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摄像机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戴式摄像机支架。
背景技术:
传媒摄像过程中经常会有临时任务,因为无法提前布置支架,因此摄像师只能肩扛摄像机来拍摄,由于肩扛走路的颠簸会导致摄像效果差,不仅劳累而且不方便调节角度。
申请号为201821686671.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新闻传播的稳固式摄像机支架结构,涉及摄像机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新闻传播的稳固式摄像机支架结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该用于新闻传播的稳固式摄像机支架结构,通过支架手柄的设置,使得支架手柄设置在支撑板的一端,一方面可以手握支架手柄,达到了省力的效果,另一面使支架手柄进行支撑摄像机进行拍摄,在通过调节支架的设置,使调节支架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支杆,通过拧动螺栓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调节支架具有转化角度的效果,达到了使摄像机调节角度的效果。
但是此专利文件公开的技术依旧是将摄像机扛在单肩,负重过大,且未能解决摄像机颠簸导致拍摄质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摄像机负重过大,且颠簸导致拍摄质量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戴式摄像机支架,目的是提供一种穿戴式摄像机支架,方便调整摄像机角度,且减少摄像机在人走动时受颠簸导致拍摄质量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穿戴式摄像机支架,包括固定板、稳定环和支撑架,所述固定板上活动连接稳定环,稳定环内设置有支撑架;
所述固定板为长方形板体,固定板的左侧面设置有背带、右侧面的四角有第一凸耳;
所述稳定环包括调节板、活动板和两条柔性带,所述调节板右侧面有与固定板上第一凸耳相对应的第二凸耳,所述第二凸耳上穿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自第二凸耳伸入第一凸耳内呈伸缩滑动状态,所述活动板中心有呈竖直状的长方形通孔,活动板与调节板的上端以及活动板与调节板的下端分别连接两条柔性带的两端形成环状体,活动板与调节板的前侧以及活动板与调节板的后侧分别经多个弹性件连接;
所述支撑架由竖板与横板构成,所述竖板上下两端均连接有辊筒,竖板竖直设置在环状体内,竖板上下两端的辊筒将两条柔性带张紧,所述横板一端伸出活动板的通孔向外、另一端垂直连接在竖板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两条柔性带的形状、大小一致,均为无弹性的长方形片体。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与调节板高度相同,活动板与调节板宽度一致,活动板与调节板宽度均大于竖板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与调节板前后两侧的弹性件数量相同,每侧弹性件数量为2-5个,每个弹性件在调节板上的连接点高于在活动板上的连接点。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包括连接头和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各连接有一个螺母,所述连接头一端为连接环、另一端为带有螺纹的杆体,所述连接头为两个,所述两个连接头的连接环分别铰接在活动板和调节板上,两个连接头的杆体穿装在螺母上。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连接头上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弹簧两端的螺母上的螺纹与两个连接头上的螺纹相配应。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为拉伸弹簧,弹簧的内径大于连接头杆体外径。
进一步地,当把手在第二凸耳内滑动时,把手穿装在第二凸耳内的一端伸入第一凸耳内或缩回第二凸耳内。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与第二凸耳通过压簧连接,使把手穿装在第二凸耳内的一端有伸入第一凸耳内的趋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设置有稳定环,通过稳定环的调节板和活动板沿相反方向错位滑动来保证支撑架的位置稳定,从而减小摄像机因为走动而产生的上下颠簸,保证拍摄质量。
