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会议电话。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会议电话通常采用朝上扩音的设计,但往往因其内部设置可能过于复杂使得扬声器产生的声响难以平顺地且直接地经由装置壳体的出音孔而传拨出去,此使得扩音效果有限。又,会议电话的功能按键则是设置于装置壳体的一侧,以避免干涉扩音效果。然而,一般使用会议电话时,参与者通常是围绕会议电话而坐,故并非每个人均能方便地操作。此外,有些功能按键带有灯号指示,有些参与者可能因功能按键本身设置角度的问题或装置壳体的遮蔽而无法有效地看到灯号指示,造成使用上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先前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会议电话,其扬声器直接朝上设置以获得直接的扩音效果,且于其出音孔上使用横跨支架支撑一按键开关,以同时减少对扩音效果的影响,亦能使所述按键开关易于为使用者观察及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会议电话包含一底座、一上盖、一按钮开关及一扬声器。所述上盖衔接至所述底座且包含一本体及一支撑架,所述本体形成一出音孔,所述支撑架横跨所述出音孔而连接至所述本体,所述支撑架包含一按钮座及多个支架,所述按钮座位于所述出音孔上方,每一个支架连接至所述按钮座及所述本体。所述扬声器朝上对齐所述出音孔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按钮开关设置于所述按钮座且位于所述扬声器上方。由此,所述扬音声发出的声响能直接经由出音孔传播出去,且所述按钮开关经由所述支撑架可大致设置于所述会议电话中央的位置,便于用户观察并操作。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会议电话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会议电话的局部爆炸图。
图3为图1中会议电话沿线x-x的剖面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的上盖的支撑架的支架沿图3中线y-y的剖面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的上盖的支撑架的支架沿图3中线y-y的剖面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的会议电话沿图1中线x-x的剖面图。
图7为图1中会议电话沿线z-z的剖面图。
图8为图1中会议电话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会议电话
10底座
12上盖
120本体
120a出音孔
120b键帽
122支撑架
1222按钮座
1224支架
14控制器
16扬声器
16a出音方向
18按钮开关
182电路板
184开关
186弹性体
188按压部
20麦克风
20a收音方向
22电连接线
24防尘网
26遮盖网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根据一实施例的一会议电话1包含一底座10、一上盖12、一控制器14、一扬声器16、一按钮开关18及二麦克风20。控制器14、扬声器16及麦克风20设置于底座10,上盖12衔接至底座10,按钮开关18设置于上盖12。控制器14与扬声器16、按钮开关18及麦克风20电连接,以控制扬声器16产生声响、由按钮开关18接收用户之一触发操作、并由麦克风20接收声响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4实质上由一电路板模块实现(其包含一电路板及设置其上所需的电子组件及与其他组件电连接的连接器等,其中所述电路板的轮廓配合扬声器16的设置,以避免结构干涉),但实施时不以此为限。此外,为简化图式,用于衔接各构件的螺丝未皆绘示于图中。
