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闸阀及其成型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63


本发明涉及通用机械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板闸阀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平板闸阀的阀体、阀盖,采用的是整体铸造、整体锻造成型方式,其阀体与阀盖的连接方式均是:法兰 螺栓 螺母 密封元件;采用整体铸造成型方式制造出的阀体与阀盖内部缺陷较多,质量无法保证,;采用整体锻造成型方式制造出的阀体与阀盖材料利用率低、成本高、加工难度大,只适用于口径小的阀门;阀体与阀盖采用法兰 螺栓 螺母 密封元件的连接方式阀门零部件多,漏点较多,阀门体积庞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平板闸阀及其成型方法,提高了坯件的质量和材料利用率,降低了加工难度,减少了加工时间,减少了阀门零件数量和阀门漏点,缩小了阀门的体积和重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板闸阀及其成型方法,包括:驱动装置、支架、阀盖、阀杆、阀体、闸板;所述阀盖连接在阀体上端,阀盖上方连接支架,驱动装置设置在支架上;所述阀杆上端与驱动装置连接,下端与阀体内的闸板连接;所述阀体由多个部件焊接组成,所述阀盖与阀体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阀体包括阀体中腔管、阀体本体、阀体过渡段、阀体封头;所述阀体本体上端与阀体中腔管焊接连接,侧面进出口分别与阀体过渡段焊接连接,下端与阀体封头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阀体包括阀体中腔管、阀体本体、阀体端法兰、阀体封头;所述阀体本体上端与阀体中腔管焊接连接,侧面进出口分别与阀体端法兰焊接连接,下端与阀体封头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阀体包括阀体中腔管、阀体本体、阀体过渡段、阀体端盖;所述阀体本体上端与阀体中腔管焊接连接,下端与阀体中腔管焊接连接,侧面进出口分别与阀体过渡段焊接连接;所述阀体中腔管下端与阀体端盖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阀体包括阀体中腔管、阀体本体、阀体端法兰、阀体端盖;所述阀体本体上端与阀体中腔管焊接连接,下端与阀体中腔管焊接连接,侧面进出口分别与阀体端法兰焊接连接;所述阀体中腔管下端与阀体端盖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本体内设有阀座。

优选的,所述焊接连接处均设有焊接坡口。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封头为半椭圆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封头为半圆形结构。

进一步地,成型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选材,阀盖和阀体本体选用锻造件,阀体中腔管、阀体过渡段、阀体封头、阀体端法兰和阀体端盖选用锻造件或型材;

步骤2、无损检测,对受入的材料进行无损检测;

步骤3、粗加工,对无损检测后的材料进行初步加工成形;

步骤4、阀体部件组焊,将粗加工后的阀体部件焊接成阀体;

步骤5、无损检测,对组焊后的阀体进行无损检测;

步骤6、精加工,对无损检测后的阀体进行精加工处理;

步骤7、无损检测,对精加工后的阀体进行无损检测;

步骤8、闸阀装配,安装支架驱动装置、支架、阀杆、阀座、闸板;

步骤9、焊接阀盖,将阀盖与阀体焊接;

步骤10、无损检测,对闸阀成品进行无损检测。

相比现有的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各零部件形状、结构简单,易于锻造,有利于提高坯件质量,提高材料利用率;

2、减小加工难度与时间,减少阀门零件数量;

3、减少阀门漏点,缩小阀门体积和重量;

4、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阀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阀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阀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阀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现有的铸造型平板闸阀结构示意图;

图9为现有的铸造型平板闸阀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装置、2-支架、3-阀盖、4-阀杆、5-阀座、6-阀体、7-闸板、8-主焊缝、9-阀体中腔管、10-阀体本体、11-阀体过渡段、12-阀体端法兰、13-阀体封头、14-阀体端盖、15-焊接坡口、16-阀体中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阀盖3与阀体6之间采用焊接连接,阀盖3上方连接支架2,支架2与驱动装置1连接,驱动装置1与阀杆4上端连接,阀杆4下端与闸板7连接,通过驱动装置1带动阀杆4转动,从而控制闸板7的开闭,阀体6由多个部件焊接组成,阀体6的多个部件形状、结构简单,易于锻造,所述阀盖3与阀体6焊接连接。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平板闸阀及其成型方法,包括:包括:驱动装置1、支架2、阀盖3、阀杆4、阀体6、闸板7;所述阀盖3与阀体6上端焊接连接,阀盖3上方连接支架2,支架2与驱动装置1连接;所述阀杆4上端与驱动装置1连接,下端与阀体6内的闸板7连接;所述阀体6由多个部件焊接组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阀体6包括阀体中腔管9、阀体本体10、阀体过渡段11、阀体封头13;所述阀体本体10上端与阀体中腔管9焊接连接,侧面进出口分别与阀体过渡段11焊接连接,下端与阀体封头13焊接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阀体6包括阀体中腔管9、阀体本体10、阀体端法兰12、阀体封头13;所述阀体本体10上端与阀体中腔管9焊接连接,侧面进出口分别与阀体端法兰12焊接连接,下端与阀体封头13焊接连接。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如图3、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阀体包括阀体中腔管9、阀体本体10、阀体过渡段11、阀体端盖14;所述阀体本体10上端与阀体中腔管9焊接连接,下端与阀体中腔管16焊接连接,侧面进出口分别与阀体过渡段11焊接连接;所述阀体中腔管16下端与阀体端盖14焊接连接。

