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纯水仪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3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纯水仪系统。



背景技术:

超纯水仪,是采用预处理、反渗透技术、超纯化处理以及后级处理等方法,将水中的导电介质几乎完全去除,又将水中不离解的胶体物质、气体及有机物均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处理设备。

目前市面上的过滤式纯水仪普遍是通过将纯水仪一端接上水源,通过纯水仪外部设置的三个不同的过滤器,对水源水质进行初步提升,在通过反渗透系统对水源进行提纯得到纯净水,最后通过排水管排出纯净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人们对水质的要求开始逐渐的提升。特别是在动物实验领域,在对纯净水的应用中,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而传统的超纯水仪只是通过简单的过滤器对水进行过滤,所得到纯净水实际上还含有微生物等有害细菌,在动物实验领域中,传统超纯水仪得到的水质达不到相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纯水仪系统,通过多重过滤器和反渗透过滤器的结合使用,对水源进行常规的纯净处理,再通过加热蒸发装置将初步处理后的水源进行加热蒸发,利用冷却水凝装置将加热得到的水蒸气进行快速凝结成纯净水,以杀死水源中的有害细菌,以解决传统的超纯水仪通过简单的过滤器对水进行过滤而无法去除有害细菌的技术问题,从而在过滤水源的基础上消灭微生物等有害细菌,进而实现提高纯净水的水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纯水仪系统,包括:壳体、多重过滤器、水源进水管、反渗透过滤器、增压泵、加热蒸发装置、冷却水凝装置、纯水出水管和污水出水管;

所述多重过滤器的进水端与所述水源进水管连接,所述多重过滤器的出水端与所述反渗透过滤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反渗透过滤器的出水端与所述增压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反渗透过滤器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所述污水出水管连接;所述增压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加热蒸发装置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加热蒸发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冷却水凝装置的进气端连接,所述冷却水凝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纯水出水口,所述纯水出水口与所述纯水出水管连接;

所述多重过滤器、反渗透过滤器、增压泵、加热蒸发装置和冷却水凝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超纯水仪系统还包括:活性炭过滤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进水端与所述反渗透过滤器的出水端连接,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水端与所述增压泵的进水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超纯水仪系统还包括:气体缓冲箱,所述气体缓冲箱的进气端与所述加热蒸发装置的排气口连接,所述气体缓冲箱的出气端与所述冷却水凝装置的进气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超纯水仪系统还包括:冲洗阀,所述冲洗阀设置在所述污水出水管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超纯水仪系统还包括:第一电磁阀、温度计、湿度计和流量计;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增压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加热蒸发装置的进水端的连接管道上;所述温度计设置在所述加热蒸发装置内部,所述湿度计设置在所述气体缓冲箱内部,所述流量计设置在所述纯水出水管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超纯水仪系统还包括:回水管和第二电磁阀;所述加热蒸发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回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加热蒸发装置的排水口连接,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源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回水管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超纯水仪系统还包括:多个固定柱,多个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外表面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多重过滤器包括进水端、出水端、一级ppf过滤层、颗粒活性炭过滤层和二级ppf过滤层;所述颗粒活性炭过滤层设置在所述一级ppf过滤层与所述二级ppf过滤层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第一防腐层、第二防腐层、耐磨层和隔热层;所述第一防腐层、耐磨层、隔热层和第二防腐层依次连接设置,所述第一防腐层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防腐层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超纯水仪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上述所述的超纯水仪系统,其步骤包括:

实时获取温度计的温度值、湿度计的湿度值和流量计的流量值;

