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0


本发明涉及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与以往的大量印刷相比,多品种/小批量的印刷作业持续增加,所以需要能够应对短交付期的订单。在中小规模的标签市场中,也以数码产品打印机为实现工具(engine)而要求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要求稳定的质量的印刷物。因此,提出了读取由数码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打印出的纸张图像的颜色、位置、倍率等并从读取信息中向数码打印机反馈校正量的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例如具有具备对纸张照射光的照明装置(光源)和读取纸张的反射光的信息的线传感器的扫描仪,能够在读取位置进行纸张的横宽方向的线信息的读取,并且能够通过纸张输送部的输送进行纸张的输送方向的读取。在扫描仪中,能够廉价地且以比测色计快的速度读取宽范围的图像。

用户在输出要打印的图像之前实施以由扫描仪读取出的读取信息进行校正的调整模式。在调整模式中,能够将由扫描仪读取出的第1个图像的颜色信息作为正确的值反馈给第2个及其以后的图像。由此,在用户输出要打印的图像时,能够通过用扫描仪读取图像而以高的生产率进行图像的自动校正。

作为上述扫描仪的一个例子,公开了如下结构:根据由传感器的读取位置和遏制纸张的变动的按压部件的配置位置确定的颜色判定区域确定图像的读取范围,从而能够准确地读取形成于纸张的图像的颜色(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8-117200号公报)。

另外,公开了如下结构:通过使作为读取对象的原稿介质通过的间隙为预定距离以下的距离,无论原稿的纸厚如何都能够可靠且高速地读取原稿表面的信息(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10-290318号公报)。

但是,为了用扫描仪稳定地读取图像的颜色,读取位置(焦点位置)处的垂直方向的位置(读取高度)要求高的精度。在读取位置处在垂直方向上发生纸张的偏移时,由于曝光部的反射光量的变化而大幅发生色差。在上述日本特开2018-117200号公报记载的结构中,一方面与读取部相对置的背景部件中的基准部件被固定,另一方面按压部件对纸张面施力。因此,在上述日本特开2018-117200号公报记载的结构的情况下,存在由于纸张厚度而纸张的读取面与读取部之间的距离(读取高度)变动而读取精度恶化这样的课题。

另外,上述日本特开平10-290318号公报记载的结构构成为导引板通过施力部件将纸张向读取部上推,无论纸张的厚度如何都会读取纸张表面的信息。因此,关于纸张表面的信息,能够固定读取面与读取部之间的距离而读取。然而,上述日本特开平10-290318号公报记载的结构无法调整读取面与读取部之间的距离,所以在根据作业而变更了要读取的面的情况下(例如从正面变更为背面的情况下),读取精度恶化。另外,由于上述上推动作而读取部的底面、纸张以及导引板密接,所以有可能读取部的底面、纸张以及导引板发生瑕疵,还有可能异物附着。这样,在上述日本特开平10-290318号公报记载的结构的情况下,存在读取精度和图像质量恶化这样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论纸张的厚度如何都能够充分地确保读取精度和图像质量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课题中的至少一个,反映了本发明的一个侧面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读取部,读取在介质上形成的图像;

调整部件,调整与所述图像读取部相对置的读取位置处的所述介质和所述图像读取部的距离;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调整部件,对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所述介质的所述图像读取部侧的第1面的图像的第1配置和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所述介质的与所述第1面不同的第2面的图像的第2配置进行切换。

为了实现上述课题中的至少一个,反映了本发明的一个侧面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形成部,在介质上形成图像;以及

上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由所述图像形成部在介质上形成的图像。

附图说明

本发明通过以下所示的详细的说明和附图将会进一步被完全理解。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在此,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像读取装置的第1配置的图。

图4是示出图像读取装置的第2配置的图。

图5是示出使推押部件移动的结构的变形例的图。

图6是示出图像读取装置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变形例1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第1配置的图。

