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核电建设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核电站用混凝土。
背景技术:
混凝土配合比是混凝土的灵魂,核电站的核岛用混凝土要承担核安全相关的任务。cap1400示范工程核岛底板厚度为3.7m,局部厚度5.7m,属于非常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核岛底板混凝土总方量约14600m3,拟采用一次性整体浇筑,为国际、国内核电行业之最。混凝土配合比对核岛fcd的顺利实施及施工质量保证有重大意义。
cap1400机组设计寿命为60年。为保证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承担核安全相关任务,核岛底板混凝土必须满足设计所要求的抗压强度(c3556d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冻性(f300)、抗渗性(p10)等要求外,还要具有很好的长期性及耐久性性能,如收缩、徐变等。
另外,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连续施工的120小时时间内,混凝土还必须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混凝土的绝热温升不得大于50摄氏度;坍落度、含气量、容重等出机指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且保持相对稳定;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的流动性、保水性、黏聚性、坍落度泵送损失、坍落度经时损失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为了保证分层浇筑过程中上下层之间充分结合,不产生“冷缝”,还要求混凝土有3.5小时的可振捣性。
cap1400示范工程混凝土搅拌站目前有4台混凝土搅拌机组,每台机组配有4大1小共5个粉料罐,用于储存水泥及粉煤灰。
申请号:201210588890.3公开了一种核电站用混凝土,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配比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由以下组分组成:硅酸盐水泥8-30%,粉煤灰1-20%,硅粉0.5-10%,碎石35-55%,砂20-40%,聚羧酸高性能减水缓凝剂0.1-1%,水2-15%。其有益效果是:配制的混凝土水泥用量低,且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加入硅粉和对有害成分的控制,使其具有很强的耐久性,和易性良好的特点,并可降低发生延迟钙矾石现象,具有良好的泵送性能,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泵送施工。
根据cap1400示范工程核岛混凝土技术规格书的要求,现有技术的核电站用混凝土存在以下不符合项目:
1.采用本混凝土的核电机组设计寿命为60年,而采用现有技术的核电机组,其设计寿命未知。
2.强度等级为c60,远远超过技术规格书c35的要求。如采用现有技术的混凝土,与c35混凝土相比,需要使用更小的水胶比,意味着需要使用更多的水泥。而水泥用量过大,容易造成混凝土的自生收缩及徐变变大,长期性及耐久性性能下降。资料中也未见自生收缩、收缩、徐变、气泡间距系数等指标,能否满足设计要求未知。
3.因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较大,制备混凝土时需要的搅拌时间相对较长(150-240s),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以cap1400示范工程现有的条件,不能满足cap1400示范工程核岛底板施工时对混凝土生产能力的要求。
4.现有技术需要掺加硅粉且用量较少,需要额外空出粉料罐体承装硅粉,造成备料时水泥、粉煤灰与硅粉的比例严重不协调,相同混凝土搅拌机组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将会降低,不利于一次性大方量的混凝土施工。
5.现有技术仅仅使用高效减水剂,生产出的混凝土含气量范围为小于等于6%,不满足cap1400示范工程核岛混凝土技术规格书中3-6%的要求。浇筑工程中如出现混凝土含气量低于3%则为不合格,可能造成混凝土浇筑等待继而产生“冷缝”等不可接受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满足cap1400示范工程核岛底板大体积施工的,生产效率高、长期性及耐久性指标好的混凝土,尤其适合一种核电站用混凝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根据cap1400示范工程混凝土搅拌站的现状,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核电站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硅酸盐水泥10-12;粉煤灰4-6;河砂30-35;粒径为5-20mm的碎石15-20;粒径为21-31.5mm的碎石20-35;水6-7;减水剂0.15-0.20;引气剂0.05-0.07;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液体减水剂;所述引气剂为聚羧酸系液体引气剂。
