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拍照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白平衡指的是在任何拍摄场景的光源下,都能将白色的物体还原为白色。相机的白平衡控制是为了使相片不发生偏色的过程。目前,现有技术中进行白平衡处理时,通常是基于所拍摄的物体反射到相机的光,统计分析光的色彩特征,进行白平衡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进行拍摄。
对于单色场景,比如红墙壁 白光,白墙壁 红光这两种场景,人眼可以一定程度上进行还原,但是上述白平衡处理方法无法区分这两个场景,白平衡判断准确性低,偏色严重,拍摄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出一种拍照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启动辅助摄像头,根据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和辅助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确定的白平衡调整参数,提高了白平衡的准确性,提升了拍摄效果。
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拍照处理方法,包括:
判断当前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
若是,则启动n个辅助摄像头,以利用n个辅助摄像头采集n张第二图像,其中,n为大于零的整数;
对第一图像及n张第二图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
根据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对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进行白平衡调整,生成目标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的拍照处理方法,通过判断当前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若是,则启动n个辅助摄像头,以利用n个辅助摄像头采集n张第二图像;对第一图像及n张第二图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根据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对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进行白平衡调整,生成目标图像。本实施例中,在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满足预设的条件时,启动辅助摄像头,利用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和辅助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共同调整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的白平衡,由此通过辅助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辅助调整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白平衡,从而提高了白平衡的准确性,提升拍摄效果。
本申请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拍照处理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
控制模块,用于当前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满足预设的条件,启动n个辅助摄像头,以利用n个辅助摄像头采集n张第二图像,其中,n为大于零的整数;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对第一图像及n张第二图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对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进行白平衡调整,生成目标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通过判断当前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若是,则启动n个辅助摄像头,以利用n个辅助摄像头采集n张第二图像;对第一图像及n张第二图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根据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对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进行白平衡调整,生成目标图像。本实施例中,在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满足预设的条件时,启动辅助摄像头,利用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和辅助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共同调整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的白平衡,由此通过辅助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辅助调整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白平衡,从而提高了白平衡的准确性,提升拍摄效果。
本申请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拍照处理方法。
本申请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拍照处理方法。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拍照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拍照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拍照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拍照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针对现有的白平衡处理方法,白平衡判断准确性低,偏色严重,拍摄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拍照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拍照处理方法,在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满足预设的条件时,启动辅助摄像头,利用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和辅助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共同调整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的白平衡,由此通过辅助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辅助调整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白平衡,从而提高了白平衡的准确性,提升拍摄效果。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拍照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的拍照处理方法,由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处理装置执行,该装置可配置于具有多个摄像头的终端设备上,如手机、pad等,以实现利用辅助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辅助调整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白平衡,以提高白平衡的准确性,提升拍摄效果。