图8是示出变形例1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第2配置的图。

图9是示出变形例2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第1配置的图。

图10是示出变形例2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第2配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结构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是在卷状的连续纸(介质:连续介质)p上形成图像的装置。图像形成装置100如图1所示构成为沿着连续纸p的输送方向(纸张输送方向)从上游侧起连接有供纸装置1、主体部2、图像读取装置3、卷绕装置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传送本发明的介质即连续纸p的结构而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传送单页纸的结构。

供纸装置1是将连续纸p提供给主体部2的装置。供纸装置1将卷绕于支承轴x的连续纸p例如经由放出(unwinding)辊、供纸辊等多个输送辊对以固定的速度输送到主体部2。通过主体部2具备的控制部21控制供纸装置1的供纸动作。

主体部2以利用电子照相工艺技术的中间转印方式进行图像形成。主体部2如图2所示构成为具备控制部21、图像处理部22、图像形成部23、纸张输送部24、存储部25、操作显示部26、通信部27以及通信i/f部28,各部分被总线29连接。

控制部21具备cpu、rom、ram等。控制部21的cpu从rom读出与处理内容对应的程序并在ram中展开,与展开的程序协作地对主体部2的各块、供纸装置1、图像读取装置3、卷绕装置4等的动作进行集中控制。

图像处理部22对经由通信部27等输入的作业的图像数据实施浓度校正处理、栅格化处理、颜色变换处理、中间色调处理等图像处理而输出到图像形成部23。

图像形成部23如图1所示构成为具备与y(黄色)、m(品红色)、c(青色)以及k(黑色)的颜色分量分别对应的4组曝光部2a、感光体2b、显影部2c、带电部2d、清洁部2e及一次转印辊2f、中间转印体201、二次转印辊202和定影部203。图像形成部23根据输入的图像数据在各颜色的感光体2b上形成各色调色剂像,依次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201,使4色的调色剂像重叠,然后利用二次转印辊202将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到从供纸装置1提供的连续纸p,从而在连续纸p上形成图像。然后,通过定影部203使形成的图像在连续纸p上定影。

纸张输送部24具有多个输送辊及其驱动源,输送从供纸装置1输送来的连续纸p。

存储部25例如由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所谓闪存存储器)、硬盘驱动器等构成。存储部25存储输入的作业的图像数据、作业的设定信息等。此外,这些数据等也可以存储于控制部21的ram。

操作显示部26例如由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lcd:liquidcrystaldisplay)构成,作为显示部261以及操作部262发挥功能。

显示部261依照从控制部21输入的显示控制信号,进行各种操作画面、图像的状态、各功能的动作状况等的显示。

操作部262具备数字键、启动键等各种操作键,接受用户的各种输入操作,将操作信号输出到控制部21。

通信部27例如由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卡等通信控制卡构成,在与连接于lan、wan(wideareanetwork,广域网)等通信网络的外部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之间进行各种数据的发送接收。

通信i/f部28具有用于与供纸装置1、图像读取装置3、卷绕装置4连接的通信接口。

图像读取装置3读取由主体部2形成了图像的连续纸p而取得读取图像。图像读取装置3如图2所示构成为具备控制部31、读取部(图像读取部)32、纸张输送部(输送部)33、驱动部34、存储部35以及通信i/f部36,各部分被总线37连接。另外,图像读取装置3如图1所示构成为具备校正部件38和背景部件39。

控制部31具备cpu、rom、ram等。控制部31的cpu从rom读出与处理内容对应的程序并在ram中展开,与展开的程序协作,根据从主体部2发送的控制信号对图像读取装置3的各块的动作进行集中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31执行切换控制处理(参照图6),将图像读取装置3内的各部分(推押部件324a、324b)的配置切换控制为第1配置(参照图3)或者第2配置(参照图4)。具体而言,控制部31控制(调整)推押部件324a、324b的位置,对读取部32读取连续纸p的读取部32侧的第1面的图像的第1配置和读取部32读取连续纸p的与第1面不同的第2面的图像的第2配置进行切换。

读取部32构成为具备光源321、透镜322以及ccd线传感器323,对从主体部2被输送到读取位置rp的连续纸p光学地进行扫描,使来自连续纸p的反射光通过透镜322成像在ccd线传感器323的受光面上并进行光电变换而生成读取图像。