本发明的阀体3的阀体本体10选用锻造件,阀体中腔管9、阀体中腔管16、阀体过渡段11、阀体封头13、阀体端法兰12和阀体端盖14选用锻造件或型材,经过粗加工后焊接成阀体3,再进行精加工,阀盖6采用整体锻造成型方式,阀体3与阀盖6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提高了坯件的质量和材料利用率,降低了加工难度,减少了加工时间,减少了阀门零件数量和阀门漏点,缩小了阀门的体积和重量。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1)、支架(2)、阀盖(3)、阀杆(4)、阀体(6)、闸板(7);所述阀盖(3)连接在阀体(6)上端,阀盖(3)上方连接支架(2),驱动装置(1)设置在支架(2)上;所述阀杆(4)上端与驱动装置(1)连接,下端与阀体(6)内的闸板(7)连接;所述阀体(6)由多个部件焊接组成,所述阀盖(3)与阀体(6)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6)包括阀体中腔管(9)、阀体本体(10)、阀体过渡段(11)、阀体封头(13);所述阀体本体(10)上端与阀体中腔管(9)焊接连接,侧面进出口分别与阀体过渡段(11)焊接连接,下端与阀体封头(13)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6)包括阀体中腔管(9)、阀体本体(10)、阀体端法兰(12)、阀体封头(13);所述阀体本体(10)上端与阀体中腔管(9)焊接连接,侧面进出口分别与阀体端法兰(12)焊接连接,下端与阀体封头(13)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6)包括阀体中腔管(9)、阀体本体(10)、阀体过渡段(11)、阀体端盖(14);所述阀体本体(10)上端与阀体中腔管(9)焊接连接,下端与阀体中腔管(16)焊接连接,侧面进出口分别与阀体过渡段(11)焊接连接;所述阀体中腔管(16)下端与阀体端盖(14)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6)包括阀体中腔管(9)、阀体本体(10)、阀体端法兰(12)、阀体端盖(14);所述阀体本体(10)上端与阀体中腔管(9)焊接连接,下端与阀体中腔管(16)焊接连接,侧面进出口分别与阀体端法兰(12)焊接连接;所述阀体中腔管(16)下端与阀体端盖(14)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3、4或5所述的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本体(10)内设有阀座(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连接处均设有焊接坡口(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封头(13)为半椭圆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封头(13)为半圆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5、7、8或9所述的平板闸阀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型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选材,阀盖(3)和阀体本体(10)选用锻造件,阀体中腔管(9、16)、阀体过渡段(11)、阀体封头(13)、阀体端法兰(12)和阀体端盖(14)选用锻造件或型材;

步骤2、无损检测,对受入的材料进行无损检测;

步骤3、粗加工,对无损检测后的材料进行初步加工成形;

步骤4、阀体部件组焊,将粗加工后的阀体部件焊接成阀体(3);

步骤5、无损检测,对组焊后的阀体(3)进行无损检测;

步骤6、精加工,对无损检测后的阀体(3)进行精加工处理;

步骤7、无损检测,对精加工后的阀体(3)进行无损检测;

步骤8、闸阀装配,安装支架驱动装置(1)、支架(2)、阀杆(4)、阀座(5)、闸板(7);

步骤9、焊接阀盖,将阀盖(3)与阀体(6)焊接;

步骤10、无损检测,对闸阀成品进行无损检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平板闸阀及其成型方法,包括:驱动装置、支架、阀盖、阀杆、阀体、闸板;所述阀盖连接在阀体上端,阀盖上方连接支架,驱动装置设置在支架上;所述阀杆上端与驱动装置连接,下端与阀体内的闸板连接;所述阀体由多个部件焊接组成,所述阀盖与阀体焊接连接;成型方法步骤包括:步骤1、选材;步骤2、无损检测;步骤3、粗加工;步骤4、阀体部件组焊;步骤5、无损检测;步骤6、精加工;步骤7、无损检测;步骤8、闸阀装配;步骤9、焊接阀盖;步骤10、无损检测。采用本发明提高了坯件的质量和材料利用率,降低了加工难度,减少了加工时间,减少了阀门零件数量和阀门漏点,缩小了阀门的体积和重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英;曾品其;童俊;王佳文;杨晶;赵英杰;高阳;李龙;汪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乘风阀门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成高阀门有限公司;成都乘风流体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48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