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集鱼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5


本发明涉及集鱼灯领域,尤其涉及水下集鱼灯。



背景技术:

随着集鱼灯系统应用于渔业日渐普遍,除了功率输出外,衍生不少问题。目前主流的集鱼灯都在渔船上进行发光并吸引鱼群,少数设计可在水下50公尺深以内之渔船作业深度进行发光。

海水依光线透射的程度,可分为透光层与无光层。透光层是指水体经阳光照射时,水体表层光线可达到,而藻类或浮游生物等可以行光合作用之区域,透光层的深度受水体水质所影响,在混沌的水体中,透光层可能少于1公尺;在干净的水体中却可达到50公尺至100公尺,甚至200公尺。当深度达到200公尺的时候,可见光已经基本被吸收殆尽,200公尺以内的这一片「光照区」在海洋学中被称为透光层。而深度达200公尺以上可称为无光层。但鱼群不一定都在水下50公尺作业深度,因此既使水上集鱼灯的功率超过一千瓦也无法有效吸引在无光层的鱼群。

而海水每下降10公尺将增加一大气压的水压,若要吸引深度300公尺的鱼群,水下集鱼灯必须可承受30大气压力的水压并避免压力造成海水泄漏于灯具中造成损坏。

目前市面上极少看到超过水下50公尺发光的水下集鱼灯,此外既使有超过50公尺水深的集鱼灯,功率仅有几百瓦或发光距离约10公尺,完全无法达到于水深300公尺吸引鱼群的目的。要可吸引超过50公尺甚至到300公尺深的鱼群,除了要可承受300米深的水压与防水外,还需要同时考虑以下问题:超过一千瓦以上的高功率发光、提供20公尺以上发光距离、360度发光视角以及不同波段光源实时切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集鱼灯,提供300公尺水深之耐压与防水。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集鱼灯,提供较佳地散热效率。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第1发明的水下集鱼灯,包含:一灯座,呈中空管状,并具有一外环面、一界定出一中空流道的内环面、复数贯穿该内、外环面的光源容置孔、及复数贯穿该内、外环面且与该中空流道相通的对流孔,令该内环面的直径为d1,该外环面的直径为d2,并符合下列关系式:0.65≦d1/d2≦0.85;以及复数光源单元,每一个光源单元设置在每一个光源容置孔内。

第1发明的功效在于:藉由该灯座设计成中空管状,使该灯座没有内外压力差,因此得以提供该集鱼灯在300公尺水深耐压的效果;另外,设定该灯座的内环面的直径d1与外环面的直径d2的关系为0.65≦d1/d2≦0.85,除了有助于提供该集鱼灯在300公尺水深耐压的效果之外,更同时解决比值过大使得灯座太薄造成结构强度不够,比值太小使得灯座太厚造成重量过重的问题。

其次,藉由将该灯座设计成中空管状而具有一中空流道,且搭配与该中空流道相通的各对流孔设计,将该集鱼灯置于海水中且复数光源单元发光产生热源时,得以自动带动海水循环,而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第2发明,一种水下集鱼灯,包含:至少二灯座,各该灯座皆呈中空管状且彼此迭接成一体,并各具有一外环面、一界定出一中空流道的内环面、及复数贯穿该内、外环面的光源容置孔;以及复数光源单元,每一个光源单元设置在每一个光源容置孔内并使每一个灯座的各光源单元总光源功率达到至少一千瓦,各该光源单元各至少具有一光源座及一灯板;该光源座固设在该灯座的光源容置孔,并具有一朝向该中空流道的散热部;该灯板固设在该光源座。

第2发明的功效在于:藉由每一个灯座的各光源单元总光源功率至少一千瓦的设计,以提供大功率的发光照度,使该集鱼灯在水深300公尺时得以有效吸引鱼群的目的。

另外,藉由各该光源单元之光源座具有朝向该中空流道的散热部设计,使得该集鱼灯置于海水中且复数光源单元发光产生热源时,得以自动带动海水通过该中空流道,进而接触各该散热部并将热源带离,而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第3发明,基于第1、2发明,其中该灯座之外环面的截面为六边形、七边形或八边形。藉此增加单位面积所承受不同方向力的结构强度,并提升该集鱼灯在300公尺水深耐压的效果。