2.本发明的固定板与稳定环通过把手连接,把手的一端在第二凸耳内呈伸缩滑动状态,且当把手在第二凸耳内滑动时,把手穿装在第二凸耳内的一端伸入第一凸耳内或缩回第二凸耳内,可以通过把手调节而不需要人自身的仰俯就可以调节摄像机的仰角和俯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弹性件结构示意图(放大);
图4是图3的a不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俯角拍摄使用状态图;
图6是本发明的仰角拍摄使用状态图;
图7是本发明正常拍摄使用状态图一;
图8是本发明正常拍摄使用状态图二。
附图中标号为:1为固定板,2为稳定环,3为支撑架,11为背带,12为第一凸耳,21为调节板,22为活动板,23为柔性带,24为弹性件,31为竖板,32为横板,212为把手,241为连接头,242为弹簧,311为辊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8所示,一种穿戴式摄像机支架,包括固定板1、稳定环2和支撑架3,所述固定板1上活动连接稳定环2,稳定环2内设置有支撑架3。
所述固定板1为长方形板体,固定板1的左侧面设置有背带11、右侧面的四角有第一凸耳12。
所述稳定环2包括调节板21、活动板22和两条柔性带23,所述调节板21右侧面有与固定板1上第一凸耳12相对应的第二凸耳,所述第二凸耳上穿装有把手212,所述把手212的一端自第二凸耳伸入第一凸耳12内呈伸缩滑动状态,所述活动板22中心有呈竖直状的长方形通孔,两条柔性带23分别连接活动板22与调节板21的上端和活动板22与调节板21的下端,两条柔性带23、活动板22和调节板21形成环状体,活动板22与调节板21的前侧以及活动板22与调节板21的后侧经弹性件24连接。
所述支撑架3由竖板31与横板32构成,所述竖板31上下两端均连接有辊筒311,竖板31竖直设置在环状体内,竖板31上下两端的辊筒311将两条柔性带23张紧,所述横板32一端伸出活动板22的通孔向外、另一端垂直连接在竖板31中部。
稳定环2的调节板21和活动板22沿相反方向错位滑动来保证支撑架3的位置稳定,从而减小摄像机因为走动而产生的上下颠簸的问题,当固定板1沿上下方向移动时,带动调节板21上下移动,由于支撑架3张紧稳定环2,则当调节板21移动时,活动板22会因为柔性带23的拉动而沿着调节板21相反的方向移动,此时,调节板21和活动板22构成了沿相反方向移动的两个平板,因此中间的支撑板3位置保持不动。
所述两条柔性带23的形状、大小一致,均为无弹性的长方形片体,因此保证调节板21和活动板22移动方向相反,移动距离相同。
所述活活动板22与调节板21高度相同,动板22与调节板21宽度一致,动板22与调节板21宽度均大于竖板31的宽度。
所述活动板22与调节板21前后两侧的弹性件24数量相同,每侧弹性件24数量为2-5个,每个弹性件24在调节板21上的连接点高于在活动板22上的连接点。
所述弹性件24包括连接头241和弹簧242,所述弹簧242两端各连接有一个螺母,所述连接头241一端为连接环、另一端为带有螺纹的杆体,所述连接头241为两个,所述两个连接头241的连接环分别铰接在活动板22和调节板21上,两个连接头241的杆体穿装在螺母上。
所述两个连接头241上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弹簧242两端的螺母上的螺纹与两个连接头241上的螺纹相配应,由于弹簧242两端的螺母螺纹方向相反,旋转弹簧242时,可以调节连接头241伸入弹簧242的长度,变相的缩短弹性件24长度,来提高弹性件24拉力。
所述弹簧242为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采用l1a1x12x57.5gb∕t2087-2001圆柱螺旋拉伸弹簧,弹簧242的内径大于连接头241杆体外径。
当把手212在第二凸耳内滑动时,把手212穿装在第二凸耳内的一端伸入第一凸耳12内或缩回第二凸耳内。
所述把手212与第二凸耳通过压簧连接,使把手212穿装在第二凸耳内的一端有伸入第一凸耳12内的趋势。
在使用时,将本发明放置在胸前,背带11自背后交叉后连接到固定板1底端,在横板32上连接摄像机,在未连接摄像机时,由于弹簧242的拉力,活动板22上端顶在竖板31顶端的辊筒311下部,调节板21顶在竖板31底端的辊筒311上部,连接摄像机后,由于摄像机的重力,将支撑架3下压,使稳定环2的调节板21和活动板22沿相反方向错位滑动,弹簧242拉长来抵消摄像机的重力,此时可以旋转调节弹簧242,控制弹性件24的长度和拉力,可以改变调节板21和活动板22的相对位置,使调节板21和活动板22上端平齐即可(此时横板32位于活动板22高度中心),稳定环2的调节板21和活动板22沿相反方向错位滑动来保证支撑架3的位置稳定,如图7和图8所示:在人走动时,产生上下颠簸,从而固定板1带动调节板21上下移动,由于调节板21与活动板22通过柔性带23连接呈环状,且被支撑架3张紧,因此活动板22会在调节板21移动时与调节板21呈反方向移动,从而抵消调节板21与固定板1的位移,使稳定环2的中心保持在一个稳定的位置。
固定板1与稳定环2通过把手212连接,把手212的一端在第二凸耳内呈伸缩滑动状态且当把手212在第二凸耳内滑动时,把手212穿装在第二凸耳内的一端伸入第一凸耳12内或缩回第二凸耳内,在需要仰角拍摄或俯角拍摄时,可以通过把手212而不需要人自身的仰俯就可以调整摄像机的拍摄角度。
