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灶具用阀体结构。
背景技术:
市面上燃气灶用机械旋塞阀不具备自动火力调节功能,通常需要通过手动调节档位方式来控制燃气流量,进而实现控制火力大小。为了使灶具能够实现火力档位的自动调节,现有家用大气式燃气灶使用机电机阀或比例阀控制出气流量大小,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大小火,但是目前的电机阀或比例阀的价格贵,控制驱动复杂,同时火力调节速度较慢,不能实现火力调节立即到位,不利于产品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自动火力切换功能的阀体结构,其具有手动和自动火力切换功能,相比于电机阀或者比例阀,可实现迅速自动调节气体流量,并且制造成本更低。
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火力切换功能的阀体结构,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自动火力切换功能的阀体结构,包括旋塞阀和控制阀,所述旋塞阀包括具有阀室的第一阀座,所述第一阀座设有进气口、内环出气口和外环出气口,所述进气口、所述内环出气口和所述外环出气口分别与所述阀室相连通,在所述外环出气口上设有用于控制燃气通断的所述控制阀;或者在所述外环出气口和所述进气口上分别设有用于控制燃气通断的所述控制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旋塞阀设有连通所述阀室的外环气道;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二阀座、阀芯和磁力发生组件,所述第二阀座设有一侧具有开口的空腔、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分别与所述空腔、所述外环气道相连通,所述出气通道分别与所述空腔、所述外环出气口相连通,所述阀芯可伸缩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气通道或者所述进气通道,所述磁力发生组件设置于所述开口处并与所述阀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阀芯的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阀座与所述外环出气口间隔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二阀座与所述外环气道的出气端一体成型,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外环出气口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空腔远离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所述磁力发生组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开口后伸入到所述空腔里面并与所述阀芯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灶具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阀芯远离所述磁力发生组件的一端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进气通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阀座分别与所述外环气道的出气端和所述外环出气口通过焊接、卡扣或者紧固件方式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空腔远离所述出气通道的一端,所述磁力发生组件设置于所述开口外且其一端与所述阀芯连接,另一端通过接电端子与灶具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阀芯远离所述磁力发生组件的一端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气通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阀座与所述外环气道出气端的配合处、及所述第二阀座与所述外环出气口的配合处分别设置有密封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阀还包括复位件,所述阀芯远离所述磁力发生组件的端部周向设有朝外延伸的限位部,所述复位件套设于所述阀芯外表面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部、所述磁力发生组件相抵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开口和所述磁力发生组件的配合处之间设有密封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座还设有中环出气口,所述中环出气口设有用于控制燃气通断的所述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阀体结构,通过在外环出气口上增设控制阀,使得阀体结构具有手动和自动火力切换功能,相比于现有旋塞阀、电机阀或者比例阀,可实现迅速自动调节气体流量,并且制造成本更低,利于达到灶具智能烹饪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体式阀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体式阀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体式阀体结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分体式阀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分体式阀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分体式阀体结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自动火力切换功能的阀体结构,包括旋塞阀1和控制阀2,旋塞阀1包括具有阀室110的第一阀座11、旋塞阀阀芯12和阀杆13,第一阀座11设有用于与外部燃气连通的进气口111、用于对灶具燃烧器内环火供气的内环出气口112、及用于对灶具燃烧器外环火供气的外环出气口113,进气口111、内环出气口112和外环出气口113分别与阀室110相连通。