在本实施例中,上盖12包含一本体120及一支撑架122,本体120与底座10衔接并形成一出音孔120a,支撑架122横跨出音孔120a而连接至本体120(或者说出音孔120a的壁面)。出音孔120a在其出音方向16a(以箭头表示于图中)的轮廓呈一圆形,与扬声器16(的振膜)撘配,例如出音孔120a紧邻扬声器16的轮廓略大于扬声器16振膜的轮廓,或两者实质相同;又,出音孔120a整体于出音方向16a呈一喇叭状结构或渐开结构。但本发明均不以此为限。扬声器16朝上对齐出音孔120a而设置于底座10,亦即扬声器16(在图3中,以单一实体表现,以简化图式)的出音方向16a(在本实施例中,即振膜平行于所述方向振动而产生声响)与出音孔120a的开口方向相同(或者说出音孔120a与扬声器16实质上同轴设置)。由此,扬声器16产生的声响能直接由出音孔120a传播出去。其中,支撑架122虽横跨出音孔120a,但出音孔120a仍留有相对大的通道以有效传播声响。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22包含一按钮座1222及多个支架1224,按钮座1222位于出音孔120a上方,每一个支架1224分别连接至按钮座1222及本体120(或出音孔120a的壁面)。整体而言,所述多个支架1224相对于出音孔120a的开孔方向呈一x形配置,其能提供按钮座1222稳定的支撑,且支架1224数量不多,对扩音效果的响影不大。实施时,支架1224设置的数量可更多或更少,原则上相对于出音孔120a的开孔方向等圆周角设置。
此外,按钮开关18设置于按钮座1222且位于扬声器16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按钮开关18包含但不限于一电路板182、设置于电路板182上的一开关184、设置于开关184上的一弹性体186及连接至弹性体186的一按压部188(或与弹性体186一体成型),按钮开关18经由电路板182锁固于按钮座1222上而设置于上盖12,按压部188露出于会议电话1,弹性体186(包括但不限于由橡胶制成)提供于按压部188被按压时(即用户操作按钮开关18)的回复力。按钮座1222(及按钮开关18)在出音方向16a上的投影(即在扬声器16上的投影)落于扬声器16内,于本实施例中,按钮座1222(及按钮开关18)位于此单一扬声器16的音圈正方上。实施时,可设计以使按钮座1222(及按钮开关18)于扬声器16上的投影落于扬声器16的振膜内侧(即扬声器16的振膜环绕按钮座1222(及按钮开关18)于扬声器16上的投影),以降低按钮座1222(及按钮开关18)对自扬声器16声响传播的影响。故在本实施例中,按钮开关18实质上位于会议电话1整体的中央处,用户可自会议电话1各方向看到按钮开关18(及其状态)并操作(例如按压按钮开关18)。例如,按钮开关18为一静音开关且实施时可包含一灯号指示18a(以虚线标示于图1中;例如在电路板182上设置一发光件,弹性体186以可透光材质制作,按压部188具有可透光的图案,例如带有斜线的麦克风图标,用以实现灯号指示18a),控制器14可根据按钮开关18控制灯号指示18a的显示状态(例如按钮开关18被按压时,打开灯号指示18a);由此,使用者可清楚看到静音开关的状态,可轻易避免不当发声(例如误为说话、咳嗽)的情形。
此外,按钮开关18经由一电连接线22与控制器14电连接,电连接线22固定于其中一个支架1224上。例如,支架1224沿着一延伸方向1224a(以箭头表示于图3中)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延伸方向1224a为一直线方向(例如出音孔120a的径向)且垂直于出音方向16a,但实施时不以此为限,例如为一弧形方向,即沿着弧形路径延伸。电连接线22(包含但不限于软扁平电缆)沿着支架1224延伸(亦即沿着延伸方向1224a延伸)并通过胶黏的方式(例如双面胶)固定于支架1224上,其两端分别连接按钮开关18及控制器14;由此,电连接线22不会随着扬声器16产生的声响而过度震动。实施时,支架1224朝向扬声器16(即朝下)的结构可设计成流线型,以抑制对来自扬声器16声响传播的干扰。例如,支架1224具有一延伸截面1224b(即垂直于延伸方向1224a的截面),其可为一v形截面(如图4所示,即支架1224呈v形槽)或一三角形截面(如图5所示,即支架1224呈三角形管),其顶角朝下(或者说朝向扬声器16),使得扬声器16产生的声波能顺利的通过支架1224,不会产生过多的声波反射。实施时,所述截面亦可为圆形或u形(即支架1224呈圆管或u形槽)等。此时,电连接线22可平贴于支架1224表面,亦可容置于例如(v形槽、u形槽的)槽内侧或(三角形管、圆管的)孔中。
同理,实施时,按钮座1222朝向扬声器16(即朝下)的结构可设计成流线型,以抑制对来自扬声器16声响传播的干扰。例如,如图6所示,按钮座1222可包含一本体1222a及连接至本体1222a的一锥形结构1222b,本体1222a与支架1224连接,锥形结构1222b位于本体1222a下方并朝向扬声器16突出。锥形结构1222b具有流线表面,在本例中,锥形结构1222b具有内凹的弧面,扬声器16产生的声波能顺利的通过按钮座1222,不会产生过多的声波反射。此外,在本例中,按钮开关18的电路板虽设置于按钮座1222的本体1222a与锥形结构1222b之间,但锥形结构1222b与本体1222a间的结构连接仍可通过适当的结构设计实现(例如按钮开关18的电路板呈c形轮廓以形成避让空间,使得锥形结构1222b可与本体1222a直接连接),不另赘述。
