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及其语音控制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66


本申请涉及语音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及其语音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成为最普及化、最大众化的通讯类消费产品。在移动终端功能越来越多,性能越来越强的情况下,窄边框、大屏幕成为趋势。但电池的尺寸、处理器的数量等元件也跟着增大,这使得现有的移动终端携带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的语音控制方法,分体式移动终端包括可拆卸且可相互通信的主机端和屏幕端,主机端设置有第一语音模块,屏幕端设置有第二语音模块,语音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输入;根据用户的输入确定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若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屏幕端,则通过第二语音模块接收用户的语音,并将语音发送给主机端;若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主机端,则通过第一语音模块接收用户的语音。

本申请还提供分体式移动终端,分体式移动终端包括可拆卸且可相互通信的主机端和屏幕端,主机端设置有第一语音模块,屏幕端设置有第二语音模块;第一语音模块用于在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主机端时接收用户的语音;第二语音模块用于在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屏幕端时接收用户的语音,并将语音发送给主机端。

本申请的分体式移动终端包括可拆卸且可相互通信的主机端和屏幕端,主机端设置有第一语音模块,屏幕端设置有第二语音模块,语音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输入;根据用户的输入确定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若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屏幕端,则通过第二语音模块接收用户的语音,并将语音发送给主机端;若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主机端,则通过第一语音模块接收用户的语音。因此通过上述方式,可将屏幕端和主机端进行分离,从而减轻屏幕端的重量和体积,方便用户使用,此外,可通过第一语音模块或第二语音模块自由的进行用户语音的接收,方便用户使用,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的语音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的语音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又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的语音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分体式移动终端10包括可拆卸且可相互通信的主机端11和屏幕端12。主机端11可做通信的信息处理等,例如向网络发送或接收网络发送的信息,然后将其发送到屏幕端12,由此用户可仅通过手持屏幕端12即可接收到所需的信息,例如可通过屏幕端12打电话,观看视频等操作。可拆卸的主机端11和屏幕端12可根据使用情况而选择组装在一起或拆分开。例如,若用户的活动范围较小,如在家里,则可以将主机端11和屏幕端12分开,主机端11放置在固定的位置,用户手持屏幕端12即可,体积较小的屏幕端12可方便用户使用。又如,若用户需要外出,则可将主机端11和屏幕端12组装在一起后进行携带,方便用户携带。

主机端11可包括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模块111,蓝牙(bt)模块112,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模块113,系统芯片114、电池115,射频模块116,存储模块117以及语音模块118。

屏幕端12可包括wifi模块121,蓝牙(bt)模块122,gps模块123,系统芯片124、电池125,sim卡126以及语音模块127。

其中,主机端11和屏幕端12可通过wifi模块111和121建立通信连接,也可以通过蓝牙模块112和122建立通信连接。具体而言,在主机端11和屏幕端12距离较远时可通过wifi模块111和121建立通信连接;在主机端11和屏幕端12距离较近时可通过wifi模块111和121或者通过蓝牙模块112和122建立通信连接。

gps模块113用于对主机端11的位置进行定位。

系统芯片114可包括基带处理器(ap)和调制解调器(modem)。其中基带处理器可对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解码,调制解调器主要完成gsm系统所要求的高斯最小移频键控(gmsk)调制/解调方式。

电池115用于给主机端11的其他元件提供电能。

射频模块116包括射频前端模组(fem),其具体包括天线调谐器(antennatuner),射频开关,pa模组等。用于接收和发射射频信号。

随着cmosrfic(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射频集成电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模块从分立器件转到了集成电路上。然而,有一些器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还无法集成到传统cmosrfic上。这些无法集成到rfic上的射频器件通常称为射频前端模块(rffrontendmodule,rffem)。fem离基带较远而离天线较近。

存储模块117包括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储内存)和rom(read-onlymemory,只读内存)。其中ram在断电时将丢失其存储内容,故主要用于存储短时间使用的程序。rom是一种只能读出事先所存数据的固态半导体存储器。

