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3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防止从原稿和打印物泄漏信息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一般的技术,存在以下技术:在利用打印机的打印完成之前,当用户携带的便携装置和打印机的距离为预定的阈值以上时,将忘记取走打印物的内容输出到该便携装置。在该一般的技术中,例如,在利用设置于便利商店的打印机的打印完成之前,当用户离开该便利商店时,将忘记取走打印物的内容输出到该便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summary)

当用户在复印中离开复印机时,存在原稿和打印物被用户以外的第三者看到或拿走的危险性。在原稿和打印物中存在包含个人信息等想保密的信息的情况,因此原稿和打印物被第三者看到或拿走变为信息泄漏,是安全问题。

在一般的技术中,在用户离开便利商店的情况下,向用户警告忘记取走原稿和打印物对防止忘记取走原稿和打印物是有效的,但是在用户离开复印机或打印机,可用户还留在便利商店内的情况下,不进行上述警告,存在安全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所作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比现有更可靠地,防止放置在复印机等上的原稿和打印物被第三者看到或拿走,以降低信息泄露的危险性。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具备原稿读取部、通信部、距离判断部、原稿放置判断部、控制部、接近者判定部。所述原稿读取部用于读取由自动输稿装置输送来的原稿、或载置在原稿载置面上的原稿。所述通信部在与用户携带的便携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所述距离判断部用于判断所述便携装置和本图像读取装置的距离是否已达到预定的第一阈值,和是否已达到比所述第一阈值小的预定的第二阈值。所述原稿放置判断部用于将通过所述距离判断部判断所述距离已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作为条件的一个,判断由所述原稿读取部读取到的原稿是否放置在本图像读取装置上。在通过所述原稿放置判断部判断为所述原稿放置在本图像读取装置上的状态下,在通过所述距离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距离已达到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用于经由所述通信部,将表示忘记取走所述原稿的内容的预定的第一警告信息向所述便携装置发送。所述接近者判定部判定有无向本图像读取装置的接近者。在通过所述原稿放置判断部暂时判断为所述原稿放置在本图像读取装置上的状态下,在通过所述接近者判定部判定为存在所述接近者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经由所述通信部,将表示通过他人的信息泄露的危险性的预定的第二警告信息向所述便携装置发送,在通过所述原稿放置判断部暂时判断为所述原稿放置在本图像读取装置上的状态下,即使在存在向本图像读取装置的所述接近者的情况下,在通过所述距离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距离已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制部不向所述便携装置发送所述第二警告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形成部、通信部、距离判断部、打印物放置判断部、控制部、接近者判定部。所述图像形成部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所述通信部在与用户携带的便携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所述距离判断部判断所述便携装置和本图像形成装置的距离是否已达到预定的第一阈值,和是否已达到比所述第一阈值小的预定的第二阈值。所述打印物放置判断部将通过所述距离判断部判断所述距离已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作为条件的一个,判断由所述图像形成部在所述记录纸上形成图像而获得的打印物是否放置在本图像形成装置上。在通过所述打印物放置判断部判断为所述打印物放置在本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状态下,在通过所述距离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距离已达到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经由所述通信部,将表示忘记取走所述打印物的内容的预定的第三警告信息向所述便携装置发送。所述接近者判定部判定有无向本图像形成装置的接近者。在通过所述打印物放置判断部暂时判断为所述打印物放置在本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状态下,在通过所述接近者判定部判定为存在所述接近者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经由所述通信部,将表示通过他人的信息泄露的危险性的预定的第四警告信息向所述便携装置发送,在通过所述打印物放置判断部暂时判断为所述打印物放置在本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状态下,即使在存在向本图像形成装置的所述接近者的情况下,在通过所述距离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距离已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制部不向所述便携装置发送所述第四警告信息。

根据本发明,在原稿或打印物一直放置,且用户携带的便携装置和本图像读取装置或本图像形成装置的距离达到第一阈值的情况(例如,用户离开设置有复印机的便利商店的情况)下,表示忘记取走原稿或打印物的内容的警告信息向上述便携装置被发送。由此,在离开便利商店时等用户远离复印机等时,能够使用户注意到忘记取走原稿或打印物。

另外,在放置有原稿或打印物的状态下,在用户以外的第三者向本图像读取装置或本图像形成装置接近的情况(即,信息泄漏的危险性变高的情况)下,表示信息泄漏的危险性的警告信息向上述便携装置被发送。即,即使用户没有远离复印机等(例如,用户没有离开便利商店),在通过他人的信息泄漏的危险性变高的情况下,上述警告信息也向上述便携装置被发送。由此,能够降低信息泄漏的危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概要地示出了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而成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内部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具备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而成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a以及图3b分别是本发明的表示图像形成装置和携带便携装置的用户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从图像形成装置向便携装置发送警告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和携带便携装置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6是概要地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内部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7是概要地示出了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内部结构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概要地示出了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而成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内部结构的功能框图,图2是示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而成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此外,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是从图像形成装置1去掉图像形成部12以及定影部13的结构。

