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背门内板热压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65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后背门内板热压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的数量不断增加,汽车外层由挡风玻璃、车门和后背门所构成,汽车的后背门内部均是通过一块内板镶嵌而成的,内板制作过程要经过热压成型,在使用期间才会更加坚固。

现有很多热压设备内的热压板和放置板上都没有设置对内板保护的措施,导致将内板压板过程中,会使得内板边侧破裂,造成材料的浪费,还有内板热成型后均是通过自然冷却,才能方便将其从放置板上取下来,这样会降低其内板热成型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在该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创新,提供一种汽车后背门内板热压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热压设备内的热压板和放置板上都没有设置对内板保护的措施,导致将内板压板过程中,会使得内板边侧破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后背门内板热压成型装置,该装置中设置有放置板、放边框、电动气缸、电动伸缩杆、热压板、第二透气孔、压边框、热气筒和热气输出管,将内板放在放置板上后,其内板底部边侧会与放边框相互吻合,电动气缸开启工作后,电动伸缩杆带动热压板向下运动压缩,与内板上方相契合,内板边侧会与压边框相互吻合,由于放边框和压边框都是橡胶材质的,即在压板过程中,会对内板上下边侧形成保护,避免将其边侧压破裂,通过热气输出管把热气筒内热气输送到热压板上,则会从第二透气孔透过热气到内板上,进而完成热成型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背门内板热压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内板放置箱、热压箱和冷却箱,所述工作台下方中部嵌入设置有内板放置箱,所述工作台上方中部嵌入设置有热压箱,所述内板放置箱下方嵌入设置有冷却箱;

所述内板放置箱包括活动门、滑槽、滑头、放置板、放边框、缓冲杆、缓冲块、限位块和冷气通道,所述活动门均活动连接在内板放置箱正面中部的左右两侧,且活动门上均设有把手,所述滑槽均嵌入设置在内板放置箱内部中间的左右两侧,所述滑头均活动连接在滑槽内侧中部,所述放置板均嵌入设置在滑头之间,且放置板左右两端均贯穿于滑头内部,所述放边框嵌入设置在放置板顶端,所述缓冲杆活动连接在滑头内部下方,所述缓冲块嵌入设置在滑头内部底端,所述限位块均嵌入设置在滑槽内侧下方,所述冷气通道嵌入设置在内板放置箱内部底端的中间;

所述热压箱包括电动气缸、电动伸缩杆、热压板、压边框和热气筒,所述电动气缸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热压箱内部上方的中间,所述电动伸缩杆活动连接在电动气缸下方中部,所述热压板活动连接在电动伸缩杆下方,且热压板位于内板放置箱内部上方的中间,所述压边框嵌入设置在热压板底端,所述热气筒贯穿设置在热压箱左侧上方;

所述冷却箱包括冷气管,所述冷气管贯穿设置在冷却箱上方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滑头内侧均设有滑轨,其滑轨均位于滑槽内部,且滑头通过滑轨与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板呈倒“l形”状结构设置,其放置板与热压板相互契合,且热压板上方的电动伸缩杆与电动气缸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放边框与压边框均采用橡胶材质所构成,且放边框上设有第一透气孔,压边框下设有第二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杆内部由对接杆和缓冲弹簧所构成,且缓冲弹簧顶部均与放置板左右两端相接触,底部均与缓冲块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热气筒下方设有热气输出管,且热气输出管管体贯穿于工作台,底部管口贯穿于热压板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箱内部设有制冷机和制冷管,其制冷管与冷气管相连接,且冷气管上端管口贯穿于冷气通道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放置板、放边框、电动气缸、电动伸缩杆、热压板、第二透气孔、压边框、热气筒和热气输出管,将内板放在放置板上后,其内板底部边侧会与放边框相互吻合,电动气缸开启工作后,电动伸缩杆带动热压板向下运动压缩,与内板上方相契合,内板边侧会与压边框相互吻合,由于放边框和压边框都是橡胶材质的,即在压板过程中,会对内板上下边侧形成保护,避免将其边侧压破裂,通过热气输出管把热气筒内热气输送到热压板上,则会从第二透气孔透过热气到内板上,进而完成热成型工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缓冲杆、对接杆和缓冲弹簧,放置板向下压动时,缓冲弹簧可缓解放置板上产生的震动力,使得放置板上的内板平稳,促进内板热成型。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冷却箱、制冷机、制冷管和冷气通道,制冷机工作后,产生的冷气可从制冷管传输到冷气管内,并通过冷气管释放于冷气通道内部,进而对成型好的内板进行冷却工作,便于工作人员从放置板上取下内板,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板放置箱与热压箱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中:工作台1、内板放置箱2、活动门201、滑槽202、滑头203、放置板204、放边框205、缓冲杆206、缓冲块207、限位块208、冷气通道209、热压箱3、电动气缸301、电动伸缩杆302、热压板303、压边框304、热气筒305、冷却箱4、冷气管40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滑槽202、滑头203、放置板204、放边框205、缓冲杆206、缓冲块207、限位块208、电动气缸301、电动伸缩杆302、热压板303、压边框304和热气筒305均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订制所得。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汽车后背门内板热压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1、内板放置箱2、热压箱3和冷却箱4,工作台1下方中部嵌入设置有内板放置箱2,工作台1上方中部嵌入设置有热压箱3,内板放置箱2下方嵌入设置有冷却箱4;

