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反应器滑移装置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30  86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反应器滑移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垃圾分类已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处理将日益重要,分类后的无害垃圾处理方式有填埋、焚烧、堆肥等几种方法。

目前,填埋是主要的处理手段,在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因而必须建污水处理厂将渗滤液中的废水通过化学方法处理合格后排放。污水处理的关键设备是设立在处理站建筑物屋面的生物反应器。

生物反应器的台数根据污水处理量决定,污水处理站的建筑物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两个区块;生物反应器满布置在整个生化处理段的屋面上,由于是满布置在屋面上,因此该工程吊装幅度大,现场吊装条件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连续施工、施工成本低、安全风险小的生物反应器滑移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反应器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屋面混凝土基础上的设备基础、若干条轨道、滚杠和放置设备的托排;

所述轨道敷设在设备基础的上部,若干条轨道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轨道两端的下部与设备基础接触的位置设有下部槽钢挡块,轨道两端的上部设有上部槽钢挡块,便于限制设备滑移的位置;

若干根所述滚杠均匀间隔架设在轨道上,沿着设备前进方向的首尾两根滚杠通过角钢固定,所述托排架设在若干根滚杠上。

所述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和设备基础之间设有便于调整高度的垫铁。

所述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槽钢挡块和设备基础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大小为1-3mm。

所述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杠与轨道相垂直,且滚杠两端延伸出两侧轨道外端面的长度相等。

一种生物反应器滑移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轨道、滚杠和托排设计、制作:根据设备平面图,轨道以两台设备间的基础跨度控制,轨道采用拼接结构,托排的宽度大于轨道的宽度,托排的长度大于设备的长度,滚杠沿轨道的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滚杠的长度大于托排的宽度。

步骤二、设备基础验收:根据设计图纸,用水准仪对每台设备的基础标高、水平度进行测量,用卷尺对基础的形状、尺寸进行复核;对混凝土的养护周期及强度是否达到安装的要求等进行确认;核对满足安装条件后,方可进行设备的安装工作;

步骤三、敷设轨道,架设滚杠、托排:敷设好滑移轨道后用水平尺进行检查,通过垫铁的调整保证若干条轨道在同一水平面上,轨道与设备基础接触的部位,在两头用下部槽钢挡块固定,以保证轨道的稳定性,避免运输过程中轨道发生移动;在轨道的上方,一端设置有上部槽钢挡块,控制设备滑移的位置;挡块的安装要与基础留有间隙,便于取出轨道;滚杠垂直架设在轨道上,然后将托排放置在滚杠的上部;

步骤四、核对设备方位:根据设备安装图纸,以及设备的滑移方向,来确定设备吊装到托排上的方位,包括管口的方位、电机的位置;防止设备方位不对在滑移的过程中无法调转;

步骤五、设备吊装至托排上:设备方位核对无误后,进行吊装作业;设备的吊装,利用的汽车吊,从运输车辆上直接将设备吊装至已经布置好的托排上;

步骤六、设备滑移至基础上方:滑移前检查轨道及托排的稳定性,然后在设备滑移反方向的两端,以轨道为受力点用撬棍同时撬动托排,通过滚杠的滚动使设备滑移;移动的过程中检查滚杠是否有偏移,及时调整,控制滑移的速度,缓慢的将设备滑移至指定位置;

步骤七、布设起道器,取出托排、滚杠及轨道:因楼面为轻质混凝土加防水层,不能以楼面承重通过简单的利用千斤顶顶升设备,必须承重在设备基础上,因此按设备的顶升高度、顶升空间等专门定制了起道器,用来顶升设备;为了保证设备的平衡,利用4台5t的起道器,均匀的布置在设备的4个角,起道器顶在设备框架的承重槽钢上,4台同时缓慢的将设备顶起20-40mm停止,通过两次的顶升、降落,在沿设备滑移的反方向依次取出托排及轨道;

步骤八、设备就位、找平:滑移装置取出后,在基础上设置垫铁,通过水准仪及框式水平仪对设备进行找平后,安装完成,吊装下一台设备,依次进行施工。

所述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滑移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杠采用厚壁无缝管,轨道和托排均采用槽钢制作。

所述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滑移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各个拼接结构之间采用断焊连接形式,托排各连接点均采用满焊连接。

所述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滑移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取出托排及轨道时,为保证安全,设备高出所取物件的高度为20-3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中设置的轨道和托排,施工简便易操作,材料可重复利用,施工成本低,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2)本发明采用滑移安装就位,避免了直接吊装就位容易受到风力及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影响,造成设备的碰撞损坏,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安装质量;