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为同时具备复印功能、打印机功能、扫描功能、以及传真功能这样的多功能复合机。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控制单元10、原稿给送部6、原稿读取部5、图像形成部12、定影部13、供纸部14、开闭开关51、近距离通信部31、操作部47、以及网络接口部91。

对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原稿读取动作的情况进行说明。原稿读取部5例如具有作为光学地读取原稿的扫描仪的ccd(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device)),以生成表示原稿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具体地,原稿读取部5光学地读取通过原稿给送部6输送来的原稿、或载置在承片玻璃161上的原稿的图像,然后生成图像数据。由原稿读取部5生成的图像数据保存在省略图示的图像存储器等中。此外,原稿给送部6以及承片玻璃161是权利要求书中的自动输稿装置、原稿载置面的一个例子。

另外,原稿给送部6在原稿读取部5的上表面通过合页等可开闭地构成,原稿给送部6具备原稿垫61以及原稿排出托盘62。原稿垫61在读取载置在承片玻璃161上的原稿的情况下作为原稿按压盖而起作用。原稿排出托盘62装载由原稿给送部6输送并由原稿读取部5读取之后的原稿。此外,原稿排出托盘62设有检测在该原稿排出托盘62中是否存在原稿的原稿检测部63。

在原稿读取部5中,设有用于检测原稿垫61的开闭的开闭开关51。此外,原稿垫61以及开闭开关51分别是权利要求书中的原稿按压部件、开闭检测部的一个例子。

对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图像形成动作的情况进行说明。基于从通过原稿读取动作生成的图像数据、或从作为网络连接的外部装置20的个人计算机等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图像形成部12在从供纸部14供给的记录纸上形成色粉图像。图像形成部12包括:未图示的品红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未图示的青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未图示的黄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未图示的黑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中间转印带(像载体)、以及二次转印辊。这些图像形成单元分别具备感光体鼓、显影装置、带电装置、曝光装置、一次转印辊。

定影部13对通过图像形成部12而形成了色粉图像的记录纸通过定影辊进行加热以及加压,使色粉图像定影在记录纸上,实施了定影处理的记录纸被排出到排出托盘151。供纸部14具备送纸盒。

近距离通信部31使用nfc((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bluetooth(注册商标)、或无线lan(局域网)等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在与用户携带的便携装置71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便携装置71具备nfc通信等近距离通信用接口部以及无线lan通信用接口部和显示部72,并且能够获取该便携装置71的位置信息,例如,可列举智能手机。

操作部47关于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执行的各种动作以及处理,从操作者处接收图像形成操作实施指示等指示。操作部47具备显示部473,该显示部473用于显示对操作者的操作引导等。显示部473具有触摸面板功能,操作者能够触摸被进行画面显示的按钮或按键以对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操作。

网络接口部91用于与局域内或是互联网上的个人计算机或服务器等外部装置20或便携装置71进行各种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此外,网络接口部91是权利要求书中的通信部的一个例子。

控制单元10包含处理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以及专用的硬件电路而构成。处理器例如为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as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mpu(微处理单元(microprocessingunit))等。控制单元10具备控制部100、操作接受部101、距离判断部102、原稿放置判断部103、接近者判定部104。

控制单元10用于通过依照存储在未图示的hdd(硬盘驱动器(harddiskdrive))中的控制程序的上述处理器的动作,作为控制部100、操作接受部101、距离判断部102、原稿放置判断部103、以及接近者判定部104起作用。但是,控制部100等还能够不取决于依照控制单元10的控制程序的操作,而是分别通过硬件电路构成。以下,只要不特别提到,那么关于各种实施方式都是同样的。

控制部100用于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的动作控制进行管理。控制部100与原稿给送部6、原稿读取部5、图像形成部12、定影部13、供纸部14、开闭开关51、近距离通信部31、操作部47、以及网络接口部91连接,并进行这些各部分的驱动控制。

例如,控制部100通过nfc通信等,从靠近图像形成装置1的近距离通信部31的便携装置71获取存储在便携装置71中的个人信息(例如,id代码、该便携装置71的ip地址)。

