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冷媒流体控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膨胀阀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冷技术领域,电子膨胀阀为制冷系统中的冷媒流量控制部件,其工作过程为:通过转子部件带动阀针部件沿轴向上下移动以开启或关闭阀口,从而控制冷媒的流通和中断。
常用的一种电子膨胀阀,主要包括外壳、转子部件、阀针部件、螺母组件、线圈固定架和阀座组件等;其中,阀座组件由罩盖、阀座、接管和导向座组成;转子部件设于外壳内,且与螺母部件通过螺纹传动连接,螺母部件下端外套于导向座,阀针部件与转子部件连接,阀针部件穿过导向座与阀座的阀口配合。
导向座与阀座通常采用过盈压装的方式装配,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因加工误差、环境差异(比如冷热冲击)而导致出现脱落或者松动的可能性。
有鉴于此,如何提高电子膨胀阀的导向座与阀座的固定可靠性,使其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确保产品可靠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及其组装方法,该电子膨胀阀的导向座与阀座在压装后还通过焊接固定,固定效果好,强度高,可防止运行过程中出现松动不良,产品的可靠性高。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组件和螺母,所述阀座组件包括阀座和导向座,所述螺母与所述导向座导向配合;所述阀座包括内壁部,所述导向座的外缘部与所述内壁部配合,所述导向座外缘部的周壁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导向座与所述阀座焊接固定,所述环形槽被熔化后的焊料填充。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膨胀阀,其导向座的下端以导向配合的方式压装于阀座,并且两者还通过焊接固定,这样,提供了导向座与阀座之间的固定强度,避免了相关部件之间因加工误差或环境差异导致的运动过程中出现松动不良,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的组装方法,所述组装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01、制备阀座(11)和导向座(12),在所述导向座(12)外缘部的周壁加工环形槽(121);
s02、在所述环形槽(121)放置焊圈(80),将所述导向座(12)的下端与所述阀座(11)压装;使所述导向座(12)的外缘部与所述阀座(11)的内壁部(115)配合;
s03、将步骤s02中组装好的所述阀座(11)和所述导向座(12)、通过炉焊固定连接。
该电子膨胀阀的组装方法,先将导向座与阀座导向压装,再将组装好的导向座和阀座进行炉焊,这样,导向座与阀座在导向压配后再通过焊接固定,如此,提高了导向座与阀座的连接强度,避免了因加工误差或环境差异导致的运行过程中导向座与阀座松动脱落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电子膨胀阀一种具体实施例的轴测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膨胀阀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阀座组件的阀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例中阀座组件的罩盖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例中阀座组件的导向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具体实施例中组装有焊圈的导向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导向座与图3所示阀座压装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4所示罩盖与图7所示阀座铆接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阀座组装有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后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9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所示:
阀座组件10,阀座11,阀口111,环形台阶部112,凸部113,台阶部114,内壁部115,导向座12,环形槽121,环形阶梯部122,罩盖13,翻边部131,第一接管14,第二接管15;
螺母组件20,螺母21,连接板22,
丝杆30,转子部件40,阀针部件50,外壳60,止动部件70,焊圈80,线圈安装架9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及其组装方法,该电子膨胀阀的导向座与阀座在压装后还通过焊接固定,固定效果好,强度高,可防止运行过程中出现松动不良,产品的可靠性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便于理解和描述简洁,下文对电子膨胀阀及其阀座组件、阀座组件的组装方法一并说明,有益效果部分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方位词上、下等均是以图1至图9中零部件位于图中及零部件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为基准定义的,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不应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定。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电子膨胀阀一种具体实施例的轴测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子膨胀阀的剖面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组件10、螺母组件20、丝杆30、转子部件40、阀针部件50和外壳60。
