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气生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5


本发明涉及水喷淋吸收塔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有机废气生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有机废气主要经过水喷淋吸收、uv光解和生物滴滤进行生物处理后方可排放。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8959634u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废气生物处理装置,包括水喷淋吸收塔、uv光解设备以及生物滴滤塔;水喷淋吸收塔用于将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转移到吸收液中,从而使气态污染物以溶解的水含物或新化合物形式存在于吸收液中进行回收;uv光解设备的进气口与水喷淋吸收塔出气口连接,uv光解设备用于将废气中的污染物质裂解形成游离态的原子、基团或者小分子污染物,进而将小分子污染物输送至生物滴滤塔内;生物滴滤塔通过微生物将废气中有机组分代谢降解,进而将小分子污染物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或细胞组成物质。废气通过水喷淋吸收塔的进气口进入水喷淋吸收塔中,水喷淋吸收塔利用废气中各混合组分在选定的吸收液中溶解度的不同,或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分与吸收液中活性组分发生化学反应,将臭气从废气中分离出来,从而完成废气的初步净化;被水喷淋吸收塔初步净化后的废气通过水喷淋吸收塔的出气口排出并通过uv光解设备的进气口进入uv光解设备中,在真空紫外线产生的uv光子的作用下,臭气分子的化学键被破坏,并裂解形成游离状态的原子或基团,同时通过裂解混合空气中的氧气,使之形成游离的氧原子,游离状态的原子或基团与游离的氧原子结合并生成臭氧。由于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臭氧与臭气分子裂解生成的原子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水和二氧化碳,从而完成了废气的进一步净化;被uv光解设备进一步净化后的废气通过uv光解设备的出气口排出并通过生物滴滤塔的进气口进入生物滴滤塔中,在生物滴滤塔中,废气中的有机物质先由气相转移到液相或固体表面生物层中并被微生物吸附降解。由于气液相之间的有机物浓度梯度和水溶性的作用,有机物从废气中转移到液相或固体表面液面中,进而被微生物吸收。在此条件下,微生物能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和同化合成,产生的代谢物一部分溶入液相中,一部分作为细胞物质或者细胞代谢能源,还有一部分则析出到空气中,从而完成了废气的最终净化;废气中的有机物质通过上述过程不断减少,从而被净化。