当判断所述温度值、湿度值或流量值达到预设的阈值规则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执行开启、关闭或调节开度的动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多重过滤器和反渗透过滤器的结合使用,对水源进行常规的纯净处理,再通过加热蒸发装置将初步处理后的水源进行加热蒸发,利用冷却水凝装置将加热得到的水蒸气进行快速凝结成纯净水,以杀死水源中的有害细菌,以解决传统的超纯水仪通过简单的过滤器对水进行过滤而无法去除有害细菌的技术问题,从而在过滤水源的基础上消灭微生物等有害细菌,进而实现提高纯净水的水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超纯水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超纯水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超纯水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超纯水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超纯水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超纯水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超纯水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多重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说明书附图的附图标记如下:

1、壳体;2、多重过滤器;3、水源进水管;4、反渗透过滤器;5、增压泵;6、加热蒸发装置;7、冷却水凝装置;8、纯水出水管;9、污水出水管;10、活性炭过滤器;11、气体缓冲箱;12、冲洗阀;13、第一电磁阀;14、温度计;15、湿度计;16、流量计;17、回水管;18、第二电磁阀;19、固定柱;

21、多重过滤器的进水端;22、多重过滤器的出水端;23、一级ppf过滤层;24、颗粒活性炭过滤层;25、二级ppf过滤层;

101、第一防腐层;102、第二防腐层;103、耐磨层;104、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纯水仪系统,包括:壳体、多重过滤器、水源进水管、反渗透过滤器、增压泵、加热蒸发装置、冷却水凝装置、纯水出水管和污水出水管;

所述多重过滤器的进水端与所述水源进水管连接,所述多重过滤器的出水端与所述反渗透过滤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反渗透过滤器的出水端与所述增压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反渗透过滤器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所述污水出水管连接;所述增压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加热蒸发装置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加热蒸发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冷却水凝装置的进气端连接,所述冷却水凝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纯水出水口,所述纯水出水口与所述纯水出水管连接;所述多重过滤器、反渗透过滤器、增压泵、加热蒸发装置和冷却水凝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

具体地,用户在使用上述超纯水仪系统时,外置水源从水源进水管通过多重过滤器的进水端进入到多重过滤器,经过多重过滤器的初步过滤后,水流通过反渗透过滤器的进水端进入到反渗透过滤器,经过反渗透过滤器的过滤处理后,得到了初步处理后的水源和过滤产生的污垢物;污垢物通过污水出水管排出纯水仪装置外部,而初步处理后的水源通过增压泵加压传输到加热蒸发装置;此时,加热蒸发装置对进入的水源进行逐渐加热,将水加热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通过加热蒸发装置顶部的排气口进入冷却水凝装置,由于水蒸气在冷却水凝装置内遇冷,温度骤降,凝结成小水滴,众多小水滴汇流,重新形成水流通过纯水出水管排出,得到纯净水。

本发明通过多重过滤器和反渗透过滤器的结合使用,对水源进行常规的纯净处理,再通过加热蒸发装置将初步处理后的水源进行加热蒸发,利用冷却水凝装置将加热得到的水蒸气进行快速凝结成纯净水,以杀死水源中的有害细菌,以解决传统的超纯水仪通过简单的过滤器对水进行过滤而无法去除有害细菌的技术问题,从而在过滤水源的基础上消灭微生物等有害细菌,进而实现提高纯净水的水质。

实施例二,请参照图2,对实施例一进行改进,所述超纯水仪系统还包括:活性炭过滤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进水端与所述反渗透过滤器的出水端连接,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水端与所述增压泵的进水端连接。

具体地,通过在增压泵前增加了活性炭过滤器,可以对水源进一步过滤,使加热蒸发的水源更加纯净,避免加热蒸发装置对水源加热后产生的污垢物过多而对水体产生污染或堵塞进水口或出水口,进一步提高超纯水仪系统的实用性。

实施例三,请参照图3,对上述任一实施例进行改进,所述超纯水仪系统还包括:气体缓冲箱,所述气体缓冲箱的进气端与所述加热蒸发装置的排气口连接,所述气体缓冲箱的出气端与所述冷却水凝装置的进气端连接。