旋塞阀阀芯12可转动设置于阀室110内且其设有气流通断120和若干气孔121,每个气孔121分别与气流通断120相连通,其中一个气孔121用于与进气口111选择性连通,第二个气孔121用于与内环出气口112选择性连通,第三个气孔121用于选择性与外环出气口113连通。阀杆13的一端与旋塞阀阀芯12连接,用于带动旋塞阀阀芯12转动。在外环出气口113上设有用于控制其燃气通断的控制阀2,以实现控制灶具燃烧器外环火燃烧所需燃气通断状态,进而实现控制灶具燃烧器的火力大小;或者在外环出气口113和进气口111上分别设有控制阀2,其中设置于进气口111的控制阀2用于控制灶具燃气的通断,以提高灶具的使用安全性。优选的,控制阀2为电磁阀,用于与灶具控制器电连接,以便于灶具控制器根据烹饪情况打开或关闭控制阀2,从而实现自动调节灶具燃烧器火力大小。本实施例以在外环出气口113上增设控制阀2为例。
本实施例的阀体结构,通过在外环出气口113上增设控制阀2,使得阀体结构具有手动和自动火力切换功能,相比于现有旋塞阀、电机阀或者比例阀,可实现迅速自动调节气体流量,并且制造成本更低,利于达到灶具智能烹饪目的。
如图2-3所示,进一步地,旋塞阀1设有连通阀室110的外环气道114,该外环气道114选择性与第三个气孔121连通。控制阀2包括第二阀座21、阀芯22和磁力发生组件23,第二阀座21设有一侧具有开口的空腔210、进气通道211和出气通道212,进气通道211分别与空腔210、外环气道114相连通,出气通道212分别与空腔210、外环出气口113相连通。阀芯22可伸缩运动地设置于空腔210内用于打开或关闭出气通道212或者进气通道211。磁力发生组件23设置于开口处并与阀芯22连接用于控制阀芯22的运动,且磁力发生组件23远离阀芯22的一端用于直接与灶具控制器电连接。由此,灶具控制器根据烹饪情况通过磁力发生组件23来控制阀芯22的伸缩运动,实现控制外环出气口113的燃气通断状态,进而实现控制灶具燃烧器外环火的是否燃烧。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二阀座21与外环出气口113间隔并排设置,且第二阀座21与外环气道114的出气端一体成型,出气通道212的出气端与外环出气口113一体成型,如此不仅可以节省装配工序,还可以避免第二阀座21与外环气道114的出气端、及出气通道212的出气端与外环出气口113的配合处出现漏气,进而达到节省密封材料和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具体地,空腔210的开口设置于空腔210远离进气通道211的一端,磁力发生组件23的一端穿过空腔210的开口后伸入到空腔210里面,另一端用于直接与灶具控制器电连接;阀芯22的一端与磁力发生组件23连接,另一端面向进气通道211一面的横截面积大于进气通道211出气口的横截面积,以保证阀芯22远离磁力发生组件23的一端能够打开或完全关闭进气通道211。由此,可通过磁力发生组件23通过阀芯22的伸缩运动来控制进气通道211的开关情况,进而实现控制外环出气口113的燃气通断情况。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控制阀2还包括复位件24,阀芯22远离磁力发生组件23的端部周向设有朝外延伸的限位部(图中未示出),复位件24套设于阀芯22外表面且其两端分别与限位部、磁力发生组件23相抵接。由此,通过增设复位件24,使得阀芯22在复位件24的作用下实现有效复位,进而实现关闭进气通道211,切断灶具燃烧器外环火燃烧所需燃气。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复位件24为弹簧。
更进一步地,在空腔210的开口和磁力发生组件23的配合处之间设有密封件25,提高控制阀本身的密封性,防止磁力发生组件23和空腔210的配合处漏气,进而提高阀体结构的整体密封性能。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一阀座11上增设中环出气口,该中环出气口设有用于控制其燃气通断的控制阀2,从而实现控制灶具中环火燃烧所需燃气的通断情况;此外,增设中环出气口和设置于中环出气口的控制阀2,并且通过对全部控制器2进行组合控制,使得阀体结构气体流量控制更加精准,进而使灶具燃烧器大小火力控制更精细,更好的满足烹饪过程调节火力大小的要求。
实施例2
如图4-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控制阀2的结构有所不同,并且控制阀2与旋塞阀1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同。具体地,第二阀座21分别与外环气道114的出气端和外环出气口113通过焊接、卡扣或者紧固件方式连接。另外,在第二阀座21与外环气道114出气端的配合处、及第二阀座21与外环出气口113的配合处分别设置有密封结构,以防止各配合处出现漏气。优选的,在第二阀座21与外环气道114出气端的配合处、及第二阀座21与外环出气口113的配合处采用密封垫、密封胶、油脂或密封带密封。