语音模块118用于接收用户的语音信号。

gps模块113用于对屏幕端12的位置进行定位。

系统芯片124用于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以在屏幕端12进行显示。

电池125用于向屏幕端12的其他元件提供电能。

sim卡126(subscriberidentificationmodule,用户身份识别卡)gsm数字移动电话机必须装上sim卡126才能使用。

在sim卡126上存储了数字移动电话用户的信息,加密的密钥以及用户的电话簿等内容,可供gsm网络用户身份进行鉴别,并对用户通话时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密。

在另一实施例中,sim卡也可以设置在主机端11中。也就是说,基于主机端11和屏幕端12之间具有通信连接,则只要其中一者设置sim卡均可实现用户的电话功能。

语音模块127用于接收用户的语音信号。

由于主机端11和屏幕端12均包括语音模块,即主机端11和屏幕端12均可用来接收用户的语音,则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而选择收音效果较好的主体来执行收音操作。

在具体应用中,首先会接收用户的输入,然后根据该输入确定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也就是确定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是屏幕端12还是主机端11。若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屏幕端12,则通过第二语音模块127接收用户的语音,并进一步通过wifi模块121或蓝牙模块122等通信模块将该接收到的语音发送给主机端11,以由主机端11进行处理,例如可通过主机端11的射频模块116将语音进行发送。

若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主机端11,则通过第一语音模块118接收用户的语音,并可进一步通过射频模块116将语音进行发送。

其中用户的输入可在屏幕端12上通过触摸屏幕的方式进行输入,也可以在屏幕端12上通过按键或语音等方式进行输入。同样,也可以在主机端11上通过按键或语音等的方式进行输入。

确定用户选择收音主体的方式可根据预设的规则进行判断,例如预设规则为:若用户在拨打或接收电话时仅点击了相应的拨打或接通按钮,则默认选择屏幕端12收音,若用户在点击相应的拨打或接通按钮之后还点击了免提按钮,则默认选择主机端11收音。

确定用户选择的收音主体的方式还可以为在需要进行收音时提供一个选择窗口给用户进行选择,例如可在拨打电话时弹出一窗口,提示用户选择主机端11收音或者屏幕端12收音。

在一实施例中,语音模块118和127可包括麦克风,如图2所示。其中,主机端11的麦克风1181和屏幕端12的麦克风1271的其中一个为单向麦克风,另外一个为全向麦克风,或者两者均为单向麦克风,或者两者均为全向麦克风。

在一具体应用中可设置麦克风1181为全向麦克风,麦克风1271为单向麦克风。则在用户手持屏幕端12打电话的情况下,即未选择免提的场景下,可直接默认为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是屏幕端12的麦克风1271。在免提场景下打电话,则可使用收音效果较好的主机端11的麦克风1181进行收音。在开会录音场景下,也可以用收音效果较好的主机端11的麦克风1181进行收音,而屏幕端12可以进行正常的显示的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屏幕端12还包括唤醒模块128,主机端11包括唤醒模块119。在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主机端11和屏幕端12时,麦克风1181或麦克风1271接收用户的语音,并在接收成功后通过唤醒模块128和唤醒模块119向用户显示唤醒提示。

也就是说用户还可以选择主机端11和屏幕端12共同接收语音,该确定过程可通过预设的特定语句或特定规则判断,例如可通过类似“siri、小娜、googleassistant、灵犀”等等特定的语句去确定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是主机端11和屏幕端12。

若麦克风1271或麦克风1181接收到表示用户选择主机端11和屏幕端12共同接收语音的特定语句,则通过唤醒模块向用户显示唤醒提示。

唤醒模块可包括一个功耗较低的处理器,其可在用户没有选择任何一个主体进行收音时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则麦克风也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唤醒模块还可以包括提示元件,例如闪光灯或者马达等,可通过闪光灯闪烁或马达振动的方式提醒用户。

在一具体应用中,唤醒模块119和128的处理器处于打开状态。用户找不到该分体式移动终端,则可向周围发送特定的唤醒语句,比如:siri。若全向的麦克风1181接收到该唤醒语句,则确定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可为主机端11和屏幕端12,并将该语音发送到对应的唤醒模块119,唤醒模块119中的处理器则控制对应的提示元件向用户发出提示,并进一步通过wifi模块111或者蓝牙模块112将该唤醒语句发送到屏幕端12中,以通过屏幕端12中的唤醒模块中的处理器和提示元件向用户发出提示,帮助用户寻找该分体式移动终端。

