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板式过滤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央空调用铝塑复合检修门。
背景技术:
板式过滤器是空调系统中常用的部件,通常设于通风管道上,将流经的空气过滤,以达到不同洁净等级要求。如公开号为cn202527024u公开的一种板式过滤器,包括一过滤棉、一网架以及四根边框条,其中,所述过滤器还包括四个塑料锁边装置,所述塑料锁边装置为一l型,并且在l型拐角两侧对应设有两个正方形片,所述l型拐角的两端为两个延伸部,各所述延伸部均设有一铆钉定位孔,并且延伸部两边均为一凹块;所述网架支撑住过滤棉,所述四根边框条设置在网架的四边,所述塑料锁边装置设置在两边框条的相接处,并且各延伸部的两侧凹块分别嵌入对应边框条的二凹槽内,二铆钉分别通过二铆钉定位孔固定住两两相接的边框条。
然而,该现有的板式过滤器的外框一般由人工组装,该板式过滤器的外框组装困难,还需要打铆钉,组装效率低下,不利于板式过滤器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板式过滤器外框,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板式过滤器外框结构复杂、组装困难的问题;还提出一种组框装置,能够解决板式过滤器外框组装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板式过滤器外框,包括四根边框条及四个角码连接件,所述的角码连接件为l形,其两端延伸有插板;所述边框条上形成有供插板插入的插槽;所述的四个角码连接件分别设于两相邻的边框条的连接处,使所述的四根边框条成型为方形的外框,所述插槽包括所述边框条上的背板、于背板上成型的两槽壁及槽壁端部向插槽内延伸的挡翼;所述角码连接件的插板上设有卡爪;所述插板于所述插槽插入,所述卡爪与所述边框条上的背板形成挤压配合,使所述插板抵靠于所述挡翼。
作为所述板式过滤器外框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插板上设有突出的支撑部。
作为所述板式过滤器外框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卡爪为在所述插板上从外侧向内侧冲压出的斜板。
该板式过滤器外框的有益效果有:组装方便,将角码连接件上的插板对应插入所述边框条上的插槽即可,无需铆钉,操作简单;结构稳固,所述插板插入所述插槽后,所述卡爪不断对所述边框条施加力,使得所述插板抵靠于所述挡翼,增大了所述插板与所述插槽的摩擦力,使得两者难以分离。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组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可移动的第一压合台、位置固定的第二压合台以及使所述第一压合台移动的推动装置;所述第一压合台上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压合台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挡板平行的第二挡板;所述的四根边框条和所述的四个角码连接件虚扣而初步成型的外框置于所述第一压合台和所述第二压合台上,所述推动装置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距离收缩从而夹紧该外框,使得所述角码连接件插板上的卡爪进入所述边框条的插槽内形成实扣。
作为所述组框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压合台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挡板垂直的第三挡板,所述第二压合台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挡板共线的第四挡板;所述第一压合台和所述第二压合台上均设有侧压机构;所述侧压机构均包括侧压板和推动所述侧压板的侧压气缸;所述侧压气缸使所述侧压板压向所述第三挡板和所第四挡板从而夹紧该外框,使得所述角码连接件插板上的卡爪进入所述边框条的插槽内形成实扣。
作为所述组框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推动台、设置在推动台上的推动气缸;所述第一压合台上设有推块,所述推动气缸的活塞连接所述推块;所述推动气缸通过所述推块带动所述第一压合台移动。
作为所述组框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推动台和所述第一压合台均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轨上;所述推动台上设有锁紧装置,通过所述锁紧装置固定所述推动台在所述导轨上的位置。
作为所述组框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推动台的锁紧座,所述锁紧座中空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轨上;所述锁紧座上设有锁紧气缸,所述锁紧气缸位于所述导轨的一侧,所述锁紧气缸的活塞于所述导轨上方跨过并连接一设于锁紧座内的锁块;所述锁紧气缸的活塞收缩,使所述锁块挤压所述导轨,以固定所述推动台。
作为所述组框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挡板或/和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压固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顶部设有挡帽的立柱、套接在立柱上的压块以及套接在立柱上并设于挡帽和压块之间的压固弹簧;所述立柱竖直设于所述所述第一挡板或/和所述第二挡板上。
作为所述组框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立柱的底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挡板或/和所述第二挡板螺纹连接的外螺纹。
该组框装置的有益效果有:利用第一压合台、第二压合台和推动装置,夹紧该外框,所述角码连接件插板上的卡爪进入所述边框条的插槽内,代替人工生产,加快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板式过滤器外框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所述边框条和所述角码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组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所述推动装置、第一压合台及第二压合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所述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所述锁紧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所述压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所述压固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00、边框条;110、插槽;111、背板;112、槽壁;113、挡翼;200、角码连接件;210、插板;211、卡爪;212、支撑部;