具体地,空腔210的开口设置于空腔210远离出气通道212的一端,磁力发生组件23设置于空腔210的开口外,且磁力发生组件23的一端与阀芯22远离出气通道21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接电端子26与灶具控制器电连接;阀芯22远离磁力发生组件23的一端用于打开或关闭出气通道212。由此,灶具控制器可根据烹饪情况通过磁力发生组件23来控制阀芯22的伸缩运动,实现控制外环出气口113的燃气通断状态,进而实现控制灶具燃烧器外环火燃烧所需燃气的通断情况。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将彼此独立的旋塞阀1和控制阀2紧密连接在一起,可降低旋塞阀1和/或控制阀2开模所需成本,进而使阀体结构制造成本更低。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具有自动火力切换功能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旋塞阀(1)和控制阀(2),所述旋塞阀(1)包括具有阀室(110)的第一阀座(11),所述第一阀座(11)设有进气口(111)、内环出气口(112)和外环出气口(113),所述进气口(111)、所述内环出气口(112)和所述外环出气口(113)分别与所述阀室(110)相连通,在所述外环出气口(113)上设有用于控制燃气通断的所述控制阀(2);或者在所述外环出气口(113)和所述进气口(111)上分别设有用于控制燃气通断的所述控制阀(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火力切换功能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塞阀(1)设有连通所述阀室(110)的外环气道(114);所述控制阀(2)包括第二阀座(21)、阀芯(22)和磁力发生组件(23),所述第二阀座(21)设有一侧具有开口的空腔(210)、进气通道(211)和出气通道(212),所述进气通道(211)分别与所述空腔(210)、所述外环气道(114)相连通,所述出气通道(212)分别与所述空腔(210)、所述外环出气口(113)相连通,所述阀芯(22)可伸缩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空腔(210)内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气通道(212)或者所述进气通道(211),所述磁力发生组件(23)设置于所述开口处并与所述阀芯(22)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阀芯(22)的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火力切换功能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座(21)与所述外环出气口(113)间隔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二阀座(21)与所述外环气道(114)的出气端一体成型,所述出气通道(212)的出气端与所述外环出气口(113)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火力切换功能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空腔(210)远离所述进气通道(211)的一端,所述磁力发生组件(23)的一端穿过所述开口后伸入到所述空腔(210)里面并与所述阀芯(22)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灶具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阀芯(22)远离所述磁力发生组件(23)的一端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进气通道(2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火力切换功能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座(21)分别与所述外环气道(114)的出气端和所述外环出气口(113)通过焊接、卡扣或者紧固件方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火力切换功能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空腔(210)远离所述出气通道(212)的一端,所述磁力发生组件(23)设置于所述开口外且其一端与所述阀芯(22)连接,另一端通过接电端子(26)与灶具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阀芯(22)远离所述磁力发生组件(23)的一端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气通道(2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火力切换功能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阀座(21)与所述外环气道(114)出气端的配合处、及所述第二阀座(21)与所述外环出气口(113)的配合处分别设置有密封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火力切换功能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2)还包括复位件(24),所述阀芯(22)远离所述磁力发生组件(23)的端部周向设有朝外延伸的限位部,所述复位件(24)套设于所述阀芯(22)外表面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部、所述磁力发生组件(23)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火力切换功能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和所述磁力发生组件(23)的配合处之间设有密封件(2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火力切换功能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座(11)还设有中环出气口,所述中环出气口设有用于控制燃气通断的所述控制阀(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