但是,上述水喷淋吸收塔中,有机废气进入塔体后的速度远大于吸收液的喷淋速度,这就导致吸收液无法与所有的有机废气接触,从而降低了有机废气中酸性物质的吸收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废气生物处理装置,其通过设置不断转动的条形叶片,达到了提高吸收液与有机废气接触效率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有机废气生物处理装置,包括水喷淋吸收塔,所述水喷淋吸收塔包括塔体、固定于所述塔体顶部的填料盒以及固定于所述填料盒底面多个喷头、固定于所述塔体内周面的第一固定杆、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底部的转动盘、沿转动盘周向均布于所述转动盘外周面的多个条形叶片、固定于所述塔体内周面的第二固定杆、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杆顶部的第一电机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和转动盘之间用于连接第一电机输出端和所述转动盘的连接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通过连接机构与转动盘连接后,已经启动的第一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带动条形叶片转动,并促进塔体内的有机废气运动;同时喷头向塔体内喷射吸收液,吸收液在下降过程中与有机废气中的酸性物质结合;携带着酸性物质的吸收液继续下降与转动的条形叶片接触后并甩动至塔体内壁,并经由塔体内壁向塔体底部滑落。吸收液由塔体内壁向下流动至进液孔内,并继续流入方形空腔内;通过设置不断转动的条形叶片,增大塔体内有机废气的流动,从而提高吸收液与有机废气的接触效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转动盘底部的固定件、开设于所述固定件底部的方形缺口、开设于塔体外周面的方形通孔、转动安装于所述方形通孔内的转动件、固定于所述转动件外周面的第一拨杆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拨杆远离转动件一端的固定管、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管内周面的转动管、沿转动管轴向滑移设置于所述转动管内的连接轴、固定于所述连接轴顶端的抵压件以及固定于所述连接轴底端的螺纹轴、与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输出轴以及沿竖向滑移设置于所述输出轴外周面且用于与螺纹轴螺纹连接的内螺纹管;所述方形缺口与抵压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抵压件向下移动的抵压组件;所述输出轴外周面对称固定有两个第一导向条,所述内螺纹管内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导向槽,每个所述第一导向条与第一导向槽沿竖向滑移连接;所述连接轴外周面对称固定有两个第二导向条,所述转动管内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导向槽,每个所述第二导向条沿竖向滑移设置于第二导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管带动第一拨杆转动后,固定管向靠近内螺纹管一侧转动,抵压件与固定件接触后,固定件推动抵压件向下移动,连接轴随抵压件向下移动,螺纹轴向下移动至与内螺纹管接触后,转动的内螺纹管与螺纹轴螺纹连接,使得螺纹轴继续向下移动;当螺纹轴随内螺纹管开始转动后,螺纹轴带动转动管转动,抵压件带动固定件转动,从而通过转动第一拨杆,实现通过电机驱动转动盘转动,当大量吸收液从塔体内壁向下流动时,需要关闭转动盘,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可以实现在不关闭第一电机的情况下停止转动盘继续转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电机顶部转动安装有固定圆盘,所述固定圆盘顶部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顶端与内螺纹管底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轴与内螺纹管接触后,内螺纹管被螺纹轴抵压向下移动,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并向内螺纹管施加向上的弹力,便于驱动内螺纹管向上复位。内螺纹管在第二弹簧向上的作用力下,与螺纹轴螺纹配合,便于螺纹管与螺纹轴螺纹配合过程中不断向上移动,从而便于螺纹管和螺纹轴的连接,进而通过电机驱动转动盘转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方形缺口远离抵压件一侧固定有用于与抵压件靠近固定件一侧插接的插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件与抵压件插接后,降低抵压件与固定件分离的可能性,便于抵压件随固定件转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轴外周面固定有限位圆片,所述限位圆片底端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底端与转动管顶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压件与固定件接触并使抵压件逐渐向下移动时,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弹簧向限位圆片施加向上的弹力,从而便于限位圆片带动抵压件向上复位,进而便于抵压件向上移动过程中带动螺纹轴向上移动,从而促进螺纹轴与内螺纹管分离,通过内螺纹管与螺纹轴分离实现电机不再驱动转动盘转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压组件包括分别开设于抵压件和方形缺口相对内侧的两个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压件通过斜面与方形缺口接触时,方形缺口向靠近抵压件一侧抵压抵压件,并推动抵压件向下移动,从而实现螺纹轴向靠近内螺纹管一侧移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件外周面远离第一拨杆一侧固定有第二拨杆,所述第二拨杆远离转动件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塔体外周面靠近第二拨杆一侧固定有方形舱,所述方形舱远离塔体一侧设置有进气阀组件;所述进气阀组件包括嵌设于所述方形舱远离塔体一侧环形盒、沿环形盒周向固定于所述环形盒内周面的两个第三固定杆、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杆相对端的固定柱、转动安装于所述环形盒内周面的四个转动轴以及分别固定于四个转动轴外周面的四个扇形阀门;所述环形盒靠近塔体一侧固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环形盒一端与塔体外周面固定连接;所述环形盒内靠近塔体一侧转动安装有锥齿环,每个所述转动轴远离固定柱一端均固定有锥齿轮,每个所述锥齿轮均与锥齿环啮合;每个所述转动轴远离锥齿轮一端均与固定柱外周面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齿轮转动后,锥齿轮通过锥齿环带动其他锥齿轮转动;扇形阀门打开,从而便于有机废气通过扇形阀门打开后的空隙进入塔体内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方形舱远离塔体一侧的内侧壁固定有两个固定片,两个所述固定片的相对内侧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锥齿轮底部固定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底端与第二齿轮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拨杆随转动件转动后,第一齿轮接触第二齿轮并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转动后带动第三连接杆转动,与第三连接杆固连的锥齿轮转动。由于第二拨杆随第一拨杆转动,当进气阀打开后,第一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从而便于对有机废气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可以实现在不关闭第一电机的情况下停止转动盘继续转动;

2.通过设置不断转动的条形叶片,增大塔体内有机废气的流动,从而提高吸收液与有机废气的接触效率;