第4发明,基于第1或2发明,其中该灯座为塑料材质制成。藉此提供重量轻且耐腐蚀的功效。

第5发明,基于第1或2发明,其中复数该光源单元呈复数圈的同心圆排列,且每一圈的各该光源单元呈电性串联,该水下集鱼灯还包含复数导电条,各该导电条绝缘地埋设在该灯座,且与各圈的各该光源单元呈电性并联。导电条的设计可让本发明的灯座数量增加以适用上万的功率与电流。

第6发明,基于第5发明,其中该水下集鱼灯还包含单条电源电缆线,该电源电缆线包含复数彼此绝缘的导电线,各该导电线分别与各该导电条电性连接。藉由单条电源电缆线的设计,使得各导电线得以受到保护而不易损坏。

第7发明,基于第1发明,其中复数该光源单元各至少具有一光源座及一灯板;该光源座固设在该灯座的光源容置孔,并具有一朝向该中空流道的散热部;该灯板固设在该光源座。藉由各该光源单元之光源座具有朝向该中空流道的散热部设计,使得该集鱼灯置于海水中且复数光源单元发光产生热源时,得以自动带动海水通过该中空流道,进而接触各该散热部并将热源带离,而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第8发明,基于第1发明,其中该内环面的直径为d1,该外环面的直径为d2,其中该集鱼灯更符合下列关系式:0.70≦d1/d2≦0.8。借此较佳限制更能有助于提供该集鱼灯在300公尺水深耐压的效果之外,更同时解决比值过大使得灯座太薄造成结构强度不够,比值太小使得灯座太厚使得重量过重的问题。

第9发明,基于第1、7发明,其中该灯板上固设的各光源为具有透镜封装的发光二极管。有助于提供20公尺以上的发光距离,使该集鱼灯在水深300公尺时得以有效吸引鱼群的目的。

第10发明,基于第2、7发明,其中该灯板上固设的各该光源为两种不同波长的光源。藉此视需求切换不同波长的光源,以吸引不同鱼群。

第11发明,基于第2、7发明,其中各该光源单元还各具有一反光杯、一聚光罩及一压板;该反光杯固设在该灯板,并具有一套置在该灯板各光源的反光杯部,且该反光杯部与该光源座的容置部之间形成一用以灌胶的第一防水空间;该聚光罩设在该光源座的容置部,并具有一罩设部及一聚光部,该罩设部密封地罩设在该反光杯部的罩设部,且该罩设部与该光源座的容置部之间形成一用以灌胶的第二防水空间,该聚光部成形在该罩设部并位于各该光源所产生的光线路径上;该压板固设在该光源座的容置部,并具有一压抵该罩设部的压抵部、及一供该聚光部穿出的穿孔。搭配具有透镜封装的发光二极管藉此使光源汇聚至20度以内的圆锥光路,使发光距离达到20公尺以外。同时使该光源单元具有较佳地防水、耐压功效。

第12发明,基于第1、2发明,其中还包含一超音波产生器,该超音波产生器设在该灯座下方。藉以取代铅球用以吸引水深超过300公尺之鱼群。

第13发明,基于第1、2发明,其中该灯座为复数个,各该灯座彼此迭接成一体,每两该灯座的迭接处跨设有一加固件。藉以增加该灯座迭置的稳固性。

第14发明,基于第1、2发明,其中该水下集鱼灯还包含有一上盖及一下盖,该上、下盖分别固设在各该灯座彼此迭接后的上下端,该上盖具有复数上穿置部、该下盖具有复数下穿置部,且该灯座的内环面凸设有复数个串接环,各该串接环以一螺栓穿置,且各该螺栓两端分别穿固在该上穿置部与下穿置部。藉以增加该灯座迭置的稳固性。

第15发明,基于第2、7发明,该集鱼灯,适用于设置在海水内,各该光源单元之灯座的散热部是与海水接触。藉以提供较佳的散热效果。

第16发明,基于第2、7发明,各该光源单元之灯座的散热部为鳍片结构。藉以提供较佳的散热效果。

第17发明,基于第1、2发明,该灯座之数量为二个、三个或六个。藉以提供更高功率的照明或减轻水下集鱼灯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图,显示集鱼灯纵向剖面状态;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图,显示集鱼灯第一横向剖面状态;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图,显示集鱼灯第二横向局部剖面状态;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图,显示灯座横向剖面状态;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图,显示光源单元的剖面状态;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图,显示集鱼灯局部剖面状态;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显示集鱼灯由六个灯座组成的状态;

