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有机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微生物菌剂无霉化处理制取有机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肥料亦称“农家肥料”。凡以有机物质(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作为肥料的均称为有机肥料。包括人粪尿、厩肥、堆肥、绿肥、饼肥、沼气肥等。具有种类多、来源广、肥效较长等特点。有机肥料所含的营养元素多呈有机状态,作物难以直接利用,经微生物作用,缓慢释放出多种营养元素,源源不断地将养分供给作物。施用有机肥料能改善土壤结构,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气、热,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力。
对有机肥的处理过程需要通过微生物发酵进行,微生物发酵不仅可以加快发酵过程,缩短发酵时间,而且可以防止浪费,提高生物有机肥的营养价值。目前,常见的微生物复合物肥大大多是通过em菌(有益微生物)发酵获得的。通过em菌发酵得到的微生物复合肥,能增加土壤中必需的氮、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防止土壤底质,有效改善土壤质量。但em菌不能完全分解粪便中部分木质素和纤维素,影响肥料利用率的进一步提高。为了使粪便和菌群均匀混合,技术人员准备使用木屑作为细菌集群材料,这就对粪便混合后的发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em菌不能有效地清除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有毒有害微生物,发酵时间相对较长,成熟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无霉化处理制取有机肥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微生物菌剂无霉化处理制取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微生物菌群的制备,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em菌10-15份、酵母菌5-15份、放线菌15-20份、根瘤菌10-15份、胶质芽孢杆菌10-15份、乳酸菌群10-15份、霉菌10-15份和白僵菌10-15份,并将其与水按照1:3-1:5的重量进行混合备用;
s2、制作肥堆,将人粪尿和农作物秸秆按照重量比3:1-2:1的比列进行混合,充分搅拌后备用;
s3、肥堆层制备,在步骤s2中处理后的肥推取料,将其堆成高度为20-30cm的立方体形块状,然后在其上表面喷洒步骤s1中的微生物菌群,喷洒的重量为0.5-1kg/m2;
s4、覆膜覆盖,在步骤s3中喷洒过的肥堆层的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
s5、多层堆叠,在步骤s4中的肥堆层上面重复步骤s2至步骤s4的操作,堆叠8-10层;
s6、一次发酵,保持上述多层堆叠的肥堆温度为45-55℃,持续时间为1-3天;
s7、二次发酵,将步骤s6的肥堆降温至常温后,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为7-10天;
s8、打包成型,将步骤s7中的肥料进行打包,制得有机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具体的混合方法如下,将em菌、酵母菌、放线菌,根瘤菌、胶质芽孢杆菌,乳酸菌群、霉菌、白僵菌和纤维素按照重量3:1的比例进行搅拌混合,形成菌群集料。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具体还包括:压实,通过木板对肥堆层进行压实,将肥堆层压实后的高度降为压实前高度的50-7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具体还包括:通风,在肥堆周围通过鼓风机不断通入新鲜空气,鼓风机的出风口设置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将新鲜空气的温度加热至45-5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7中具体还包括:打孔,竖直在肥堆上开设通孔,开设通孔的数量为表面每一平方米两个通孔,并在该通孔内插入通气管,该通气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口,向该通气管内不断通入常温空气。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均连接同一气源,该气源输出气体的温度为常温。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能够实现通过人粪尿制备有机肥,通过微生物进行无霉化处理,有利于保护环境。