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循环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13个贫水国之一。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现代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水污染问题也非常严重,这不仅使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破坏,而且导致水质性缺水,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威胁着我国的饮用水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城市污水的排放总量巨大,尽管耗资巨大的大型污水处理厂可以在中心城市发挥重要作用,但污水收集处理不仅成本高,而且许多城区存在污水管网不全、污水和雨水混排等问题,给污水的收集处理带来很大困难。在广阔的农村、乡镇和度假村等较分散的人群聚居地,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和维护耗资之巨大,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也难以承受,而这些排污点往往分布在城市的水源地。因此,大力研究开发成本低、环境效益好的污水现场处理技术对于我国的水环境污染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污水的现场处理有利于中水回用,符合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在众多的污水现场处理方法中,污水土地处理在降低处理成本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但是,目前市面上传统的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循环处理装置,其在使用时,不具备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水质检测的功能,渗滤后直接将污水排出,无法检测到污水是否净化干净,不具备污水循环处理的效果,处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循环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循环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包括栅栏池、絮凝池与沉淀池,所述栅栏池的出水口与絮凝池的进水口和絮凝池的出水口与沉淀池的进水口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泵液装置,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三泵液装置,所述第三泵液装置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单元,所述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单元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第二泵液装置,所述第二泵液装置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检验池,所述检验池的内部设置有水质传感器,所述检验池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循环泵液装置,且循环泵液装置的出水口与沉淀池的进水口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单元包括覆盖层,所述覆盖层的底部设置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内部设置有分水箱,且分水箱的进水端与第三泵液装置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所述分水箱的底部呈等距贯穿开设有若干出风口,所述碎石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的底部设置有通风层,所述通风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横管,所述第二横管的进风口固定连接有泵气装置,所述第二横管的出风口呈等距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一横管,且第一横管的底部呈等距贯穿开设有若干出风孔,所述通风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的底部设置有深度处理层,所述深度处理层的底部设置有集水层,所述集水层的顶部设置集水槽,且集水槽的出水口与第二泵液装置的进水口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过滤层由细滤层与精滤层组成,且细滤层位于精滤层的顶部,所述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的结构大小均一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泵气装置的进风口固定连接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顶部一侧贯穿开设有出入口,所述净化箱的底部设置有管盖,所述净化箱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座,且过滤座通过出入口延伸至净化箱外,所述过滤座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净化箱与固定块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座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泵气装置的出风端上设置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若干隔板,所述加热箱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加热棒。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座内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hepa过滤网,所述过滤座的内部且位于过滤网与hepa过滤网之间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层。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净化箱底部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管盖的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循环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其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污水导入栅栏池的内部,污水经过栅栏池过滤后通过第一泵液装置将污水抽入絮凝池的内部,在絮凝池的内部絮凝后,在通过第一泵液装置将污水抽入沉淀池的内部,污水在沉淀池的内部沉淀一天后,将污水通过第三泵液装置抽入各个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单元的内部;