同理,若麦克风1271接收到该唤醒语句,其原理如麦克风1181接收到该唤醒语句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语音模块127和118还可进一步包括扬声器。如图4所示,其与图2所示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相比,语音模块127和118均进一步包括扬声器。也就是说,语音模块118可包括麦克风1181和扬声器1182,语音模块127可包括麦克风1271和扬声器1272。

则在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主机端11时,麦克风1181接收用户的语音,并将语音发送给屏幕端12,以通过扬声器1272进行扩音。在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屏幕端12时,麦克风1271接收用户的语音,并将语音发送给主机端11,以通过扬声器1182进行扩音。

其中,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主机端11或屏幕端12的方式如前文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具体的应用中,可实现短距离免费语音。具体而言,用户两人一个拿着屏幕端12,一个拿着主机端11,则通过主机端11的麦克风1181接收手持主机端11的用户的声音,并发送给屏幕端12,以通过屏幕端12的扬声器1272进行发声,同样,也可以通过屏幕端12的麦克风1271接收手持屏幕端12的用户的声音,并发送给主机端11,以通过主机端11的扬声器1182进行发声。在短距离可以实现电话功能。

在另一具体的应用中,可将屏幕端12作为手持麦克风,主机端11作为音箱,将用户对屏幕端12说的话,用主机端11上的扬声器1182扩音而发出,起到放大声音效果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若考虑到节约成本的问题,也可以仅在主机端11或屏幕端12设置扬声器。

可以理解的是,图4中的分体式移动终端也可以加入图3所示的唤醒模块,则在寻找手机时,可通过扬声器扩音来提示用户。

承前所述,本申请的分体式移动终端可将屏幕端12和主机端11进行分离,从而减轻屏幕端12的重量和体积,方便用户使用,此外,可通过语音模块127或118自由的进行用户语音的接收,方便用户使用,提高用户体验。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电子设备等电子装置。

以下将基于前文所述的分体式移动终端介绍其语音控制方法。

首先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的语音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值得注意的是,图5所示的控制方法是基于前文图2所示的分体式移动终端。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语音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接收用户的输入。

其中,用户的输入可在屏幕端12上通过触摸屏幕的方式进行输入,也可以在屏幕端12上通过按键或语音等方式进行输入。同样,在也可以在主机端11上通过按键或语音等的方式进行输入。

步骤52:根据用户的输入确定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

本步骤具体可根据预设的规则进行收音的主体的确定,例如预设规则为:若用户在拨打或接收电话时仅点击了相应的拨打或接通按钮,则默认选择屏幕端12收音,若用户在点击相应的拨打或接通按钮之后还点击了免提按钮,则默认选择主机端11收音。

确定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的方式还可以为在需要进行收音时提供一个选择窗口给用户进行选择,例如可在拨打电话时弹出一窗口,提示用户选择主机端11收音或者屏幕端12收音。

本步骤中,若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屏幕端12,则跳转到步骤53,若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主机端11,则跳转到步骤54。

步骤53:通过第二语音模块接收用于的语音,并将该语音发送给主机端11。以由主机端11进行处理,例如可通过主机端11的射频模块116将语音进行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语音模块为前文实施例中的语音模块127。

步骤54:通过第一语音模块接收用于的语音。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语音模块为前文实施例中的语音模块118。

在通过主机端11的语音模块118进行收音的同时,屏幕端12可正常向用户显示图像。

在一实施例中,语音模块118和127可包括麦克风。其中,主机端11的麦克风1181和屏幕端12的麦克风1271的其中一个为单向麦克风,另外一个为全向麦克风,或者两者均为单向麦克风,或者两者均为全向麦克风。

