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注油脂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4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油脂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注油脂设备通常采用油路气路外置设计,由于在旋转过程中气路和油路存在缠绕的问题,因此很难满足360度周向旋转,在这种情况下,整圈注油只能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注油枪完成,很占用空间,并且印染存在气路和油路存在缠绕的问题,无法完成更大角度的注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大角度旋转并且结构紧凑的旋转式注油脂装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式注油脂装置,包括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的支架的压力调节器、上下移动气缸、导轨滑块组件,所述的上下移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的导轨滑块组件,所述的导轨滑块组件上设置有旋转模组,所述的旋转模组上设置有油路气缸分配块,所述的油路气缸分配块的内部具有沿纵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在不同高度位置分别向周向扩张形成相互隔离的第一环形腔、第二环形腔、第三环形腔,所述的油路气缸分配块上具有分别与所述的第一环形腔、第二环形腔、第三环形腔相对应的进气口、出气口、进油口,所述的进气口、出气口、进油口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的压力调节器,所述的安装孔内可转动的安装有油路气缸转接杆,所述的旋转模组传动连接于所述的油路气缸转接杆,所述的油路气缸转接杆的底部具有扩大端,所述的油路气缸转接杆内部具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气路、第二气路、油路,所述的第一气路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的第二气路具有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的油路具有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所述的第一端口、第三端口、第五端口位于所述的油路气缸转接杆的侧壁,所述的第一端口位于所述的第一环形腔内,所述的第三端口位于所述的第二环形腔内,所述的第五端口位于所述的第三环形腔内,所述的第二端口、第四端口、第六端口位于所述的扩大端,所述的扩大端连接有注油泵,所述的第二端口、第四端口、第六端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的注油泵,所述的注油泵的输出端通过转接块连接有流量控制器,所述的流量控制器上设置有注油嘴。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环形腔、第二环形腔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星形密封圈,所述的第三环形腔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o形圈。

优选的,所述的出气口、进油口之间设置还有泄油口,若o形圈磨损漏油,机构可自行将油脂排出去,避免泄漏到气路内。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端口、第四端口位于所述的扩大端的侧壁,所述的第六端口位于所述的扩大端的底部中心位置。

优选的,包括轴承,所述的轴承套设于所述的油路气缸转接杆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的旋转模组包括伺服电机和联轴器。

优选的,包括油枪安装块,所述的油枪安装块连接于所述的油路气缸转接杆的扩大端,所述的注油泵安装于所述的油枪安装块。

优选的,所述的流量控制器包括分油块,所述的分油块具有入油口和出油口,所述的入油口和出油口之间具有锥形油脂调节腔,所述的锥形油脂调节腔内设置有调整螺杆,所述的调整螺杆通过锁紧螺母固定于所述的分油块上。

优选的,所述的注油嘴包括至少一个注油针,所述的注油针沿竖直方向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上下移动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自对中连接头,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导轨滑块组件相对应的液压缓冲限位器。

采用此种模块化设计的自动切换工装,具有以下优点:

1.空间结构紧凑,整套机构油路/气路都集成在转接块内,油路和气路单独分开,避免内部气管旋转缠绕;

2.通过调整螺杆,达到控制锥形面积进行无极调整油脂流量;

3.结构稳定,注油量受气压/油压波动影响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注油脂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注油脂装置的局部剖视图一;

附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注油脂装置的油路气缸转接杆的立体图;

附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注油脂装置的局部剖视图二;

附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注油脂装置的局部剖视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附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注油脂装置的立体图,本实施例中的旋转式注油脂装置,包括支架101以及设置于支架101的压力调节器19、上下移动气缸12、导轨滑块组件103,支架101上设置有安装块102,安装块102上设置有导轨滑块组件103,上下移动气缸12的输出端安装有自对中连接头104,自对中连接头104连接于导轨滑块组件103,导轨滑块组件103上设置有旋转模组6,旋转模组6包括伺服电机107和联轴器108,支架101上还设置有缓冲器安装块105,缓冲器安装块105上安装有与导轨滑块组件103相对应的液压缓冲限位器106。

附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注油脂装置的局部剖视图一,附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注油脂装置的油路气缸转接杆的立体图,附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注油脂装置的局部剖视图二。旋转模组6上设置有油路气缸分配块1,油路气缸分配块1的内部具有沿纵向延伸的安装孔,安装孔在不同高度位置分别向周向扩张形成相互隔离的第一环形腔201、第二环形腔202、第三环形腔203,第一环形腔201、第二环形腔20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星形密封圈4,第三环形腔20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o形圈5,星形密封圈方式漏气,o形圈防止漏油。

油路气缸分配块1上具有分别与第一环形腔201、第二环形腔202、第三环形腔203相对应的进气口13、出气口14、进油口15,出气口14、进油口15之间设置还有泄油口16,若o形圈磨损漏油,油脂会往上窜入气腔,增加出油口后,机构可自行从低压处的出油口将油脂排出去,避免泄漏到气路内。进气口13、出气口14、进油口15通过管路连接于压力调节器19,安装孔内可转动的安装有油路气缸转接杆3,旋转模组6传动连接于油路气缸转接杆3,油路气缸转接杆3的顶端套设有轴承2