如图1所示,该拍照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101,判断当前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具有多个摄像头,比如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其中,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均包括但不限于:主摄像头、广角摄像头、超广角摄像头等等。
为了便于区分,当前用于拍摄图像的摄像头,称为目标摄像头,也即预览图像对应的摄像头。比如,用主摄像头拍摄时,屏幕上预览图像为主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主摄像头为目标摄像头。
本实施例中,在目标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后,可判断当前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比如,判断第一图像的色彩种类是否少于预设种类数量,或者,判断第一图像中物体的数量是否小于预设数量。
步骤102,若当前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满足预设的条件,则启动n个辅助摄像头,以利用n个辅助摄像头采集n张第二图像。
现有的白平衡处理方法,是基于所拍摄的物体反射到目标摄像头的光,确定白平衡,然后调整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的白平衡,生成最终图像。对于某些场景,仅利用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白平衡判断,准确性低、拍摄效果差。
基于此,本实施例中,如果当前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满足预设的条件,可以认为仅基于当前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确定白平衡,准确性低,则可启动n个辅助摄像头,利用n个辅助摄像头采集n张第二图像。这里,n为大于零的整数,也就是每个辅助摄像头都采集一张第二图像。
比如,启动了2个辅助摄像头分别为前置超广角摄像头和后置超广角摄像头,那么前置超广角摄像头和后置超广角摄像头各采集一张图像,得到两张第二图像。
其中,第二图像的图像信息与第一图像的图像信息不同,第二图像的图像信息可以作为第一图像的图像信息的补充,可以是第二图像包含第一画面的内容,也可以是第二画面与第一画面部分重叠,也可以是第二画面与第一画面的内容完全不同等。
作为一个示例,当颜色统计信息较少时,如大块纯色物体、颜色单一的物体,均是难判断的场景,可启动辅助摄像头。
作为另一个示例,光源复杂时,如多色光混合场景等,此时也可启动辅助摄像头。
本实施例中,在确定辅助摄像头时,如果利用后置摄像头拍摄,则可将前置摄像头作为辅助摄像头。
比如,在后置摄像头对准纯色草地、墙壁等场景时,由于视野内全部是同一种颜色的物体,难以确认是白色光 彩色物体,还是彩色光 白色物体。但此时前置摄像头通常可以拍到人脸、天空、其他背景,可以获得当前光源的颜色,从而计算出物体的颜色,那么可以将前置摄像头作为辅助摄像头。
或者,可根据各个摄像头的视角,确定辅助摄像头,其中,视角越大,采集的图像的色彩越丰富,越利于白平衡判断。比如,用后置广角摄像头拍摄时,可将前置广角摄像头作为辅助摄像头。又如,在用后置主摄像头拍摄时,可将后置广角摄像头作为辅助摄像头。
又或者,根据拍摄场景亮度确定辅助摄像头。比如,在暗处进行拍摄时,可选择进光量大的做辅助摄像头。
又或者,终端设备提供多种预设的目标摄像头与辅助摄像头组合,比如,提供前置摄像头 后置摄像头、后置主摄像头 后置广角摄像头、后置长焦摄像头 后置广角摄像头等等,用户可根据拍摄需要选择组合方式。
比如,用户选择了后置长焦摄像头 后置广角摄像头组合,说明后置长焦摄像头为目标摄像头,后置广角摄像头为辅助摄像头,在后置长焦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满足预设的条件时,启动后置广角摄像头,以利用后置广角摄像头采集图像。
步骤103,对第一图像及n张第二图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
本实施例中,对第一图像和n张第二图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地,可以是对图像中的色彩进行统计分析,获取对应的统计结果,根据第一图像和n张第二图像分别对应的统计结果,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其中,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用色温值表示,可以是指白平衡的调整量,在当前白平衡的基础,增加或减少的色温值。
或者,如果第一图像中色彩单一,那么可以直接根据n张第二图像对应的n个统计结果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
现有技术中,仅基于所拍摄的物体反射到目标摄像头的光进行白平衡判断,准确性低、拍摄效果差。本实施例中,利用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和n个辅助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共同确定白平衡调整参数,由此利用n个辅助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辅助确定目标摄像头对应的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提高了白平衡准确性。
步骤104,根据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对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进行白平衡调整,生成目标图像。
在获取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后,根据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和第一图像的当前白平衡,确定目标白平衡,然后根据目标白平衡向第一图像中加入相应色调,生成目标图像。
比如,拍摄日落,确定的目标白平衡的色温值较高,摄像头会认为此时画面色温过高,从而加入红色来中和画面,结果画面反而变得更红了,从而达到较好的拍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拍照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包含纯色的场景,也可以应用于混淆色、复杂场景等,该拍摄处理方法,通过启动辅助摄像头,利用辅助摄像头辅助目标摄像头的白平衡处理,可以避免单个摄像头对准颜色单一场景进行拍摄导致的偏色,从而解决纯色场景白平衡导致的严重偏色问题,也可提升混淆色、复杂场景的颜色准确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拍照处理方法,通过判断当前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若是,则启动n个辅助摄像头,以利用n个辅助摄像头采集n张第二图像;对第一图像及n张第二图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根据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对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进行白平衡调整,生成目标图像。本实施例中,在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满足预设的条件时,启动辅助摄像头,利用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和辅助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共同调整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的白平衡,由此通过辅助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辅助调整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白平衡,从而提高了白平衡的准确性,提升拍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色彩越单一,白平衡越难判断。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判断当前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时,可以对第一图像进行统计分析,获取第一图像的颜色统计特性,然后判断第一图像对应的颜色统计特性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其中,颜色统计特性可以颜色直方图、灰度世界特性、光源色温估计等等。