在一具体应用中可设置麦克风1181为全向麦克风,麦克风1271为单向麦克风。则在用户手持屏幕端12打电话的情况下,若步骤51接收到用户未选择免提的场景下,则可确定为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屏幕端12的麦克风1271。在步骤51接收到用户选择免提场景下打电话的输入,则可确定为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收音效果较好的主机端11的麦克风1181。若步骤51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是开会录音场景,则可确定为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收音效果较好的主机端11的麦克风1181,而屏幕端12可以进行正常的显示的操作。

因此通过上述方式,可通过语音模块127或118自由的进行用户语音的接收,方便用户使用,提高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的语音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值得注意的是,图6所示的控制方法是基于前文图3所示的分体式移动终端。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语音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1:开启第一唤醒模块和第二唤醒模块。

第一唤醒模块为前文的唤醒模块119,第二唤醒模块为前文的唤醒模块128。

唤醒模块可包括一个功耗较低的处理器,其可在用户没有选择任何一个主体进行收音时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则麦克风也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唤醒模块还可以包括提示元件,例如闪光灯或者马达等,可通过闪光灯闪烁或马达振动的方式提醒用户。

步骤62:接收用户的输入。

步骤62与前文所述的步骤51相同。

步骤63:根据用户的输入确定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

步骤63在确定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主机端11或屏幕端12时其确定方式可与前文所述的步骤52的相同。

此外,步骤63在确定是否选择主机端11和屏幕端12共同作为收音的主体时,可通过预设的特定语句或特定规则判断,例如可通过类似“siri、小娜、googleassistant、灵犀”等等特定的语句去确定用户收音的主体是否是主机端11和屏幕端12。

在上述的确定标准中,若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屏幕端12,则跳转到步骤64,若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主机端11,则跳转到步骤65。若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屏幕端12和主机端11,则跳转到步骤66。

步骤64:通过第二语音模块接收用于的语音,并将该语音发送给主机端11。

步骤64与前文所述的步骤53相同。

步骤65:通过第一语音模块接收用于的语音。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语音模块为前文实施例中的语音模块118。

步骤65与前文所述的步骤54相同。

步骤66:第一麦克风或第二麦克风接收用户的语音,并在接收成功后通过第一唤醒模块和第二唤醒模块向用户显示唤醒提示。

需要说的是,第一麦克风为前文的麦克风1181,第二麦克风为前文的麦克风1271。

若麦克风1271或麦克风1181接收到表示用户选择主机端11和屏幕端12共同接收与的特定语句,则通过唤醒模块向用户显示唤醒提示。

在一具体应用中,唤醒模块119和128的处理器处于打开状态。用户找不到该分体式移动终端,则可向周围发送特定的唤醒语句,比如:siri。若全向的麦克风1181接收到该唤醒语句,则确定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主机端11和屏幕端12,并将该语音发送到对应的唤醒模块119,唤醒模块119中的处理器则控制对应的提示元件向用户发出提示,并进一步通过wifi模块111或者蓝牙模块112将该唤醒语句发送到屏幕端12中,以通过屏幕端12中的唤醒模块中的处理器和提示元件向用户发出提示,帮助用户寻找该分体式移动终端。

同理,若麦克风1271接收到该唤醒语句,其原理如麦克风1181接收到该唤醒语句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又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的语音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值得注意的是,图7所示的控制方法是基于前文图4所示的分体式移动终端。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语音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1:接收用户的输入。

步骤71与前文所述的步骤51相同。

步骤72:根据用户的输入确定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

步骤72确定的方式可与前文所述的步骤52的相同。

在步骤72中,若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屏幕端12,则跳转到步骤73,若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主机端11,则跳转到步骤74。

步骤73:第二麦克风接收所述用户的语音,并将语音发送给主机端,以通过第一扬声器进行扩音。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麦克风为前文所述的麦克风1271。第一扬声器为前文所述的扬声器1182。

步骤74:第一麦克风接收用户的语音,并将语音发送给屏幕端,以通过第二扬声器进行扩音。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麦克风为前文所述的麦克风1181。第二扬声器为前文所述的扬声器1272。