具体地,通过在加热蒸发装置的末端增加气体缓冲箱,用于对加热蒸发产生的气体进行缓冲保存。经过加热蒸发装置进行加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气先进行气体缓冲箱,再进入冷却水凝装置,可以防止气体体积过大时,冷却水凝装置冷却不充分的问题,并且避免了气体直接进入冷却水凝装置后产生的水滴回流加热蒸发装置的技术问题,进一步提高水蒸气的冷却效率和提高超纯水仪系统的实用性。

实施例四,请参照图4,对上述任一实施例进行改进,所述超纯水仪系统还包括:冲洗阀,所述冲洗阀设置在所述污水出水管上。

具体地,通过在污水出水管上设置冲洗阀,用于控制污水的排出。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冲洗阀的开启或闭合,实现控制污水的排放,在一定时间的污水排放后,可以通过清洗冲洗阀对残留污垢进行清洗,进一步提高超纯水仪系统的实用性。

实施例五,请参照图5,对上述任一实施例进行改进,所述超纯水仪系统还包括:第一电磁阀、温度计、湿度计和流量计;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增压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加热蒸发装置的进水端的连接管道上;所述温度计设置在所述加热蒸发装置内部,所述湿度计设置在所述气体缓冲箱内部,所述流量计设置在所述纯水出水管上。

具体地,通过在增压泵的出水端与加热蒸发装置的进水端的连接管道上设置第一电磁阀,可以实现对进入加热蒸发装置的水流量进行控制;而通过设置温度计、湿度计和流量计,分别可以检测加热蒸发装置内的温度值、气体缓冲箱内的湿度值和纯水出水管的纯净水流量值。用户可以预设设置不同的阈值,例如:加热蒸发装置内的温度阈值a、气体缓冲箱内的湿度阈值b和纯水出水管的纯净水流量阈值c。当实时检测到当前温度计的温度值大于a值时,则可以认为当前加热蒸发装置内温度过高,可能会带来危险,则此时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的开启,或根据当前温度值的大小控制第一电磁阀增大开度,从而增加进入加热蒸发装置的水流量,使加热蒸发装置内的温度降低到安全值。当实时检测到当前湿度计的湿度值小于b值时,则可以认为当前加热蒸发装置的效率较慢,或加热蒸发装置内的水流不足,导致水蒸气容量过小,则此时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的开启,或根据当前湿度值的大小控制第一电磁阀增大开度,从而增加进入加热蒸发装置的水流量,使气体缓冲箱内的湿度值恢复正常数据范围内。当实时检测到当前流量计的流量值小于c值时,则可以认为当前加热蒸发装置的效率较慢,或加热蒸发装置内的水流不足,导致水蒸气容量过小而冷却水凝效率不佳,则此时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的开启,或根据当前流量值的大小控制第一电磁阀增大开度,从而增加进入加热蒸发装置的水流量,使水蒸气增加,提高冷却水凝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温度计的温度值、湿度计的湿度值和流量计的流量值,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执行开启、关闭或调节开度的动作。

实施例六,请参照图6,对上述任一实施例进行改进,所述超纯水仪系统还包括:回水管和第二电磁阀;所述加热蒸发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回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加热蒸发装置的排水口连接,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源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回水管上。

具体地,通过在加热蒸发装置和水源进水管之间设置回水管,可以使水源处理形成回路。当加热蒸发装置内的水容量较多时,可以将水重新排出至水源进水管进行重新过滤;或者,当加热蒸发装置内温度过高时,可以通过水流带走部分热量,达到散热的作用;而在回水管上设置第二电磁阀则可以控制回水管上水流容量的大小,对回水管进行控制开启或关闭。

实施例七,请参照图7,对上述任一实施例进行改进,所述超纯水仪系统还包括:多个固定柱,多个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外表面处。

具体地,通过在壳体的底部设置固定柱,可以令超纯水仪的防护更佳,固定柱除了起到固定作用外,还可以防止流水与壳体的直接接触,侵蚀壳体,可以提高超纯水仪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其实用性。