步骤二:污水通过第三泵液装置被抽入分水箱的内部,经过出风口排到碎石层的内部,并依次经过第一过滤层、通风层、第二过滤层与深度处理层,最后进入集水槽的内部,同时泵气装置抽入空气并将空气通过第二横管和第一横管吹入通风层的内部,并由第二泵液装置将其抽入检验池的内部;
步骤三:当水进入检验池的内部后,由检验池内部的水质传感器传感器对其进行检测,当检测合格后排出,若检测不合格,由检验池将其再次抽入沉淀池的内部,再次进行过滤,循环往复,直到其水质合格;
步骤四:在步骤二中泵气装置在抽入空气时,空气进入净化箱后,会通过过滤网、活性炭过滤层与hepa过滤网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而可防止杂质进入通气管路的内部,导致管道腐蚀或堵塞;
步骤五:在步骤二中泵气装置在向通风层内泵入空气时,空气经过加热箱的内部,空气在经过加热箱内部时,可通过加热棒对空气进行加热,可在低温条件下对通入的空气适当加温,以保持微生物的活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栅栏池、第一泵液装置、絮凝池、沉淀池、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单元、第二泵液装置、检验池、循环泵液装置、第三泵液装置与水质传感器的配合使用,将污水等量均分到不同的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单元的内部进行处理,有利于提高处理的效率,也可防止水量过多,速率过快,降低处理效果,且污水经过水质传感器检测后,当检测合格后排出,若检测不合格,由检验池将其再次抽入沉淀池的内部,再次进行过滤,循环往复,直到其水质合格,从而可对污水进行循环渗滤处理,有效的防止了污水未被净化干净就被直接排出,保证了污水处理的效果,防止污水污染环境。
2、本发明通过细滤层、精滤层、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的配合使用,有机物被吸附拦截和被土壤微生物分解,nh通过硝化作用去除,磷则通过吸附沉淀去除,同时,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的设置,可对污水进行两次净化处理,有利于提高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从而保证了对污水净化的效果。
3、本发明通过净化箱、出入口、过滤座、限位槽、凸块与管盖的配合使用,从而可防止杂质进入通气管路的内部,导致管道腐蚀或堵塞,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同时,采用螺丝对过滤座进行固定,便于对过滤座进行拆装,从而便于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也便于对其进行清理,且管盖与净化箱采用螺纹连接,便于对净化箱内部积累的灰尘进行排出。
4、本发明通过加热箱、隔板与加热棒的配合使用,空气在进入第二横管的内部前,会经过加热箱的内部,在加热箱内部的加热棒可对空气进行加热,提高空气的温度,从而可在低温条件下对通入的空气适当加温,以保持微生物的活性,提高对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单元通气的效果,且上下设置的隔板可延长空气在加热箱内部停留的时间,从而可提高对空气的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循环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循环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中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循环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中净化箱的剖视图。
图4为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循环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中过滤座的剖视图。
图5为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循环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中加热箱的剖视图。
图中:栅栏池1、第一泵液装置2、絮凝池3、沉淀池4、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单元5、第二泵液装置6、检验池7、循环泵液装置8、净化箱9、泵气装置10、加热箱11、覆盖层12、碎石层13、分水箱14、出风口15、细滤层16、精滤层17、第一过滤层18、通风层19、第一横管20、第二横管21、第二过滤层22、深度处理层23、集水槽24、集水层25、固定块26、出入口27、过滤座28、限位槽29、凸块30、管盖31、过滤网32、活性炭过滤层33、hepa过滤网34、隔板35、加热棒36、第三泵液装置3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循环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包括栅栏池1、絮凝池3与沉淀池4,栅栏池1的出水口与絮凝池3的进水口和絮凝池3的出水口与沉淀池4的进水口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泵液装置2,沉淀池4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三泵液装置37,第三泵液装置37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单元5,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单元5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第二泵液装置6,第二泵液装置6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检验池7,检验池7的内部设置有水质传感器,检验池7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循环泵液装置8,且循环泵液装置8的出水口与沉淀池4的进水口固定连接,第一泵液装置2包括水泵,与水泵出水口连接的出水管,与水泵进水口连接的进水管,第一泵液装置2、第二泵液装置6、循环泵液装置8与第三泵液装置37的结构一致,泵气装置10包括气泵,与气泵进风口连接的进风管,与气泵出风口连接的出风管,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单元5包括覆盖层12,覆盖层12的底部设置有碎石层13,碎石层13的