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30  76


本发明属于液体中污染物的分离和提取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是人类日常生活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材料,塑料制品在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塑料具有降解难的特性,因此无法通过自然降解,必须对其进行人工回收处理。现有情况中,海洋上经常漂浮有大量的塑料垃圾,许多近海或海洋生物因误食塑料垃圾而死亡的事件比比皆是。

通常,将直径小于5毫米的固体塑料颗粒称为微塑料(microplastics)。这些颗粒通常由聚乙烯制成,但也有部分由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材料制成。微塑料易造成塑料颗粒水污染,影响水生生物从而造成环境灾害。塑料颗粒在水中可以残留数千年而不消失,即便是可以生物降解的类型,也很难在短时间内降解。

更令人担忧的是,微塑料会通过海洋食物链传递,最终进入人类食物链对人体健康安全造成威胁。虽然目前尚未证实微塑料对人体健康存在哪些确切的危害,不过类比pm2.5,不排除微米、纳米级的微塑料颗粒进入人体循环系统的可能,如果长期摄入微塑料,也可能会导致一些化学物质在人体集聚,显然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各国已经出台法律禁止微塑料的生产和使用。目前,对海水中的微塑料进行收集回收已经成为了处理海洋垃圾领域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微塑料手动提取装置及气浮式提取装置,包括由上及下依次连接的分离筒、连接筒和混合筒,分离筒、连接筒和混合筒整体形成只具有顶部一个开口的壳体结构;连接筒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流体是否流通的阀体组件;阀体组件上方或下方设置有用于过滤微塑料的滤网;混合筒的筒壁上设置有用于气体流入的通气孔。还涉及气浮式提取装置,不仅包括上述微塑料手动提取装置,分离筒内设置有第二滤网,第二滤网与分离筒卡接;第二滤网设置在阀体组件上方。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微塑料手动提取装置及新型提取装置,包括由上及下依次连接的分离筒、连接筒和混合筒,分离筒、连接筒和混合筒整体形成只具有顶部一个开口的壳体结构;连接筒包括由上及下的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第一部为由上及下口径逐渐减小结构,第三部为由上及下口径逐渐增大结构;连接筒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液体流入的蝶阀。还涉及新型提取装置,不仅包括上述方案,连接筒与混合筒卡接,还包括夹紧块,夹紧块与混合筒将连接筒的第三部夹在中间。

专利文献1:cn207210107u;

专利文献2:cn207575861u。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微塑料提取装置通常是比较大型的自动化的提取设备,通常适用于缓慢定点式采集;小型化的采集设备通常采用气动式吸取装置,效率不高,不适合长时间的使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通过人工手持的采集方式,能够方便灵活的运用到各个采集区域,通过简洁的结构达到高效采集的技术效果。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一种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其包括由下往上设置的采集部、混合部、驱动部、手持部,该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还包括收集部和壳体。

其中,壳体整体的形成在采集部、混合部、驱动部和手持部的外侧,壳体基本上为筒状;壳体在采集部的位置具有扩张的开口,上述开口具有较大的采集圆筒,往上逐渐收小的喇叭型圆筒,可选的,如圆锥台体形;壳体在混合部的位置设置有相对于采集圆筒较小的混合圆筒,其中,采集圆筒和混合圆筒通过喇叭型圆筒连接。

其中,在采集圆筒的端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滤网装置,其中,滤网装置具有支撑骨架和固定在支撑骨架上滤网,该滤网的网孔开口的大小为5-6mm;优选的该开口的大侠设置为5mm。优选的,滤网装置通过卡扣结构安装于采集圆筒的底部。

其中,采集部具有涡轮装置,该涡轮装置一体的设置有基部、涡轮叶片和风扇叶片,其中,风扇叶片设置于涡轮叶片的上部。该涡轮装置通过基部的内花键与驱动部转轴的外花键连结。优选的,该涡轮装置由硬质塑料制成,如聚碳酸酯、高密度聚氨酯或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该硬质塑料的使用可以减小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的重量。

其中,在混合圆筒壁和喇叭型侧壁的连结部设置有柔性滤阀,该柔性滤阀为单向阀,其具有固定环和柔性阀体,其中滤阀的阀体的阀口为花瓣型开口,在非工作状态时,该阀口被柔性的花瓣片封闭,在工作状态时,进入的水流将该花瓣片撑开,便于微塑料吸入;该柔性滤阀具体的设置成保证在非工作的自然状态下,使得堆积在滤网上的微塑料颗粒不能够将花瓣撑开。进一步的,柔性滤阀通过固定环固定到壳体上,固定环具有固定于壳体的外环和内环,在该内环和外环之间通过辐条连接。

