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湖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礁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的相关环保政策,其中江河湖库底泥污染是环境治理的顽疾,一方面,底泥所含有的污染物会随着底泥以推移和悬浮等形式输送至各处,造成大面积污染,另一方面,即使外源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底泥当中的污染物也可以发生种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影响水质,甚至可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危害人类。目前对于河道底泥的治理基本可分为原位处理和异位处理,传统的原位和异位处理都存在处理工程量大,处置成本高的问题,为此,人们也做了诸多发明创造,如中国专利cn110092557a,公开日为2019.08.06,公布了一种污泥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及方法,但是其过程繁琐,成本高,难以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湖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礁石装置,利用江河湖库底泥烧结成生态礁石外壳,生态礁石再循环运用于江河湖库,净化水体环境,达到底泥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湖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礁石装置,主要包括生态礁石主体,其特征是所述的生态礁石主体表面设有生态礁石外壳,所述的生态礁石外壳通过湖库底泥烧结而成,所述的生态礁石主体上方设有吊环,所述的生态礁石主体内部设有气囊,气囊外层设有气囊保护套,所述的生态礁石主体内部的下方设有曝气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态礁石外壳外形为模拟天然礁石或通过预制构件组成的塔型、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囊一端连接输气管,输气管的另一端与地面上的产气设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态礁石外壳表面种植沉水植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态礁石主体由不锈钢或玻璃钢制作而成的透水网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态礁石主体下方设有固定环,固定锚固定于水底,固定环、固定绳、固定锚依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曝气装置数量为一个以上,采用公知的膜片盘式微孔曝气器、旋涡曝气器、微孔曝气管、曝气盘、阵列可控纳米溶氧盘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态礁石主体内部上方设有照明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照明装置包括公知的灯带或灯珠或灯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湖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礁石装置,利用江河湖库底泥烧结制得生态礁石外壳,生态礁石再循环运用于江河湖库中,起到净化水体环境的作用,最终达到底泥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湖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礁石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生态礁石外壳,2、生态礁石主体,3、沉水植物,4、固定绳,5、固定锚,6、固定环,7、吊环,8、气囊保护套,9、气囊,10、输气管,11、曝气装置,12、照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湖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礁石装置,主要包括生态礁石主体2,其特征是所述的生态礁石主体2表面设有生态礁石外壳1,所述的生态礁石外壳1通过湖库底泥烧结而成,所述的生态礁石主体2上方设有吊环7,所述的生态礁石主体2内部设有气囊9,气囊9外层设有气囊保护套8,所述的生态礁石主体2内部的下方设有曝气装置11;所述的生态礁石外壳1外形为模拟天然礁石或通过预制构件组成的塔型、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形状;所述的气囊9一端连接输气管10,输气管10的另一端与地面上的产气设备连接;所述的生态礁石外壳1表面种植沉水植物3;所述的生态礁石主体2由不锈钢或玻璃钢制作而成的透水网状结构;所述的生态礁石主体2下方设有固定环6,固定锚5固定于水底,固定环6、固定绳4、固定锚5依次连接;所述的曝气装置11数量为一个以上,采用公知的膜片盘式微孔曝气器、旋涡曝气器、微孔曝气管、曝气盘、阵列可控纳米溶氧盘的任意一种;所述的生态礁石主体2内部上方设有照明装置12;所述的照明装置12包括公知的灯带或灯珠或灯管。
实施例1
具体如图1所示,分别取含水量70%-80%的江河湖库底泥15吨、粒度≤1mm的页岩52.5吨、粒度≤1mm的矸石35吨为原料,通过混料-搅拌-陈化-制坯-码垛-烧结的公知的步骤制得生态礁石外壳1,该生态礁石外壳1比表面积高,孔隙率高,能够为水底栖息生物、浮游生物、鱼类等提供良好的藏身、繁殖场所,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曝气装置11采用公知的曝气盘,增加水体的溶氧量,沉水植物3的扎根生长能够有效降低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促进水质净化,生态礁石主体2采用不锈钢制成透水网状结构,通过输气管10给气囊9充气,调节该装置的升降至所需位置,通过固定环6连接固定绳4的一端,固定绳4的另一端连接固定锚5,使装置整体保持固定,操作简便,整体可采用公知的太阳能系统供电或风能系统供电,照明装置12设于生态礁主体2内部的上方,采用具有防水功能的防水灯带,为水体中的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及沉水植物3提供生活所需的光照条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湖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礁石装置,主要包括生态礁石主体(2),其特征是所述的生态礁石主体(2)表面设有生态礁石外壳(1),所述的生态礁石外壳(1)通过湖库底泥烧结而成,所述的生态礁石主体(2)上方设有吊环(7),所述的生态礁石主体(2)内部设有气囊(9),气囊(9)外层设有气囊保护套(8),所述的生态礁石主体(2)内部的下方设有曝气装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礁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生态礁石外壳(1)外形为模拟天然礁石或通过预制构件组成的塔型、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礁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气囊(9)一端连接输气管(10),输气管(10)的另一端与地面上的产气设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湖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礁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生态礁石外壳(1)表面种植沉水植物(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礁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生态礁石主体(2)由不锈钢或玻璃钢制作而成的透水网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湖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礁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生态礁石主体(2)下方设有固定环(6),固定锚(5)固定于水底,固定环(6)、固定绳(4)、固定锚(5)依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礁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曝气装置(11)数量为一个以上,采用公知的膜片盘式微孔曝气器、旋涡曝气器、微孔曝气管、曝气盘、阵列可控纳米溶氧盘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一种湖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礁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生态礁石主体(2)内部上方设有照明装置(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湖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礁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照明装置(12)包括公知的灯带或灯珠或灯管。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