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裁切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94


本实用新型属于切割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裁切机。



背景技术:

现有裁切机,在对布料进行裁切过程中,每切下一段布料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切割后的布料取下后才能继续进行下次裁切,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同时取料过程需要控制裁切机停止工作,因此会大大耽误工作效率,同时手动取料的过程可能导致工作人员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裁切机,解决了现有的裁切机对布料切割完成后需要工作人员控制裁切机停止工作,然后手动将布料取下,操作过程较为繁琐,会大大耽误工作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裁切机,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通过支撑杆与放置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与顶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框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两个轴承,且左侧两个轴承内设置有同一转轴,且左侧转轴背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固定杆与顶框固定连接,且左侧转轴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驱动辊,且右侧转轴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驱动辊。

所述顶框内壁的上表面与两个第一电动液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液压杆的底端与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背面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滑槽开设在顶框内壁的后侧,且两个连接板的相对面分别与滑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左侧面设置有切割装置。

所述滑套内壁的右侧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移动槽内,所述移动槽开设在滑杆的右侧面,所述连接块的正面通过第二电动液压杆与移动槽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的下表面开设有切割槽,所述切割槽内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的下表面通过弹性装置与固定框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设置在放置板的下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机身的右侧面与滑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切割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弹性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垫块和固定框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表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垫块和固定框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槽设置为燕尾槽,所述滑块的形状与滑槽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滑杆设置为矩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轴的表面设置有传动轮,且两个传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送料辊,所述切割槽的位置与切割片的位置相对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智能裁切机,通过第一电机、传动轮、皮带、转轴、第一驱动辊、第二驱动辊、切割片、第二电机和放置板之间的相互配合,当需要对布料进行裁切时,直接控制第一电机工作带动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转动,此时可以带动布料向右移动,当布料裁切结束后,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下方的布料分离,此时第二驱动辊继续转动带动裁切后的布料移动至收集箱中,同时第一驱动辊带动左侧布料向右移动至第二驱动辊下方,便于直接开始下一次裁切过程,本装置对裁切后的布料取下过程较为方便快捷,可以节省工作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本装置的工作效率。

2、该智能裁切机,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且滑槽设置为燕尾槽,防止滑块在滑槽内出现前后晃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第二电机和切割片上下移动过程的稳定,保证切割片对布料的裁切过程稳定进行。

3、该智能裁切机,通过设置垫块、切割槽、伸缩杆和弹簧,切割过程中切割片会向下挤压垫块,此时方便对布料的裁切,当裁切结束后,此时弹簧可以带动垫块向上移动对放置板进行填充,可以防止布料向右移动时卡入切割槽,保证布料的输送过程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电动液压杆左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框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槽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b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2支撑杆、3放置板、4顶框、5轴承、6转轴、7第一电机、8固定杆、9传动轮、10皮带、11第一驱动辊、12第二驱动辊、13第一电动液压杆、14连接板、15滑块、16滑槽、17滑杆、18滑套、19连接块、20移动槽、21第二电动液压杆、22切割装置、221第二电机、222切割片、23送料辊、24切割槽、25垫块、26弹性装置、261伸缩杆、262弹簧、27固定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裁切机,包括基板1,基板1的上表面通过支撑杆2与放置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放置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送料辊23,切割槽24的位置与切割片222的位置相对应,通过设置切割槽24与切割片222的位置相对应,便于切割片222向下移动穿过布料,放置板3的上表面与顶框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顶框4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两个轴承5,且左侧两个轴承5内设置有同一转轴6,转轴6的表面设置有传动轮9,且两个传动轮9之间通过皮带10传动连接,通过设置传动轮9和皮带10,第一电机7可以通过传动轮9和皮带10控制第一驱动辊11和第二驱动辊12同步转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布料移动过程中被拉扯的情况出现,且左侧转轴6背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通过固定杆8与顶框4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电机7,可以给转轴6的转动提供动力,便于布料的输送过程,且左侧转轴6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驱动辊11,且右侧转轴6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驱动辊12,通过设置第一驱动辊11和第二驱动辊12,可以同时带动布料移动,同时在布料裁切分离后,第二驱动辊12可以直接带动裁切后的布料移动至收集箱中,便于裁切后布料的下料。

顶框4内壁的上表面与两个第一电动液压杆13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电动液压杆13,便于控制第二电机221和切割片222的上下移动,第一电动液压杆13的底端与连接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板14的背面设置有滑块15,滑块15设置在滑槽16内,滑槽16设置为燕尾槽,滑块15的形状与滑槽16的形状相适配,滑杆17设置为矩形,通过设置滑块15和滑槽16,且滑槽16设置为燕尾槽,防止滑块15在滑槽16内出现前后晃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第二电机221和切割片222上下移动过程的稳定,保证切割片222对布料的裁切过程稳定进行,且滑杆17为矩形,可以防止滑套18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旋转,保证切割片222稳定移动,滑槽16开设在顶框4内壁的后侧,且两个连接板14的相对面分别与滑杆17的两端固定连接,滑杆17的表面设置有滑套18,通过设置滑杆17和滑套18,保证第二电机221和切割片222的前后移动可以稳定进行,滑套18的左侧面设置有切割装置22,切割装置22包括第二电机221,第二电机221机身的右侧面与滑套1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二电机221的输出轴设置有切割片222,通过设置第二电机221和切割片222,可以保证对布料的顺利裁切,降低布料在裁切过程中出现褶皱的几率。

