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还原二氧化碳催化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6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还原co2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催化co2制备co的碳材料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电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co2作为温室气体,它的上升已经造成了海平面上升、干旱水灾、极端气候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威胁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最近,针对如何降低全球co2,科学家展开了有关co2捕获、储存和转化方面的研究。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已经开始了对co2利用技术研究,但由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稳定,近乎惰性,需采用高温、高压或催化剂才能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发展缓慢。

因此,如何活化co2成为研究工作的关键,目前采用化学催化、光催化以及电催化等的方法。其中,电化学方法既可以有效的避免高温高压,而且可以实现规模化,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化学co2转化的产物复杂,包括一氧化碳、甲酸、甲烷、乙烯等各种物质。基于现有工业生产模式,co2高效电化学还原转化为co可以解决对高温高压的甲烷重整制合成气技术的依赖。当今最受关注的co2电还原转化为co的催化剂是金、银和相关合金。cn104846393a使用含ag电极可以产生将近90%的co,但是需要加入离子液体,产生较大的污染;cn104032324a以多金属氧簇为催化剂,催化剂制备困难,而且产物复杂。这类催化剂整体面临活性低、稳定性差、价格昂贵等问题,使其难以应用于工业生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开发一种高活性和稳定的新型非贵金属催化剂。据报道,石墨烯材料,尤其掺杂石墨烯材料可以有效催化电还原o2,类似的借用这种材料对co2产生较好的反应。这种催化剂不仅可以有效抑制析氢反应,而且还可以选择性还原co2到co。

除催化剂外,co2电还原的工作电极是影响反应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气体扩散电极(gdl)不仅可以提高co2电化学还原电流而且可以增加反应选择性。gdl不仅可以将反应原料co2有效传递到催化剂表面,而且可以将生成的co快速扩散出电极,增大反应速率,抑制析氢反应。经过优化,本发明催化剂不仅可以高效选择性还原co2成co,法拉第效率85%以上,而且具有较高催化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还原co2催化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该发明为碳材料催化剂,通过高温碳化合成,形成掺杂石墨烯结构,显著的提高电化学还原co2活性。

本发明是一种电还原co2催化材料,所述co2催化材料为掺杂石墨烯材料。

所述材料由高温碳化合成,其中合成前驱体为三聚氰胺和氨基酸混合物,其中三聚氰胺:氨基酸质量比例为1:1-8:1。

所述电还原co2催化材料的碳化温度为800—1200℃,碳化时间为10min-10h。

本发明的电还原co2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三聚氰胺和氨基酸按照一定比例放于球磨罐中进行球磨,得到均匀混合的催化材料前驱体,然后放于氧化锆舟内并进行高温碳化反应一定时间,得到碳材料,即为电还原co2催化材料。

所述氨基酸为半胱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或色氨酸。

所述惰性气氛高温碳化的反应器为管式炉;气氛为ar气、he气或n2气。

本发明的一所述的电还原co2催化材料的应用,应用于co2电还原催化材料的气体扩散电极,其中,气体扩散电极上负载有碳材料co2电还原催化材料,气体扩散电极的尺寸为0.5cm*0.5cm-10cm*10cm,负载的co2电还原催化材料的重量为0.1~10mg/cm2;其中气体扩散电极为碳纸、碳毡、碳布或碳纤维。

所述co2电还原催化材料的气体扩散电极的制备方法为:将碳材料分散到异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10wt%的全氟磺酸树脂nafion溶液并搅拌,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所得混合溶液涂到气体扩散电极上,烘干。

所述异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的异丙醇:水为1:5-5:1。

所述碳材料与异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的比为0.1mg~20mg:1ml。

所述1wt%~10wt%的全氟磺酸树脂nafion溶液与异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的比为1:100-1:10。

所述烘干为真空60-120℃烘干。

本发明通过高温碳化的方法合成,改变合成前驱体的种类和比例,改变碳化温度和气氛,可以调控碳材料催化剂的掺杂程度、比表面积等参数,进而改变催化活性点位。同时,由于催化材料所用的原料丰富,合成方法简单,催化效果优异,使此种催化剂更适用于工业应用。

本发明显著提高催化剂对co2电还原的活性,改善了催化稳定性,有效抑制析氢反应,增强产物co的选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3材料的扫描电镜(sem)标尺分别是2μm。

图2为实施例3的透射电镜图(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图(hrtem)(内插图),标尺分别为20nm和5nm。

图3代表实施例3中材料分别在电解液中通入ar和co2下的循环伏安扫描图。

图4为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中材料在不同电位下的法拉第效率图。

图5为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中材料在不同电位下的电流密度图。

图6代表实施例3中材料的稳定性实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碳材料催化剂前驱体的制备:取16g三聚氰胺,8g半胱氨酸,放于球磨罐中,然后在球磨机上进行球磨,球磨转速100rpm/min,球磨时间2h,进行充分混合得到催化材料前驱体。

实施例2

一种电还原co2催化材料,包括碳材料,所述的碳材料由高温碳化法合成,其制备方法为:取16g三聚氰胺,16g半胱氨酸,放于球磨罐中,然后在球磨机上进行球磨,球磨转速100rpm/min,球磨时间2h,进行充分混合得到催化材料前驱体。将前驱体转移入氧化锆舟,然后置于管式炉,通入ar气,流速为25ml/min,以5℃/min的速度升温到300℃并保持1h,然后以2.5℃/min的速度升温到600℃并保持2h,然后以2℃/min的速度升温到1000℃并保持2h,最后自然冷却,并取出得到碳材料,即为电还原co2催化材料,称为gm1。