其中,阀座组件10包括阀座11、导向座12、罩盖13、第一接管14和第二接管15。
请一并参考图3,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阀座组件的阀座的剖面示意图。
阀座11具有阀腔,其外周侧部开设有连接第一接管14的接口,该接口与阀腔连通,阀座11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接管15,第二接管15通过阀口111与阀腔连通。
本实施例中,阀座11的底部形成有沿阀腔轴线向下伸出的凸部113,该凸部113具有与阀腔连通的中心通孔,该中心通孔的顶端即形成阀口111,这样,第二接管15与阀座11配合时,可外套于该凸部113,实现两者之间的定位。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也可以不在阀座11的底部设置凸部113,而是设置一个凹槽,并将第二接管15插入该凹槽内,同样可以实现定位和固定连接。
导向座12的下端插装于阀座11内,导向座12的上端与螺母21配合连接,具体而言,阀座11具有内壁部115,导向座12的外缘部的外径与阀座11的内壁部115的内径相适应,从而方便两者的装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座12通过插装于螺母组件20的螺母21内实现装配过程中的导向配合;当然也可以将螺母组件20的螺母21插装于导向座12内来实现导向配合。
阀座11的上端固接有罩盖13,罩盖13的上端固接有外壳60。
螺母组件20还包括连接板22,连接板22呈环状结构,可以将连接板22作为嵌件,然后通过工程塑料注塑的方式使螺母21成型,连接板22与罩盖13的顶端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从而使螺母21与阀座组件10相对固定。
螺母21与丝杆30螺纹连接,丝杆30的下端连接有阀针部件50,阀针部件50穿过导向座12的导向孔伸入阀座11的阀腔,以与阀口111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螺母21包括位于上方的小径段和位于下方的大径段,其中,丝杆30插入螺母21内部,与螺母21的小径段螺纹配合,也就是说,丝杆30均具有外螺纹,螺母21的小径段具有内螺纹;具体地,连接板22设置在螺母21的大径段。
丝杆30与转子部件40固接,其中,转子部件40位于外壳60内,在外壳60的外周还固定连接有线圈安装架90,以用于安装线圈(图中未示出)。
当线圈通电后,驱动转子部件40转动,因丝杆30与转子部件40固接,所以丝杆30也随之转动,同时在丝杆30与螺母21的螺纹配合作用下,带动其下端连接的阀针部件50上下移动,以开启或关闭阀口111,从而调节第二接管15的冷媒流量。
本实施例中,为限制阀针部件50上下移动的范围,在螺母21的小径段外侧还套设有止动部件70。
以第一接管14为冷媒进口管,第二接管15为冷媒出口管为例说明该电子膨胀阀的工作过程。
当要使电子膨胀阀处于打开流通的状态下,线圈通电,在线圈电磁力的作用下,转子部件40转动,与转子部件40固接的丝杆30随之转动,在丝杆30与螺母21的螺纹连接配合下,带动阀针部件50沿轴向向上移动,而开启阀口111,此时,从第一接管14流入的冷媒通过阀口111流出第二接管15,电子膨胀阀处于打开状态。
当线圈反向通电时,在线圈电磁力的作用下,转子部件40逆向(与上述转向相比)转动,带动阀针部件50沿轴向向下移动,而关闭阀口111,此时,第一接管14与第二接管15之间被截止,电子膨胀阀处于关闭状态。
电子膨胀阀从上述的打开状态逐渐变换到关闭状态,或者从关闭状态变换到打开状态的过程,就是实现电子膨胀阀的冷媒流量调节的过程。
阀座组件10的导向座12对阀针部件50起到导向作用,可以理解,导向座12与阀座11的同心度影响着阀针部件50开启或关闭阀口111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导向座12与阀座11导向压装配合且焊接固定,罩盖13铆接于阀座11的上端后也通过焊接固定。另外,罩盖13也可以不采用铆接结构,而是先将罩盖13与阀座11通过点焊预固定,然后再一起通过炉焊固定。
如此设置,导向座12压配于阀座11后,两者的相对位置固定,再通过焊接固定,导向座12与阀座11的过盈压装可确保两者的同心度;另外,由于导向座12与阀座11后续还通过焊接固定,所以导向座12与阀座11配合的尺寸要求降低,对两者加工尺寸误差的要求降低,更便于加工和降低成本,同时,罩盖13与阀座11铆接后也通过焊接固定,这样,可避免在后续运行过程中,因加工误差或环境差异导致相关部件出现松动不良,可确保导向座12与阀座11的固定强度,及罩盖13与阀座11的固定强度,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具体的方案中,导向座12与阀座11通过炉焊固定,罩盖13与阀座11也通过炉焊固定,这样,导向座12与阀座11的焊接,以及罩盖13与阀座11的焊接可在同一焊接工序进行,简化加工步骤。
请一并参考图4至图6,图4为具体实施例中阀座组件的罩盖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具体实施例中阀座组件的导向座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具体实施例中组装有焊圈的导向座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的方案中,阀座11的内壁部115具有朝上的环形台阶部112,导向座12的外周壁具有朝下的环形阶梯部122,导向座12插装于阀座11的状态下,导向座12的环形阶梯部122与阀座11的环形台阶部112相抵接,这样,能够限定阀座11与导向座12两者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从而确保阀针部件50与阀口111配合的可靠性。当然,还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比如在导向座12的外周壁上设置环形台阶部,这样,在装配时,该环形台阶部可以与阀座11相抵接,以保证两者装配的相对位置。