如图5所示:双手向外抽拉调节板21上部的把手212,并向前推,此时,摄像机为俯角拍摄模式,拍摄结束后再将把手212恢复至固定板1上部的第一凸耳12内。
如图6所示:双手向外抽拉调节板21下部的把手212,并向前推,此时,摄像机为仰角拍摄模式,拍摄结束后再将把手212恢复至固定板1下部的第一凸耳12内。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变形。
1.一种穿戴式摄像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稳定环(2)和支撑架(3),所述固定板(1)上活动连接稳定环(2),稳定环(2)内设置有支撑架(3);
所述固定板(1)的右侧面设置有背带(11)、左侧面的四角有第一凸耳(12);
所述稳定环(2)包括调节板(21)、活动板(22)和两条柔性带(23),所述调节板(21)右侧面有与固定板(1)上第一凸耳(12)相对应的第二凸耳,所述第二凸耳上穿装有把手(212),所述把手(212)的一端自第二凸耳伸入第一凸耳(12)内呈伸缩滑动状态,所述活动板(22)中心有呈竖直状的长方形的通孔,活动板(22)与调节板(21)的上端以及活动板(22)与调节板(21)的下端分别连接两条柔性带(23)的两端形成环状体,活动板(22)与调节板(21)的前侧以及活动板(22)与调节板(21)的后侧分别经多个弹性件(24)连接;
所述支撑架(3)由竖板(31)与横板(32)构成,所述竖板(31)上下两端均连接有辊筒(311),竖板(31)竖直设置在环状体内,竖板(31)上下两端的辊筒(311)将两条柔性带(23)张紧,所述横板(32)一端伸出活动板(22)的通孔向外、另一端垂直连接在竖板(31)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摄像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调节板(21)和活动板(22)均为长方形板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摄像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柔性带(23)的形状、大小一致,均为无弹性的长方形片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摄像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22)与调节板(21)高度相同,活动板(22)与调节板(21)宽度一致,活动板(22)与调节板(21)宽度均大于竖板(31)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摄像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22)与调节板(21)前后两侧的弹性件(24)数量相同,每侧弹性件(24)数量为2-5个,每个弹性件(24)在调节板(21)上的连接点高于在活动板(22)上的连接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摄像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24)包括连接头(241)和弹簧(242),所述弹簧(242)两端各连接有一个螺母,所述连接头(241)一端为连接环、另一端为带有螺纹的杆体,所述连接头(241)为两个,所述两个连接头(241)的连接环分别铰接在活动板(22)和调节板(21)上,两个连接头(241)的杆体穿装在螺母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穿戴式摄像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接头(241)上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弹簧(242)两端的螺母上的螺纹与两个连接头(241)上的螺纹相配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穿戴式摄像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42)为拉伸弹簧,弹簧(242)的内径大于连接头(241)的杆体外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摄像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当把手(212)在第二凸耳内滑动时,把手(212)穿装在第二凸耳内的一端伸入第一凸耳(12)内或缩回第二凸耳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穿戴式摄像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12)与第二凸耳通过压簧连接,使把手(212)穿装在第二凸耳内的一端有伸入第一凸耳(12)内的趋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