在读取部32的纸张输送方向上游侧和下游侧,如图3以及图4所示,具备对与读取部32相对置的读取位置rp处的连续纸p和读取部32的距离进行调整的本发明的调整部件(第1推押部件)即推押部件324a、推押部件324b。

推押部件324a、324b被配置为与由纸张输送部33输送的连续纸p的输送路径相比更靠读取部32侧。另外,推押部件324a、324b被配置为与读取部32的读取面rs(在读取位置rp处透镜322的焦点对准的面(读取部32能够最清晰地读取的面))平行。另外,推押部件324a、324b构成为能够通过马达m1、m2在与读取面rs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具体而言,通过马达m1、m2使推押部件324a、324b在与读取面rs垂直的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在第1配置(参照图3)与第2配置(参照图4)之间切换图像读取装置3内的配置。此外,在初始状态下为第1配置。

此外,在图3以及图4所示的例子中,作为使推押部件324a、324b在与读取面rs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结构,例示马达m1、m2而进行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5所示使用螺线管sn1、sn2代替马达m1、m2。

推押部件324a、324b在图3所示的第1配置的状态下利用输送部件333、334对连续纸p赋予张力,从而使通过读取位置rp的连续纸p的读取部32侧的纸面(正面:第1面)位于读取部32的读取面rs。即,推押部件324a、324b在第1配置的状态下切线与读取面rs一致。

另外,推押部件324a、324b在图4所示的第2配置的状态下利用输送部件333、334对连续纸p赋予张力,从而使通过读取位置rp的连续纸p的与读取部32侧的纸面不同的纸面(背面:第2面)位于读取部32的读取面rs。

作为推押部件324a、324b,例如能够应用在与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滚轴、辊、棒状的部件等。但是,考虑到有可能连续纸p、推押部件324a、324b发生瑕疵,优选应用能够利用连续纸p从动旋转的滚轴、辊等部件。推押部件324a、324b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应用金属、橡胶等。

纸张输送部33如图1所示例如具备由输送辊等构成的多个输送部件331~336,沿着纸张输送路径输送从主体部2输送出的连续纸p。输送部件331~336以此顺序排列于纸张输送方向上游侧至下游侧。

纸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推押部件324a所相邻的输送部件333的位置被设置为如图4所示该输送部件333和连续纸p相接的位置与推押部件324a和连续纸p相接的位置相比更靠远离读取面rs的一侧(上方)。同样地,下游侧的推押部件324b所相邻的输送部件334的位置被设置为该输送部件334和连续纸p相接的位置与推押部件324b和连续纸p相接的位置相比更靠远离读取面rs的一侧(上方)。通过该结构,能够使输送部件333、334位于与推押部件324a、324b相比更靠远离读取面rs的一侧(上方),在读取位置rp对连续纸p提供张力,无论纸的厚度如何,都能够使纸面(表面)位于读取面rs,能够进行精度高的读取。

即,输送部件333、334作为对连续纸p赋予张力的张力赋予部发挥功能。

驱动部34构成为具备用于使输送部件331~336旋转的驱动源(马达等)、与驱动源的输出轴连结的齿轮等。

存储部35由非易失存储器等构成,存储由读取部32读取出的读取图像、读取部32的校正值等。

通信i/f部36具有用于与供纸装置1、图像读取装置3、卷绕装置4连接的通信接口。

校正部件38是在读取部32的校正时使用的表面为白色的板状的部件。

背景部件39是在连续纸p的读取时被用作反射板的表面为黑色的板状的部件。

校正部件38以及背景部件39构成为根据其用途而任意一方被配置于与读取部32相对置的位置。

卷绕装置4是将从图像读取装置3输送来的连续纸p经由多个输送辊对(例如放出辊、排纸辊)以固定的速度卷绕到支承轴y的装置。通过主体部2具备的控制部21控制卷绕装置4的卷绕动作。

[2.动作的说明]

