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列当的组合物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防治列当的组合物及方法。
背景技术:
列当是一类寄生植物根部生活的列当科(orobanchaceae)列当属(orobanchephelipanche)植物的总称。列当又称独根草、毒根草、兔子拐棍,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能够严重影响作物产量的一种寄生杂草,国内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山西、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等省,寄主植物广泛,在哈密瓜、西瓜、甜瓜、豌豆、蚕豆、胡萝卜、芹菜、烟草、枸杞、亚麻、辣椒、番茄、葵花等植物上寄生而产生危害,轻则减产、品质下降,重则绝收。
列当为全寄生杂草,通过根寄生的方式从寄主那里获得全部的营养和水分,由于其特殊的生活史,对作物的危害主要发生在出苗之后的地下生长阶段,在作物生长过程对世界各国农作物生产造成减产。列当很难防除,主要是由于其生态适应性强,在盐碱土壤环境中寄生严重。每株列当可产生大量种子,每株含有5万~100万粒种子,每株列当不但生产大量的种子,而且在盐碱性土壤中可以保持长达数十年的生存力。列当生长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发芽、发芽管找到寄主根、形成吸器和黏结到寄主根部、成功的与寄主木质部建立连接、从寄主中吸收营养和水分进行地下生长,最后长出地表开花并生产大量的种子,土壤中积累大量种列当种子,因此,无法实现连续种植,只能另选未种植的土壤继续种植。根据调查,在新疆受列当属植物危害的农作物(向日葵、甜瓜、加工番茄、打瓜、辣椒等)面积约为100~150万亩,每年给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超过10亿元以上人民币,尤其向日葵、番茄、甜瓜种植基地发生逐年加重,且发生面积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严重制约了向日葵、甜瓜、番茄等产业的经济发展。
目前,在发生地区采用的常规人工除草、化学防除等方法,均没有收到好的效果。
人工防除看似能拨除一定量的列当,但缺陷也是明显的,一是,列当生育周期短,在番茄生长过程中会不断发芽、不断寄生、不断生长,只要条件适宜,就没要固定的生长季节,二是,列当主要通过作物的连接根来吸收体内的养分和水分,拨出时势必会伤害作物根系,影响其生长。也有通过深耕、锄草进行根除的,但耗时耗力,效果不佳。
化学防除药剂一般对列当不具有广谱性,仅仅使土壤以上列当地上部分萎蔫死亡,而对土面以下的茎部及列当新苗没有任何作用。
还有通过有效药剂杀死列当种子的。
cn105028486a公开了一种通过农用生物降解地膜与生防菌配合防治杂草列当的方法,包括获得瓜果腐霉菌的发酵液;所得发酵液经离心、上柱洗脱、浓缩,得瓜果腐霉菌粉剂;制备含有上述瓜果腐霉菌粉剂的生物降解地膜;用该地膜铺设在长有作物和列当的田间。但是,所述方法需要将药剂与生物降解地膜相溶,操作难度大、实现困难,农业生产作业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大面积应用会很大程度上增加生产成本。
cn106961985a公开了一种能够预防瓜列当寄生番茄的番茄种植方法,是采用无机成分尿素、硫酸亚铁与熟牛粪提取液配置两种菌剂,结合种植玉米寄主,将列当种子诱发,列当种子未成熟的时候,提前收割玉米,能解决土壤中部分列当种子的寄生。但是,土壤中仍有大量的种子存在,难以实现连作种植。
cn107041358a公开了一种防治寄生性植物列当的方法及其专用制剂和该制剂的用途,其要点是利用独脚金内酯生物合成抑制剂tis108,配制成专用制剂对列当属种子进行处理,促使其种子在作物非生长期萌发,在萌发后由于找不到宿主而死亡,从而达到有效减少土壤中列当种子库的目的。但是,在农业生产作业中,由于列当种子在土壤耕作层散布广,要全部诱发土壤列当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大面积应用会很大程度上增加生产成本。
cn109729778a公开了5-氨基乙酰丙酸在提高向日葵对寄生杂草向日葵列当抗性中的应用,并进一步发现5-氨基乙酰丙酸通过促进向日葵植株中抗氧化酶的合成、降低向日葵植株中mda和ros的水平和提高向日葵植株中gsh浓度和gsh/gssg比值来提高对向日葵列当的抗性;有效缓解向日葵种植过程中向日葵列当寄生影响向日葵生长的问题。但是,5-氨基乙酰丙酸的技术生产成本奇高,每公斤在2~3万元,若进行农业生产应用,将大大增加生产成本。