内板放置箱2包括活动门201、滑槽202、滑头203、放置板204、放边框205、缓冲杆206、缓冲块207、限位块208和冷气通道209,活动门201均活动连接在内板放置箱2正面中部的左右两侧,且活动门201上均设有把手,滑槽202均嵌入设置在内板放置箱2内部中间的左右两侧,滑头203均活动连接在滑槽202内侧中部,放置板204均嵌入设置在滑头203之间,且放置板204左右两端均贯穿于滑头203内部,放边框205嵌入设置在放置板204顶端,缓冲杆206活动连接在滑头203内部下方,缓冲块207嵌入设置在滑头203内部底端,限位块208均嵌入设置在滑槽202内侧下方,冷气通道209嵌入设置在内板放置箱2内部底端的中间;

热压箱3包括电动气缸301、电动伸缩杆302、热压板303、压边框304和热气筒305,电动气缸3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热压箱3内部上方的中间,电动伸缩杆302活动连接在电动气缸301下方中部,热压板303活动连接在电动伸缩杆302下方,且热压板303位于内板放置箱2内部上方的中间,压边框304嵌入设置在热压板303底端,热气筒305贯穿设置在热压箱3左侧上方;

冷却箱4包括冷气管401,冷气管401贯穿设置在冷却箱4上方右侧。

本实施例优选的,滑头203内侧均设有滑轨,其滑轨均位于滑槽202内部,且滑头203通过滑轨与滑槽202滑动连接,使其热压板303向下挤压放置板204时,放置板204向下滑动,刚好配合热压板303上的电动伸缩杆302做向下运动,促进热压板303工作;放置板204呈倒“l形”状结构设置,其放置板204与热压板303相互契合,且热压板303上方的电动伸缩杆302与电动气缸301输出端相连接,使其倒“l形”状的放置板204便于将内板放置,电动气缸301开启工作后,电动伸缩杆302带动热压板303向下运动压缩,与内板上方相契合,内板边侧会与压边框相互吻合,便于压板工作;放边框205与压边框304均采用橡胶材质所构成,且放边框205上设有第一透气孔,压边框304下设有第二透气孔,由于放边框和压边框都是橡胶材质的,即在压板过程中,会对内板上下边侧形成保护,避免将其边侧压破裂,且热气均可以在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内流通,便于热气传输;缓冲杆206内部由对接杆和缓冲弹簧所构成,且缓冲弹簧顶部均与放置板204左右两端相接触,底部均与缓冲块207相接触,使其放置板204向下压动时,缓冲弹簧可缓解放置板204上产生的震动力,使得放置板204上的内板平稳,促进内板热成型;热气筒305下方设有热气输出管,且热气输出管管体贯穿于工作台1,底部管口贯穿于热压板303内部,通过热气输出管把热气筒305内热气输送到热压板303上,则会从第二透气孔透过热气到内板上,进而完成热成型工作;冷却箱4内部设有制冷机和制冷管,其制冷管与冷气管401相连接,且冷气管401上端管口贯穿于冷气通道209内部,使其制冷机工作后,产生的冷气可从制冷管传输到冷气管401内,并通过冷气管401释放于冷气通道209内部,进而对成型好的内板进行冷却工作,便于工作人员从放置板204上取下内板,提升工作效率。