作为一个示例,可以对第一图像进行统计分析,获取第一图像的一维、二维颜色直方图,然后判断颜色直方图中各颜色点出现的频率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比如,颜色直方图的横坐标是颜色空间,纵坐标是该颜色的像素点的数量,预设条件可以为颜色直方图分布集中在一个颜色,或者平均分布在几个易混淆的颜色。
作为另一个示例,对第一图像进行统计分析,获取第一图像的灰度世界特性,然后根据灰度世界特性,确定第一图像的颜色均值,判断颜色均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比如,预设条件为颜色均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颜色值,或者小于预设的第二颜色值,其中,第一颜色值大于第二颜色值。
本申请实施例的拍照处理方法,在判断当前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时,可以通过判断第一图像对应的颜色统计特性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提高了判断的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摄像头工作时需要消耗能量,如果终端的剩余能量较小的话,继续启动辅助摄像头,可能会导致终端不能完成拍摄。
基于此,为了提高保证终端设备能够利用本拍照处理方法进行拍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启动n个辅助摄像头,以利用n个辅助摄像头采集n张第二图像之前,先确定目标摄像头所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大于第一阈值。其中,第一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在具体实现时,终端相机预置启动辅助摄像头的功能,当用户首次使用相机,终端对相机进行初始化时,可提示用户是否开启启动辅助摄像头的功能,以确认用户后续使用相机时,是否开启辅助摄像头。如果用户确认不使用该功能,后续用户使用相机时不启动辅助摄像头。如果用户确认使用该功能,可提示用户设置终端剩余电量与启动的辅助摄像头的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直接提供给用户设置好的终端剩余电量与开启摄像头数量对应关系。
比如,终端剩余电量大于70%时,可启动2个辅助摄像头;终端剩余电量小于或等于70%,且大于40%时,可启动1个辅助摄像头;当终端剩余电量小于40%时,不开启辅助摄像头。
那么,在确定当前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满足预设的条件后,根据设置的终端剩余电量与启动的辅助摄像头的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判断目标摄像头所在终端的剩余电量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如果确定目标摄像头所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大于第一阈值,则可以启动n个辅助摄像头,以利用n个辅助摄像头采集n张第二图像,从而可以保证终端能够完成拍摄。
本申请实施例的拍照处理方法,在启动n个辅助摄像头,以利用n个辅助摄像头采集n张第二图像之前,通过确定目标摄像头所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大于第一阈值,可以保证终端能够完成白平衡处理生成目标图像。
由于启动辅助摄像头,会带来消耗电量、发热等负影响,那么为了提高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启动辅助摄像头之前,可提示用户是否启动辅助摄像头。若用户确认启动辅助摄像头,那么终端可获取到用户发送的用于指示n个辅助摄像头的控制指令,终端根据获取的启动辅助摄像头的控制指令,启动n个辅助摄像头,以使n个辅助摄像头采集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的拍照处理方法,在启动n个辅助摄像头,以利用n个辅助摄像头采集n张第二图像之前,先获取到用户发送的用于指示启动n个辅助摄像头的控制指令。由此,在启动辅助摄像头之前,提示用户是否启动辅助摄像头,由用户决定是否启动辅助摄像头,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终端可能具有多个摄像头,而不同类型的摄像头能耗可能不同。基于此,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可以作为确定辅助摄像头的依据,为了保证终端能够完成白平衡处理生成目标图像,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启动n个辅助摄像头,以利用n个辅助摄像头采集n张第二图像之前,可根据目标摄像头所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确定待启动的辅助摄像头的类型及数量。
具体地,终端预先存储有各个摄像头的能耗情况,根据当前剩余的电量以及各摄像头的能耗情况,确定在当前剩余的电量情况下,能够使终端完成上述拍照处理方法的摄像头的类型和数量。
更具体地,如果当前剩余电量大于第一电量阈值,认为当前剩余电量充足,则可以根据各摄像头的视角,确定待启动的辅助摄像头。
比如,当前剩余电量80%大于第一电量阈值60%,剩余电量充足,当前目标摄像头为后置的主摄像头,由于广角摄像头视角比较广,那么可以将后置广角摄像头和前置广角摄像头,这两个摄像头作为待启动的辅助摄像头。
如果当前剩余电量小于第二电量阈值时,认为当前剩余电量较少,则可以根据各摄像头的能耗情况,确定待启动的辅助摄像头。其中,第一电量阈值大于第二电量阈值。
比如,当前剩余电量为40%,可以将能耗较低、且拍摄图像信息与第一图像信息不同的一个摄像头作为待启动的辅助摄像头,在节省电量的情况下,能够进行白平衡调整。若当前剩余电量20%,则可以不启动辅助摄像头。
本申请实施例的拍照处理方法,在启动n个辅助摄像头,以利用n个辅助摄像头采集n张第二图像之前,通过根据目标摄像头所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确定待启动的辅助摄像头的类型及数量。由此,通过根据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确定待启动的辅助摄像头的类型和数量,使得终端在剩余电量下,保证白平衡处理,生成目标图像。
上对第一图像及第二图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时,可以根据图像的颜色统计特性,确定对应的白平衡调整参数,进而根据这两个图像得到白平衡调整参数,确定最终的白平衡调整参数。下面结合图2进行说明,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拍照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上述对第一图像及第二图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包括:
步骤201,对第一图像及第二图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颜色统计特性、第二图像对应的第二颜色统计特性。
本实施例中,对当前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中各色彩对应的像素数量进行统计,得到颜色统计特性,为了便于区分称为第一颜色统计特性。同样地,对辅助摄像头采集的第二图像也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第二颜色统计特性。其中,颜色统计性可以是颜色直方图、灰度世界特性、光源色温估计等等。
步骤202,根据第一颜色统计特性,确定第一白平衡调整参数。
作为一个示例,可以对第一图像进行统计分析,获取第一图像的一维、二维颜色直方图,然后根据颜色直方图中各颜色点出现的频率,估算环境光的颜色,从而根据环境光的颜色确定环境光的色温,进而根据当前的白平衡以及环境光的色温对应的白平衡,确定第一白平衡调整参数。