进一步降低了水泥用量,从而减少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的产生,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有利;同时也改善了混凝土的收缩,56d323.4×10-6;徐变,360d徐变度333.3×10-6/mpa,徐变系数0.403,等性能;
采用了聚羧酸系的引气剂,在混凝土中引入大小均匀的气泡,气泡间距系数78.431μm,提高了混凝土抗冻性能;
采用5-20mm、21-31.5mm两种粒径级配的碎石,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程度,改善混凝土的水泥石微观结构(56d混凝土风干密度2340kg/m3),对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有利;
进一步的,按重量份计,包括硅酸盐水泥10.84;粉煤灰4.66;河砂33.53;粒径为5-20mm的碎石17.77;粒径为21-31.5mm的碎石26.68;水6.51;减水剂0.16;引气剂0.06。
本发明仅使用硅酸盐水泥及f类i级粉煤灰两种粉料,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搅拌机组粉料罐的储存能力;粉煤灰质量含量(粉煤灰质量除以粉煤灰及水泥质量之和)为30%以上,突破了相关规范中粉煤灰质量含量不超过25%的限值。通过严格的实验验证,采用30%含量粉煤灰的混凝土,其强度、抗渗(p10级)、抗冻(f300)等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所述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为300-330m2/kg;3d水化热为220-240j/g,7d水化热为260-270j/g;碱含量为0.5-0.6%;熟料中铝酸三钙含量为5-7%;氯离子含量为0.03-0.05%;三氧化硫含量为2.0-3.0%。
所述粉煤灰为f类i级粉煤灰;需水量比为90-95%;烧失量为4-5%;游离氧化钙含量为0.7-1.0%。
采用f类i级粉煤灰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抗渗(p10级)、抗冻(f300)等指标。
所述河砂细度模数在2.3至3.1之间;泥块含量为0.35-0.50%;含泥量为1.0-2.0%;非碱活性。
所述碎石粒径为5-20mm及21-31.5mm;针片状含量为3-4%;泥块含量含量为0.05-0.10%;含泥量为0.6-0.8%;洛杉矶法磨损为30-40%;压碎指标为7-10%;非碱活性。
所述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减水率范围为26-31%;折固氯离子含量为0.45-0.60%;折固总碱含量为8-10%;引气剂折固氯离子含量为0.45-0.60%;折固总碱含量为8-10%。
所述用水氯离子含量为200-250ppm;ph值为6-8;碱含量为1000-1500ppm。
制备所得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为c35;坍落度为150-210mm;含气量为3-6%。
所述一种核电站用混凝土用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向强制式搅拌设备中按重量份依次投入21-31.5mm碎石、5-20mm碎石、河砂、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水、减水剂、引气剂;
2)搅拌50-70s,即可得到核电站用混凝土。
投料完成后,搅拌时间仅需50-70s,实测混凝土生产能力峰值超过80m3/h,且混凝土具有很好的均匀性,坍落度、含气量、容重等出机指标满足设计要求且保持稳定;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的流动性、保水性、黏聚性、坍落度泵送损失小于35mm、坍落度经时损失小于15mm,良好;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原材料的储备更加合理,生产更为方便;由于减少了水泥等原材料的用量,生产成本更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小于50℃;减少了混凝土搅拌所需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向强制式搅拌设备中按重量份依次投入21-31.5mm碎石20重量份、5-20mm碎石15重量份、河砂30重量份、粉煤灰4重量份、硅酸盐水泥10重量份、水7重量份、聚羧酸系液体减水剂0.15重量份、聚羧酸系液体引气剂0.07重量份;
2)搅拌50s,即可得到核电站用混凝土。
实测混凝土均匀性满足规范要求;坍落度为170mm;含气量3.2%;表观密度2390kg/m3;7d强度26.0mpa,28d强度41.1mpa,56d强度45.9mpa;56d劈裂抗拉强度3.93mpa;56d抗折强度4.10mpa;56d静力受压弹性模量36.6gpa;56d风干密度2340kg/m3;56d收缩率323.4×10-6;56d徐变13.593×10-6/mpa,徐变系数0.282;气泡间距系数78.431μm;实测抗渗等级达到p10;使用快速冻融法实测抗冻性能达到f300。
