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式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日渐增强,对生活环境的舒适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河流、水体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城市、乡镇、景区中的人工景观湖、河道、河塘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水面浮游垃圾的污染及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严重影响了城市美观。现阶段,国家推出了“河长”制度,要求切实搞好河道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工作,彻底改变河道脏、乱、差现象,确保河道清洁畅通,充分发挥河道综合效益,有效改善水环境,扎实推进环境保护。
目前对于水面浮游垃圾问题的治理,主要是通过人工打捞的方式,既无法实现实时打捞,又大大耗费人力。同时,由于水流的自然推力,导致浮游垃圾不易打捞干净,打捞效率低,且影响水环境和美观。而关于水体富营养化等水环境污染的治理,除了工程性的挖掘底泥沉积物和化学药剂治理外,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生物性措施,即利用水生生物(鱼类或虾、螺、蚌等底栖生物)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构建人工生态体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挂式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系统,采用挂具将主体结构挂在河岸或湖岸边,方便工作人员收取和更换,并且将水面上浮游垃圾收集和水生生物净化水体集中到一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挂式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系统,包括若干个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装置本体;
每个装置本体均包括主体结构和挂具,挂具固定于所述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壳体和壳体内部的空间,第一隔板将所述主体结构内部的空间分割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为水体净化仓,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二空间分割为垃圾回收仓和设备仓,所述第二隔板固定于所述第一隔板,隔开所述垃圾回收仓与所述水体净化仓的所述第一隔板的部分开设有若干的孔;
所述水体净化仓的空间内养殖有水生生物,所述水体净化仓的壳体部分上设有排水管和阀门,所述垃圾回收仓的壳体部分上设有垃圾入口,所述设备仓内安装有动力泵和驱动装置,所述动力泵和驱动装置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垃圾回收仓内设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垃圾回收仓内的垃圾容量,所述设备仓内设有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主体结构的壳体上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hmi远程交互模块,每个所述主体结构的控制单元均与所述hmi远程交互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太阳能供电装置和柔性太阳能板,所述柔性太阳能板设置在所述设备仓的壳体部分上,所述柔性太阳能板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水体净化仓内还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净化球。
优选地,所述主体结构为具有空心结构的球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板为半球面结构,所述第一隔板的下部开设有若干孔。
优选地,所述挂具包括挂钩、上杆和下杆,所述挂钩连接上杆,上杆和下杆以轴孔装配结构固定在主体结构的壳体上。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挂式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系统,包括有若干个水面垃圾收集与水体净化装置,每个装置都包括主体结构和挂具,采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主体结构内部的空间氛围水体净化仓、垃圾回收仓和设备仓,将该装置放置于水中,在水流自然推力和动力泵的双重作用下,浮游垃圾与浮躁等污染物会加速垃圾入口聚拢并最终被收集在垃圾回收仓中;水体净化仓和垃圾回收仓中间有分布有若干孔的第一隔板隔开,垃圾留在垃圾回收仓内,水流进入水体净化仓内,水体净化仓内有养殖水生生物,水生生物对流入到水体净化仓内的水进行生物净化,净化后的水流经过排水管可直接排入水中;并且还装置采用挂岸式设计,方便工作人员收取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挂式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装置的正三轴测图;
图2为挂式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装置的装配爆炸图;
图3为挂式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挂式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装置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挂式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装置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图6为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挂钩;2-上杆;3-水体净化仓;4-阀门;5-排水管;6-下杆;7-第一隔板;8-垃圾回收仓;9-太阳能供电装置;10-动力泵;11-第二隔板;12-设备仓;13-柔性太阳能电池板;14-净化球;15-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挂式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一种挂式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系统,包括如图1所示的若干个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装置本体;
参看图1到图5,每个装置本体均包括主体结构和挂具,挂具固定于主体结构,主体结构优选为具有空心结构的球体,第一隔板7将主体结构内部的空间分割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为水体净化仓3,第二隔板将第二空间分割为垃圾回收仓8和设备仓12,第二隔板11固定于第一隔板7,隔开垃圾回收仓8与水体净化仓3的第一隔板7的部分开设有若干的孔,优选地,如图6所示,第一隔板7为半球面结构,第一隔板7的下部开设有若干孔;
