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92

本发明涉及水体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蓝藻水华现象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水体中蓝藻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水华一般发生在内陆湖泊、水库等淡水水体,尤其是封闭性水体,主要是由于生产或生活产生的污水中大量的氮磷输入水体中,致使蓝藻、绿藻等藻类爆发性增殖,导致水体发体发绿,感观下降。此外,蓝藻等可产生大量的藻毒素且难以降解,包括生物肽(肝毒素)、生物碱(神经毒素)和脂多糖(皮炎毒素)等。这种急性毒素可使水体中的其它水生动物死亡,或使饮用此水的陆生动物中毒死亡,其慢性毒素则以微囊藻毒素为代表,可经口、皮肤或随水气挥发等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危害。藻毒素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而且藻毒素易溶与水,耐热性强,自然降解过程十分缓慢,常规的方法很难完全消除水体中的藻毒素;家畜及野生动物饮用含藻毒素的水后,会出现腹泻、乏力、厌食、呕吐、嗜睡、口眼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甚至死亡。病理病变有肝脏肿大、充血或坏死,肠炎出血、肺水肿等。人们在洗澡、游泳、观赏喷泉及从事水上休闲和运动时,皮肤接触含藻毒素的水体可引起敏感部位(如眼睛)和皮肤过敏;少量喝入可引起急性肠胃炎;长期饮用则可能引发肝癌。淡水水体中的蓝藻毒素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地经常发生蓝藻毒素中毒事件。1996年在巴西造成100多名急性肝功能障碍的病例,7个月内至少50人死于藻毒素产生的急性效应,引起举世瞩目的关注;21世纪初曾爆发过蓝藻危机,水中的藻毒素使使用此水的人肾功能衰竭,有的甚至死亡。因此,降低淡水水体中蓝藻等藻类的生物量或抑制其过量繁殖,保证人们的健康,是21世纪水处理工作者的责任。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出的抑藻剂能够有效抑制蓝藻的生长,且对水体生态环境友好,无二次污染。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在水体净化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制备穗状狐尾藻、凤眼蓝和茶粕的浸出液;(2)将制得的穗状狐尾藻浸出液、凤眼蓝浸出液和茶粕浸出液与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复配,得到抑藻剂。其中,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穗状狐尾藻浸出液30%~50%,凤眼蓝浸出液25%~40%,茶粕浸出液15%~30%,枯草芽孢杆菌菌液5%~20%。进一步的,步骤(1)中,穗状狐尾藻浸出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将新鲜穗状狐尾藻破壁研磨成浆液,过滤,取滤液;2)将步骤1)所得滤渣利用有机溶剂浸提,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挥干有机溶剂,干燥;3)将海藻酸钠加入到步骤1)所得滤液中,海藻酸钠添加量为滤液总重的0.3-1%,再将步骤2)所得浸提产物添加到滤液中,混合均匀,得到穗状狐尾藻浸出液。其中,滤渣与有机溶剂用量比为100g:200ml,有机溶剂为乙醇或乙酸乙酯,浸提时间为12-24h。进一步的,步骤(1)中,凤眼蓝浸出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将新鲜凤眼蓝破壁研磨成浆液,过滤,取滤液;2)将步骤1)所得滤渣利用有机溶剂浸提,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挥干有机溶剂,干燥;3)将海藻酸钠加入到步骤1)所得滤液中,海藻酸钠添加量为滤液总重的0.2-0.8%,再将步骤2)所得浸提产物添加到滤液中,混合均匀,得到凤眼蓝浸出液。其中,滤渣与有机溶剂用量比为100g:200ml,有机溶剂为乙醇或乙酸乙酯,浸提时间为12-24h。进一步的,步骤(1)中,茶粕浸出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将茶粕打散成粉末状;2)将茶粕粉末与50%的乙醇溶液混合,浸提12-24h,然后升温至78℃-90℃,挥发乙醇,冷却得到茶粕浸出液。上述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在水体净化中的应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抑藻剂能够有效抑制水体中蓝藻的生长,提高水体透明度,且对水体中的其它生物危害较小,无二次污染;同时该抑藻剂的主要成分为天然水生植物的浸提液,资源化利用较高;此外,该制备方法操作步骤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1本发明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穗状狐尾藻浸出液的制备1)将新鲜穗状狐尾藻破壁研磨成浆液,过滤,取滤液;2)将步骤1)所得滤渣利用乙酸乙酯浸提12-24h,滤渣与乙酸乙酯用量比为100g:200ml,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挥干乙酸乙酯,干燥;3)将海藻酸钠加入到步骤1)所得滤液中,海藻酸钠添加量为滤液总重的0.3-1%,再将步骤2)所得浸提产物添加到滤液中,混合均匀,得到穗状狐尾藻浸出液。