本发明能够通过插入通孔并进行通气,能够实现将微生物发酵处理过程中的有害气体进行排除,保证了安全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详细说明如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微生物菌剂无霉化处理制取有机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微生物菌群的制备,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em菌10份、酵母菌5份、放线菌15份、根瘤菌10份、胶质芽孢杆菌10份、乳酸菌群10份、霉菌10份和白僵菌10份,并将其与水按照1:3的重量进行混合备用;具体的混合方法如下,将em菌、酵母菌、放线菌,根瘤菌、胶质芽孢杆菌,乳酸菌群、霉菌、白僵菌和纤维素按照重量3:1的比例进行搅拌混合,形成菌群集料。
s2、制作肥堆,将人粪尿和农作物秸秆按照重量比3:1的比列进行混合,充分搅拌后备用;
s3、肥堆层制备,在步骤s2中处理后的肥推取料,将其堆成高度为200cm的立方体形块状,然后在其上表面喷洒步骤s1中的微生物菌群,喷洒的重量为0.5kg/m2;
s4、覆膜覆盖,在步骤s3中喷洒过的肥堆层的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
s5、多层堆叠,在步骤s4中的肥堆层上面重复步骤s2至步骤s4的操作,堆叠8层;具体还包括:压实,通过木板对肥堆层进行压实,将肥堆层压实后的高度降为压实前高度的50%。
s6、一次发酵,保持上述多层堆叠的肥堆温度为45℃,持续时间为1天;具体还包括:通风,在肥堆周围通过鼓风机不断通入新鲜空气,鼓风机的出风口设置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将新鲜空气的温度加热至45℃。
s7、二次发酵,将步骤s6的肥堆降温至常温后,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为7天;具体还包括:打孔,竖直在肥堆上开设通孔,开设通孔的数量为表面每一平方米两个通孔,并在该通孔内插入通气管,该通气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口,向该通气管内不断通入常温空气。所述通气管均连接同一气源,该气源输出气体的温度为常温。
s8、打包成型,将步骤s7中的肥料进行打包,制得有机肥。
实施例2
微生物菌剂无霉化处理制取有机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微生物菌群的制备,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em菌125份、酵母菌10份、放线菌18份、根瘤菌12份、胶质芽孢杆菌12份、乳酸菌群12份、霉菌12份和白僵菌12份,并将其与水按照1:4的重量进行混合备用;具体的混合方法如下,将em菌、酵母菌、放线菌,根瘤菌、胶质芽孢杆菌,乳酸菌群、霉菌、白僵菌和纤维素按照重量3:1的比例进行搅拌混合,形成菌群集料。
s2、制作肥堆,将人粪尿和农作物秸秆按照重量比2.5:1的比列进行混合,充分搅拌后备用;
s3、肥堆层制备,在步骤s2中处理后的肥推取料,将其堆成高度为25cm的立方体形块状,然后在其上表面喷洒步骤s1中的微生物菌群,喷洒的重量为0.75kg/m2;
s4、覆膜覆盖,在步骤s3中喷洒过的肥堆层的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
s5、多层堆叠,在步骤s4中的肥堆层上面重复步骤s2至步骤s4的操作,堆叠9层;具体还包括:压实,通过木板对肥堆层进行压实,将肥堆层压实后的高度降为压实前高度的60%。
s6、一次发酵,保持上述多层堆叠的肥堆温度为50℃,持续时间为2天;具体还包括:通风,在肥堆周围通过鼓风机不断通入新鲜空气,鼓风机的出风口设置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将新鲜空气的温度加热至50℃。
s7、二次发酵,将步骤s6的肥堆降温至常温后,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为8天;具体还包括:打孔,竖直在肥堆上开设通孔,开设通孔的数量为表面每一平方米两个通孔,并在该通孔内插入通气管,该通气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口,向该通气管内不断通入常温空气。所述通气管均连接同一气源,该气源输出气体的温度为常温。
s8、打包成型,将步骤s7中的肥料进行打包,制得有机肥。
实施例3
微生物菌剂无霉化处理制取有机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微生物菌群的制备,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em菌15份、酵母菌15份、放线菌20份、根瘤菌15份、胶质芽孢杆菌15份、乳酸菌群15份、霉菌15份和白僵菌15份,并将其与水按照1:5的重量进行混合备用;具体的混合方法如下,将em菌、酵母菌、放线菌,根瘤菌、胶质芽孢杆菌,乳酸菌群、霉菌、白僵菌和纤维素按照重量3:1的比例进行搅拌混合,形成菌群集料。
s2、制作肥堆,将人粪尿和农作物秸秆按照重量比2:1的比列进行混合,充分搅拌后备用;
s3、肥堆层制备,在步骤s2中处理后的肥推取料,将其堆成高度为30cm的立方体形块状,然后在其上表面喷洒步骤s1中的微生物菌群,喷洒的重量为1kg/m2;