工作原理: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背门内板热压成型装置时,首先,将内板放在放置板204上后,其内板底部边侧会与放边框205相互吻合,电动气缸301开启工作后,电动伸缩杆302带动热压板303向下运动压缩,与内板上方相契合,内板边侧会与压边框304相互吻合,由于放边框205和压边框304都是橡胶材质的,即在压板过程中,会对内板上下边侧形成保护,避免将其边侧压破裂,通过热气输出管把热气筒305内热气输送到热压板303上,则会从第二透气孔透过热气到内板上,进而完成热成型工作,同时,放置板204向下压动时,缓冲弹簧可缓解放置板204上产生的震动力,使得放置板204上的内板平稳,促进内板热成型,最后,制冷机工作后,产生的冷气可从制冷管传输到冷气管401内,并通过冷气管401释放于冷气通道209内部,进而对成型好的内板进行冷却工作,便于工作人员从放置板204上取下内板,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后背门内板热压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1)、内板放置箱(2)、热压箱(3)和冷却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下方中部嵌入设置有内板放置箱(2),所述工作台(1)上方中部嵌入设置有热压箱(3),所述内板放置箱(2)下方嵌入设置有冷却箱(4);

所述内板放置箱(2)包括活动门(201)、滑槽(202)、滑头(203)、放置板(204)、放边框(205)、缓冲杆(206)、缓冲块(207)、限位块(208)和冷气通道(209),所述活动门(201)均活动连接在内板放置箱(2)正面中部的左右两侧,且活动门(201)上均设有把手,所述滑槽(202)均嵌入设置在内板放置箱(2)内部中间的左右两侧,所述滑头(203)均活动连接在滑槽(202)内侧中部,所述放置板(204)均嵌入设置在滑头(203)之间,且放置板(204)左右两端均贯穿于滑头(203)内部,所述放边框(205)嵌入设置在放置板(204)顶端,所述缓冲杆(206)活动连接在滑头(203)内部下方,所述缓冲块(207)嵌入设置在滑头(203)内部底端,所述限位块(208)均嵌入设置在滑槽(202)内侧下方,所述冷气通道(209)嵌入设置在内板放置箱(2)内部底端的中间;

所述热压箱(3)包括电动气缸(301)、电动伸缩杆(302)、热压板(303)、压边框(304)和热气筒(305),所述电动气缸(3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热压箱(3)内部上方的中间,所述电动伸缩杆(302)活动连接在电动气缸(301)下方中部,所述热压板(303)活动连接在电动伸缩杆(302)下方,且热压板(303)位于内板放置箱(2)内部上方的中间,所述压边框(304)嵌入设置在热压板(303)底端,所述热气筒(305)贯穿设置在热压箱(3)左侧上方;

所述冷却箱(4)包括冷气管(401),所述冷气管(401)贯穿设置在冷却箱(4)上方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背门内板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头(203)内侧均设有滑轨,其滑轨均位于滑槽(202)内部,且滑头(203)通过滑轨与滑槽(202)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背门内板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204)呈倒“l形”状结构设置,其放置板(204)与热压板(303)相互契合,且热压板(303)上方的电动伸缩杆(302)与电动气缸(301)输出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背门内板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边框(205)与压边框(304)均采用橡胶材质所构成,且放边框(205)上设有第一透气孔,压边框(304)下设有第二透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背门内板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杆(206)内部由对接杆和缓冲弹簧所构成,且缓冲弹簧顶部均与放置板(204)左右两端相接触,底部均与缓冲块(207)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背门内板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筒(305)下方设有热气输出管,且热气输出管管体贯穿于工作台(1),底部管口贯穿于热压板(303)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背门内板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4)内部设有制冷机和制冷管,其制冷管与冷气管(401)相连接,且冷气管(401)上端管口贯穿于冷气通道(209)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背门内板热压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内板放置箱、热压箱和冷却箱,工作台下方中部嵌入设置有内板放置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放置板、放边框、电动气缸、电动伸缩杆、热压板、第二透气孔、压边框、热气筒和热气输出管,将内板放在放置板上后,其内板底部边侧会与放边框相互吻合,电动气缸开启工作后,电动伸缩杆带动热压板向下运动压缩,与内板上方相契合,内板边侧会与压边框相互吻合,由于放边框和压边框都是橡胶材质的,即在压板过程中,会对内板上下边侧形成保护,避免将其边侧压破裂,通过热气输出管把热气筒内热气输送到热压板上,则会从第二透气孔透过热气到内板上,进而完成热成型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魏兴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金大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3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