300、底座;310、导轨;400、第一压合台;410、第一挡板;420、第三挡板;430、推块;500、第二压合台;510、第二挡板;520、第四挡板;600、推动装置;610、推动台;620、推动气缸;700、侧压机构;710、侧压气缸;720、侧压板;800、锁紧装置;810、锁紧座;820、锁紧气缸;830、锁块;900、压固机构;910、立柱;911、挡帽;920、压块;930、压固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考图1-2,示出了一种板式过滤器外框,包括四根边框条100及四个角码连接件200,所述的角码连接件200为l形,其两端延伸有插板210;所述边框条100上形成有供插板210插入的插槽110;所述的四个角码连接件200分别设于两相邻的边框条100的连接处,使所述的四根边框条100成型为方形的外框,所述插槽110包括所述边框条100上的背板111、于背板111上成型的两槽壁112及槽壁112端部向插槽110内延伸的挡翼113;所述角码连接件200的插板210上设有卡爪211;所述插板210于所述插槽110插入,所述卡爪211与所述边框条100上的背板111形成挤压配合,使所述插板210抵靠于所述挡翼113。其中,所述卡爪211为在所述插板210上从外侧向内侧冲压出的斜板。
具体而言,参考图2,人工组装该外框时,先将所述角码连接件200的插板210的端部插入所述插槽110,此时插板210的端部进去插槽110,但所述卡爪211还没进入,形成了所述角码连接件200和所述边框条100的虚扣;用手或用锤子等工具捶打所述角码连接件200,使得所述卡爪211能够挤进所述插槽110内,当所述卡爪211进入所述插槽110内时,形成了所述角码连接件200和所述边框条100的实扣;由于卡爪211需要发生轻微的形变才能进入所述插槽110内,因此所述卡爪211进入所述插槽110后会不断挤压所述边框条100上的背板111,一方面使所述插板210抵靠于所述挡翼113,增加插板210与所述挡翼113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增加所述卡爪211与所述背板11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卡爪211难以从所述卡槽内脱出。
上述方案中,为了避免使用时操作不慎,对卡爪211发生了过度的挤压,使得卡爪211形变超过了弹性极限而发生屈服现象,到时卡爪211对所述背板111没有卡固作用;参考图2,所述插板210上设有突出的支撑部212。如此,在挤压卡爪211时,不能将卡爪211挤压得低于所述支撑部212的高度,使得卡爪211的形变不会超过弹性极限。
为了使外框的组装效率提高,参考图3-8,示出了一种组框装置,包括底座300,所述底座300上设有可移动的第一压合台400、位置固定的第二压合台500以及使所述第一压合台400移动的推动装置600;所述第一压合台400上设有第一挡板410,所述第二压合台50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挡板410平行的第二挡板510;所述的四根边框条100和所述的四个角码连接件200虚扣而初步成型的外框置于所述第一压合台400和所述第二压合台500上,所述推动装置600使所述第一挡板410和所述第二挡板510之间的距离收缩从而夹紧该外框,使得所述角码连接件200插板210上的卡爪211进入所述边框条100的插槽110内形成实扣。
具体而言,参考图3和图4,操作者先将所述的四根边框条100和所述的四个角码连接件200虚扣而初步成型的外框,继而将该初步成型的外框放置与所述的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510之间,此时该初步成型的外框部分承载于所述第一压合台400上,部分承载于所述第二压合台500上;继而启动所述推动装置600,使得所述第一压合台400想所述第二压合台500移动,所述第一挡板410和所述第二挡板510之间的距离收缩,从而夹紧该初步成型的外框,直至所述角码连接件200插板210上的卡爪211进入所述边框条100的插槽110内形成实扣;如此一个过程完成后,外框一个方向上的卡爪211完全进入所述插槽110,然后操作者其中所述推动装置600将所述第一压合台400拉开,并将外框旋转90°放置,然后重复一次上述过程,使得外框另一方向上的卡爪211也完全进入所述插槽110,一个外框组装完成。如此,组装一个外框只需要压合两次,相比起人工组装需要8次的情况,有效提高了组装效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参考图4,所述第一压合台40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挡板410垂直的第三挡板420,所述第二压合台500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挡板420共线的第四挡板520;所述第一压合台400和所述第二压合台500上均设有侧压机构700;所述侧压机构700均包括侧压板720和推动所述侧压板720的侧压气缸710;所述侧压气缸710使所述侧压板720压向所述第三挡板420和所第四挡板520从而夹紧该外框,使得所述角码连接件200插板210上的卡爪211进入所述边框条100的插槽110内形成实扣。
换而言之,外框于所述第一挡板410和所述第二挡板510直接压合一个方向的卡爪211,于所述第三挡板420、第四挡板520和所述侧压板720之间压合另一个方向,省略了将外框旋转90°放置的步骤,外框两个方向可以同步压合,有效节省生产时间。
上述方案中,参考图4,所述推动装置600包括推动台610、设置在推动台610上的推动气缸620;所述第一压合台400上设有推块430,所述推动气缸620的活塞连接所述推块430;所述推动气缸620通过所述推块430带动所述第一压合台400移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适应不同尺寸的外框,参考图3,所述底座300上设置有导轨310,所述推动台610和所述第一压合台400均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轨310上;所述推动台610上设有锁紧装置800,通过所述锁紧装置800固定所述推动台610在所述导轨310上的位置。如此能够调节所述推动装置600到所述第二压合台500之间的距离。
