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蚯蚓堆肥和太阳能干化整合车间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3


本发明属于污泥肥料化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蚯蚓堆肥和太阳能干化整合车间。



背景技术:

污水污泥处理处置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污泥蚯蚓堆肥(vermicomposting)与土地利用相结合是一种可持续的污泥资源化手段,特别是针对土壤有机质贫瘠且经济欠发达的西北黄土地区。但由于西北地区高寒地区气温偏低,致使蚯蚓堆肥过程中有机质降解效率偏低及病原菌去除率偏低,制约了污泥蚯蚓堆肥技术在西北地区的推广应用。但西北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不仅能够给蚯蚓堆肥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加快有机质的降解,同时高温干化能够实现对病原微生物的灭活。所以,蚯蚓堆肥与太阳能干化技术有极强的互补性,结合二者优势可实现污泥快速肥料化处理。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蚯蚓堆肥和太阳能干化整合车间,可为西北寒旱区污泥资源化处理提供可行的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指出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蚯蚓堆肥和太阳能干化整合车间,利用了太阳能作为辅助热源,实现蚯蚓有机粪肥的集约高效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蚯蚓堆肥和太阳能干化整合车间,包括太阳能板及通过隔墙分隔而成的蚯蚓堆肥间和太阳能干化间,所述蚯蚓堆肥间内竖向设有多层循环传送带和转运传送带,所述循环传送带沿转运传送带的运行方向排设多列,且循环传送带的一侧边缘靠近转运传送带,所述循环传送带上沿其运行方向放置多个蚯蚓堆肥污泥反应器,所述转运传送带的运行前端通过隔墙上的通道延伸至太阳能干化间中,所述太阳能干化间中设置有干化传送带,所述干化传送带运行方向的后端靠近太阳能干化间中转运传送带的延伸前端,所述干化传送带的两侧沿干化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挡板,所述干化传送带的上方设置风管,所述风管上设有多个风口,所述风管通过太阳能热风机与所述太阳能板连接;所述蚯蚓堆肥间的顶面设置有排风扇,所述蚯蚓堆肥间和太阳能干化间的墙体上均设有通风口。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干化间设置于蚯蚓堆肥间的南侧,太阳能干化间的屋顶及南墙使用low-e玻璃搭建,形成太阳能温室。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蚯蚓堆肥间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干化传送带在太阳能干化间中沿自西向东传输的方向设置,且分别设置在太阳能干化间中的南北两侧,南北两侧的干化传送带之间留有过道。

优选地,所述循环传送带呈转盘状,所述蚯蚓堆肥间中转运传送带的两侧分别设置10层循环传送带,所述转运传送带设置上下两层,上层转运传送带位于由上至下第5层循环传送带的高度处,下层转运传送带位于底层循环传送带的高度处。

优选地,所述南北两侧的干化传送带设置上下两层,上下层干化传送带的高度分别与上下层转运传送带的高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蚯蚓堆肥间和太阳能干化间中设有散热器。

优选地,所述蚯蚓堆肥间的墙体采用eps外保温、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结构建成;所述蚯蚓堆肥间的屋顶采用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挤塑聚苯板、防水卷材、陶粒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建成。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干化间的东西两侧墙体采用聚合物砂浆、eps外保温、黏土空心砖结构建成。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蚯蚓堆肥和太阳能干化整合车间在污泥、餐厨垃圾、农业废弃物、禽类及畜类进行蚯蚓粪肥生产的应用。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依据蚯蚓和蚯蚓粪中有机物的生活习性,提供了一种蚯蚓堆肥和太阳能干化整合车间,利用了太阳能作为辅助热源,通过多个传送带实现蚯蚓有机粪肥的集约高效化生产,仅需少量人工即可实现智能化生产。本发明能够利用太阳能,实现太阳能暖风对蚯蚓粪的快速干化,提高蚯蚓有机粪肥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蚯蚓堆肥和太阳能干化整合车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蚯蚓堆肥和太阳能干化整合车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蚯蚓堆肥间;2-太阳能干化间;3-循环传送带;4-转运传送带;5-蚯蚓堆肥污泥反应器;6-散热器;7-干化传送带;8-风管;9-门;10-过道;11-挡板;12-太阳能板;13-排风扇;14-隔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2,一种蚯蚓堆肥和太阳能干化整合车间,包括蚯蚓堆肥间1和太阳能干化间2,图1中箭头所指方向为向南,太阳能干化间2设置于蚯蚓堆肥间1的南面,蚯蚓堆肥间1和太阳能干化间2共用隔墙14。蚯蚓堆肥间1的墙体采用eps外保温、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结构建成,墙厚0.265m;其屋顶采用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挤塑聚苯板、防水卷材、陶粒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建成,顶后0.334m;在屋顶上方放置太阳能板12,每块1×1m,共铺设600㎡。蚯蚓堆肥间1西北角和东南角各设一扇门9,用于人员及设备进出;整个蚯蚓堆肥间1不设窗户,使其处于黑暗环境,利于蚯蚓生存。太阳能干化间2的东西两侧墙体采用聚合物砂浆、eps外保温、黏土空心砖结构建成,其屋顶及南墙使用low-e搭建,并配合加气混凝土砌块结构建筑,使太阳能干化间2形成太阳能温室,有效实现白天对太阳能干化间2的增温。太阳能干化间2的东西墙体上设有通风口,保持通风。