实施例3

一种电还原co2催化材料,包括碳材料,所述的碳材料由高温碳化法合成,其制备方法为:取16g三聚氰胺,8g半胱氨酸,放于球磨罐中,然后在球磨机上进行球磨,球磨转速100rpm/min,球磨时间2h,进行充分混合得到催化材料前驱体。将前驱体转移入氧化锆舟,然后置于管式炉,通入ar气,流速为25ml/min,以5℃/min的速度升温到300℃并保持1h,然后以2.5℃/min的速度升温到600℃并保持2h,然后以2℃/min的速度升温到1000℃并保持2h,最后自然冷却,并取出得到碳材料,即为电还原co2催化材料,称为gm2。

实施例4

一种电还原co2催化材料,包括碳材料,所述的碳材料由高温碳化法合成,其制备方法为:取16g三聚氰胺,4g半胱氨酸,放于球磨罐中,然后在球磨机上进行球磨,球磨转速100rpm/min,球磨时间2h,进行充分混合得到催化材料前驱体。将前驱体转移入氧化锆舟,然后置于管式炉,通入ar气,流速为25ml/min,以5℃/min的速度升温到300℃并保持1h,然后以2.5℃/min的速度升温到600℃并保持2h,然后以2℃/min的速度升温到1000℃并保持2h,最后自然冷却,并取出得到碳材料,即为电还原co2催化材料,称为gm4。

实施例5

一种电还原co2催化材料,包括碳材料,所述的碳材料由高温碳化法合成,其制备方法为:取16g三聚氰胺,2g半胱氨酸,放于球磨罐中,然后在球磨机上进行球磨,球磨转速100rpm/min,球磨时间2h,进行充分混合得到催化材料前驱体。将前驱体转移入氧化锆舟,然后置于管式炉,通入ar气,流速为25ml/min,以5℃/min的速度升温到300℃并保持1h,然后以2.5℃/min的速度升温到600℃并保持2h,然后以2℃/min的速度升温到1000℃并保持2h,最后自然冷却,并取出得到碳材料,即为电还原co2催化材料,称为gm8。

实施例6

将10mg实施例3氮掺杂-碳材料分散于480μl超纯水,480μl异丙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40μl5wt%nafion溶液超声混匀,取所得混合溶液120μl,涂到碳纸上,60℃下真空干燥2h,得到负载有电还原co2催化材料的碳纸,其中碳纸尺寸为1cm*1cm,其上负载的电还原co2催化材料的重量为1mg,制得电还原co2催化电极

实施例7

将10mg实施例3氮掺杂-碳材料分散于480μl超纯水,480μl异丙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40μl5wt%nafion溶液超声混匀,取所得混合溶液120μl,涂到碳布上,60℃下真空干燥2h,得到负载有电还原co2催化材料的碳布,其中碳布尺寸为1cm*1cm,其上负载的电还原co2催化材料的重量为1mg,制得电还原co2催化电极。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还原二氧化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三聚氰胺和氨基酸均匀混合成催化材料前驱体;

2)将催化材料前驱体于800—1200℃惰性气氛下高温碳化,得到掺杂石墨烯材料,即电还原co2催化材料。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电还原二氧化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材料前驱体中三聚氰胺:氨基酸质量比例为1:1-8:1;所述氨基酸为半胱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或色氨酸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还原二氧化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还原co2催化材料的碳化时间为10min-10h;

所述惰性气氛高温碳化的反应器为管式炉;气氛为ar气、he气或n2气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还原二氧化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碳化过程为,催化材料前驱体于惰性气氛中,以1-3℃/min的速度从室温升温到150-450℃,并保持0.5-4h,然后以1-5℃/min的速度升温到450℃-650℃,并保持0.5-4h,最后以1-5℃/min的速度升温到800-1200℃,并保持0.5-5h,结束高温碳化,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得到电还原co2催化材料。

5.按照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电还原二氧化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三聚氰胺和氨基酸放于球磨罐中进行球磨,得到均匀混合的催化材料前驱体,然后放于氧化锆舟内进行高温碳化反应得到掺杂石墨烯材料,即为电还原co2催化材料。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电还原二氧化碳催化材料。

7.一种权利要求6所述电还原二氧化碳催化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材料可用于电还原co2的催化反应中。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还原co2催化反应的负载有co2电还原催化材料的气体扩散电极,其中,气体扩散电极上负载有co2电还原催化材料,负载的co2电还原催化材料的重量为0.1~10mg/cm2;其中气体扩散电极为碳纸、碳毡、碳布或碳纤维。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co2电还原催化材料的气体扩散电极的制备方法为:将掺杂石墨烯分散到异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wt%~10wt%的全氟磺酸树脂nafion溶液并搅拌,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所得混合溶液涂到气体扩散电极上,烘干;

所述异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的异丙醇:水体积比为1:5-5:1;

所述碳材料与异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的比为1mg~20mg:1ml;

所述1wt%~10wt%的全氟磺酸树脂nafion溶液与异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为1:100-1:10。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为真空60-120℃烘干。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碳材料通过高温碳化合成得到,合成原料包括三聚氰胺和氨基酸。所述材料结构为氮掺杂石墨烯,应用于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催化剂气体扩散电极。本发明显著提高催化剂对CO2电还原的活性,改善了催化稳定性,有效抑制析氢反应,增强产物CO的选择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延强;刘松;樊斯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8.11.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36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