具体的方案中,阀座11上端的外周壁还设有台阶面朝上的台阶部114,如图4所示,罩盖13整体呈圆筒形结构,其底端具有沿径向向内弯折的翻边部131,具体地,罩盖13以其翻边部131铆压于阀座11的台阶部114。
具体的,导向座12与阀座11的阀腔配合的周壁设有用于放置焊圈80的环形槽121,具体组装时,先将焊圈80放置在导向座12的环形槽121内,再将导向座12压装于阀座11,这样,便于后续导向座12与阀座11的焊接。
本实施例中,电子膨胀阀的组装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s01、制备阀座11和导向座12,在导向座12外缘部的周壁加工环形槽121;
s02、在环形槽121放置焊圈80,将导向座12的下端与阀座11压装;使导向座12的外缘部与阀座11的内壁部115配合;
s03、将步骤s02中组装好的阀座11和导向座12通过炉焊固定连接。
具体的方案中,在步骤s01中,还同时制备罩盖13、第一接管14和第二接管15;
步骤s02中,还将罩盖13铆接于阀座11的上端,并在接合处放置焊料;将第一接管14和第二接管15与阀座11组装,并在连接处放置焊料;
实际操作时,步骤s02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s21、在导向座12的环形槽121内放入焊圈80,如图6所示,再将放置有焊圈80的导向座12与阀座11导向压装,如图7所示;
s22、将罩盖13与阀座11铆接,如图8所示,并在接合处放置焊料;
s23、将第一接管14和第二接管15与阀座11组装,如图9所示,并在连接处放置焊料。
这样设置,可避免相关部件与阀座11的组装受其他部件影响,提高炉焊前各部件组装的可靠性。
步骤s03中,将步骤s02中组装好的阀座11、罩盖13、导向座12、第一接管14和第二接管15通过炉焊固定连接。
这样,导向座12与阀座11的焊接、罩盖13与阀座11的焊接以及第一接管14、第二接管15与阀座11的焊接为一道工序,通过一次炉焊即完成相关部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加工工序相对简单,且提高了阀座组件10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具体的,步骤s02中,在阀座11的内壁部115设置环形台阶部112,在导向座12的外周壁设置环形阶梯部122,导向座12的外缘部与阀座11的内壁部115配合时,环形阶梯部122与环形台阶部112抵接。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膨胀阀及其组装方法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1.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组件(10)和螺母(21),所述阀座组件(10)包括阀座(11)和导向座(12),所述螺母(21)与所述导向座(12)导向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1)包括内壁部(115)所述导向座(12)的外缘部与所述内壁部(115)配合,所述导向座(12)外缘部的周壁设置有环形槽(121),所述导向座(12)与所述阀座(11)焊接固定,所述环形槽(121)被熔化后的焊料填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盖(13),所述罩盖(13)与所述阀座(11)的上端铆接并且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1)的内壁部(115)设置有环形台阶部(112),所述导向座(12)的外周壁设置有环形阶梯部(122),所述环形阶梯部(122)与所述环形台阶部(112)抵接。
4.电子膨胀阀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01、制备阀座(11)和导向座(12),在所述导向座(12)外缘部的周壁加工环形槽(121);
s02、在所述环形槽(121)放置焊圈(80),将所述导向座(12)的下端与所述阀座(11)压装;使所述导向座(12)的外缘部与所述阀座(11)的内壁部(115)配合;
s03、将步骤s02中组装好的所述阀座(11)和所述导向座(12)、通过炉焊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膨胀阀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01中,还同时制备罩盖(13)、第一接管(14)和第二接管(15);
所述步骤s02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罩盖(13)铆接于所述阀座(11)的上端,并在接合处放置焊料;
将所述第一接管(14)和所述第二接管(15)与所述阀座(11)组装,并在连接处放置焊料;
所述步骤s03中,将所述步骤s02中组装好的所述阀座(11)、所述罩盖(13)、所述导向座(12)、所述第一接管(14)和所述第二接管(15)通过炉焊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膨胀阀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2中,在所述阀座(11)的内壁部(115)设置环形台阶部(112),在所述导向座(12)的外周壁设置环形阶梯部(122),所述导向座(12)的外缘部与所述阀座(11)的内壁部(115)配合时,所述环形阶梯部(122)与所述环形台阶部(112)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所述导向座(12)与所述阀座(11)压装,再将所述罩盖(13)与所述阀座(11)铆接,最后再将所述第一接管(14)和所述第二接管(15)与所述阀座(11)组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