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显示集鱼灯由二个灯座组成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在开始详细描述本发明之前,首先清楚表示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水下集鱼灯1;灯座10;外环面11;中空流道12;内环面13;光源容置孔14;对流孔15;直径d1、d2;串接环16;光源单元20;光源座21;散热部212;容置部213;灯板22;光源221;反光杯23;反光杯部231;聚光罩24;罩设部241;聚光部242;压板25;压抵部251;穿孔252;第一防水空间26;第二防水空间27;电线28;塑料套29;上盖31;上穿置部311;下盖32;下穿置部321;加固件36;螺栓37;线槽盖38;导电条39;电源电缆线41;导电线411;盖板42;绝缘空间421;防水接头43;不锈钢块44;不锈钢护线套45;硅胶套46;护板48;超音波产生器49。

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一种水下集鱼灯1,其是由三灯座10、复数光源单元20、一上盖31、及一下盖32所组成,其中:

如图6所示,各该灯座10皆呈中空管状且彼此迭接成一体,并各具有一外环面11、一界定出一中空流道12的内环面13、复数贯穿该内、外环面13、11的光源容置孔14、及复数贯穿该内、外环面13、11且与该中空流道12相通的对流孔15,令该内环面13的直径为d1,该外环面11的直径为d2,并符合下列关系式:d1/d2=192毫米/250毫米=0.768,但不以此为限,只要设计在0.65≦d1/d2≦0.85皆可,亦可设计在较佳限制0.70≦d1/d2≦0.8范围内,都有助于提供该集鱼灯在300公尺水深耐压的效果之外,更同时解决比值过大使得灯座太薄造成结构强度不够,比值太小使得灯座太厚使得重量过重的问题。

另外,本实施例中该灯座10之外环面11的截面为七边形,而该外环面11的直径为d2是指为七边形外环面的外接圆的直径而言。同样的,该灯座10之外环面11的截面不以七边形为限,六边形或八边形都可增加单位面积所承受不同方向力的结构强度,提升该集鱼灯在300公尺水深耐压的效果。再者,本实施例中该灯座10为塑料材质制成,藉以提供重量轻且耐腐蚀的功效。另外如图3所示,每两该灯座10的迭接处内环与外侧各跨设有一加固件36。藉以增加该灯座10迭置的稳固性。最后,在该灯座10下方设有一超音波产生器49,藉以取代铅球用以吸引水深超过300公尺之鱼群。

各该光源单元20设置在每一个光源容置孔14内,并使每一个灯座10的各光源单元20总光源功率至少一千瓦,本实施例中,每一个灯座10上的各该光源单元20是以呈两圈且可进行切换的同心圆排列总光源功率为一千八百瓦,而每一圈的各光源单元20总光源功率为九百瓦。

另外,配合图4与图7所示,各该光源单元20各具有一光源座21、一灯板22、一反光杯23、一聚光罩24及一压板25;该光源座21固设在该灯座10的光源容置孔14,并具有一设于该光源座21一侧且朝向该中空流道12并为鳍片型态的散热部212、一设于光源座21另一侧的容置部213;该灯板22固设在该容置部213,且该灯板22上固设的各光源221为两种不同波长(绿光、红光)的光源221,本实施例中,该光源221为具有透镜封装的发光二极管;该反光杯23固设在该灯板22,并具有一套置在该灯板22各光源221的反光杯部231,且该反光杯部231与该光源座21的容置部213之间形成一用以灌胶的第一防水空间26;该聚光罩24设在该光源座21的容置部213,并具有一罩设部241及一聚光部242,该罩设部241密封地罩设在该反光杯部231的罩设部241,且该罩设部241与该光源座21的容置部213之间形成一用以灌胶的第二防水空间27,该聚光部242成形在该罩设部241并位于各该光源221所产生的光线路径上;该压板25固设在该光源座21的容置部213,并具有一压抵该罩设部241的压抵部251、及一供该聚光部242穿出的穿孔252,本实施例有两种不同波长的光源,因此每一个灯座10的两个不同波长的光源总功率各九百瓦。再者,本实施例中另具有二个防水圈201,其中一个防水圈201设于该聚光照24及该压板25之间,另一个防水圈201设于该压板与该光源座之间,有助于防止海水渗入光源单元20内。

该上盖31及下盖32分别固设在各该灯座10彼此迭接后的上下端。为使集鱼灯的各灯座10迭置的更为稳固,特别将该上盖31设计有复数上穿置部311、该下盖32设计有复数与各上穿置部311位置对应的下穿置部321,且各该灯座10的内环面13凸设有复数个串接环16,各该串接环16以一螺栓37穿置,且各该螺栓37两端分别穿固在该上穿置部311与下穿置部321,使每两该灯座10的迭接处除了藉由加固件36增加稳固性之外,更藉由螺栓37的穿置、定位作用,让各灯座10迭置更为稳固。