操作接受部101用于经由操作部47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例如,操作接受部101用于通过显示部473具有的触摸面板功能来接受对操作部47具备的硬键的用户操作,进一步地,接受在显示部473上显示的操作画面的用户操作。

例如,当操作接受部101接受复印开始的用户操作时,控制部100用于经由网络接口部91向便携装置71发送表示将该便携装置71的位置信息定期地向图像形成装置1发送的内容的指令。由此,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掌握便携装置71的位置。

距离判断部102用于判断用户携带的便携装置71和图像形成装置1的距离d是否已达到预定的第一阈值d1(作为用户远离图像形成装置1的距离。例如,10m)。此外,距离判断部102基于从便携装置71发送来的该便携装置71的位置信息和事先登记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位置信息,计算距离d。

进一步地,距离判断部102用于判断距离d是否已达到比第一阈值d1小的预定的第二阈值d2(作为用户在图像形成装置1附近的距离。例如,1m)。

原稿放置判断部03用于判断由原稿读取部5读取到的原稿是否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例如,在原稿读取部5进行了载置在承片玻璃161上的原稿的读取之后,在(i)通过开闭开关51一直没有检测到原稿垫61的开放或(ii)通过原稿检测部63检测到在原稿排出托盘62上存在原稿的状态下,在通过距离判断部102判断为距离d已达到第二阈值d2的情况下,原稿放置判断部103用于判断该原稿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在此处,为承片玻璃161)上。

另外,在原稿读取部5进行了由原稿给送部6输送来的原稿的读取之后,在通过原稿检测部63检测到在原稿排出托盘62上存在原稿的状态下,在通过距离判断部102判断为距离d已达到第二阈值d2的情况下,原稿放置判断部103用于判断该原稿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在此处,为原稿排出托盘62)上。

接近者判定部104用于判定有无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接近者。例如,在通过开闭开关51检测到原稿垫61的开放的情况下,接近者判定部104用于判定存在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接近者。例如,在从检测到通过开闭开关51未检测到原稿垫61的开放的状态到检测到原稿垫61的开放的情况下,接近者判定部104用于判定存在接近者。另外,在操作接受部101接受到用户操作的情况下,接近者判定部104判定存在接近者。另外,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图像形成装置1还具备检测人向该图像形成装置1的接近的人体检测部104a(例如,检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的人体感应传感器),在人体检测部104a检测到人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接近的情况下,接近者判定部104还用于判定存在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接近者。

接下来,对以下内容进行说明:在发生忘记取走原稿的情况下,基于图像形成装置1和携带的便携装置71的用户的位置关系进行的、从图像形成装置1向便携装置71发送警告信息的处理。图3a以及图3b分别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和携带便携装置71的用户的位置关系的图。图4是示出从图像形成装置1向便携装置71发送警告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

如图3a所示,在通过原稿放置判断部103判断为原稿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的状态下(在步骤s1中为是时),在通过距离判断部102还用于判断为距离d已达到第一阈值d1的情况下(在步骤s2中为是时),控制部100经由网络接口部91,用于将表示忘记取走原稿的内容的预定的第一警告信息向符合使用近距离通信部31事先获取到的ip地址的便携装置71发送(步骤s3)。例如,具有“原稿忘在复印机上了”这样的消息的第一警告信息向便携装置71被发送。此外,在通过原稿放置判断部103判断为原稿没有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的状态时(在步骤s1中为否时),控制部100不进行步骤s2以后的处理。

便携装置71具备应用,该应用具有将从图像形成装置1发送来的警告信息表示的消息在显示部72上显示的功能。因此,如图3a所示,当原稿一直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且携带便携装置71的用户u1远离图像形成装置1超过距离d时,在便携装置71的显示部72上显示上述这样的消息。

如图3b所示,在通过原稿放置判断部103判断为原稿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的状态下(在步骤s1中为是时),在通过距离判断部102判断为距离d没有达到第一阈值d1(在步骤s2中为否时),而且,通过接近者判定部104判定为存在接近者的情况下(在步骤s4中为是时),用户以外的第三者向图像形成装置1接近,因此控制部100经由网络接口部91,将表示通过他人的信息泄漏的危险性的预定的第二警告信息向符合上述ip地址的便携装置71发送(步骤s5)。例如,具有“存在已复印或已扫描的原稿忘在复印机上的可能性,存在其他人看到或带走忘记的原稿的危险性”这样的消息的第二警告信息向便携装置71被发送。此外,在步骤s4中,在通过接近者判定部104判定为不存在接近者的情况下(在步骤s4中为否时),控制部100不将第二警告信息向便携装置71发送。