实施例2
1)向强制式搅拌设备中按重量份依次投入21-31.5mm碎石26.68重量份、5-20mm碎石17.77重量份、河砂33.53重量份、粉煤灰4.66重量份、硅酸盐水泥10.84重量份、水6.51重量份、聚羧酸系液体减水剂0.16重量份、聚羧酸系液体引气剂0.06重量份;
2)搅拌60s,即可得到核电站用混凝土。
实测混凝土均匀性满足规范要求;坍落度为180mm;含气量3.2%;表观密度2390kg/m3;7d强度26.3mpa,28d强度41.1mpa,56d强度46.4mpa;56d劈裂抗拉强度3.93mpa;56d抗折强度4.10mpa;56d静力受压弹性模量36.6gpa;56d风干密度2340kg/m3;56d收缩率323.4×10-6;56d徐变13.593×10-6/mpa,徐变系数0.282;气泡间距系数78.431μm;实测抗渗等级达到p10;使用快速冻融法实测抗冻性能达到f300。
实施例3
1)向强制式搅拌设备中按重量份依次投入21-31.5mm碎石35重量份、5-20mm碎石20重量份、河砂35重量份、粉煤灰6重量份、硅酸盐水泥12重量份、水7重量份、聚羧酸系液体减水剂0.20重量份、聚羧酸系液体引气剂0.07重量份;
2)搅拌70s,即可得到核电站用混凝土。
实测混凝土均匀性满足规范要求;坍落度为195mm;含气量3.4%;表观密度2390kg/m3;7d强度26.5mpa,28d强度42.3mpa,56d强度46.4mpa;56d劈裂抗拉强度3.93mpa;56d抗折强度4.10mpa;56d静力受压弹性模量36.6gpa;56d风干密度2340kg/m3;56d收缩率333.4×10-6;56d徐变13.593×10-6/mpa,徐变系数0.282;气泡间距系数78.431μm;实测抗渗等级达到p10;使用快速冻融法实测抗冻性能达到f300。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1.一种核电站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硅酸盐水泥10-12;粉煤灰4-6;河砂30-35;粒径为5-20mm的碎石15-20;粒径为21-31.5mm的碎石20-35;水6-7;减水剂0.15-0.20;引气剂0.05-0.07;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液体减水剂;所述引气剂为聚羧酸系液体引气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硅酸盐水泥10.84;粉煤灰4.66;河砂33.53;粒径为5-20mm的碎石17.77;粒径为21-31.5mm的碎石26.68;水6.51;减水剂0.16;引气剂0.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为300-330m2/kg;3d水化热为220-240j/g,7d水化热为260-270j/g;碱含量为0.5-0.6%;熟料中铝酸三钙含量为5-7%;氯离子含量为0.03-0.05%;三氧化硫含量为2.0-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f类i级粉煤灰;需水量比为90-95%;烧失量为4-5%;游离氧化钙含量为0.7-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河砂细度模数在2.3至3.1之间;泥块含量为0.35-0.50%;含泥量为1.0-2.0%;非碱活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粒径为5-20mm及21-31.5mm;针片状含量为3-4%;泥块含量含量为0.05-0.10%;含泥量为0.6-0.8%;洛杉矶法磨损为30-40%;压碎指标为7-10%;非碱活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减水率范围为26-31%;折固氯离子含量为0.45-0.60%;折固总碱含量为8-10%;引气剂折固氯离子含量为0.45-0.60%;折固总碱含量为8-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水氯离子含量为200-250ppm;ph值为6-8;碱含量为1000-1500pp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制备所得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为c35;坍落度为150-210mm;含气量为3-6%。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核电站用混凝土用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向强制式搅拌设备中按重量份依次投入21-31.5mm碎石、5-20mm碎石、河砂、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水、减水剂、引气剂;
2)搅拌50-70s,即可得到核电站用混凝土。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