3)本发明每台设备的净空间小,施工中利用设备基础为承重点顶升,避免了对楼面保温、防水层的损坏;

4)本发明装置结合吊车,可进行连续施工,效率高,节省机械台班,节约了工期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中:1、设备基础;2、轨道;3、滚杠;4、托排;5、下部槽钢挡块;6、上部槽钢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相反,本发明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

请参阅图1-2,一种生物反应器滑移装置,包括设置在屋面混凝土基础上的设备基础1、若干条轨道2、滚杠3和放置设备的托排4;

所述轨道2敷设在设备基础1的上部,轨道2和设备基础1之间设有便于调整高度的垫铁;若干条轨道2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轨道2两端的下部与设备基础1接触的位置设有下部槽钢挡块5,下部槽钢挡块5和设备基础1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大小为2mm,轨道2两端的上部设有上部槽钢挡块6,便于限制设备滑移的位置;

若干根所述滚杠3均匀间隔架设在轨道2上,沿着设备前进方向的首尾两根滚杠3通过角钢固定,滚杠3与轨道2相垂直,且滚杠3两端延伸出两侧轨道2外端面的长度相等,所述托排4架设在若干根滚杠3上。

请参阅图3,一种生物反应器滑移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轨道2、滚杠3和托排4设计、制作:根据设备平面图,轨道2以两台设备间的基础跨度控制,一般两侧各延伸出200mm即可,轨道2采用10#双槽钢拼接成整体,采用断焊连接形式;托排4采用12#槽钢制作,托排4的宽度大于轨道2的宽度,托排4的长度大于设备的长度,且托排4宽度方向上延伸出两侧轨道边缘200mm,各连接点采用满焊连接;滚杠3采用φ57*6的厚壁无缝管,滚杠3的长度长出托排4的宽度,两头各300mm,沿轨道2的方向每300mm设置一档。

步骤二、设备基础1验收:根据设计图纸,用水准仪对每台设备的基础标高、水平度进行测量,用卷尺对基础的形状、尺寸进行复核;对混凝土的养护周期及强度是否达到安装的要求等进行确认;核对满足安装条件后,方可进行设备的安装工作;

步骤三、敷设轨道2,架设滚杠3、托排4:敷设好滑移轨道2后用水平尺进行检查,通过垫铁的调整保证3条轨道在同一水平面上,轨道2与设备基础1接触的部位,在两头用槽钢挡块固定,以保证轨道2的稳定性,避免运输过程中轨道2发生移动;在轨道2的上方,两头也设置槽钢挡块,控制设备滑移的位置;挡块的安装要与基础留有2mm间隙,便于取出轨道2;滚杠3垂直架设在轨道2上,然后将托排4放置在滚杠3的上部;

步骤四、核对设备方位:根据设备安装图纸,以及设备的滑移方向,来确定设备吊装到托排4上的方位,包括管口的方位、电机的位置;防止设备方位不对在滑移的过程中无法调转;

步骤五、设备吊装至托排4上:设备方位核对无误后,便可进行吊装作业了;设备的吊装,利用一台130t的汽车吊,从运输车辆上直接将设备吊装至已经布置好的托排4上;

步骤六、设备滑移至基础上方:滑移前检查轨道2及托排4的稳定性,然后在设备滑移反方向的两端,以轨道2为受力点用撬棍同时撬动托排4,通过滚杠3的滚动使设备滑移;移动的过程中检查滚杠3是否有偏移,及时调整,控制滑移的速度,缓慢的将设备滑移至基础的上方;

步骤七、布设起道器,取出托排4、滚杠3及轨道2:因楼面为轻质混凝土加防水层,不能以楼面承重通过简单的利用千斤顶顶升设备,必须承重在设备基础1上,因此按设备的顶升高度、顶升空间等专门定制了起道器,用来顶升设备;为了保证设备的平衡,利用4台5t的起道器,均匀的布置在设备的4个角,起道器顶在设备框架的承重槽钢上,4台同时缓慢的将设备顶起20mm左右停止,通过两次的顶升、降落,在沿设备滑移的反方向依次取出托排4及轨道2,为保证安全,设备高出所取物件的高度为20-30mm;

步骤八、设备就位、找平:滑移装置取出后,在基础上设置垫铁,通过水准仪及框式水平仪对设备进行找平后,安装完成,吊装下一台设备,依次进行施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反应器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屋面混凝土基础上的设备基础(1)、若干条轨道(2)、滚杠(3)和放置设备的托排(4);

所述轨道(2)敷设在设备基础(1)的上部,若干条轨道(2)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轨道(2)两端的下部与设备基础(1)接触的位置设有下部槽钢挡块(5),轨道(2)两端的上部设有上部槽钢挡块(6),便于限制设备滑移的位置;