因此,如图3b所示,在原稿一直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且用户u1以外的第三者u2向图像形成装置1接近的情况下,即使携带便携装置71的用户u1没有远离图像形成装置1超过距离d(第一阈值d1),在便携装置71的显示部72上也显示上述这样的消息。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在原稿一直放置,且用户携带的便携装置71和图像形成装置1的距离d已达到第一阈值d1的情况(例如,用户离开设置有复印机的便利商店的情况)下,表示忘记取走原稿的内容的第一警告信息向便携装置71被发送。由此,在离开便利商店时等用户远离复印机等时,能够使用户注意到忘记取走原稿。

另外,在放置有原稿的状态下,在用户以外的第三者向图像形成装置1接近的情况(即,通过他人的信息泄漏的危险性变高的情况)下,表示信息泄漏的危险性的第二警告信息向便携装置71被发送。即,即使用户没有远离复印机等(例如,用户没有离开便利商店),在通过他人的信息泄漏的危险性变高的情况下,第二警告信息也向便携装置71被发送。由此,能够降低通过他人的信息泄漏的危险性。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携带便携装置71的用户u1远离图像形成装置1超过距离d(第一阈值d1)的情况下(参照图5),在该时间点下,无论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接近者是否存在,控制部100都将第一警告信息向便携装置71发送。也就是说,在携带便携装置71的用户u1远离图像形成装置1超过距离d(第一阈值d1)的情况下,已经向便携装置71发送了第一警告信息,另外,认定为即使通知了用户以外的第三者向图像形成装置1接近也难以处理,因此向便携装置71新发送第二警告信息的效果可以认为较小。

因此,在通过原稿放置判断部103判断为原稿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的状态下,在通过距离判断部102判断为距离d已达到第一阈值d1的情况下,即使通过接近者判定部104判定为存在接近者,控制部100也不将第二警告信息向便携装置71发送。

另外,以上举例对关于原稿的防止信息泄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作为第二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如图6所示,取代原稿放置判断部103,通过在控制单元10中具备打印物放置判断部105,来防止从打印物的信息泄漏,该打印物放置判断部105判断通过图像形成部12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而获得的打印物是否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

例如,在排出托盘151上设置打印物检测传感器,在开始通过图像形成部12向记录纸的图像形成之后,在通过打印物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在排出托盘151上存在打印物的状态下,在通过距离判断部102判断为距离d已达到第二阈值d2的情况下,打印物放置判断部105判断该打印物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在此处,为排出托盘151)上。

在通过打印物放置判断部105判断为打印物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的状态下,在通过距离判断部102判断为距离d已达到第一阈值d1的情况下,控制部100经由网络接口部91,还用于将表示忘记取走打印物的内容的预定的第三警告信息(相当于第一警告信息)向便携装置71发送。

进一步地,在通过打印物放置判断部105判断为打印物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的状态下,在通过接近者判定部104判定存在接近者的情况下,用户以外的第三者向图像形成装置1接近,因此控制部100经由网络接口部91,还用于将表示通过他人的信息泄漏的危险性的第四警告信息(相当于第二警告信息)向便携装置71发送。

另外,在通过打印物放置判断部105判断为打印物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的状态下,在通过距离判断部102判断为距离d已达到第一阈值d1的情况下,即使通过接近者判定部104判定为存在接近者,控制部100也不将第四警告信息(相当于第二警告信息)向便携装置71发送。

因此,根据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能够比现有更可靠地,防止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的原稿和打印物被第三者看到或拿走,以降低通过他人的信息泄露的危险性。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使用复合机进行了说明,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也可以是具有复印功能或打印机功能、扫描功能的其他图像读取装置或图像形成装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图1至图7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表示的结构以及处理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并不意味着将本发明限定于该结构以及处理。


技术特征: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原稿读取部,用于读取由自动输稿装置输送来的原稿、或载置在原稿载置面上的原稿;

通信部,用于在与用户携带的便携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距离判断部,用于判断所述便携装置和本图像读取装置的距离是否已达到预定的第一阈值,和是否已达到比所述第一阈值小的预定的第二阈值;

原稿放置判断部,用于将通过所述距离判断部判断所述距离已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作为条件的一个,判断由所述原稿读取部读取到的原稿是否放置在本图像读取装置上;

控制部,用于在通过所述原稿放置判断部判断为所述原稿放置在本图像读取装置上的状态下,在通过所述距离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距离已达到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经由所述通信部,将表示忘记取走所述原稿的内容的预定的第一警告信息向所述便携装置发送;

接近者判定部,用于判定有无向本图像读取装置的接近者;

