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快速冷却的吸塑装置。
背景技术:
吸塑成型技术即塑料板热成型加工技术,主要原理是将平展的塑料硬片材加热变软后,采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冷却后成型,制作成所需形状的塑料成品,广泛用于塑料包装、灯饰、广告、装饰等行业。
现有的吸塑工艺在吸塑完成后还需要借助专业的冷却装置对产品进行冷却,因此,现有的吸塑成型装置成型后冷却速度慢,导致加工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吸塑成型后快速冷却的吸塑装置。
一种快速冷却的吸塑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内的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加热器上的加热板、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冷却板、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冷气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真空泵、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穿过所述冷却板的伸缩装置、与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端连接用于安装模具的安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至少一个模具;
所述模具通过贯穿所述冷却板的伸缩管与所述真空泵连接,所述冷却板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冷气装置的冷气出口通过一气管与所述冷却板一侧连接,所述冷却板的另一侧也通过一气管与所述冷气装置的气体入口连接,所述冷却板与所述模具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模具匹配。
优选的,所述冷却板一侧设置有第一接口,所述冷却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接口;所述冷气装置的冷气出口上的气管与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冷气装置的气体入口上的气管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通过在所述冷却板上设置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分部与所述冷气装置连接,这样方便进行组装以及拆卸,并且,可以使密封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冷却板一侧设置有用于注入冷水的第三接口,所述冷却板相对于所述第三接口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放出冷水的第四接口,所述冷却板的空腔内从所述第三接口接入一水管依次围绕所述凹槽后连接到所述第四接口。通过在所述冷却板一侧设置所述第三接口,在所述冷却板的另一侧设置第四接口,并通过水管围绕所述凹槽且分别与所述第三接口、所述第四接口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所述第三接口往所述水管内注入冷水,从而,使所述凹槽的温度更低,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快吸塑成型后的冷却效果。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冷水机,所述冷水机的冷水出口与所述第三接口通过一水管连接,所述冷水机的水源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通过一水管连接。通过直接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所述冷水机,这样无需外接冷水装置,方便搬运,并且能及时的往围绕所述凹槽的水管内注入冷水。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冷水机的冷水出口连接,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冷水机的水源入口连接,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冷水循环系统,从而节约能源。
优选的,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冷水机的冷水出口上的水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冷水机的水源入口上的水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接口、所述第四接口分别与对应的水管可拆卸连接,这样当需要维修或者需要搬运时,方便拆卸。
优选的,所述冷却板通过至少两根连杆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冷却板通过至少两根连杆与所述支架连接,这样可以使所述冷却板更稳定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冷却板通过三根连杆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冷却板通过三根连杆与所述支架连接,这样不光可以使所述冷却板能稳定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还不会占用很多空间,可以设置更多的伸缩管,相对的可以设置更多的模具,可以一次性吸塑成型更多的塑料成品。
优选的,所述冷却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穿孔,所述伸缩装置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安装板连接。通过在所述冷却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所述穿孔,方便所述伸缩装置穿过所述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伸缩管贯穿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模具、所述真空泵连接。通过在所述凹槽中心位置设置所述通孔,方便所述伸缩管穿过所述冷却板分别与所述模具、所述真空泵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与所述机架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一支杆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支杆;所述真空泵、所述冷气装置、所述伸缩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杆上。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机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杆与所述第一支杆可拆卸连接,这样当需要搬运时,方便拆卸搬运。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所述冷却板内设置空腔,所述冷气装置又与所述冷却板一侧连接,所述冷却板的另一侧也通过一气管与所述冷气装置连接,这样可以往所述冷却板内注入冷气,形成一个冷气循环系统。所述模具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又与所述伸缩装置连接,这样所述安装板可以进行伸缩。所述冷却板与所述模具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模具匹配,这样所述模具可以紧贴所述凹槽。所述模具通过伸缩管与所述真空泵连接,这样所述模具可以对加热后的塑料板进行吸塑成型。因此,当所述模具进行吸塑成型后可以通过所述伸缩装置回缩紧贴所述凹槽,然后,通过所述冷却扳内的冷气可以快速的对吸塑成型后的塑料板进行冷却,从而,提高冷却速度,进而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11、加热器;12、加热板;13、第一支杆;14、第二支杆;2、真空泵;21、伸缩管;3、冷气装置;31、气管;4、冷水机;41、水管;5、冷却板;51、连杆;52、凹槽;53、穿孔;54、通孔;55、第一接口;56、第二接口;57、第三接口;58、第四接口;6、安装板;7、伸缩装置;8、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能够根据下文所述用本领域的相关技术加以实现,并能更加明白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和带来的益处。