在一具体的应用中,可实现短距离免费语音。具体而言,用户两人一个拿着屏幕端12,一个拿着主机端11。若确定为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主机端11,则通过主机端11的麦克风1181接收手持主机端11的用户的声音,并发送给屏幕端12,以通过屏幕端12的扬声器1272进行发声。同样,若确定为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屏幕端12,则通过屏幕端12的麦克风1271接收手持屏幕端12的用户的声音,并发送给主机端11,以通过主机端11的扬声器1182进行发声。在短距离可以实现电话功能。

在另一具体的应用中,若确定为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屏幕端12,可将屏幕端12作为手持麦克风,主机端11作为音箱,将用户对屏幕端12说的话,用主机端11上的扬声器1182扩音而发出,起到放大声音效果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若考虑到节约成本的问题,也可以仅在主机端11或屏幕端12设置扬声器。

承前所述,本申请的分体式移动终端可将屏幕端12可通过语音模块127或118自由的进行用户语音的接收,方便用户使用,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的语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移动终端包括可拆卸且可相互通信的主机端和屏幕端,所述主机端设置有第一语音模块,所述屏幕端设置有第二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的输入;

根据所述用户的输入确定所述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

若所述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所述屏幕端,则通过所述第二语音模块接收所述用户的语音,并将所述语音发送给所述主机端;

若所述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所述主机端,则通过所述第一语音模块接收所述用户的语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语音模块包括第一麦克风,第二语音模块包括第二麦克风,所述主机端还包括射频模块;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机端通过射频模块发送所述语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语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其中一个为单向麦克风,另外一个为全向麦克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语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语音模块接收所述用户的语音的步骤包括:

所述屏幕端向所述用户显示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语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端还包括第一唤醒模块,所述屏幕端包括第二唤醒模块,所述用户的输入为语音输入;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开启所述第一唤醒模块和所述第二唤醒模块;

若根据所述用户的语音输入确定所述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所述屏幕端和所述主机端,则所述第一麦克风或所述第二麦克风接收用户的语音,并在接收成功后通过第一唤醒模块和第二唤醒模块向用户显示唤醒提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语音模块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二语音模块包括第二麦克风和第二扬声器;

所述第二语音模块接收所述用户的语音,并将所述语音发送给所述主机端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二麦克风接收所述用户的语音,并将所述语音发送给所述主机端,以通过所述第一扬声器进行扩音;

所述第一语音模块接收所述用户的语音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麦克风接收所述用户的语音,并将所述语音发送给所述屏幕端,以通过所述第二扬声器进行扩音。

7.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移动终端包括可拆卸且可相互通信的主机端和屏幕端,所述主机端设置有第一语音模块,所述屏幕端设置有第二语音模块;

所述第一语音模块用于在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所述主机端时接收所述用户的语音;

所述第二语音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所述屏幕端时接收所述用户的语音,并将所述语音发送给所述主机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端进一步包括射频模块,用于发送所述语音;

所述第一语音模块包括第一麦克风,第二语音模块包括第二麦克风,其中,所述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其中一个为单向麦克风,另外一个为全向麦克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端还包括第一唤醒模块,所述主机端包括第二唤醒模块;

在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所述主机端和所述屏幕端时,所述第一麦克风或所述第二麦克风接收用户的语音,并在接收成功后通过第一唤醒模块和第二唤醒模块向用户显示唤醒提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语音模块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二语音模块包括第二麦克风和第二扬声器;

在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主机端时,所述第一麦克风接收所述用户的语音,并将所述语音发送给所述屏幕端,以通过所述第二扬声器进行扩音;

在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所述屏幕端时,所述第二麦克风接收所述用户的语音,并将所述语音发送给所述主机端,以通过所述第一扬声器进行扩音。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及其语音控制方法。分体式移动终端包括可拆卸且可相互通信的主机端和屏幕端,主机端设置有第一语音模块,屏幕端设置有第二语音模块,语音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输入;根据用户的输入确定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若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选择屏幕端,则通过第二语音模块接收用户的语音,并将语音发送给主机端;若用户选择收音的主体为选择主机端,则通过第一语音模块接收用户的语音。通过上述方式,可将屏幕端和主机端进行分离,从而减轻屏幕端的重量和体积,方便用户使用,此外,可通过第一语音模块或第二语音模块自由的进行用户语音的接收,方便用户使用,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杨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50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