滑套18内壁的右侧面设置有连接块19,连接块19位于移动槽20内,移动槽20开设在滑杆17的右侧面,连接块19的正面通过第二电动液压杆21与移动槽20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电动液压杆21,可以直接控制滑套18和切割片222的前后移动,便于实现切割片222对布料的裁切,放置板3的下表面开设有切割槽24,切割槽24内设置有垫块25,通过设置垫块25、切割槽24、伸缩杆261和弹簧262,切割过程中切割片222会向下挤压垫块25,此时方便对布料的裁切,当裁切结束后,此时弹簧262可以带动垫块25向上移动对放置板3进行填充,可以防止布料向右移动时卡入切割槽24,保证布料的输送过程顺利进行,垫块25的下表面通过弹性装置26与固定框27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弹性装置26包括伸缩杆261,伸缩杆261的两端分别与垫块25和固定框27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伸缩杆261的表面设置有弹簧262,弹簧262的两端分别与垫块25和固定框27的相对面固定连接,固定框27设置在放置板3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s1、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布料放入第一驱动辊11和第二驱动辊12下方,然后控制第一电机7工作,此时第一电动通过传动轮9和皮带10同时控制第一驱动辊11和第二驱动辊12工作,当布料移动至合适位置后,此时控制第一电机7停止工作,同时控制第二电机221和第一电动液压杆13同时工作;

s2、切割片222向下对布料进行切割后,同时弹簧262缩短,控制第二电动液压杆21缩短带动切割片222向前移动对布料实现裁切,当布料裁切结束后,控制第一电动液压杆13缩短带动切割片222向上与布料分离即可;

s3、同时弹簧262带动垫块25向上移动,此时控制第一电机7工作,同时第二驱动辊12带动右侧布料移动至收集箱中,第一驱动辊11带动布料向右移动至第二驱动辊12下方,然后便可开始再次对布料裁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裁切机,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上表面通过支撑杆(2)与放置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3)的上表面与顶框(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框(4)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两个轴承(5),且左侧两个轴承(5)内设置有同一转轴(6),且左侧转轴(6)背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通过固定杆(8)与顶框(4)固定连接,且左侧转轴(6)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驱动辊(11),且右侧转轴(6)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驱动辊(12);

所述顶框(4)内壁的上表面与两个第一电动液压杆(1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液压杆(13)的底端与连接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4)的背面设置有滑块(15),所述滑块(15)设置在滑槽(16)内,所述滑槽(16)开设在顶框(4)内壁的后侧,且两个连接板(14)的相对面分别与滑杆(17)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7)的表面设置有滑套(18),所述滑套(18)的左侧面设置有切割装置(22);

所述滑套(18)内壁的右侧面设置有连接块(19),所述连接块(19)位于移动槽(20)内,所述移动槽(20)开设在滑杆(17)的右侧面,所述连接块(19)的正面通过第二电动液压杆(21)与移动槽(20)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3)的下表面开设有切割槽(24),所述切割槽(24)内设置有垫块(25),所述垫块(25)的下表面通过弹性装置(26)与固定框(27)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27)设置在放置板(3)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裁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装置(22)包括第二电机(221),所述第二电机(221)机身的右侧面与滑套(1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21)的输出轴设置有切割片(2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裁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26)包括伸缩杆(261),所述伸缩杆(261)的两端分别与垫块(25)和固定框(27)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261)的表面设置有弹簧(262),所述弹簧(262)的两端分别与垫块(25)和固定框(27)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裁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6)设置为燕尾槽,所述滑块(15)的形状与滑槽(16)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滑杆(17)设置为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裁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的表面设置有传动轮(9),且两个传动轮(9)之间通过皮带(10)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裁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送料辊(23),所述切割槽(24)的位置与切割片(222)的位置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裁切机,属于切割机技术领域,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通过支撑杆与放置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与顶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框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两个轴承,且左侧两个轴承内设置有同一转轴。该智能裁切机,通过第一电机、传动轮、皮带、转轴、第一驱动辊、第二驱动辊、切割片、第二电机和放置板之间的相互配合,此时第二驱动辊继续转动带动裁切后的布料移动至收集箱中,同时第一驱动辊带动左侧布料向右移动至第二驱动辊下方,便于直接开始下一次裁切过程,本装置对裁切后的布料取下过程较为方便快捷,可以节省工作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本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曹学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曹学俊
技术研发日:2019.10.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3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