s4、覆膜覆盖,在步骤s3中喷洒过的肥堆层的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
s5、多层堆叠,在步骤s4中的肥堆层上面重复步骤s2至步骤s4的操作,堆叠10层;具体还包括:压实,通过木板对肥堆层进行压实,将肥堆层压实后的高度降为压实前高度的70%。
s6、一次发酵,保持上述多层堆叠的肥堆温度为55℃,持续时间为3天;具体还包括:通风,在肥堆周围通过鼓风机不断通入新鲜空气,鼓风机的出风口设置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将新鲜空气的温度加热至55℃。
s7、二次发酵,将步骤s6的肥堆降温至常温后,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为10天;具体还包括:打孔,竖直在肥堆上开设通孔,开设通孔的数量为表面每一平方米两个通孔,并在该通孔内插入通气管,该通气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口,向该通气管内不断通入常温空气。所述通气管均连接同一气源,该气源输出气体的温度为常温。
s8、打包成型,将步骤s7中的肥料进行打包,制得有机肥。
本发明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效果,如下表。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能够实现通过人粪尿制备有机肥,通过微生物进行无霉化处理,有利于保护环境。本发明能够通过插入通孔并进行通气,能够实现将微生物发酵处理过程中的有害气体进行排除,保证了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微生物菌剂无霉化处理制取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微生物菌群的制备,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em菌10-15份、酵母菌5-15份、放线菌15-20份、根瘤菌10-15份、胶质芽孢杆菌10-15份、乳酸菌群10-15份、霉菌10-15份和白僵菌10-15份,并将其与水按照1:3-1:5的重量进行混合备用;
s2、制作肥堆,将人粪尿和农作物秸秆按照重量比3:1-2:1的比列进行混合,充分搅拌后备用;
s3、肥堆层制备,在步骤s2中处理后的肥推取料,将其堆成高度为20-30cm的立方体形块状,然后在其上表面喷洒步骤s1中的微生物菌群,喷洒的重量为0.5-1kg/m2;
s4、覆膜覆盖,在步骤s3中喷洒过的肥堆层的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
s5、多层堆叠,在步骤s4中的肥堆层上面重复步骤s2至步骤s4的操作,堆叠8-10层;
s6、一次发酵,保持上述多层堆叠的肥堆温度为45-55℃,持续时间为1-3天;
s7、二次发酵,将步骤s6的肥堆降温至常温后,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为7-10天;
s8、打包成型,将步骤s7中的肥料进行打包,制得有机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剂无霉化处理制取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具体的混合方法如下,将em菌、酵母菌、放线菌,根瘤菌、胶质芽孢杆菌,乳酸菌群、霉菌、白僵菌和纤维素按照重量3:1的比例进行搅拌混合,形成菌群集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微生物菌剂无霉化处理制取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具体还包括:压实,通过木板对肥堆层进行压实,将肥堆层压实后的高度降为压实前高度的50-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微生物菌剂无霉化处理制取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具体还包括:通风,在肥堆周围通过鼓风机不断通入新鲜空气,鼓风机的出风口设置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将新鲜空气的温度加热至45-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微生物菌剂无霉化处理制取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具体还包括:打孔,竖直在肥堆上开设通孔,开设通孔的数量为表面每一平方米两个通孔,并在该通孔内插入通气管,该通气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口,向该通气管内不断通入常温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的微生物菌剂无霉化处理制取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均连接同一气源,该气源输出气体的温度为常温。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