接下来,参照图6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图像读取装置3的动作(切换控制处理)。以从主体部2接收到打印动作(连续纸p的输送)的开始信号为契机而开始该处理。

首先,图像读取装置3的控制部31取得连续纸p的读取面的设定(步骤s1)。连续纸p的读取面的设定是指,表示成为读取部32的读取的对象的纸面是正面还是背面的设定。此外,作为成为读取的对象的纸面,不限于正面以及背面,例如也可以是位于正面与背面的中间的面。

接下来,控制部31参照在步骤s1中取得的连续纸p的读取面的设定,判定成为读取的对象的纸面是否是正面(步骤s2)。

控制部31在判定为成为读取的对象的纸面是正面的情况下(步骤s2:“是”),转移到步骤s6。

另一方面,控制部31在判定为成为读取的对象的纸面并非正面(例如是背面)的情况下(步骤s2:“否”),转移到接下来的步骤s3。

在步骤s3中,控制部31计算连续纸p的读取面(在此背面)和连续纸p的正面的差。

接下来,控制部31控制马达m1、m2,使推押部件324a、324b在与读取面rs垂直的方向上移动与在步骤s3中计算出的连续纸p的读取面和正面的差对应的量(步骤s4)。由此,图像读取装置3内的配置从第1配置被切换到第2配置。

接下来,控制部31判定步骤s4中的推押部件324a、324b的移动是否完成(步骤s5)。

控制部31在判定为步骤s4中的推押部件324a、324b的移动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5:“是”),转移到接下来的步骤s6。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步骤s4中的推押部件324a、324b的移动未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5:“否”),反复步骤s5的处理,直至推押部件324a、324b的移动完成。

在步骤s6中,控制部31通过读取部32读取连续纸p的图像。另外,控制部31将读取出的图像(读取图像)经由通信i/f部36发送到主体部2。

在主体部2中,根据从图像读取装置3发送的读取图像,计算图像的颜色、位置、倍率等的校正值,反馈给图像形成。

[3.效果]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读取装置3具备:图像读取部(读取部32),读取在介质(连续纸p)上形成的图像;调整部件,调整与图像读取部相对置的读取位置rp处的介质和图像读取部的距离;以及控制部31,控制调整部件,对图像读取部读取介质的图像读取部侧的第1面的图像的第1配置和图像读取部读取介质的与第1面不同的第2面的图像的第2配置进行切换。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3,能够调整图像读取部和调整部件的相对位置,所以能够设为使介质的要读取的面和图像读取部的距离为图像读取部的读取高度的位置,能够高精度地读取不同的材质以及印刷方式的介质上的图像。例如,即使在透明材料的背面、中央部形成有图像的情况下,也能够透过材料高精度地读取图像。因此,无论纸张的厚度如何,都能够充分地确保读取精度和图像质量。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3具备:输送部(纸张输送部33),将连续介质(连续纸p)输送到读取位置rp;以及张力赋予部(输送部件333、334),对连续介质赋予张力。另外,调整部件是如下第1推押部件(推押部件324a、324b):在与由输送部输送的连续介质的输送路径相比更靠图像读取部侧且图像读取部的介质输送方向上游侧以及下游侧,被配置为与图像读取部的读取面rs平行,在第1配置的状态下利用张力赋予部对连续介质赋予张力,从而使通过读取位置rp的连续介质的第1面位于图像读取部的读取面rs。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3,通过将配置于图像读取部侧的第1推押部件向连续介质推押,无论纸张的厚度如何,都能够设为使介质的要读取的面和图像读取部的距离为图像读取部的读取高度的位置,所以能够确保读取精度。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3,第1推押部件构成为能够在与读取面rs垂直的方向上移动,控制部31调整第1推押部件的位置,切换第1配置和第2配置。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3,通过使配置于图像读取部侧的第1推押部件在与读取面rs垂直的方向上移动,能够容易地控制介质的要读取的面和图像读取部的距离,所以能够容易地确保读取精度。

以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体地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变形例1)