3.通过设置进气阀组件,便于控制有机废气进入塔体内部;通过设置第二拨杆和第一拨杆,便于进气阀打开后,第一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进而实现对有机废气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凸显进气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2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水喷淋吸收塔;11、塔体;12、填料盒;13、喷头;14、第一固定杆;15、转动盘;16、条形叶片;17、第二固定杆;18、第一电机;19、第一连接杆;2、连接机构;21、固定件;22、方形缺口;23、方形通孔;24、第二连接杆;25、第二电机;26、第一导向条;27、扇形阀门;28、第二导向条;29、第二导向槽;3、转动件;31、第一拨杆;32、固定管;33、转动管;34、连接轴;35、抵压件;36、螺纹轴;37、输出轴;38、内螺纹管;39、插接件;4、抵压组件;41、限位圆片;42、第一弹簧;43、固定圆盘;44、第二弹簧;45、斜面;5、方形舱;51、第二拨杆;52、第一齿轮;53、固定片;54、第二齿轮;55、第三连接杆;56、进气管;6、进气阀组件;61、环形盒;62、锥齿环;63、锥齿轮;64、固定柱;65、转动轴;66、底座;67、进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有机废气生物处理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水喷淋吸收塔1,水喷淋吸收塔1包括塔体11、固定于塔体11顶部的填料盒12、固定于填料盒12底面且与填料盒12连通的若干个喷头13、固定于塔体11内周面的第一固定杆14、转动安装于第一固定杆14底部的转动盘15、沿转动盘15周向均布于转动盘15外周面的多个条形叶片16、固定于塔体11内周面的第二固定杆17、固定于第二固定杆17顶部的第一电机18以及设置于第一电机18和转动盘15之间用于连接第一电机18输出端和转动盘15的连接机构2。第一固定杆14底部固定有第一连接杆19,转动盘15转动安装于第一连接杆19底端。第一电机18通过连接机构2与转动盘15连接后,已经启动的第一电机18带动转动盘15转动,转动盘15带动条形叶片16转动;同时喷头13向塔体11内喷射吸收液,吸收液在下降过程中与有机废气中的酸性物质结合;携带着酸性物质的吸收液继续下降与转动的条形叶片16接触后并甩动至塔体11内壁,并经由塔体11内壁向塔体11底部滑落。塔体11底部固定有底座66,底座66内开设有方形空腔,底座66顶部开设有用于连通塔体11与方形空腔的进液孔67;吸收液由塔体11内壁向下流动至进液孔67内,并继续流入方形空腔内,方形空腔侧壁连通设置有用于将吸收液排出的排液管道。

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机构2包括固定于转动盘15底部的固定件21、开设于固定件21底部的方形缺口22、开设于塔体11外周面的方形通孔23、转动安装于方形通孔23内的转动件3、固定于转动件3外周面的第一拨杆31以及固定于第一拨杆31远离转动件3一端的固定管32,结合图4,还包括转动安装于固定管32内周面的转动管33、沿转动管33轴向滑移设置于转动管33内的连接轴34、固定于连接轴34顶端的抵压件35以及固定于连接轴34底端的螺纹轴36,结合图5,还包括与第一电机18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输出轴37以及沿竖向滑移设置于输出轴37外周面且用于与螺纹轴36螺纹连接的内螺纹管38。方形缺口22与抵压件35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抵压件35向下移动的抵压组件4。转动盘15底部固定有第二连接杆24,固定件21固定于第二连接杆24底端。塔体11周侧嵌设有第二电机25,第二电机25输出端与转动件3底端固定连接。输出轴37外周面对称固定有两个第一导向条26,内螺纹管38内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导向槽,每个第一导向条26与第一导向槽沿竖向滑移连接。连接轴34外周面对称固定有两个第二导向条28,转动管33内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导向槽29,每个第二导向条28沿竖向滑移设置于一个第二导向槽29内。转动管33带动第一拨杆31转动后,固定管32向靠近内螺纹管38一侧转动,抵压件35与固定件21接触后,固定件21推动抵压件35向下移动,连接轴34随抵压件35向下移动,螺纹轴36向下移动至与内螺纹管38接触后,转动的内螺纹管38与螺纹轴36螺纹连接,使得螺纹轴36继续向下移动;当螺纹轴36随内螺纹管38开始转动后,螺纹轴36带动转动管33转动,抵压件35带动固定件21转动。

如图5所示,第一电机18顶部转动安装有固定圆盘43,输出轴37穿设于固定圆盘43表面。固定圆盘43顶部固定有第二弹簧44,第二弹簧44顶端与内螺纹管38底端固定连接。螺纹轴36与内螺纹管38接触后,内螺纹管38被螺纹轴36抵压向下移动,第二弹簧44处于压缩状态,并向内螺纹管38施加向上的弹力,便于驱动内螺纹管38向上复位。