水体净化仓3的空间内养殖有水生生物,水体净化仓3的壳体部分上设有排水管5和阀门4,垃圾回收仓8的壳体部分上设有垃圾入口,设备仓12内安装有动力泵10和驱动装置,动力泵10和驱动装置电连接,驱动装置用于供电给动力泵10。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挂式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系统,包括有若干个水面垃圾收集与水体净化装置本体,每个装置本体都包括主体结构和挂具,采用第一隔板7和第二隔板11将主体结构内部的空间分为水体净化仓3、垃圾回收仓8和设备仓12,将该装置本体放置于水中,在水流自然推力和动力泵10的双重作用下,浮游垃圾与浮躁等污染物会加速垃圾入口聚拢并最终被收集在垃圾回收仓8中;水体净化仓3和垃圾回收仓8中间有分布有若干孔的第一隔板7隔开,垃圾留在垃圾回收仓8内,水流进入水体净化仓3内,水体净化仓3内有养殖水生生物,水生生物对流入到水体净化仓3内的水进行生物净化,净化后的水流经过排水管5可直接排入水中;并且还装置采用挂岸式设计,方便工作人员收取和更换。
优选地,垃圾回收仓8内设有传感器,用于检测垃圾回收仓8内的垃圾容量,设备仓12内设有与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单元,主体结构的壳体上设有指示灯,指示灯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可设定传感器检测到垃圾回收仓8内的垃圾容量到达预定值后,传感器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收到信号后,然后控制指示灯闪烁,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清理垃圾回收仓8。
进一步地,还包括hmi远程交互模块,每个主体结构的控制单元均与hmi远程交互模块电连接,设计了hmi远程交互模块,即使工作人员不在现场,在控制工作室的工作人员也能知晓垃圾回收仓8内垃圾的情况,当控制单元接收到传感器的信号后,控制单元还将信息发送给hmi远程交互模块,因此提醒了控制器的工作人员需要清理垃圾回收仓8。
优选实施例,驱动装置为太阳能供电装置9和柔性太阳能板13,柔性太阳能板13设置在设备仓12的壳体部分上,柔性太阳能板13与太阳能供电装置9电连接。
优选地,水体净化仓3内还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净化球14,可实现物理和生物的双重净水效果。
优选地,挂具包括挂钩1、上杆2和下杆6,挂钩1连接上杆2,上杆2和下杆6以轴孔装配结构固定在主体结构的壳体上,上杆2和下杆6各有一个定位柱,可以实现主体结构随水面一定幅度的上下浮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挂式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装置本体的工作过程,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供电装置9为动力泵10提供工作所需电能,在水流自然推力和泵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富营养化的河水与水面垃圾通过垃圾回收仓8壳体部分的垃圾入口流入垃圾回收仓8,垃圾被第一隔板7过滤留在垃圾回收仓8内,当垃圾回收仓8内的垃圾达到预订仓储体积时,传感器将会给控制单元发送信号,控制单元接收到信号后,控制单元控制主体结构的壳体表面的指示灯闪烁起到提示作用,工作人员在远处也能一眼发现垃圾回收仓8需要清理,同时控制系统也会发送信息给hmi远程交互模块的工作人员端,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清理垃圾回收仓8;富营养化水继续流入水体净化仓3,净化仓内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净化球14,主要用于水体的净化和水污染物的吸附,同时水体净化仓3内除了净化材料外,剩余空间用于水生生物养殖,利用水生生物(鱼类或虾、螺、蚌等底栖生物)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构建人工生态体系。水体净化仓3的壳体部分设置有排水管5和阀门4,用于排出净化后的河水。
由于河水的富营养化净化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水体质量标准,经由排水管5排出的河水可以被再次循环进入挂式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装置本体,进行多次净化,直到水体达到质量标准。
挂式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装置本体在河道或湖岸布置时,可以沿湖岸或河道连接为一个系统,4至6个装置本体为一组,对每组进行编号,控制室内的工作人员可以清晰地监控整个系统中每组或每个装置本体的运行及垃圾收集情况,实现可视化监控,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维护。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发明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1.一种挂式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装置本体;
每个装置本体均包括主体结构和挂具,挂具固定于所述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壳体和壳体内部的空间,第一隔板将所述主体结构内部的空间分割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为水体净化仓,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二空间分割为垃圾回收仓和设备仓,所述第二隔板固定于所述第一隔板,隔开所述垃圾回收仓与所述水体净化仓的所述第一隔板的部分开设有若干的孔;
所述水体净化仓的空间内养殖有水生生物,所述水体净化仓的壳体部分上设有排水管和阀门,所述垃圾回收仓的壳体部分上设有垃圾入口,所述设备仓内安装有动力泵和驱动装置,所述动力泵和驱动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式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回收仓内设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垃圾回收仓内的垃圾容量,所述设备仓内设有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主体结构的壳体上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式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hmi远程交互模块,每个所述主体结构的控制单元均与所述hmi远程交互模块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式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太阳能供电装置和柔性太阳能板,所述柔性太阳能板设置在所述设备仓的壳体部分上,所述柔性太阳能板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式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净化仓内还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净化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式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为具有空心结构的球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式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为半球面结构,所述第一隔板的下部开设有若干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式水面垃圾收集与生物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具包括挂钩、上杆和下杆,所述挂钩连接所述上杆,所述上杆和所述下杆以轴孔装配结构固定在主体结构的壳体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