蚯蚓堆肥间1内竖向设有10层呈转盘状的循环传送带3和两层呈l形的转运传送带4,循环传送带3带宽1m,带厚3cm,每层循环传送带3之间间隔0.2m,两层转运传送带4之间间隔1m,分别在转运传送带4的两侧沿转运传送带4的运行方向排设6列10层的循环传送带3,且转运传送带4两侧靠近循环传送带3,每列循环传送带3周围留有过道,每层总共12个循环传送带3。循环传送带3上沿其运行方向间隔放置10个蚯蚓堆肥污泥反应器5,每个蚯蚓堆肥污泥反应器5之间相隔0.5m,所有循环传送带3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总的循环传送带3数量可以按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污泥的数量来确定,每吨对应一个循环传送带3,由于蚯蚓堆肥的最佳处理时间为10d,故循环传送带3层数宜设置为10层。相邻两层循环传送带3之间培养时间错开一天,这样相邻两层循环传送带3上的蚯蚓堆肥污泥反应器5的培养时间相差一天,10层循环传送带3中共有培养1~10天的蚯蚓堆肥污泥反应器5各一层,培养10天的蚯蚓堆肥污泥反应器5所在的循环传送带3层运转并通过人工将其上的蚯蚓堆肥污泥反应器5中的粪肥转移至转运传送带4上,转移粪肥后的蚯蚓堆肥污泥反应器5进行下一次进泥和培养。蚯蚓堆肥间1内保持黑暗,只在外墙开设少量通风口,并在屋顶设置排风扇13,保证室内通风,其内设置散热器6来保证冬季其内的温度,使得蚯蚓堆肥间1长期处于20℃的环境,以利于蚯蚓高速分解污泥。

两层转运传送带4的运行方向相同,上层转运传送带4位于由上至下第5层循环传送带3所在的高度处,下层转运传送带4位于底层循环传送带3所在的高度处,转运传送带4带宽1.5m,带厚3cm。两层转运传送带4的运行前端通过隔墙14上的通道延伸至太阳能干化间2中,负责转运蚯蚓粪进入太阳能干化间2,隔墙14上的通道可通过转运传送带4及其上待干化的蚯蚓粪肥。