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快速冷却的吸塑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在所述机架1内的加热器11、设置在所述加热器11上的加热板12、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冷却板5、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冷气装置3、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真空泵2、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穿过所述冷却板5的伸缩装置7、与所述伸缩装置7的伸缩端连接用于安装模具8的安装板6、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6上的至少一个模具8;
所述模具8通过贯穿所述冷却板5的伸缩管21与所述真空泵2连接,所述冷却板5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冷气装置3的冷气出口通过一气管31与所述冷却板5一侧连接,所述冷却板5的另一侧也通过一气管31与所述冷气装置3的气体入口连接,所述冷却板5与所述模具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槽52,所述凹槽52与所述模具8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包括:与所述机架1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杆13、与所述第一支杆13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支杆14;所述真空泵2、所述冷气装置3、所述伸缩装置7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杆14上。所述第一支杆13与所述机架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杆14与所述第一支杆13可拆卸连接,这样当需要搬运时,方便拆卸搬运。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杆13和所述第二支杆14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是通过螺丝扭紧连接的。当然还可以通过卡接、或者限位连接的方式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器11使用的是电磁加热方式所述加热板12使用铁质材料。当然,还可以使用电阻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当使用的电阻加热时,所述电热板上设置有电阻丝。还可以通过气体加热的方式对塑料板进行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或图2所示,所述冷气装置3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杆14的一侧,所述冷气装置3使用的是冷风机。当然,还可以使用空调、或者根据空调原理作出的制冷设备等制造冷空气的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伸缩装置7使用的是液压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杆14下侧的液压缸(图中未示出)以及与所述液压缸连接的液压杆。当然,还可以使用驱动电机与伸缩杆配合的方式实现伸缩。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任一所示,所述模具8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6上,所述安装板6上设置有与所述模具8匹配的安装孔,所述模具8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冷却板5内设置空腔,所述冷气装置3又与所述冷却板5一侧连接,所述冷却板5的另一侧也通过一气管31与所述冷气装置3连接,这样可以往所述冷却板5内注入冷气,形成一个冷气循环系统。所述模具8设置在所述安装板6上,所述安装板6又与所述伸缩装置7连接,这样所述安装板6可以进行伸缩。所述冷却板5与所述模具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槽52,所述凹槽52与所述模具8匹配,这样所述模具8可以紧贴所述凹槽52。所述模具8通过伸缩管21与所述真空泵2连接,这样所述模具8可以对加热后的塑料板进行吸塑成型。因此,当所述模具8进行吸塑成型后可以通过所述伸缩装置7回缩紧贴所述凹槽52,然后,通过所述冷却扳内的冷气可以快速的对吸塑成型后的塑料板进行冷却,从而,提高冷却速度,进而提高加工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冷却板5一侧设置有第一接口55,所述冷却板5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接口56;所述冷气装置3的冷气出口上的气管31与所述第一接口55连接,所述冷气装置3的气体入口上的气管31与所述第二接口56连接。通过在所述冷却板5上设置所述第一接口55、所述第二接口56分部与所述冷气装置3连接,这样方便进行组装以及拆卸,并且,可以使密封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55与所述冷气装置3的冷气出口上的气管3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接口56与所述冷气装置3的气体入口上的气管31可拆卸连接。这样当需要维修或搬运所述冷气装置3时,方便进行拆卸。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连接方式使用的是螺纹连接的方式,当然,还可以使用铁丝捆绑的方式,或者使用胶管套接的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冷却板5一侧设置有用于注入冷水的第三接口57,所述冷却板5相对于所述第三接口57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放出冷水的第四接口58,所述冷却板5的空腔内从所述第三接口57接入一水管41依次围绕所述凹槽52后连接到所述第四接口58,具体的,是通过一水管41从所述第三接口57处连接,然后,每遇到一个凹槽52就围绕至少一圈,最后,与所述第四接口58连接。通过在所述冷却板5一侧设置所述第三接口57,在所述冷却板5的另一侧设置第四接口58,并通过水管41围绕所述凹槽52且分别与所述第三接口57、所述第四接口58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所述第三接口57往所述水管41内注入冷水,从而,使所述凹槽52的温度更低,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快吸塑成型后的冷却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或图2所示,所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冷水机4,具体的,是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杆14上对应所述冷气装置3的一侧,所述冷水机4的冷水出口与所述第三接口57通过一水管41连接,所述冷水机4的水源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58通过一水管41连接。通过直接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所述冷水机4,这样无需外接冷水装置,方便搬运,并且能及时的往围绕所述凹槽52的水管41内注入冷水。