若干根所述滚杠(3)均匀间隔架设在轨道(2)上,沿着设备前进方向的首尾两根滚杠(3)通过角钢固定,所述托排(4)架设在若干根滚杠(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2)和设备基础(1)之间设有便于调整高度的垫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槽钢挡块(5)和设备基础(1)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大小为1-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杠(3)与轨道(2)相垂直,且滚杠(3)两端延伸出两侧轨道(2)外端面的长度相等。

5.一种生物反应器滑移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轨道(2)、滚杠(3)和托排(4)设计、制作:根据设备平面图,轨道(2)以两台设备间的基础跨度控制,轨道(2)采用拼接结构,托排(4)的宽度大于轨道(2)的宽度,托排(4)的长度大于设备的长度,滚杠(3)沿轨道(2)的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滚杠(3)的长度大于托排的宽度;

步骤二、设备基础(1)验收:根据设计图纸,用水准仪对每台设备的基础标高、水平度进行测量,用卷尺对基础的形状、尺寸进行复核;对混凝土的养护周期及强度是否达到安装的要求等进行确认;核对满足安装条件后,方可进行设备的安装工作;

步骤三、敷设轨道(2),架设滚杠(3)、托排(4):敷设好滑移轨道(2)后用水平尺进行检查,通过垫铁的调整保证若干条轨道(2)在同一水平面上,轨道(2)与设备基础(1)接触的部位,在两头用下部槽钢挡块(5)固定,以保证轨道(2)的稳定性,避免运输过程中轨道(2)发生移动;在轨道(2)的上方,一端设置有上部槽钢挡块(6),控制设备滑移的位置;挡块的安装要与基础留有间隙,便于取出轨道(2);滚杠(3)垂直架设在轨道(2)上,然后将托排放置在滚杠(3)的上部;

步骤四、核对设备方位:根据设备安装图纸,以及设备的滑移方向,来确定设备吊装到托排(4)上的方位,包括管口的方位、电机的位置;防止设备方位不对在滑移的过程中无法调转;

步骤五、设备吊装至托排(4)上:设备方位核对无误后,进行吊装作业;设备的吊装,利用的汽车吊,从运输车辆上直接将设备吊装至已经布置好的托排(4)上;

步骤六、设备滑移至基础上方:滑移前检查轨道(2)及托排(4)的稳定性,然后在设备滑移反方向的两端,以轨道(2)为受力点用撬棍同时撬动托排,通过滚杠(3)的滚动使设备滑移;移动的过程中检查滚杠(3)是否有偏移,及时调整,控制滑移的速度,缓慢的将设备滑移至指定位置;

步骤七、布设起道器,取出托排(4)、滚杠(3)及轨道(2):因楼面为轻质混凝土加防水层,不能以楼面承重通过简单的利用千斤顶顶升设备,必须承重在设备基础(1)上,因此按设备的顶升高度、顶升空间等专门定制了起道器,用来顶升设备;为了保证设备的平衡,利用4台5t的起道器,均匀的布置在设备的4个角,起道器顶在设备框架的承重槽钢上,4台同时缓慢的将设备顶起20-40mm停止,通过两次的顶升、降落,在沿设备滑移的反方向依次取出托排(4)及轨道(2);

步骤八、设备就位、找平:滑移装置取出后,在基础上设置垫铁,通过水准仪及框式水平仪对设备进行找平后,安装完成,吊装下一台设备,依次进行施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滑移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杠(3)采用厚壁无缝管,轨道(2)和托排(4)均采用槽钢制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滑移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2)各个拼接结构之间采用断焊连接形式,托排(4)各连接点均采用满焊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滑移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取出托排(4)及轨道(2)时,为保证安全,设备高出所取物件的高度为20-30mm。

技术总结
一种生物反应器滑移装置及施工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施工技术领域。它包括设置在屋面混凝土基础上的设备基础、若干条轨道、滚杠和放置设备的托排;所述轨道敷设在设备基础的上部,若干条轨道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轨道两端的下部与设备基础接触的位置设有下部槽钢挡块,轨道两端的上部设有上部槽钢挡块,便于限制设备滑移的位置;若干根所述滚杠均匀间隔架设在轨道上,沿着设备前进方向的首尾两根滚杠通过角钢固定,所述托排架设在若干根滚杠上。本发明装置利用滑移的安装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吊装场地受限的因素、减小了吊装机械的吨位、降低了危险系数和成本、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余杲;余清;彭伟平;王伟良;张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国联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31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52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