上述方案中,具体的,参考图5和图6,所述锁紧装置800包括连接于所述推动台610的锁紧座810,所述锁紧座810中空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轨310上;所述锁紧座810上设有锁紧气缸820,所述锁紧气缸820位于所述导轨310的一侧,所述锁紧气缸820的活塞于所述导轨310上方跨过并连接一设于锁紧座810内的锁块830;所述锁紧气缸820的活塞收缩,使所述锁块830挤压所述导轨310,以固定所述推动台610。当需要移动所述推动台610时,控制所述锁紧气缸820,使其活塞伸长,令所述锁块830远离所述导轨310即可。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虚扣的外框在压合时会从所述第一压合台400和第二压合台500上飞出而导致伤人的情况发生,参考图7和图8,所述第一挡板410或/和所述第二挡板510上设有压固机构900,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顶部设有挡帽911的立柱910、套接在立柱910上的压块920以及套接在立柱910上并设于挡帽911和压块920之间的压固弹簧930;所述立柱910竖直设于所述所述第一挡板410或/和所述第二挡板510上。其中,所述立柱910的底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挡板410或/和所述第二挡板510螺纹连接的外螺纹。
换而言之,开始先将所述压块920转动,使得所述压块920不从所述第一挡板410或/和所述第二挡板510的边沿突出,然后将虚扣的外框放到所述第一压合台400和第二压合台500上,此时所述边框条100会挨近在所述第一挡板410或/和所述第二挡板510的边沿,然后转动所述压块920,使得所述压块920突出于所述第一挡板410或/和所述第二挡板510的边沿,令所述压块920在所述边框条100的上方;所述压固弹簧930会一直对所述压块920施加力,使得所述压块920能够按压所述边框条100,防止边框在压合时飞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板式过滤器外框,包括四根边框条及四个角码连接件,所述的角码连接件为l形,其两端延伸有插板;所述边框条上形成有供插板插入的插槽;所述的四个角码连接件分别设于两相邻的边框条的连接处,使所述的四根边框条成型为方形的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包括所述边框条上的背板、于背板上成型的两槽壁及槽壁端部向插槽内延伸的挡翼;所述角码连接件的插板上设有卡爪;所述插板于所述插槽插入,所述卡爪与所述边框条上的背板形成挤压配合,使所述插板抵靠于所述挡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过滤器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上设有突出的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过滤器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为在所述插板上从外侧向内侧冲压出的斜板。
4.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板上过滤器外框的组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可移动的第一压合台、位置固定的第二压合台以及使所述第一压合台移动的推动装置;所述第一压合台上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压合台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挡板平行的第二挡板;所述的四根边框条和所述的四个角码连接件虚扣而初步成型的外框置于所述第一压合台和所述第二压合台上,所述推动装置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距离收缩从而夹紧该外框,使得所述角码连接件插板上的卡爪进入所述边框条的插槽内形成实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合台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挡板垂直的第三挡板,所述第二压合台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挡板共线的第四挡板;所述第一压合台和所述第二压合台上均设有侧压机构;所述侧压机构均包括侧压板和推动所述侧压板的侧压气缸;所述侧压气缸使所述侧压板压向所述第三挡板和所第四挡板从而夹紧该外框,使得所述角码连接件插板上的卡爪进入所述边框条的插槽内形成实扣。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组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推动台、设置在推动台上的推动气缸;所述第一压合台上设有推块,所述推动气缸的活塞连接所述推块;所述推动气缸通过所述推块带动所述第一压合台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推动台和所述第一压合台均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轨上;所述推动台上设有锁紧装置,通过所述锁紧装置固定所述推动台在所述导轨上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推动台的锁紧座,所述锁紧座中空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轨上;所述锁紧座上设有锁紧气缸,所述锁紧气缸位于所述导轨的一侧,所述锁紧气缸的活塞于所述导轨上方跨过并连接一设于锁紧座内的锁块;所述锁紧气缸的活塞收缩,使所述锁块挤压所述导轨,以固定所述推动台。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或/和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压固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顶部设有挡帽的立柱、套接在立柱上的压块以及套接在立柱上并设于挡帽和压块之间的压固弹簧;所述立柱竖直设于所述所述第一挡板或/和所述第二挡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底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挡板或/和所述第二挡板螺纹连接的外螺纹。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