作为另一个示例,对第一图像进行统计分析,获取第一图像的灰度世界特性,然后根据灰度世界特性,确定第一图像的颜色均值与灰色的偏移量,以确认光源的颜色,再根据光源的颜色确定色温,进而根据当前的白平衡以及光源的色温对应的白平衡,确定第一白平衡调整参数。
作为再一个示例,可以对第一图像进行光源色温估计,比如,最亮区可能是光源、光源反射区,图像周边颜色可以认为是光源的颜色,由此可根据光源的颜色确定色温,进而根据当前的白平衡以及光源的色温对应的白平衡,确定第一白平衡调整参数。
步骤203,根据n个第二颜色统计特性,确定n个第二白平衡调整参数。
本实施例中,可以采取与确定第一白平衡调整参数相同的方法,根据n个第二颜色统计特性,确定n个第二白平衡调整参数,即根据每个第二颜色统计特性确定一个第二白平衡调整参数,具体过程不再赘述。
步骤204,采用预设的规则,根据第一白平衡调整参数及n个第二白平衡调整参数,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
本实施例中,可以计算第一白平衡整参数和n个第二白平衡调整参数的平均值,将平均值作为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或者,如果第一图像包含的色彩数量小于每个第二图像,可以直接将n个第二白平衡调整参数均值,作为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
在获取目标白平衡参数后,可以根据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在第一图像当前白平衡的基础上,将第一图像的白平衡调整到目标白平衡,根据目标白平衡对第一图像进行白平衡处理,生成目标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的拍照处理方法,在对第一图像及n张第二图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时,通过对第一图像及n张第二图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颜色统计特性、n张第二图像对应的n个第二颜色统计特性,然后根据第一颜色统计特性,确定第一白平衡调整参数,n个根据第二颜色统计特性,确定n个第二白平衡调整参数,之后采用预设的规则,根据第一白平衡调整参数及n个第二白平衡调整参数,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由此,将基于辅助摄像头确定的白平衡调整参数,用于确定第一图像的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提高了白平衡准确性,提高了拍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可能不同,那么对白平衡判断准确性也不相同。基于此,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确定目标摄像头和辅助摄像头的权重,根据权重计算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
具体地,在上述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之前,根据第一颜色统计特性,确定目标摄像头的第一权值,以及根据n个第二颜色统计特性,确定n个辅助摄像头的n个第二权值,也即根据每个辅助摄像头得到的第二颜色统计特性,确定每个辅助摄像头的第二权值,由此可得到n个第二权值。
其中,权值用于指示摄像头在计算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中所占的权重,比如颜色直方图中像素点分布集中在一个颜色,权值越小,色彩越单一,权值越小。
在根据第一白平衡调整参数及n个第二白平衡调整参数,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时,可根据第一权值、第一白平衡调整参数、n个第二权值和n个第二白平衡调整参数,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的结果作为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的拍照处理方法,在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之前,可先根据第一颜色统计特性及第二颜色统计特性,确定目标摄像头的第一权值、及n个辅助摄像头的n个第二权值,在根据第一白平衡调整参数及n个第二白平衡调整参数,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时,根据第一权值、第一白平衡调整参数、n个第二权值及n个第二白平衡调整参数,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由此,根据摄像头的权值,计算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提高了白平衡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拍照处理装置。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拍照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拍照处理装置包括:判断模块310、控制模块320、第一确定模块330、生成模块340。
判断模块310,用于判断当前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
控制模块320,用于当前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满足预设的条件,启动n个辅助摄像头,以利用n个辅助摄像头采集n张第二图像,其中,n为大于零的整数;
第一确定模块330,用于对第一图像及n张第二图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
生成模块340,用于根据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对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进行白平衡调整,生成目标图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判断模块310,具体用于:
判断第一图像对应的颜色统计特性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摄像头所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大于第一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到用户发送的用于指示启动n个辅助摄像头的控制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摄像头所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确定待启动的辅助摄像头的类型及数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确定模块330,可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对第一图像及n张第二图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颜色统计特性、n张第二图像对应的n个第二颜色统计特性;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颜色统计特性,确定第一白平衡调整参数;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n个第二颜色统计特性,确定n个第二白平衡调整参数;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采用预设的规则,根据第一白平衡调整参数及n个第二白平衡调整参数,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确定模块330,还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颜色统计特性及n个第二颜色统计特性,确定目标摄像头的第一权值、及n个辅助摄像头的n个第二权值;
