面的弦长等于外支撑环103的长度,弦高为0.3毫米,绕外支撑环103的内孔轴线旋转形成内球面;本例中选用内支撑环102为环形,其内孔直径等于翻板11的翻板轴的轴端直径,如果翻板11体积和重量较大,必要时在内孔设置传动键槽;选用内支撑环102的长度大于等于外支撑环103的长度,所述的内支撑环102的外表面与外支撑环103的内孔表面为相同形状和尺寸的凸出外球面;将内支撑环102镶嵌在外支撑环103内,两个球面紧密贴合,将外支撑环103安装在支座101内,采用紧定螺钉将外支撑环103固定在支座101上,就完成了翻板支撑装置10的实施,应用时,由于内支撑环102与翻板轴固定连接,翻板轴旋转时内支撑环102同步转动,内支撑环102在外支撑环103内转动,因为翻板轴两端有两个支撑装置;翻板轴会在两个内支撑环102中正常旋转,当翻板轴产生弯曲变形时,翻板轴轴线变成弧线,两端的两个内支撑环102随着翻板轴改变轴线方向,由于内支撑环102和外支撑环103是球面接触,内支撑环102在外支撑环103内的轴线偏移不影响内支撑环102在外支撑环103内的平滑旋转,因此不会造成支撑部分的磨损和翻板轴的损坏。

如图1-3,本例中选用本行业通用的板框式压滤机的机架,大梁,压紧板,动力油缸,翻板驱动装置,进料泵,止推板和控制装置分别作为作为机架2,止推板4,大梁6,压紧板7,动力油缸8,翻板驱动装置9,进料泵,控制装置;并采用本行业通用的方法将其装配和连接;本例中选用本行业通用的机械设备冷却系统作为介质循环装置12,在储液箱内安装本行业通用的电加热装置,并采用管道13将介质循环装置12与翻板11和滤板组5串联连通,将储液箱内加热液体介质,所述的液体介质可以是水,油或者其他本行业常用的冷却剂;将介质循环装置12的的电器控制部分与板框式压滤机的控制装置连通构成冷却或加热装置1;将翻板11安装在机架2上,并与机架2通过翻板支撑装置10连接,翻板轴一端端部与翻板驱动装置10连接,翻板11能够在翻板支撑装置10上旋转;将滤板组5安装在大梁6上,并通过管道与进料口连接,进而与进料泵连接;滤板组5的单个滤板与滤板开合装置连接,此处的滤板开合装置就是动力油缸8及其附件;这样就完成了本发明的实施。

应用时,如果被过滤介质需要一定温度下工作,启动冷却或加热装置1中的电加热装置,将液体介质加热,启动介质循环装置12中的循环泵,将加热的液体介质从储液箱通过管道进入翻板11和滤板组5,加热滤板组5中的滤板和翻板11的翻板体111,这样被过滤材料通过进料泵被输送到滤板组5内,由于采用了侧边分散进料,避免的现有技术中从中部集中进料造成前级滤板损坏的情况,在动力油缸8的作用下,压紧板7将滤板组5压紧在止推板4上,在压力下进行过滤,由于滤板组5是在高压下工作,自身产生热量较大,有时候需要散热,这时就将介质循环装置12储液箱内的电加热装置停止工作,向滤板组5内通入冷却液体,冷却液体经过滤板组5后被温度高的滤板组5加热,然后进入翻板11内,加热翻板11,这时,就不需要另外加热液体介质了,起到了能源回收利用的功能;过滤完成后,动力油缸8反向运动,将滤板组5拉开,滤板组5的各个滤板分开,此时翻板11翻转,将中间落渣位置空出,滤渣从滤板间掉落在落渣处,重复进料动作,就形成了板框式压滤机的工作过程。


技术特征:

1.一种板框式压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或加热装置,机架,进料口,止推板,滤板组,大梁,压紧板,动力油缸,翻板驱动装置,翻板支撑装置,翻板;所述的冷却或加热装置安装在机架附近,包括介质循环装置,管道;所述的介质循环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循环泵,介质存储装置;所述的驱动电机安装在介质存储装置附近,其动力输出轴与循环泵的动力输入轴连接,能够驱动循环泵运转;所述的驱动电机的电路部分与板框式压滤机的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循环泵安装在介质存储装置附近,所述的循环泵的进口与介质存储装置内腔连通并浸没在加热或冷却介质中,所述的循环泵的出口与管道一端接口密闭连接,能够向管道内输出加热或冷却介质;所述的介质存储装置安装在机架附近,或与机架连接,包括储液箱,出液口,进液口,加热装置;所述的储液箱为有开口的密闭空腔体,其内腔容纳有液体介质;所述的出液口与循环泵的进口密闭连接;所述的进液口与管道一端连接;所述的加热装置安装在储液箱内,能够对储液箱内的液体介质进行加热;所述的管道安装在介质循环装置上,并分别与翻板和滤板组上的介质循环通道连接后回到介质循环装置上形成回路;所述的机架安装在基座上,能够支撑大梁以及动力油缸和附件和控制元件;所述的进料口设置在止推板端部,通过管道与被过滤材料供给泵连接;所述的止推板安装在机架上,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的滤板组安装在大梁上,并浮动架设在大梁上;所述的滤板组有多个滤板组成,每个滤板间相互贴合,且两个滤板间有过滤空腔;所述的大梁安装在机架上,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的压紧板套装在大梁上,能够在大梁上沿大梁滑动,其端面面积与滤板端面面积相匹配;所述的动力油缸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大梁的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其活塞杆端部与压紧板连接,能够推动压紧板做直线运动;所述的翻板驱动装置安装在机架上,与机架固定连接,包括驱动元件和传动装置;所述的驱动元件安装在机架上,与机架固定连接,动力输出部分与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的传动装置一端与驱动元件连接,另一端与翻板轴端的传动轮连接;所述的翻板支撑装置安装在机架上,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的翻板支撑装置位于每个翻板轴的两端,能够支撑翻板并实现翻板沿翻板轴旋转;所述的翻板通过翻板一侧的翻板轴安装在翻板支撑装置上,与翻板支撑装置套装连接,能够在翻板支撑装置内旋转,其中位于翻板驱动装置相同一端的翻板轴轴端安装有传动轮,能够在翻板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实现翻板轴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框式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板由进料滤板和非进料滤板组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框式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板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支座,内滑环,外滑环;所述的安装支座设置在外滑环的外围,外周边设置有与机架连接的固定安装结构,这种固定安装结构是带有螺栓孔的台阶或者凸起;所述的安装支座上有外滑环安装孔,其直径与外滑环的外径相匹配,且能够将外滑环紧固在此安装孔内;所述的外滑环安装在安装支座上的安装孔内,为环状,其外圈与安装支座上的外滑环安装孔匹配并能够固定连接,其内孔为球面孔,其球面半径与内滑环的外径上的球面表面半径相同;所述的内滑环安装在外滑环内孔中,为环形,其内孔为圆柱孔,与翻板轴轴端匹配,能够与翻板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内滑环的外表面为向外凸起的球面,球面的半径与外滑环的内孔球面匹配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框式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滑环的内孔和内滑环的外球面的高度,不大于0.5毫米,这样便于内滑环安装在外滑环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框式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滑环和外滑环均由耐磨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一种板框式压滤机,属于压滤机领域,包括冷却或加热装置,机架,进料口,止推板,滤板组,大梁,压紧板,动力油缸,翻板驱动装置,翻板支撑装置,翻板;所述的冷却或加热装置安装在机架附近,包括介质循环装置,管道;所述的介质循环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循环泵,介质存储装置;具有能够适应被过滤材料的温度不同要求,减少翻板和翻板支撑装置损坏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利;张居亮;朱丹;张治军;魏冰;殷培博;许天朋;郭建平;刘少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振利
技术研发日:2020.04.13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53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