例如,在图7以及图8所示的例子中,与实施方式的结构相比,推押部件324a、324b被固定(即,未设置马达m1、m2等,不在与读取面rs垂直的方向上移动)这点以及新设置有能够将连续纸p从与读取面rs垂直的方向的下方上推的推押部件(调整部件)324c、324d这点不同。此外,为了简化说明,对与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附加同一符号,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变形例1中,推押部件324a、324b被固定配置为切线与读取面rs一致。

本发明的第2推押部件即推押部件324c、324d在纸张输送方向上配置于读取部32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且本发明的第1推押部件即推押部件324a、324b的内侧。另外,推押部件324c、324d配置于隔着由纸张输送部33输送的连续纸p的输送路径而与读取部32相对置的位置。另外,推押部件324c、324d被配置为与读取部32的读取面rs平行。另外,推押部件324c、324d构成为能够通过未图示的马达或者螺线管等在与读取面rs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具体而言,通过利用未图示的马达或者螺线管等使推押部件324c、324d在与读取面rs垂直的方向上移动,能够在第1配置(参照图7)与第2配置(参照图8)之间切换图像读取装置3内的配置。此外,在初始状态下为第1配置。

即,控制部31通过使推押部件324c、324d在接近读取部32的方向上移动,从第1配置切换为第2配置。

推押部件324c、324d在图7所示的第1配置的状态下配置于不与连续纸p接触的位置。因此,在切线与读取面rs一致的推押部件324a、324b的位置被固定的状态下,利用输送部件333、334对连续纸p赋予张力,从而通过读取位置rp的连续纸p的读取部32侧的纸面(正面)位于读取部32的读取面rs。

另外,推押部件324c、324d在图8所示的第2配置的状态下配置于与第1配置相比向与读取面rs垂直的方向的上方的位置上推连续纸p的位置。具体而言,推押部件324c、324d在第2配置的状态下被配置为连续纸p的与读取部32侧的纸面不同的纸面(背面)位于读取部32的读取面rs。因此,推押部件324c、324d在第2配置的状态下使通过读取位置rp的连续纸p的与读取部32侧的纸面不同的纸面(背面)位于读取部32的读取面rs。

作为推押部件324c、324d,例如能够应用在与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滚轴、辊、棒状的部件等。但是,考虑到有可能连续纸p、推押部件324c、324d发生瑕疵,优选应用能够利用连续纸p从动旋转的滚轴、辊等部件。推押部件324c、324d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应用金属、橡胶等。

如以上那样,根据变形例1的图像读取装置3,具备:输送部(纸张输送部33),将连续介质(连续纸p)输送到读取位置rp;张力赋予部(输送部件333、334),对连续介质赋予张力;以及第1推押部件(推押部件324a、324b),在与由输送部输送的连续介质的输送路径相比更靠图像读取部侧且图像读取部的介质输送方向上游侧以及下游侧,被固定配置为与图像读取部的读取面rs平行,在第1配置的状态下利用张力赋予部对连续介质赋予张力,从而使通过读取位置rp的连续介质的第1面位于图像读取部的读取面rs。另外,调整部件是如下第2推押部件(推押部件324c、324d):在隔着由输送部输送的连续介质的输送路径而与图像读取部相对置的位置、且图像读取部的介质输送方向上游侧以及下游侧并且第1推押部件的内侧,被配置为与图像读取部的读取面rs平行,构成为能够在与读取面rs垂直的方向上移动,控制部31通过使第2推押部件在接近图像读取部的方向上移动,从第1配置切换为第2配置。

因此,根据变形例1的图像读取装置3,图像读取部侧的第1推押部件被固定配置,所以能够确保第1推押部件的位置精度并且减少图像读取部所受的振动,能够在由第1推押部件确定的第1配置下确保读取的稳定性和精度。另外,通过使第2推押部件在与读取面rs垂直的方向上移动,能够设为使介质的要读取的面和图像读取部的距离为图像读取部的读取高度的位置,所以能够确保读取精度。

(变形例2)