上述第四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一权值、第一白平衡调整参数、n个第二权值及n个第二白平衡调整参数,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拍照处理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拍照处理装置,故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拍照处理装置,通过判断当前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若是,则启动n个辅助摄像头,以利用n个辅助摄像头采集n张第二图像;对第一图像及n张第二图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根据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对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进行白平衡调整,生成目标图像。本实施例中,在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满足预设的条件时,启动辅助摄像头,利用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和辅助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共同调整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的白平衡,由此通过辅助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辅助调整目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白平衡,从而提高了白平衡的准确性,提升拍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拍照处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拍照处理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1.一种拍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当前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
若是,则启动n个辅助摄像头,以利用所述n个辅助摄像头采集n张第二图像,其中,n为大于零的整数;
对所述第一图像及所述n张第二图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对所述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进行白平衡调整,生成目标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当前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颜色统计特性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n个辅助摄像头,以利用所述n个辅助摄像头采集n张第二图像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摄像头所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大于第一阈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n个辅助摄像头,以利用所述n个辅助摄像头采集n张第二图像之前,还包括:
获取到用户发送的用于指示启动所述n个辅助摄像头的控制指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n个辅助摄像头,以利用所述n个辅助摄像头采集n张第二图像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摄像头所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确定待启动的辅助摄像头的类型及数量。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及所述n张第二图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包括:
对所述第一图像及所述n张第二图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颜色统计特性、n张第二图像对应的n个第二颜色统计特性;
根据所述第一颜色统计特性,确定第一白平衡调整参数;
根据所述n个第二颜色统计特性,确定n个第二白平衡调整参数;
采用预设的规则,根据所述第一白平衡调整参数及所述n个第二白平衡调整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颜色统计特性及所述n个第二颜色统计特性,确定所述目标摄像头的第一权值、及所述n个辅助摄像头的n个第二权值;
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权值、第一白平衡调整参数、n个第二权值及n个第二白平衡调整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
8.一种拍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
控制模块,用于当前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满足预设的条件,启动n个辅助摄像头,以利用所述n个辅助摄像头采集n张第二图像,其中,n为大于零的整数;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及所述n张第二图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对所述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进行白平衡调整,生成目标图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颜色统计特性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摄像头所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大于第一阈值。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到用户发送的用于指示启动所述n个辅助摄像头的控制指令。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摄像头所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确定待启动的辅助摄像头的类型及数量。
13.如权利要求8-1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及所述n张第二图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颜色统计特性、n张第二图像对应的n个第二颜色统计特性;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颜色统计特性,确定第一白平衡调整参数;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n个第二颜色统计特性,确定n个第二白平衡调整参数;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采用预设的规则,根据所述第一白平衡调整参数及所述n个第二白平衡调整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颜色统计特性及所述n个第二颜色统计特性,确定所述目标摄像头的第一权值、及所述n个辅助摄像头的n个第二权值;
所述第四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权值、第一白平衡调整参数、n个第二权值及n个第二白平衡调整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白平衡调整参数。
1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拍照处理方法。
16.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拍照处理方法。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