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脸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48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脸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国际权威市场洞察报告genmarketinsights近日发布《全球人脸识别设备市场研究报告》称,中国2017年人脸识别产值占全世界29.29%市场份额,2023年将达到44.59%。人脸识别是ai技术发展较快、应用较多的一个领域,目前国内人脸识别应用已相当广泛,并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

但当前市场的人脸识别主要应用需要人员主动配合完成人脸识别比对,主要的应用场景是搭配通道闸一起使用,比如说高铁人脸过闸;这种方式优点是准确率高,误识别率底,但是也有不可忽视的不足是需要人员主动配合以及不适合在人车混行环境通行时使用,在人流量较大时容易造成拥堵,比如学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人脸识别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和后端,前端包括抓拍摄像机或识别摄像机、人脸nvr以及显示平板;后端包括目录服务器、云端比对算法服务器、云端控制部署服务器、存储服务器、人脸识别系统;抓拍摄像机或识别摄像机检测到人脸或人形后自动抓拍产生数据,产生的数据后通过三种回传数据回传到云端服务器,并把比对处理结果传给人脸识别考勤系统,人脸识别考勤系统通过使用人员的设置处理数据后生成人脸识别流水记录,并生成相应的报表,并且把信息推送到前端的显示平板;

回传数据回传方式包括有:

方法一:为提前采集人脸数据,通过云端控制部署服务器部署下发到比对算法服务器并对每个人脸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前端的抓拍摄像机检测到人脸或人形后自动抓拍到人脸数据通过目录服务器回传到云端比对算法服务器,比对算法服务器把抓拍数据经过预处理的一张或多张人脸与已经下发并建模成功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并把比对结果传送到云端控制部署服务器;

方法二:提前采集人脸数据,通过云端控制部署服务器部署下发到前端数据比对nvr并对每个人脸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前端的抓拍摄像机检测到人脸或人形后自动抓拍到人脸数据经过预处理直接回到nvr进行比对,并把比对结果通过目录服务器传送到云端控制部署服务器;

方法三:提前采集人脸数据,通过云端控制部署服务器部署下发到前端含算法以及存储功能的人脸识别摄像机上并对每个人脸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前端的人脸识别摄像机检测到人脸或人形后自动抓拍到人脸数据后直接比对处理,并把比对结果通过目录服务器传送到云端控制部署服务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不仅可以在人车混行的环境使用人脸识别应用,还可以在人流量较大的环境使用不造成拥堵;行人只需在人脸识别摄像机监控范围内正常行走,不故意遮挡或躲避摄像机的抓拍识别即可完成人脸识别,完美解决了以上问题;并且前端设备仅一台摄像机和结果显示平板或者再加一台人脸nvr即可实现前端的人脸识别前端硬件的搭建,降低了前端搭建平台的施工难度,同时相比人脸识别平板 通道闸的方式极大的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本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人脸识别系统,包括前端和后端,前端包括抓拍摄像机或识别摄像机、人脸nvr以及显示平板;后端包括目录服务器、云端比对算法服务器、云端控制部署服务器、存储服务器、人脸识别系统;抓拍摄像机或识别摄像机检测到人脸或人形后自动抓拍产生数据,产生的数据后通过三种回传数据回传到云端服务器,并把比对处理结果传给人脸识别考勤系统,人脸识别考勤系统通过使用人员的设置处理数据后生成人脸识别流水记录,并生成相应的报表,并且把信息推送到前端的显示平板及关注该人员的微信,摄像机回传数据到云端的三种方式如下:

实施例一:如图3所示,提前采集人脸数据,通过云端控制部署服务器部署下发到比对算法服务器并对每个人脸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前端的抓拍摄像机检测到人脸或人形后自动抓拍到人脸数据通过目录服务器回传到云端比对算法服务器,比对算法服务器把抓拍数据经过预处理的一张或多张人脸与已经下发并建模成功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并把比对结果传送到云端控制部署服务器。

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提前采集人脸数据,通过云端控制部署服务器部署下发到前端数据比对nvr并对每个人脸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前端的抓拍摄像机检测到人脸或人形后自动抓拍到人脸数据经过预处理直接回到nvr进行比对,并把比对结果通过目录服务器传送到云端控制部署服务器。

实施例三:如图5所示,提前采集人脸数据,通过云端控制部署服务器部署下发到前端含算法以及存储功能的人脸识别摄像机上并对每个人脸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前端的人脸识别摄像机检测到人脸或人形后自动抓拍到人脸数据后直接比对处理,并把比对结果通过目录服务器传送到云端控制部署服务器。

本装置不仅可以在人车混行的环境使用人脸识别应用,还可以在人流量较大的环境使用不造成拥堵;行人只需在人脸识别摄像机监控范围内正常行走,不故意遮挡或躲避摄像机的抓拍识别即可完成人脸识别,完美解决了以上问题。并且前端设备仅一台摄像机和结果显示平板或者再加一台人脸nvr即可实现前端的人脸识别前端硬件的搭建,降低了前端搭建平台的施工难度,同时相比人脸识别平板 通道闸的方式极大的节约了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和后端,前端包括抓拍摄像机或识别摄像机、人脸nvr以及显示平板;后端包括目录服务器、云端比对算法服务器、云端控制部署服务器、存储服务器、人脸识别系统;抓拍摄像机或识别摄像机检测到人脸或人形后自动抓拍产生数据,产生的数据后通过回传数据的方式回传到云端服务器,并把比对处理结果传给人脸识别考勤系统,人脸识别考勤系统通过使用人员的设置处理数据后生成人脸识别流水记录,并生成相应的报表,并且把信息推送到前端的显示平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回传数据的方式为提前采集人脸数据,通过云端控制部署服务器部署下发到比对算法服务器并对每个人脸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前端的抓拍摄像机检测到人脸或人形后自动抓拍到人脸数据通过目录服务器回传到云端比对算法服务器,比对算法服务器把抓拍数据经过预处理的一张或多张人脸与已经下发并建模成功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并把比对结果传送到云端控制部署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回传数据的方式为提前采集人脸数据,通过云端控制部署服务器部署下发到前端数据比对nvr并对每个人脸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前端的抓拍摄像机检测到人脸或人形后自动抓拍到人脸数据经过预处理直接回到nvr进行比对,并把比对结果通过目录服务器传送到云端控制部署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回传数据的方式为提前采集人脸数据,通过云端控制部署服务器部署下发到前端含算法以及存储功能的人脸识别摄像机上并对每个人脸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前端的人脸识别摄像机检测到人脸或人形后自动抓拍到人脸数据后直接比对处理,并把比对结果通过目录服务器传送到云端控制部署服务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系统,包括前端和后端,前端包括抓拍摄像机或识别摄像机、人脸NVR以及显示平板;后端包括目录服务器、云端比对算法服务器、云端控制部署服务器、存储服务器、人脸识别系统。本发明不仅可以在人车混行的环境使用人脸识别应用,还可以在人流量较大的环境使用不造成拥堵;行人只需在人脸识别摄像机监控范围内正常行走,不故意遮挡或躲避摄像机的抓拍识别即可完成人脸识别,完美解决了以上问题;并且前端设备仅一台摄像机和结果显示平板或者再加一台人脸NVR即可实现前端的人脸识别前端硬件的搭建,降低了前端搭建平台的施工难度,同时相比人脸识别平板 通道闸的方式极大的节约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云海易联电子有限公司;钦州市新天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36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