另外,在图9以及图10所示的例子中,与实施方式的结构相比,推押部件324a、324b被固定(即,未设置马达m1、m2等,不在与读取面rs垂直的方向上移动)这点、新设置能够将连续纸p从与读取面rs垂直的方向的下方上推的推押部件324c、324d这点、以及通过推押部件324c、324d进行第1配置的定位这点不同。此外,为了简化说明,对与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附加同一符号,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变形例1中,推押部件324a、324b被固定配置于与读取面rs相比更靠与读取面rs垂直的方向的下方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2推押部件即推押部件324c、324d在纸张输送方向上配置于读取部32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且本发明的第1推押部件即推押部件324a、324b的内侧。另外,推押部件324c、324d配置于隔着由纸张输送部33输送的连续纸p的输送路径而与读取部32相对置的位置。另外,推押部件324c、324d被配置为与读取部32的读取面rs平行。另外,推押部件324c、324d在与读取面rs垂直的方向上配置为与推押部件324a、324b相比更靠读取部32侧。另外,推押部件324c、324d构成为能够通过未图示的马达或者螺线管等在与读取面rs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具体而言,通过利用未图示的马达或者螺线管等使推押部件324c、324d在与读取面rs垂直的方向上移动,能够在第1配置(参照图9)与第2配置(参照图10)之间切换图像读取装置3内的配置。此外,在初始状态下为第1配置。

即,控制部31通过使推押部件324c、324d在接近读取部32的方向上移动,从第1配置切换为第2配置。

推押部件324c、324d通过在图9所示的第1配置的状态下利用输送部件333、334对连续纸p赋予张力,使通过读取位置rp的连续纸p的读取部32侧的纸面(正面)位于读取部32的读取面rs。即,具体而言,推押部件324c、324d在第1配置的状态下被配置为连续纸p的读取部32侧的纸面(正面)位于读取部32的读取面rs。

另外,推押部件324c、324d在图10所示的第2配置的状态下,配置于与第1配置相比向与读取面rs垂直的方向的上方的位置上推连续纸p的位置。具体而言,推押部件324c、324d在第2配置的状态下被配置为连续纸p的与读取部32侧的纸面不同的纸面(背面)位于读取部32的读取面rs。因此,推押部件324c、324d在第2配置的状态下利用输送部件333、334对连续纸p赋予张力,从而使通过读取位置rp的连续纸p的与读取部32侧的纸面不同的纸面(背面)位于读取部32的读取面rs。即,推押部件324c、324d在第2配置的状态下切线与读取面rs一致。

作为推押部件324c、324d,例如能够应用在与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滚轴、辊、棒状的部件等。但是,考虑到有可能连续纸p、推押部件324c、324d发生瑕疵,优选应用能够利用连续纸p从动旋转的滚轴、辊等部件。推押部件324c、324d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应用金属、橡胶等。

如以上那样,根据变形例2的图像读取装置3,具备:输送部(纸张输送部33),将连续介质(连续纸p)输送到读取位置rp;张力赋予部(输送部件333、334),对连续介质赋予张力;以及第1推押部件(推押部件324a、324b),在与由输送部输送的连续介质的输送路径相比更靠图像读取部侧且图像读取部的介质输送方向上游侧以及下游侧,被固定配置为与图像读取部的读取面rs平行。另外,调整部件是如下第2推押部件(推押部件324c、324d):在隔着由输送部输送的连续介质的输送路径而与图像读取部相对置的位置、且图像读取部的介质输送方向上游侧以及下游侧并且第1推押部件的内侧,被配置为与图像读取部的读取面rs平行,并且在与读取面rs垂直的方向上配置为与第1推押部件相比更靠图像读取部侧,构成为能够在与读取面rs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在第1配置的状态下利用张力赋予部对连续介质赋予张力,从而使通过读取位置rp的连续介质的第1面位于图像读取部的读取面rs,控制部31通过使第2推押部件在接近图像读取部的方向上移动,从第1配置切换为第2配置。