内部设置有分水箱14,且分水箱14的进水端与第三泵液装置37的出水端固定连接,分水箱14的底部呈等距贯穿开设有若干出风口15,碎石层1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过滤层18,第一过滤层18的底部设置有通风层19,通风层1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横管21,第二横管21的进风口固定连接有泵气装置10,第二横管21的出风口呈等距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一横管20,且第一横管20的底部呈等距贯穿开设有若干出风孔,通风层19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滤层22,第二过滤层22的底部设置有深度处理层23,深度处理层23的底部设置有集水层25,集水层25的顶部设置集水槽24,且集水槽24的出水口与第二泵液装置6的进水口固定连接,第一过滤层18由细滤层16与精滤层17组成,且细滤层16位于精滤层17的顶部,第一过滤层18与第二过滤层22的结构大小均一致,泵气装置10的进风口固定连接有净化箱9,净化箱9顶部一侧贯穿开设有出入口27,净化箱9的底部设置有管盖31,净化箱9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凸块30,凸块30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29,限位槽29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座28,且过滤座28通过出入口27延伸至净化箱9外,过滤座28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6,净化箱9与固定块26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过滤座28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网32,泵气装置10的出风端上设置有加热箱11,加热箱1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若干隔板35,加热箱11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加热棒36,过滤座28内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hepa过滤网34,过滤座28的内部且位于过滤网32与hepa过滤网34之间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层33,净化箱9底部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管盖31的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循环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其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污水导入栅栏池1的内部,污水经过栅栏池1过滤后通过第一泵液装置2将污水抽入絮凝池3的内部,在絮凝池3的内部絮凝后,在通过第一泵液装置2将污水抽入沉淀池4的内部,污水在沉淀池4的内部沉淀一天后,将污水通过第三泵液装置37抽入各个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单元5的内部;
步骤二:污水通过第三泵液装置37被抽入分水箱14的内部,经过出风口15排到碎石层13的内部,并依次经过第一过滤层18、通风层19、第二过滤层22与深度处理层23,最后进入集水槽24的内部,同时泵气装置10抽入空气并将空气通过第二横管21和第一横管20吹入通风层19的内部,并由第二泵液装置6将其抽入检验池7的内部;
步骤三:当水进入检验池7的内部后,由检验池7内部的水质传感器传感器对其进行检测,当检测合格后排出,若检测不合格,由检验池7将其再次抽入沉淀池4的内部,再次进行过滤,循环往复,直到其水质合格;
步骤四:在步骤二中泵气装置10在抽入空气时,空气进入净化箱9后,会通过过滤网32、活性炭过滤层33与hepa过滤网34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而可防止杂质进入通气管路的内部,导致管道腐蚀或堵塞;
步骤五:在步骤二中泵气装置10在向通风层19内泵入空气时,空气经过加热箱11的内部,空气在经过加热箱11内部时,可通过加热棒36对空气进行加热,可在低温条件下对通入的空气适当加温,以保持微生物的活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污水在经过栅栏池、絮凝池和沉淀池处理后,在处理后的等量抽入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单元5的内部,进行渗滤处理,将污水等量均分到不同的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单元5的内部进行处理,有利于提高处理的效率,也可防止水量过多,速率过快,降低处理效果,且经过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单元5处理后污水通过第二泵液装置6泵入检验池7内部,经过水质传感器检测后,当检测合格后排出,若检测不合格,由检验池7将其再次抽入沉淀池4的内部,再次进行过滤,循环往复,直到其水质合格,从而可对污水进行循环渗滤处理,有效的防止了污水未被净化干净就被直接排出,保证了污水处理的效果,防止污水污染环境,污水在经过第一过滤层18时,在此过程中,有机物被吸附拦截和被土壤微生物分解,nh通过硝化作用去除,磷则通过吸附沉淀去除,同时,第一过滤层18与第二过滤层22的设置,可对污水进行两次净化处理,有利于提高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从而保证了对污水净化的效果,泵气装置10在抽入空气时,进气进入净化箱9后,会通过过滤网32、活性炭过滤层33与hepa过滤网34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而可防止杂质进入通气管路的内部,导致管道腐蚀或堵塞,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同时,采用螺丝对过滤座28进行固定,便于对过滤座28进行拆装,从而便于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也便于对其进行清理,且管盖31与净化箱9采用螺纹连接,便于对净化箱9内部积累的灰尘进行排出,空气在进入第二横管21的内部前,会经过加热箱11的内部,在加热箱11内部的加热棒36可对空气进行加热,提高空气的温度,从而可在低温条件下对通入的空气适当加温,以保持微生物的活性,提高对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单元5通气的效果,且上下设置的隔板35可延长空气在加热箱11内部停留的时间,从而可提高对空气的加热效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栅栏池(1)、絮凝池(3)与沉淀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