所述第三接口57与所述冷水机4的冷水出口连接,所述第四接口58与所述冷水机4的水源入口连接,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冷水循环系统,从而节约能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冷水机4的冷水出口上的水管41与所述第三接口57可拆卸连接,所述冷水机4的水源入口上的水管41与所述第四接口58可拆卸连接。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方便在搬运或者维修时进行拆卸。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连接方式使用的是螺纹连接的方式,当然,还可以使用铁丝捆绑的方式,或者使用胶管套接的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冷却板5通过至少两根连杆51与所述支架连接,具体的是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杆14上。可以是设置三根连杆51、四根连杆51、五根连杆51等,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所述冷却板5通过至少两根连杆51与所述支架连接,这样可以使所述冷却板5更稳定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或图2所示,所述冷却板5通过三根连杆51与所述支架连接,具体的是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杆14上。所述冷却板5通过三根连杆51与所述支架连接,这样不光可以使所述冷却板5能稳定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还不会占用很多空间,可以设置更多的伸缩管21,相对的可以设置更多的模具8,可以一次性吸塑成型更多的塑料成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4或图5所示,所述冷却板5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穿孔53,所述伸缩装置7穿过所述穿孔53与所述安装板6连接。通过在所述冷却板5的中心位置设置所述穿孔53,方便所述伸缩装置7穿过所述安装板6。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4或图5所示,所述凹槽52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54,所述伸缩管21贯穿所述通孔54分别与所述模具8、所述真空泵2连接。通过在所述凹槽52中心位置设置所述通孔54,方便所述伸缩管21穿过所述冷却板5分别与所述模具8、所述真空泵2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真空泵2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杆14的上方,然后,所述伸缩管21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支杆14、所述冷却板5与所述安装板6上的模具8连接。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快速冷却的吸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内的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加热器上的加热板、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冷却板、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冷气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真空泵、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穿过所述冷却板的伸缩装置、与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端连接用于安装模具的安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至少一个模具;
所述模具通过贯穿所述冷却板的伸缩管与所述真空泵连接,所述冷却板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冷气装置的冷气出口通过一气管与所述冷却板一侧连接,所述冷却板的另一侧也通过一气管与所述冷气装置的气体入口连接,所述冷却板与所述模具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模具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的吸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一侧设置有第一接口,所述冷却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接口;所述冷气装置的冷气出口上的气管与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冷气装置的气体入口上的气管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的吸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一侧设置有用于注入冷水的第三接口,所述冷却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接口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放出冷水的第四接口,所述冷却板的空腔内从所述第三接口接入一水管依次围绕所述凹槽后连接到所述第四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的吸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冷水机,所述冷水机的冷水出口与所述第三接口通过一水管连接,所述冷水机的水源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通过一水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的吸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冷水机的冷水出口上的水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冷水机的水源入口上的水管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的吸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通过至少两根连杆与所述支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的吸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通过三根连杆与所述支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的吸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穿孔,所述伸缩装置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的吸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伸缩管贯穿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模具、所述真空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的吸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与所述机架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一支杆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支杆;所述真空泵、所述冷气装置、所述伸缩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杆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