因此,根据变形例2的图像读取装置3,并非利用被固定配置的第1推押部件确定第1配置,而是利用能够在与读取面rs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第2推押部件确定第1配置,从而即使在介质的图像读取部侧的面有模压加工、凸形状的情况下,也能够设为使介质的要读取的面和图像读取部的距离为图像读取部的读取高度的位置,所以能够确保读取精度。另外,通过使第2推押部件向远离图像读取部的方向移动,能够相对第1配置向远离图像读取部侧的方向也调整读取位置,所以能够宽范围地确保读取位置的调整范围。

另外,关于构成图像形成装置的各装置的细节结构以及各装置的细节动作,也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


技术特征: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读取部,读取在介质上形成的图像;

调整部件,调整与所述图像读取部相对置的读取位置处的所述介质和所述图像读取部的距离;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调整部件,对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所述介质的所述图像读取部侧的第1面的图像的第1配置和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所述介质的与所述第1面不同的第2面的图像的第2配置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具备:

输送部,将连续介质输送到所述读取位置;以及

张力赋予部,对所述连续介质赋予张力,

所述调整部件是如下第1推押部件:在与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连续介质的输送路径相比更靠所述图像读取部侧且所述图像读取部的介质输送方向上游侧以及下游侧,被配置为与所述图像读取部的读取面平行,在所述第1配置的状态下利用所述张力赋予部对所述连续介质赋予张力,从而使通过所述读取位置的连续介质的所述第1面位于所述图像读取部的读取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第1推押部件构成为能够在与所述读取面垂直的方向上移动,

所述控制部调整所述第1推押部件的位置,对所述第1配置和所述第2配置进行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具备:

输送部,将连续介质输送到所述读取位置;

张力赋予部,对所述连续介质赋予张力;以及

第1推押部件,在与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连续介质的输送路径相比更靠所述图像读取部侧且所述图像读取部的介质输送方向上游侧以及下游侧,被固定配置为与所述图像读取部的读取面平行,在所述第1配置的状态下利用所述张力赋予部对所述连续介质赋予张力,从而使通过所述读取位置的连续介质的所述第1面位于所述图像读取部的读取面,

所述调整部件是如下第2推押部件:在隔着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连续介质的输送路径而与所述图像读取部相对置的位置、且所述图像读取部的介质输送方向上游侧以及下游侧并且所述第1推押部件的内侧,被配置为与所述图像读取部的读取面平行,构成为能够在与所述读取面垂直的方向上移动,

所述控制部通过使所述第2推押部件在接近所述图像读取部的方向上移动,从所述第1配置切换为所述第2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具备:

输送部,将连续介质输送到所述读取位置;

张力赋予部,对所述连续介质赋予张力;以及

第1推押部件,在与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连续介质的输送路径相比更靠所述图像读取部侧且所述图像读取部的介质输送方向上游侧以及下游侧,被固定配置为与所述图像读取部的读取面平行,

所述调整部件是如下第2推押部件:在隔着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连续介质的输送路径而与所述图像读取部相对置的位置、且所述图像读取部的介质输送方向上游侧以及下游侧并且所述第1推押部件的内侧,被配置为与所述图像读取部的读取面平行,并且在与所述读取面垂直的方向上配置为与所述第1推押部件相比更靠所述图像读取部侧,构成为能够在与所述读取面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在所述第1配置的状态下利用所述张力赋予部对所述连续介质赋予张力,从而使通过所述读取位置的连续介质的所述第1面位于所述图像读取部的读取面,

所述控制部通过使所述第2推押部件在接近所述图像读取部的方向上移动,从所述第1配置切换为所述第2配置。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形成部,在介质上形成图像;以及

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由所述图像形成部在介质上形成的图像。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读取部,读取在介质上形成的图像;调整部件,调整与图像读取部相对置的读取位置处的介质和图像读取部的距离;以及控制部,控制调整部件,对图像读取部读取介质的图像读取部侧的第1面的图像的第1配置和图像读取部读取介质的与第1面不同的第2面的图像的第2配置进行切换。

技术研发人员:许天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19.11.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46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