应当说明的是,请参照图8,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多重过滤器包括进水端、出水端、一级ppf过滤层、颗粒活性炭过滤层和二级ppf过滤层;所述颗粒活性炭过滤层设置在所述一级ppf过滤层与所述二级ppf过滤层之间。

具体地,通过设置两层ppf过滤层和一层颗粒活性炭过滤层,可以使过滤水的效果更佳,进一步提高超纯水仪系统的实用性。

应当说明的是,请参照图9,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防腐层、第二防腐层、耐磨层和隔热层;所述第一防腐层、耐磨层、隔热层和第二防腐层依次连接设置,所述第一防腐层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防腐层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具体地,通过设置两层防腐层、一层耐磨层和一层隔热层,可以使壳体的防腐效果更佳,提高纯水仪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超纯水仪系统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超纯水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多重过滤器、水源进水管、反渗透过滤器、增压泵、加热蒸发装置、冷却水凝装置、纯水出水管和污水出水管;

所述多重过滤器的进水端与所述水源进水管连接,所述多重过滤器的出水端与所述反渗透过滤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反渗透过滤器的出水端与所述增压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反渗透过滤器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所述污水出水管连接;所述增压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加热蒸发装置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加热蒸发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冷却水凝装置的进气端连接,所述冷却水凝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纯水出水口,所述纯水出水口与所述纯水出水管连接;

所述多重过滤器、反渗透过滤器、增压泵、加热蒸发装置和冷却水凝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纯水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性炭过滤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进水端与所述反渗透过滤器的出水端连接,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水端与所述增压泵的进水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纯水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缓冲箱,所述气体缓冲箱的进气端与所述加热蒸发装置的排气口连接,所述气体缓冲箱的出气端与所述冷却水凝装置的进气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纯水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洗阀,所述冲洗阀设置在所述污水出水管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纯水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磁阀、温度计、湿度计和流量计;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增压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加热蒸发装置的进水端的连接管道上;所述温度计设置在所述加热蒸发装置内部,所述湿度计设置在所述气体缓冲箱内部,所述流量计设置在所述纯水出水管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纯水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水管和第二电磁阀;所述加热蒸发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回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加热蒸发装置的排水口连接,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源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回水管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纯水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固定柱,多个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外表面处。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超纯水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过滤器包括进水端、出水端、一级ppf过滤层、颗粒活性炭过滤层和二级ppf过滤层;所述颗粒活性炭过滤层设置在所述一级ppf过滤层与所述二级ppf过滤层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纯水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防腐层、第二防腐层、耐磨层和隔热层;所述第一防腐层、耐磨层、隔热层和第二防腐层依次连接设置,所述第一防腐层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防腐层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10.一种超纯水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超纯水仪系统,其步骤包括:

实时获取温度计的温度值、湿度计的湿度值和流量计的流量值;

当判断所述温度值、湿度值或流量值达到预设的阈值规则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执行开启、关闭或调节开度的动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纯水仪系统,包括:壳体、多重过滤器、水源进水管、反渗透过滤器、增压泵、加热蒸发装置、冷却水凝装置、纯水出水管和污水出水管;多重过滤器的进水端与水源进水管连接,多重过滤器的出水端与反渗透过滤器的进水端连接,反渗透过滤器的出水端与增压泵的进水端连接;反渗透过滤器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与污水出水管连接;增压泵的出水端与加热蒸发装置的进水端连接,加热蒸发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与冷却水凝装置的进气端连接,冷却水凝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纯水出水口,纯水出水口与纯水出水管连接;多重过滤器、反渗透过滤器、增压泵、加热蒸发装置和冷却水凝装置均设置在壳体内部。

技术研发人员:杨丰华;谭伟江;李想;郑双;唐林志;张钰;黄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广东仁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46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