2、凤眼蓝浸出液的制备1)将新鲜凤眼蓝破壁研磨成浆液,过滤,取滤液;2)将步骤1)所得滤渣利用乙酸乙酯浸提12-24h,滤渣与乙酸乙酯用量比为100g:200ml,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挥干乙酸乙酯,干燥;3)将海藻酸钠加入到步骤1)所得滤液中,海藻酸钠添加量为滤液总重的0.2-0.8%,再将步骤2)所得浸提产物添加到滤液中,混合均匀,得到凤眼蓝浸出液。3、茶粕浸出液的制备1)将茶粕打散成粉末状;2)将茶粕粉末与50%的乙醇溶液混合,浸提12-24h,然后升温至78℃-90℃,挥发乙醇,冷却得到茶粕浸出液。4、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称取各组分:穗状狐尾藻浸出液30%,凤眼蓝浸出液30%,茶粕浸出液20%,枯草芽孢杆菌菌液20%,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抑藻剂。实施例2本发明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穗状狐尾藻浸出液的制备1)将新鲜穗状狐尾藻破壁研磨成浆液,过滤,取滤液;2)将步骤1)所得滤渣利用乙酸乙酯浸提12-24h,滤渣与乙酸乙酯用量比为100g:200ml,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挥干乙酸乙酯,干燥;3)将海藻酸钠加入到步骤1)所得滤液中,海藻酸钠添加量为滤液总重的0.3-1%,再将步骤2)所得浸提产物添加到滤液中,混合均匀,得到穗状狐尾藻浸出液。2、凤眼蓝浸出液的制备1)将新鲜凤眼蓝破壁研磨成浆液,过滤,取滤液;2)将步骤1)所得滤渣利用乙酸乙酯浸提12-24h,滤渣与乙酸乙酯用量比为100g:200ml,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挥干乙酸乙酯,干燥;3)将海藻酸钠加入到步骤1)所得滤液中,海藻酸钠添加量为滤液总重的0.2-0.8%,再将步骤2)所得浸提产物添加到滤液中,混合均匀,得到凤眼蓝浸出液。3、茶粕浸出液的制备1)将茶粕打散成粉末状;2)将茶粕粉末与50%的乙醇溶液混合,浸提12-24h,然后升温至78℃-90℃,挥发乙醇,冷却得到茶粕浸出液。4、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称取各组分:穗状狐尾藻浸出液40%,凤眼蓝浸出液30%,茶粕浸出液25%,枯草芽孢杆菌菌液5%,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抑藻剂。实施例3本发明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穗状狐尾藻浸出液的制备1)将新鲜穗状狐尾藻破壁研磨成浆液,过滤,取滤液;2)将步骤1)所得滤渣利用乙酸乙酯浸提12-24h,滤渣与乙酸乙酯用量比为100g:200ml,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挥干乙酸乙酯,干燥;3)将海藻酸钠加入到步骤1)所得滤液中,海藻酸钠添加量为滤液总重的0.3-1%,再将步骤2)所得浸提产物添加到滤液中,混合均匀,得到穗状狐尾藻浸出液。2、凤眼蓝浸出液的制备1)将新鲜凤眼蓝破壁研磨成浆液,过滤,取滤液;2)将步骤1)所得滤渣利用乙酸乙酯浸提12-24h,滤渣与乙酸乙酯用量比为100g:200ml,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挥干乙酸乙酯,干燥;3)将海藻酸钠加入到步骤1)所得滤液中,海藻酸钠添加量为滤液总重的0.2-0.8%,再将步骤2)所得浸提产物添加到滤液中,混合均匀,得到凤眼蓝浸出液。3、茶粕浸出液的制备1)将茶粕打散成粉末状;2)将茶粕粉末与50%的乙醇溶液混合,浸提12-24h,然后升温至78℃-90℃,挥发乙醇,冷却得到茶粕浸出液。4、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称取各组分:穗状狐尾藻浸出液30%,凤眼蓝浸出液40%,茶粕浸出液15%,枯草芽孢杆菌菌液15%,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抑藻剂。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抑藻剂不包含穗状狐尾藻浸出液。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抑藻剂不包含凤眼蓝浸出液。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抑藻剂不包含茶粕浸出液。实施例7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新鲜穗状狐尾藻破壁研磨成浆液,过滤,取滤液;2)将新鲜凤眼蓝破壁研磨成浆液,过滤,取滤液;3)将茶粕打散成粉末状,再茶粕粉末与50%的乙醇溶液混合,浸提12-24h,然后升温至78℃-90℃,挥发乙醇,冷却得到茶粕浸出液。5)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称取各组分:穗状狐尾藻滤液30%,凤眼蓝滤液40%,茶粕滤浸出液15%,枯草芽孢杆菌菌液15%,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抑藻剂。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穗状狐尾藻和凤眼蓝处理方式不同。取富营养化水体35立方,均分为7份于7个水池中培养,水池编号未1-7。经检测,水体中蓝藻密度为6.2×107个/l,水蚤密度为153个/l,水体含氧量为3.0mg/l,水体透明度为12cm,将实施例1-7制备的抑藻剂4ml分别加入到水池1-7中,培养5天后,对各个水池中的水质进行检测,结果如下:编号蓝藻密度(个/l)水蚤密度(个/l)水体含氧量(mg/l)水体透明度(cm)水池15.4×1065827.224水池23.9×1066487.425水池32.2×1067117.728水池42.8×1072324.518水池53.1×1072464.219水池63.6×1072203.816水池73.3×1072554.115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制备穗状狐尾藻、凤眼蓝和茶粕的浸出液;