太阳能干化间2中设置有自西向东传输的干化传送带7,其长度依据干化车间长度确定,l形转运传送带4延伸进入太阳能干化间2的西侧,干化传送带7的西侧靠近太阳能干化间2中转运传送带4的延伸前端。分别在太阳能干化间2内的南北两侧各设置上下两层干化传送带7,上下层干化传送带7的高度分别与上下层转运传送带4的高度相同。通过人工将转运传送带4上的粪肥转移至西侧干化传送带7上,其中,上层转运传送带4上的粪肥转移至南北两侧上层的干化传送带7上,下层转运传送带4上的粪肥转移至南北两侧下层的干化传送带7上,南北两侧的干化传送带7之间留有过道10,太阳能干化间2的东侧中央设有门9,用于人员进出,太阳能干化间2内设有散热器6,作为太阳能干化间2辅助热源。由于太阳能干化间2只需要将污泥放置一天,所以干化传送带7采用带宽2.5m,带厚3cm的传送带。干化传送带7的两侧沿干化传送带7的长度方向设置挡板11,在干化传送带7的东侧留出一段传送带不设置挡板11,该段传送带处用于收集干化好的粪肥,南北两侧的干化传送带7靠墙一侧的挡板11高度为0.1m,靠过道10一侧的挡板应把该侧上下层的干化传送带7封闭,故该侧挡板11高为2m。干化传送带7的上方距离0.5m处沿带长方向设置风管8,风管8底部设有多个风口,热风从风口处吹向干化传送带7上的污泥,风口风速1m/s。风管8通过太阳能热风机与太阳能板12连接。太阳能干化间2中的主要热源是通过太阳能板12供热的太阳能热风机向室内风管8进行热气吹风,最终使得蚯蚓粪表面空气达到35℃,加速蚯蚓粪的干化。本发明提供的蚯蚓堆肥和太阳能干化整合车间可用于污泥、餐厨垃圾、农业废弃物、禽类及畜类进行蚯蚓粪肥的生产,仅需少量人工即可实现集约化高效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蚯蚓堆肥和太阳能干化整合车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板及通过隔墙分隔而成的蚯蚓堆肥间和太阳能干化间,所述蚯蚓堆肥间内竖向设有多层循环传送带和转运传送带,所述循环传送带沿转运传送带的运行方向排设多列,且循环传送带的一侧边缘靠近转运传送带,所述循环传送带上沿其运行方向放置多个蚯蚓堆肥污泥反应器,所述转运传送带的运行前端通过隔墙上的通道延伸至太阳能干化间中,所述太阳能干化间中设置有干化传送带,所述干化传送带运行方向的后端靠近太阳能干化间中转运传送带的延伸前端,所述干化传送带的两侧沿干化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挡板,所述干化传送带的上方设置风管,所述风管下方设有多个风口,所述风管通过太阳能热风机与所述太阳能板连接;所述蚯蚓堆肥间的顶面设置有排风扇,所述蚯蚓堆肥间和太阳能干化间的墙体上均设有通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蚯蚓堆肥和太阳能干化整合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干化间设置于蚯蚓堆肥间的南侧,太阳能干化间的屋顶及南墙使用low-e玻璃搭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蚯蚓堆肥和太阳能干化整合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蚯蚓堆肥间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蚯蚓堆肥和太阳能干化整合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传送带在太阳能干化间中沿自西向东传输的方向设置,且分别设置在太阳能干化间中的南北两侧,南北两侧的干化传送带之间留有过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蚯蚓堆肥和太阳能干化整合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传送带呈转盘状,所述蚯蚓堆肥间中转运传送带的两侧分别设置10层循环传送带,所述转运传送带设置上下两层,上层转运传送带的高度与由上至下第5层循环传送带的高度相同,下层转运传送带的高度与底层循环传送带的高度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蚯蚓堆肥和太阳能干化整合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南北两侧的干化传送带设置上下两层,上下层干化传送带的高度分别与上下层转运传送带的高度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蚯蚓堆肥和太阳能干化整合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堆肥间和太阳能干化间中设有散热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蚯蚓堆肥和太阳能干化整合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堆肥间的墙体采用eps外保温、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结构建成;所述蚯蚓堆肥间的屋顶采用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挤塑聚苯板、防水卷材、陶粒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建成。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蚯蚓堆肥和太阳能干化整合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干化间的东西两侧墙体采用聚合物砂浆、eps外保温、黏土空心砖结构建成。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蚯蚓堆肥和太阳能干化整合车间在污泥、餐厨垃圾、农业废弃物、禽类及畜类进行蚯蚓粪肥生产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蚯蚓堆肥和太阳能干化整合车间,包括太阳能板及通过隔墙分隔而成的蚯蚓堆肥间和太阳能干化间,蚯蚓堆肥间内竖向设有多层循环传送带和转运传送带,循环传送带沿转运传送带的运行方向排设多列,所述循环传送带上放置多个蚯蚓堆肥污泥反应器,转运传送带的运行前端通过隔墙上的通道延伸至太阳能干化间中,太阳能干化间中设置有干化传送带,干化传送带的两侧沿干化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挡板,干化传送带的上方设置风管,风管下方设有多个风口,风管通过太阳能热风机与太阳能板连接。本发明依据蚯蚓和蚯蚓粪中有机物的生活习性,建立蚯蚓有机粪肥的高效生产车间,利用太阳能,实现太阳能暖风对蚯蚓粪的快速干化。

技术研发人员:黄魁;夏慧;于传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州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3.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32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