所述控制部,

还用于在通过所述原稿放置判断部暂时判断为所述原稿放置在本图像读取装置上的状态下,在通过所述接近者判定部判定为存在所述接近者的情况下,经由所述通信部,将表示通过他人的信息泄漏的危险性的预定的第二警告信息向所述便携装置发送,

在通过所述原稿放置判断部暂时判断为所述原稿放置在本图像读取装置上的状态下,即使在存在向本图像读取装置的所述接近者的情况下,在通过所述距离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距离已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也不将所述第二警告信息向所述便携装置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距离判断部还用于基于经由通信部从所述便携装置发送来的该便携装置的位置信息和事先登记的本图像读取装置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可开闭的原稿按压部件,用于按压载置在所述原稿载置面上的原稿;

开闭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原稿按压部件的开闭;

在所述原稿读取部进行了载置在所述原稿载置面上的原稿的读取之后,在通过所述开闭检测部一直没有检测到所述原稿按压部件的开放,且通过所述距离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距离已达到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原稿放置判断部判断所述原稿放置在本图像读取装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检测到通过所述开闭检测部未检测到所述原稿按压部件的开放的状态到检测到所述原稿按压部件的开放的情况下,所述接近者判定部还用于判定存在所述接近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原稿排出托盘,用于装载由所述自动输稿装置输送并由所述原稿读取部读取之后的原稿;

原稿检测部,用于检测在所述原稿排出托盘上是否存在原稿;

在所述原稿读取部进行了由所述自动输稿装置输送来的原稿的读取之后,在通过所述原稿检测部检测到在所述原稿排出托盘上存在原稿的状态下,在通过所述距离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距离已达到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原稿放置判断部还用于判断所述原稿放置在本图像读取装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可开闭的原稿按压部件,用于按压载置在所述原稿载置面上的原稿;

开闭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原稿按压部件的开闭;

在从检测到通过所述开闭检测部未检测到所述原稿按压部件的开放的状态到检测到所述原稿按压部件的开放的情况下,所述接近者判定部还用于判定存在所述接近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人体检测部,用于检测向本图像读取装置的人的接近;

在通过所述人体检测部检测到向本图像读取装置的人的接近的情况下,所述接近者判定部还用于判定为存在所述接近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控制程序,进一步地,

作为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的操作接受部起作用,

在所述操作接受部接受到用户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接近者判定部还用于判定存在所述接近者。

9.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近距离通信部,用于在与所述便携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所述控制部还用于通过无线通信从靠近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所述便携装置事先获取在该便携装置中存储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警告信息发送到符合该ip地址的便携装置。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图像形成部,用于基于通过由所述原稿读取部的读取而获得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形成部,用于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

通信部,用于在与用户携带的便携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距离判断部,用于判断所述便携装置和本图像形成装置的距离是否已达到预定的第一阈值,和是否已达到比所述第一阈值小的预定的第二阈值;

打印物放置判断部,用于将通过所述距离判断部判断所述距离已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作为条件的一个,判断由所述图像形成部在所述记录纸上形成图像而获得的打印物是否放置在本图像形成装置上;

控制部,用于在通过所述打印物放置判断部判断为所述打印物放置在本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状态下,在通过所述距离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距离已达到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经由所述通信部,将表示忘记取走所述打印物的内容的预定的第三警告信息向所述便携装置发送;

接近者判定部,用于判定有无向本图像形成装置的接近者;

所述控制部,

在通过所述打印物放置判断部暂时判断为所述打印物放置在本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状态下,在通过所述接近者判定部判定为存在所述接近者的情况下,经由所述通信部,将表示通过他人的信息泄漏的危险性的预定的第四警告信息向所述便携装置发送,

在通过所述打印物放置判断部暂时判断为所述打印物放置在本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状态下,即使在存在向本图像形成装置的所述接近者的情况下,在通过所述距离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距离已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也不将所述第四警告信息向所述便携装置发送。

技术总结
图像读取装置具备:原稿放置判断部,用于判断原稿是否放置在本图像读取装置上;通信部,用于在与用户携带的便携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接近者判定部,用于判定有无向本图像读取装置的接近者;控制部,用于在通过原稿放置判断部判断为原稿放置在本图像读取装置上的状态下,在通过距离判断部判断为本图像读取装置和便携装置的距离已达到预定的第一阈值,且通过接近者判定部判定为存在接近者的情况下,通过通信部,将表示通过他人的信息泄漏的危险性的警告信息向便携装置发送。根据该图像读取装置,更可靠地防止放置在复印机等上的原稿和打印物被第三者看到或拿走,以降低信息泄露的危险性。

技术研发人员:仓桥太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0.01.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47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