(2)将制得的穗状狐尾藻浸出液、凤眼蓝浸出液和茶粕浸出液与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复配,得到抑藻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穗状狐尾藻浸出液30%~50%,凤眼蓝浸出液25%~40%,茶粕浸出液15%~30%,枯草芽孢杆菌菌液5%~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穗状狐尾藻浸出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将新鲜穗状狐尾藻破壁研磨成浆液,过滤,取滤液;

2)将步骤1)所得滤渣利用有机溶剂浸提,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挥干有机溶剂,干燥;

3)将海藻酸钠加入到步骤1)所得滤液中,再将步骤2)所得浸提产物添加到滤液中,混合均匀,得到穗状狐尾藻浸出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凤眼蓝浸出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将新鲜凤眼蓝破壁研磨成浆液,过滤,取滤液;

2)将步骤1)所得滤渣利用有机溶剂浸提,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挥干有机溶剂,干燥;

3)将海藻酸钠加入到步骤1)所得滤液中,再将步骤2)所得浸提产物添加到滤液中,混合均匀,得到凤眼蓝浸出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茶粕浸出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将茶粕打散成粉末状;

2)将茶粕粉末与50%的乙醇溶液混合,浸提12-24h,然后升温至78℃-90℃,挥发乙醇,冷却得到茶粕浸出液。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滤渣与有机溶剂用量比为100g:200ml,有机溶剂为乙醇或乙酸乙酯,浸提时间为12-24h。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滤渣与有机溶剂用量比为100g:200ml,有机溶剂为乙醇或乙酸乙酯,浸提时间为12-24h。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海藻酸钠添加量为滤液总重的0.3-1%。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海藻酸钠添加量为滤液总重的0.2-0.8%。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在水体净化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制备穗状狐尾藻、凤眼蓝和茶粕的浸出液;将制得的穗状狐尾藻浸出液、凤眼蓝浸出液和茶粕浸出液与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复配,得到抑藻剂。该方法制备出的抑藻剂能够有效抑制蓝藻的生长,且对水体中的其它生物危害较小,无二次污染。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在水体净化中的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杜冰;刘自君;戴晓峰;袁海波;顾继光;刘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海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3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50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