栏池(1)的出水口与絮凝池(3)的进水口和絮凝池(3)的出水口与沉淀池(4)的进水口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泵液装置(2),所述沉淀池(4)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三泵液装置(37),所述第三泵液装置(37)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单元(5),所述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单元(5)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第二泵液装置(6),所述第二泵液装置(6)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检验池(7),所述检验池(7)的内部设置有水质传感器,所述检验池(7)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循环泵液装置(8),且循环泵液装置(8)的出水口与沉淀池(4)的进水口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单元(5)包括覆盖层(12),所述覆盖层(12)的底部设置有碎石层(13),所述碎石层(13)的内部设置有分水箱(14),且分水箱(14)的进水端与第三泵液装置(37)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所述分水箱(14)的底部呈等距贯穿开设有若干出风口(15),所述碎石层(1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过滤层(18),所述第一过滤层(18)的底部设置有通风层(19),所述通风层(1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横管(21),所述第二横管(21)的进风口固定连接有泵气装置(10),所述第二横管(21)的出风口呈等距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一横管(20),且第一横管(20)的底部呈等距贯穿开设有若干出风孔,所述通风层(19)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滤层(22),所述第二过滤层(22)的底部设置有深度处理层(23),所述深度处理层(23)的底部设置有集水层(25),所述集水层(25)的顶部设置集水槽(24),且集水槽(24)的出水口与第二泵液装置(6)的进水口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层(18)由细滤层(16)与精滤层(17)组成,且细滤层(16)位于精滤层(17)的顶部,所述第一过滤层(18)与第二过滤层(22)的结构大小均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气装置(10)的进风口固定连接有净化箱(9),所述净化箱(9)顶部一侧贯穿开设有出入口(27),所述净化箱(9)的底部设置有管盖(31),所述净化箱(9)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凸块(30),所述凸块(30)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29),所述限位槽(29)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座(28),且过滤座(28)通过出入口(27)延伸至净化箱(9)外,所述过滤座(28)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6),所述净化箱(9)与固定块(26)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座(28)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网(3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气装置(10)的出风端上设置有加热箱(11),所述加热箱(1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若干隔板(35),所述加热箱(11)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加热棒(3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座(28)内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hepa过滤网(34),所述过滤座(28)的内部且位于过滤网(32)与hepa过滤网(34)之间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层(3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9)底部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管盖(31)的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8.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循环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污水导入栅栏池(1)的内部,污水经过栅栏池(1)过滤后通过第一泵液装置(2)将污水抽入絮凝池(3)的内部,在絮凝池(3)的内部絮凝后,在通过第一泵液装置(2)将污水抽入沉淀池(4)的内部,污水在沉淀池(4)的内部沉淀一天后,将污水通过第三泵液装置(37)抽入各个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单元(5)的内部;
步骤二:污水通过第三泵液装置(37)被抽入分水箱(14)的内部,经过出风口(15)排到碎石层(13)的内部,并依次经过第一过滤层(18)、通风层(19)、第二过滤层(22)与深度处理层(23),最后进入集水槽(24)的内部,同时泵气装置(10)抽入空气并将空气通过第二横管(21)和第一横管(20)吹入通风层(19)的内部,并由第二泵液装置(6)将其抽入检验池(7)的内部;
步骤三:当水进入检验池(7)的内部后,由检验池(7)内部的水质传感器传感器对其进行检测,当检测合格后排出,若检测不合格,由检验池(7)将其再次抽入沉淀池(4)的内部,再次进行过滤,循环往复,直到其水质合格;
步骤四:在步骤二中泵气装置(10)在抽入空气时,空气进入净化箱(9)后,会通过过滤网(32)、活性炭过滤层(33)与hepa过滤网(34)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而可防止杂质进入通气管路的内部,导致管道腐蚀或堵塞;
步骤五:在步骤二中泵气装置(10)在向通风层(19)内泵入空气时,空气经过加热箱(11)的内部,空气在经过加热箱(11)内部时,可通过加热棒(36)对空气进行加热,可在低温条件下对通入的空气适当加温,以保持微生物的活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