其中,混合部的壳体还设置有用于连结收集部的接口。

其中,驱动部设置于混合部的上端,驱动部与混合部结合的位置设置有隔离板,在驱动部内设置有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隔离板上,并且驱动电机具有伸出隔离板的转轴,该转轴穿过混合部以及柔性滤阀的内环。在该转轴的端部设置有外花键,该外花键与涡轮装置的内花键连结;电机与手持部中的控制部连结。

其中,手持部的壳体沿着混合部的径向外侧具有夹角的延伸;优选的,手持部与混合部之间的夹角为可调的;其调节范围为135°—180°;优选的,该夹角为160°。在手持部内设置有控制装置、电源接头和手启动开关,通过启动开关操作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的启动。

其中,收集部可通过固定连接管与混合部并排设置、也可通过软管固定到固定位置。收集部为具有瓶型圆筒,其开口部具有与混合部伸出的接口连结结构,优选的,该连结结构为螺纹连结结构或者旋转卡接结构。收集部的低端为多层滤网结构,该滤网的网孔大小为小于1mm。优选的,该滤网为可拆卸型,从而便于瓶型圆筒和滤网的清洗,也能够方便将收集的微塑料颗粒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取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涡轮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涡轮装置轴向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柔性滤网固定环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部分柔性滤网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驱动轴沿轴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借助于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显而易见地,下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1示出了一种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1,其包括由下往上设置的采集部10、混合部20、驱动部30、手持部40,该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还包括收集部50和壳体。

其中,壳体整体的形成在采集部10、混合部20、驱动部30和手持部40的外侧,壳体基本上为筒状;壳体在采集部10的位置具有采集圆筒,在采集圆筒的底端设置有吸料开口;并且,开口往上形成锥台体的喇叭型圆筒13;壳体在混合部的位置设置有相对于采集圆筒的筒径较小的混合圆筒,其中,采集圆筒和混合圆筒通过喇叭型圆筒13连接。

其中,在采集圆筒的端部设置有滤网装置11,其中,滤网装置11具有支撑骨架和固定在支撑骨架上滤网,该滤网的网孔开口的大小为5-6mm;优选的该开口的大小设置为5mm。优选的,滤网装置11通过卡扣结构安装于采集圆筒的端部;滤网装置11也可一体的形成在采集圆筒的端部。

其中,采集部10具有涡轮装置12,由附图2所示,涡轮装置12一体的设置有基部13、涡轮叶片14和风扇叶片15,其中,风扇叶片15设置在涡轮叶片14的上部。涡轮装置12通过基部13的内花键16与驱动部的转轴33连结。涡轮叶片14所在的基部平面是倾斜的斜面17,斜面17与喇叭型圆筒13的锥台体的斜面平行,或者将斜面17沿水平面的角度大于喇叭型圆筒的锥台体斜面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这样,就能够使的涡轮装置的斜面17与叭型圆筒13的锥台体的斜面形成的通道,从低端向上端逐渐收小,从而能够对进入该通道的液体进行增压。

优选的,该涡轮装置12由硬质塑料制成,如聚碳酸酯、高密度聚氨酯或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该硬质塑料的使用可以减小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1的重量。

其中,在混合圆筒壁和喇叭型侧壁的连结部设置有柔性滤阀21,该柔性滤阀21为单向阀,其具有固定环和柔性滤网,由附图4示出的固定环的示意图,该固定环具有固定于壳体的外环22和内环23,在该内环23和外环22之间通过辐条24连接。在固定环的轴向表面设置由柔性阀体25,阀体25如图5所示,其中阀体25的阀口26为花瓣型开口,在非工作状态时,该开口被柔性的花瓣封闭,在工作状态时,涡轮运转时增压的流体能够将该花瓣撑开,便于微塑料进入;该柔性滤网的柔性设置成保证在非工作的自然状态下,使得堆积在滤网上的微塑料颗粒不能够将花瓣撑开。并且,在混合部20的壳体的外部设置有用于连结收集部的接口33,上述接口通过硬质管或者软质管连接,当通过硬管连接时,可以将收集部50固定在手动采集装置1上;当通过软质管连接时,可将收集部50固定于固定位置。

其中,驱动部30设置于混合部20的上端,驱动部30与混合部20结合的位置设置有隔离板32,在驱动部30内设置有驱动电机31,该驱动电机31固定安装于隔离板32上,并且电机具有伸出隔离板的转轴32,该转轴32穿过混合部20以及柔性滤阀21的内环23。在该转轴32的端部设置有外花键,隔离板与转轴之间通过密封件连接,该外花键与涡轮装置12的内花键16连结。驱动电机31与手持部40中的控制部连结。

其中,手持部40的壳体沿着混合部的径向外侧具有夹角的延伸;优选的,手持部与混合部之间的夹角为可调的,其调节范围为135°—180°;优选的,该夹角为160°。在手持部内设置有控制装置、电源接头和手启动开关41,通过启动开关操作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的启动。