如图3所示,方形缺口22远离抵压件35一侧固定有用于与抵压件35靠近固定件21一侧插接的插接件39。插接件39与抵压件35插接后,降低抵压件35与固定件21分离的可能性,便于抵压件35随固定件21转动。

如图3所示,连接轴34外周面固定有限位圆片41,限位圆片41底端固定有第一弹簧42,第一弹簧42底端与转动管33顶端固定连接。抵压件35与固定件21接触并使抵压件35逐渐向下移动时,第一弹簧42处于压缩状态,并向限位圆片41施加向上的弹力,从而便于限位圆片41带动抵压件35向上复位。

如图3所示,抵压组件4包括分别开设于抵压件35和方形缺口22相对内侧的两个斜面45。抵压件35通过斜面45与方形缺口22接触时,方形缺口22向靠近抵压件35一侧抵压抵压件35,并推动抵压件35向下移动。

如图2和图3所示,转动件3外周面远离第一拨杆31一侧固定有第二拨杆51,第二拨杆51远离转动件3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52。塔体11外周面靠近第二拨杆51一侧固定有方形舱5,方形舱5远离塔体11一侧设置有用于使气体进入塔体11内的进气阀组件6。进气阀组件6包括嵌设于方形舱5远离塔体11一侧环形盒61、沿环形盒61周向固定于环形盒61内周面的两个第三固定杆、固定于两个第三固定杆相对端的固定柱64、转动安装于环形盒61内周面的四个转动轴65以及分别固定于四个转动轴65外周面的四个扇形阀门27。结合图1,环形盒61靠近塔体11一侧固定有进气管56,进气管56远离环形盒61一端与塔体11外周面顶部固定连接。环形盒61内靠近塔体11一侧转动安装有锥齿环62,每个转动轴65远离固定柱64一端均固定有锥齿轮63,每个锥齿轮63均与锥齿环62啮合。每个转动轴65远离锥齿轮63一端均与固定柱64外周面转动连接。方形舱5远离塔体11一侧的内侧壁固定有两个固定片53,两个固定片53的相对内侧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54。位于固定柱64下方的锥齿轮63底部固定有第三连接杆55,第三连接杆55底端与第二齿轮54顶部固定连接;第二齿轮54与第一齿轮52啮合。第二拨杆51随转动件3转动后,第一齿轮52接触第二齿轮54并与第二齿轮54啮合,第二齿轮54转动后带动第三连接杆55转动,与第三连接杆55固连的锥齿轮63转动后通过锥齿环62带动其他锥齿轮63转动;扇形阀门27打开,有机废气通过扇形阀门27打开后的空隙进入塔体11内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转动管33带动第一拨杆31转动后,固定管32向靠近内螺纹管38一侧转动,抵压件35与固定件21之间接触后,固定件21推动抵压件35向下移动,连接轴34随抵压件35向下移动,螺纹轴36向下移动至与内螺纹管38接触后,转动的内螺纹管38与螺纹轴36螺纹连接,使得螺纹轴36继续向下移动;当螺纹轴36随内螺纹管38开始转动后,螺纹轴36带动转动管33转动,抵压件35带动固定件21转动。已经启动的第一电机18带动转动盘15转动,转动盘15带动条形叶片16转动;同时喷头13向塔体11内喷射吸收液,吸收液在下降过程中与有机废气中的酸性物质结合;携带着酸性物质的吸收液继续下降与转动的条形叶片16接触后并甩动至塔体11内壁,并经由塔体11内壁向塔体11底部滑落。