油路气缸转接杆3的底部具有扩大端109,油路气缸转接杆3内部具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气路205、第二气路206、油路207,第一气路205具有第一端口208和第二端口209,第二气路206具有第三端口210和第四端口211,油路207具有第五端口212和第六端口213,第一端口208、第三端口210、第五端口212位于油路气缸转接杆3的侧壁,第一端口208位于第一环形腔201内,第三端口210位于第二环形腔202内,第五端口212位于第三环形腔203内,第二端口209、第四端口211位于扩大端109的侧壁,第二端口209、第四端口211通过气管与注油泵8相连,第六端口213位于扩大端109的底部中心位置,第六端口213通过接头204输出到注油泵8,注油泵8的输出端通过转接块9连接有流量控制器10,流量控制器10上设置有注油嘴11。油枪安装块7连接于油路气缸转接杆3的扩大端109,注油泵8安装于油枪安装块7。注油嘴11包括至少一个注油针109,注油针109沿竖直方向垂直设置。

附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注油脂装置的局部剖视图三。流量控制器10包括分油块17,分油块17具有入油口110和出油口111,入油口110和出油口111之间具有锥形油脂调节腔112,锥形油脂调节腔112内设置有调整螺杆16,调整螺杆16通过锁紧螺母18固定于分油块17上。

当旋转模组6驱动油路气缸转接杆3转动,油路气缸转接杆3与油路气缸分配块1相转动连接以断开或连接出油口13与进油口、第一出气口14与第一进气口以及第二出气口15与第二进气口,油脂从注油泵8流到转接块9,与转接块9相连接,油脂从转接块9流到的注油嘴11中并从注油嘴11中流出。采用此种模块化设计的自动切换工装,具有以下优点:空间结构紧凑,整套机构油路/气路都集成在转接块内,油路和气路单独分开,避免内部气管旋转缠绕;通过调整螺杆,达到控制锥形面积进行无极调整油脂流量;结构稳定,注油量受气压/油压波动影响小。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式注油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1)以及设置于所述的支架(101)的压力调节器(19)、上下移动气缸(12)、导轨滑块组件(103),所述的上下移动气缸(12)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的导轨滑块组件(103),所述的导轨滑块组件(103)上设置有旋转模组(6),所述的旋转模组(6)上设置有油路气缸分配块(1),所述的油路气缸分配块(1)的内部具有沿纵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在不同高度位置分别向周向扩张形成相互隔离的第一环形腔(201)、第二环形腔(202)、第三环形腔(203),所述的油路气缸分配块(1)上具有分别与所述的第一环形腔(201)、第二环形腔(202)、第三环形腔(203)相对应的进气口(13)、出气口(14)、进油口(15),所述的进气口(13)、出气口(14)、进油口(15)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的压力调节器(19),所述的安装孔内可转动的安装有油路气缸转接杆(3),所述的旋转模组(6)传动连接于所述的油路气缸转接杆(3),所述的油路气缸转接杆(3)的底部具有扩大端(109),所述的油路气缸转接杆(3)内部具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气路(205)、第二气路(206)、油路(207),所述的第一气路(205)具有第一端口(208)和第二端口(209),所述的第二气路(206)具有第三端口(210)和第四端口(211),所述的油路(207)具有第五端口(212)和第六端口(213),所述的第一端口(208)、第三端口(210)、第五端口(212)位于所述的油路气缸转接杆(3)的侧壁,所述的第一端口(208)位于所述的第一环形腔(201)内,所述的第三端口(210)位于所述的第二环形腔(202)内,所述的第五端口(212)位于所述的第三环形腔(203)内,所述的第二端口(209)、第四端口(211)、第六端口(213)位于所述的扩大端(109),所述的扩大端(109)连接有注油泵(8),所述的第二端口(209)、第四端口(211)、第六端口(213)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的注油泵(8),所述的注油泵(8)的输出端通过转接块(9)连接有流量控制器(10),所述的流量控制器(10)上设置有注油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注油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环形腔(201)、第二环形腔(20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星形密封圈(4),所述的第三环形腔(20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o形圈(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注油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口(14)、进油口(15)之间设置还有泄油口(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注油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端口(209)、第四端口(211)位于所述的扩大端(109)的侧壁,所述的第六端口(213)位于所述的扩大端(109)的底部中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注油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2),所述的轴承(2)套设于所述的油路气缸转接杆(3)的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注油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模组(6)包括伺服电机(107)和联轴器(10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注油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枪安装块(7),所述的油枪安装块(7)连接于所述的油路气缸转接杆(3)的扩大端(109),所述的注油泵(8)安装于所述的油枪安装块(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注油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器(10)包括分油块(17),所述的分油块(17)具有入油口(110)和出油口(111),所述的入油口(110)和出油口(111)之间具有锥形油脂调节腔(112),所述的锥形油脂调节腔(112)内设置有调整螺杆(16),所述的调整螺杆(16)通过锁紧螺母(18)固定于所述的分油块(17)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注油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油嘴(11)包括至少一个注油针(109),所述的注油针(109)沿竖直方向垂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注油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移动气缸(12)的输出端安装有自对中连接头(104),所述的支架(101)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导轨滑块组件(103)相对应的液压缓冲限位器(106)。

技术总结
一种空间结构紧凑的旋转式注油脂装置,包括支架、压力调节器、上下移动气缸、导轨滑块组件,导轨滑块组件上设置有旋转模组,旋转模组上设置有油路气缸分配块,油路气缸分配块的内部具有沿纵向延伸的安装孔,安装孔在不同高度位置分别向周向扩张形成相互隔离的第一环形腔、第二环形腔、第三环形腔,油路气缸分配块上具有进气口、出气口、进油口,进气口、出气口、进油口通过管路连接于压力调节器,安装孔内可转动的安装有油路气缸转接杆,旋转模组传动连接于油路气缸转接杆,油路气缸转接杆的底部具有扩大端,油路气缸转接杆内部具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气路、第二气路、油路,注油泵的输出端通过转接块连接有流量控制器,流量控制器上设置有注油嘴。

技术研发人员:张晨杰;张弛;季天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托克斯冲压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41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