其中,收集部50为具有瓶型圆筒,其开口部具有与混合部20伸出的接口33连结结构,优选的,该连结结构33为螺纹连结结构或者旋转卡接结构。收集部的底端为多层滤网结构,该滤网的网孔大小为小于1mm。优选的,该滤网为可拆卸型,从而便于瓶型圆筒和滤网的清洗,也能够方便将收集的微塑料颗粒排出。

本发明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附图标记说明:

1.手动提取装置;

10.采集部、11.滤网装置、12.涡轮装置、13.喇叭型圆筒、14.涡轮叶片、15.风扇叶片、16.内花键、17.斜面;

20.混合部、21.柔性滤阀、22.外环、23.内环、24.辐条、25.阀体、26.阀口;

30.驱动部、31.驱动电机、32.转轴、33.连接结构;

40.手持不、41.启动开关;

40.收集部。


技术特征:

1.一种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1),具体包括:由下往上设置的采集部(10)、混合部(20)、驱动部(30)、手持部(40),该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还包括收集部(50)和壳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整体的形成在所述采集部(10)、混合部(20)、驱动部(30)和手持部(40)的外侧,所述壳体基本上为筒状;所述壳体在所述采集部(10)的位置具有采集圆筒,在所述采集圆筒的底端设置有吸料开口;并且,所述开口往上形成锥台体的喇叭型圆筒(13),所述采集圆筒和混合圆筒通过所述喇叭型圆筒(13)连接,在所述采集圆筒的端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滤网装置(11),采集部(10)具有涡轮装置(12),涡轮叶片(14)所在的基部平面是倾斜的斜面(17),所述斜面(17)与所述喇叭型圆筒(13)的锥台体的斜面平行,或者将所述斜面(17)沿水平面的角度大于喇叭型圆筒的锥台体斜面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

所述混合圆筒壁和喇叭型侧壁的连结部设置有柔性滤阀(21),所述柔性滤阀(21)为单向阀,其具有固定环和柔性滤网,在所述混合部(20)的壳体的外部设置有用于连结收集部的接口(33);

所述驱动部(30)设置于混合部(20)的上端,所述驱动部(30)与混合部(20)结合的位置设置有隔离板(32),在所述驱动部(30)内设置有驱动电机(31),所述驱动电机(31)固定安装于所述隔离板(32)上,并且所述驱动电机(31)具有伸出隔离板的转轴(32),所述驱动电机(31)与手持部(40)中的控制部连结;

所述收集部(50)为具有瓶型圆筒,其开口部具有与混合部(20)伸出的所述接口(33)连结结构,所述收集部(50)的底端为多层滤网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环的轴向表面设置由柔性阀体(25),其中所述阀体(25)的阀口(26)为花瓣型开口,在非工作状态时,该开口被柔性的花瓣封闭,在工作状态时,涡轮运转时增压的流体能够将该花瓣撑开,便于微塑料进入;该柔性滤网的柔性设置成保证在非工作的自然状态下,使得堆积在滤网上的微塑料颗粒不能够将花瓣撑开。

3.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装置(11)具有支撑骨架和固定在支撑骨架上滤网,该滤网的网孔开口的大小为5-6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大小设置为5mm。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装置(11)通过卡扣结构或一体的设置于采集圆筒的端部。

6.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装置(12)一体的设置有基部(13)、涡轮叶片(14)和风扇叶片(15),其中,风扇叶片(15)设置在涡轮叶片(14)的上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具有固定于壳体的外环(22)和内环(23),在该内环(23)和外环(22)之间通过辐条(24)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33)通过硬质管或者软质管连接,当通过硬管连接时,将收集部(50)固定在手动采集装置1上;当通过软质管连接时,将收集部(50)固定于固定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滤网的网孔大小为小于1m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滤网为可拆卸型,从而便于瓶型圆筒和滤网的清洗,也能够方便将收集的微塑料颗粒排出。

技术总结
一种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具体包括:由下往上设置的采集部、混合部、驱动部、手持部,该微塑料颗粒手动提取装置还包括收集部和壳体;所述壳体整体的形成在所述采集部、混合部、驱动部和手持部的外侧,所述壳体基本上为筒状;所述壳体在所述采集部的位置具有采集圆筒,在所述采集圆筒的底端设置有吸料开口,在所述采集圆筒的端部设置有滤网装置,采集部具有涡轮装置;所述混合圆筒壁和喇叭型侧壁的连结部设置有柔性滤阀,在所述混合部的壳体的外部设置有用于连结收集部的接口,所述柔性滤阀为单向阀;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混合部的上端,所述驱动部与混合部结合的位置设置有隔离板,所述收集部为具有瓶型圆筒,所述收集部的底端为多层滤网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杨承虎;刘洋之;谢靖倩;薛彬;李铁军;刘琴;郭远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0.01.15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53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