本实施例中水下集鱼灯1上灯座10的数量为三个,各该灯座10彼此迭接;然该灯座10的数量并不以三个为限。参阅图9所示,在第二个实施例中,该水下集鱼灯1上灯座10的数量为六个,各该灯座10彼此迭接成一体;藉由设置更多灯座10有助于提供更高功率的照明,本实施例可提供一万零八百瓦功率。参阅图10所示,在第三个实施例中,该水下集鱼灯1上灯座10的数量为二个,二该灯座10彼此迭接成一体;藉由设置更少数量的灯座10以减少水下集鱼灯1的重量,本实施例可提供三千六百瓦功率。

以上所述即为本发明实施例各主要构件之结构及其组态说明。据此本发明至少可具有下述功效:

其一、使水下集鱼灯1具有较佳的耐压性。由于本发明将该灯座10设计成中空管状,使该灯座10没有内外压力差,且可为一体成形,因此得以提供该集鱼灯在300公尺水深耐压的效果;另外,将该灯座10之外环面11的截面设计为七边形,藉以增加单位面积所承受不同方向力的结构强度,并达到提升该集鱼灯在300公尺水深耐压的效果;其次,设定该灯座10的内环面13的直径d1与外环面11的直径d2的关系为d1/d2=192毫米/250毫米=0.768,除了可提供该集鱼灯在300公尺水深耐压的效果之外,更同时解决比值过大使得灯座太薄造成结构强度不够,比值太小使得灯座太厚使得重量过重的问题。

其二、使水下集鱼灯1具有较佳的防水性。由于本发明将每一个光源单元20设置在该灯座10的每一个光源容置孔14内,且将各该光源单元20内部设计有用以灌胶的第一、第二防水空间26、27,因此各该光源单元20具有单光源221的独立防水设计,而具有较佳的防水效果。

其三、使水下集鱼灯1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藉由将该灯座10设计成中空管状而具有一中空流道12,且搭配与该中空流道12相通的各对流孔15设计,将该集鱼灯置于海水中且复数光源单元20发光产生热源时,得以自动带动海水循环,而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同时,各该光源单元20之光源座21具有朝向该中空流道12的散热部212设计,使得该集鱼灯置于海水中且复数光源单元20发光产生热源时,得以自动带动海水通过该中空流道12,进而接触各该散热部212并将热源带离,而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参阅图2、4、5、6、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对各该光源单元20的电性连接说明如下。由于本实施例中,各该光源单元20呈两圈的同心圆排列的设在每一个灯座10上,且每一圈的各该光源单元20藉由电线28电性连接到灯板22,并藉由塑料套29绝源与防水保护,且各该光源单元20呈电性串联,并受过线槽盖38保护,再利用三条导电条39(即铜条)绝缘地埋设在该灯座10内,且与各圈的各该光源单元20的电线28呈电性并联,最后再于上盖31上设有单条电源电缆线41,该电源电缆线41包含复数彼此绝缘的导电线411,各该导电线411最终分别与各该导电条39电性连接,藉以完成各该光源单元20的电性连接。

上述中各该导电条39绝缘地埋设在该灯座10内主要是在灯座10上设有两盖板42,该两盖板42之间得以供三条导电条39设置、以及与供各该光源单元20的电线28与各导电条39电性连接,同时,该两盖板42之间具有一供灌胶的绝缘空间421,使得各该导电条39及各电线28具有绝缘与防水效果。最后再设置护盖48。

参阅图8所示,设置在该上盖31的单条电源电缆线41可穿置在一防水接头43上,而该防水接头43外又套置有不锈钢块44及不锈钢护线套45,并在该不锈钢块44及不锈钢护线套45与该防水接头43之间又进行灌胶,以提升其防水性,同时单条电源电缆线41外又套置有硅胶套46,更能进一步提升其防水性。

以上叙述依据本发明多个不同实施例,其中各项特征可以单一或不同结合方式实施。因此,本发明实施方式之揭露为阐明本发明原则之具体实施例,应不拘限本发明于所揭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言之,先前叙述及其附图仅为本发明示范之用,并不受其限囿。其它组件之变化或组合皆可能,且不悖于本发明之精神与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下集鱼灯,包含:

一灯座,呈中空管状,并具有一外环面、一界定出一中空流道的内环面、复数贯穿该内、外环面的光源容置孔、及复数贯穿该内、外环面且与该中空流道相通的对流孔,令该内环面的直径为d1,该外环面的直径为d2,并符合下列关系式:0.65≦d1/d2≦0.85;以及

复数光源单元,每一个光源单元设置在每一个光源容置孔内。

2.一种水下集鱼灯,包含:

至少二灯座,各该灯座皆呈中空管状且彼此迭接成一体,并各具有一外环面、一界定出一中空流道的内环面、及复数贯穿该内、外环面的光源容置孔;以及

复数光源单元,每一个光源单元设置在每一个光源容置孔内并使每一个灯座的各光源单元总光源功率至少一千瓦,各该光源单元各至少具有一光源座及一灯板;该光源座固设在该灯座的光源容置孔,并具有一朝向该中空流道的散热部;该灯板固设在该光源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水下集鱼灯,其中该灯座之外环面的截面为六边形、七边形或八边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水下集鱼灯,其中该灯座为塑料材质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水下集鱼灯,其中复数该光源单元呈复数圈的同心圆排列,且每一圈的各该光源单元呈电性串联,该水下集鱼灯还包含复数导电条,各该导电条绝缘地埋设在该灯座,且与各圈的各该光源单元呈电性并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水下集鱼灯,其中该水下集鱼灯还包含单条电源电缆线,该电源电缆线包含复数彼此绝缘的导电线,各该导电线分别与各该导电条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下集鱼灯,其中复数该光源单元各至少具有一光源座及一灯板;该光源座固设在该灯座的光源容置孔,并具有一朝向该中空流道的散热部;该灯板固设在该光源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下集鱼灯,其中该内环面的直径为d1,该外环面的直径为d2,其中该集鱼灯更符合下列关系式:0.70≦d1/d2≦0.8。

9.如权利要求2或7所述水下集鱼灯,其中该灯板上固设的各光源为具有透镜封装的发光二极管。

10.如权利要求2或7所述水下集鱼灯,其中该灯板上固设的各该光源为两种不同波长的光源。

11.如权利要求2或7所述水下集鱼灯,其中各该光源单元还各具有一反光杯、一聚光罩及一压板;该反光杯固设在该灯板,并具有一套置在该灯板各光源的反光杯部,且该反光杯部与该光源座的容置部之间形成一用以灌胶的第一防水空间;该聚光罩设在该光源座的容置部,并具有一罩设部及一聚光部,该罩设部密封地罩设在该反光杯部的罩设部,且该罩设部与该光源座的容置部之间形成一用以灌胶的第二防水空间,该聚光部成形在该罩设部并位于各该光源所产生的光线路径上;该压板固设在该光源座的容置部,并具有一压抵该罩设部的压抵部、及一供该聚光部穿出的穿孔。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水下集鱼灯,其中还包含一超音波产生器,该超音波产生器设在该灯座下方。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水下集鱼灯,其中该灯座为复数个,各该灯座彼此迭接成一体,每两该灯座的迭接处跨设有一加固件。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水下集鱼灯,其中该水下集鱼灯还包含有一上盖及一下盖,该上、下盖分别固设在各该灯座彼此迭接后的上下端,该上盖具有复数上穿置部、该下盖具有复数下穿置部,且该灯座的内环面凸设有复数个串接环,各该串接环以一螺栓穿置,且各该螺栓两端分别穿固在该上穿置部与下穿置部。

15.如权利要求2或7所述水下集鱼灯,适用于设置在海水内,各该光源单元之灯座的散热部是与海水接触。

16.如权利要求2或7所述水下集鱼灯,各该光源单元之灯座的散热部为鳍片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集鱼灯,包含:一灯座,呈中空管状,并具有外环面、界定出一中空流道的内环面、复数贯穿该内、外环面的光源容置孔、及复数贯穿该内、外环面且与该中空流道相通的对流孔,令该内环面的直径为D1,该外环面的直径为D2,并符合下列关系式:0.65≦D1/D2≦0.85;以及复数光源单元,每一个光源单元设置在每一个光源容置孔内。藉由该灯座设计成中空管状,使该灯座没有内外压力差,因此得以提供该集鱼灯在300公尺水深耐压的效果;另外,该关系式除了可提供耐压的效果之外,更同时解决比值过大使得灯座太薄造成结构强度不够,比值太小使得灯座太厚造成重量过重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黃向岸;叶金樱;蔡行平;庄德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立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37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