第二拨杆51随转动件3转动后,第一齿轮52接触第二齿轮54并与第二齿轮54啮合,第二齿轮54转动后带动第三连接杆55转动,与第三连接杆55固连的锥齿轮63转动后通过锥齿环62带动其他锥齿轮63转动;扇形阀门27打开,有机废气通过扇形阀门27打开后的空隙进入塔体11内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有机废气生物处理装置,包括水喷淋吸收塔(1),所述水喷淋吸收塔(1)包括塔体(11)、固定于所述塔体(11)顶部的填料盒(12)以及固定于所述填料盒(12)底面多个喷头(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塔体(11)内周面的第一固定杆(14)、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4)底部的转动盘(15)、沿转动盘(15)周向均布于所述转动盘(15)外周面的多个条形叶片(16)、固定于所述塔体(11)内周面的第二固定杆(17)、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杆(17)顶部的第一电机(18)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18)和转动盘(15)之间用于连接第一电机(18)输出端和所述转动盘(15)的连接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固定于转动盘(15)底部的固定件(21)、开设于所述固定件(21)底部的方形缺口(22)、开设于塔体(11)外周面的方形通孔(23)、转动安装于所述方形通孔(23)内的转动件(3)、固定于所述转动件(3)外周面的第一拨杆(31)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拨杆(31)远离转动件(3)一端的固定管(32)、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管(32)内周面的转动管(33)、沿转动管(33)轴向滑移设置于所述转动管(33)内的连接轴(34)、固定于所述连接轴(34)顶端的抵压件(35)以及固定于所述连接轴(34)底端的螺纹轴(36)、与第一电机(18)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输出轴(37)以及沿竖向滑移设置于所述输出轴(37)外周面且用于与螺纹轴(36)螺纹连接的内螺纹管(38);所述方形缺口(22)与抵压件(35)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抵压件(35)向下移动的抵压组件(4);所述输出轴(37)外周面对称固定有两个第一导向条(26),所述内螺纹管(38)内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导向槽,每个所述第一导向条(26)与第一导向槽沿竖向滑移连接;所述连接轴(34)外周面对称固定有两个第二导向条(28),所述转动管(33)内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导向槽(29),每个所述第二导向条(28)沿竖向滑移设置于第二导向槽(29)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8)顶部转动安装有固定圆盘(43),所述固定圆盘(43)顶部固定有第二弹簧(44),所述第二弹簧(44)顶端与内螺纹管(38)底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缺口(22)远离抵压件(35)一侧固定有用于与抵压件(35)靠近固定件(21)一侧插接的插接件(3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34)外周面固定有限位圆片(41),所述限位圆片(41)底端固定有第一弹簧(42),所述第一弹簧(42)底端与转动管(33)顶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组件(4)包括分别开设于抵压件(35)和方形缺口(22)相对内侧的两个斜面(4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3)外周面远离第一拨杆(31)一侧固定有第二拨杆(51),所述第二拨杆(51)远离转动件(3)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52);所述塔体(11)外周面靠近第二拨杆(51)一侧固定有方形舱(5),所述方形舱(5)远离塔体(11)一侧设置有进气阀组件(6);所述进气阀组件(6)包括嵌设于所述方形舱(5)远离塔体(11)一侧环形盒(61)、沿环形盒(61)周向固定于所述环形盒(61)内周面的两个第三固定杆、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杆相对端的固定柱(64)、转动安装于所述环形盒(61)内周面的四个转动轴(65)以及分别固定于四个转动轴(65)外周面的四个扇形阀门(27);所述环形盒(61)靠近塔体(11)一侧固定有进气管(56),所述进气管(56)远离环形盒(61)一端与塔体(11)外周面固定连接;所述环形盒(61)内靠近塔体(11)一侧转动安装有锥齿环(62),每个所述转动轴(65)远离固定柱(64)一端均固定有锥齿轮(63),每个所述锥齿轮(63)均与锥齿环(62)啮合;每个所述转动轴(65)远离锥齿轮(63)一端均与固定柱(64)外周面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舱(5)远离塔体(11)一侧的内侧壁固定有两个固定片(53),两个所述固定片(53)的相对内侧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54);所述锥齿轮(63)底部固定有第三连接杆(55),所述第三连接杆(55)底端与第二齿轮(5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54)与第一齿轮(52)啮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生物处理装置,涉及水喷淋吸收塔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水喷淋吸收塔,水喷淋吸收塔包括塔体、固定于塔体顶部的填料盒以及固定于填料盒底面多个喷头、固定于塔体内周面的第一固定杆、转动安装于第一固定杆底部的转动盘、沿转动盘周向均布于转动盘外周面的多个条形叶片、固定于塔体内周面的第二固定杆、固定于第二固定杆顶部的第一电机以及设置于第一电机和转动盘之间用于连接第一电机输出端和转动盘的连接机构。本发明解决了吸收液无法与有机废气充分接触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吸收液与有机废气接触效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峰;王中洲;许坚立;程洋洋;佘征平;邹祝琪;吴修宏;陆家勋;谢绍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蓝清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488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