如图1至图3及图7所示,麦克风20大致朝侧向设置于底座10,即麦克风20的收音方向20a(以箭头表示于图中)大致呈水平,使得扬声器16的出音方向16a与麦克风20的收音方向20a大致垂直(或谓夹角约为90度)。此配置有助于抑制或消除扬声器16自会议电话1外部对麦克风20的干扰。实施时,麦克风20的收音方向20a可稍微向上偏斜设置(如图中以虚线箭头所示的收音方向20a;例如出音方向16a与收音方向20a夹角约为80度),有助于增加收向范围(例如当会议电话1放置于一桌面上使用时)。此外,会议电话1的两个麦克风20相对设置于底座10的两侧,可增加收音范围,亦有助于降噪处理。
另外,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盖12的本体120包含多个键帽120b(包含但不限于音量增键、音量减键、通话键、停话键、蓝牙键、电源键等)设置于本体120的周围,例如上盖12一体成型(例如上盖12为塑料射出件),其中键帽120b呈悬臂结构。控制器14包含对应的开关(未标示于图中),使用者通过按压键帽120b,以触发对应的开关。每个键帽120b可撘配灯号指示显示对应的开关状态,不另赘述。此外,请并参阅图8,在本实施例中,键帽120b倾斜设置,以便于使用者操作。例如,当使用者手指(以虚线绘示于图8中)按压键帽120b时,倾斜的键帽120b便于使用者触碰、施力,且会议电话1接收的按压力包含向下分力,有助于会议电话1保持不动,会议电话1下方的脚垫28(包含但不限于以橡胶制成),亦能增强会议电话1保持不动的效果。此外,会议电话1还包含一防尘网24及一遮盖网26。防尘网24(包含但不限于纤维织品或海绵制品)设置于上盖12且遮盖出音孔120a。遮盖网26(包含但不限于金属网制品,或带有塑料边框的金属网件,以便与上盖12结合)设置于上盖12且遮盖出音孔120a及防尘网24。在本实施例中,防尘网24及遮盖网26中间均有通孔,以露出按钮开关1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1.一种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
一上盖,衔接至所述底座且包含一本体及一支撑架,所述本体形成一出音孔,所述支撑架横跨所述出音孔而连接至所述本体,所述支撑架包含一按钮座及多个支架,所述按钮座位于所述出音孔上方,每一个支架连接至所述按钮座及所述本体;
一扬声器,朝上对齐所述出音孔设置于所述底座;以及
一按钮开关,设置于所述按钮座且位于所述扬声器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支架呈一x形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控制器及一电连接线,其中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电连接线固定于其中一个支架上并连接所述控制器及所述按钮开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其中设置有所述电连接线的所述支架具有一延伸截面,所述延伸截面为一v形截面或一三角形截面,所述v形截面或所述三角形截面具有一顶角,朝向所述扬声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按钮座包含一锥形结构,朝向所述扬声器突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麦克风,朝侧向设置于所述底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扬声器具有一出音方向,所述按钮开关于所述出音方向上的投影落于所述扬声器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防尘网,设置于所述上盖且遮盖所述出音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遮盖网,设置于所述上盖且遮盖所述出音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上盖的本体包含多个键帽,倾斜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周围。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