马永清等人提出了利用捕获作物和诱捕作物进行防治的方法,是采用中草药制剂刺激种子发芽进行诱捕的方法来防除列当杂草。但是,由于该方法采用诱捕土壤列当种子,而土壤列当种子分布广泛,实际种植过程中无法消除列当对当季作物的危害,难以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尤其无法实现连续种植(马永清等.列当杂草及防除措施展望.中国生物防治学报[j],2012,28(1):133-138)。
另外,徐娇等人利用瓜果腐霉菌产生的毒素进行列当防治,然而,该方法中瓜果腐霉菌的防治效率有限,且效果持续时间也受到施药方式的限制(徐娇等.瓜果腐霉除草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中国农业科学[j],2009,42(6):1994-2001)。还有用直接合成的化学有效物进行列当防治,但由于化学农药的半衰期短,在土壤中有效成分停留时间短,药效期短,也存在使用缺陷。
曾卫东等公开了一种神锄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番茄田列当的防效及增产试验,是于2013年在新疆焉耆县北大渠乡采用微生物菌单一方法防治番茄列当的示范,当年列当的防治率可以达到90%(曾卫东等.一种神锄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番茄田列当的防效及增产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6,673(11):97)。曾卫东等公开了一种施地佳盐碱土壤改良剂与神锄复合微生物菌肥防治番茄列当协同效应,是利用土壤调理剂与微生物菌组合防治番茄列当的示范,防治列当的效果能达到84.3%(曾卫东等.施地佳盐碱土壤改良剂与神锄复合微生物菌肥防治番茄列当协同效应[j].农村科技,2018(4):31-33.)。但上述两种方法都存在相同的技术缺陷:土壤中还存在10%的列当种子没有萌发,只要存在一株列当寄生在第二季的土壤中,就会存在几万甚至几十万颗列当种子,后续种植过程中,列当同样会出现寄生而产生危害,该方法无法根本解决列当的危害。
朱甲明等公开了一种食葵列当生物防治综合试验技术研究,是利用微生物菌剂防治葵花列当。虽然防治效果能达到63%,有一定的增产和防治葵花列当的效果,但从防治效率上看,土壤中仍有30%以上的列当种子,这种情况在同一块地里无法继续种植葵花(朱甲明等.食葵列当生物防治综合试验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5,第3期:151-153.)。
李智强等公开了一种“神锄”复合微生物菌肥防治烤烟列当田间试验,是利用微生物菌剂防治烟草列当。虽然防治效果能达到67%,有一定的增产和防治烟草列当的效果,但从防治效率上看,土壤中仍有30%以上的列当种子,这种情况无法继续种植烟草(李智强等.“神锄”复合微生物菌肥防治烤烟列当田间试验[j].新农业,2016年,第7期:58-59.)。
现有方案轮作倒茬,提倡对重茬、锓茬地实行4~6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轮作倒茬,然而对于列当种子在地里存活时间10年以上,上述方案均无法解决连续种植中列当的危害,实施倒茬防除列当不管是效果还是经济效益均不佳,土地利用率难以适合当地产业的可持续。
综上,亟待找到一种科学简便,高效抑制列当,可连续耕作种植,改良土壤盐碱度、培肥地力,增产、增收效益好,环境友好,减少水肥用量,成本低,适宜于农业化应用的生物防治列当的组合物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效抑制列当,可连续耕作种植,改良土壤盐碱度、培肥地力,增产、增收效益好,环境友好,减少水肥用量的生物防治列当的组合物。
本发明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科学简便,成本低,适宜于农业化应用的生物防治列当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物防治列当的组合物,主要包括以下组分: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土壤肥力平衡剂和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土壤调理剂可改良种植作物土壤盐碱度。微生物菌剂可产生有机酸和生物酶,生物酶可抑制列当种子的萌发,杀灭土壤中的列当种子,同时,微生物可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土壤的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从而实现生物改良土壤。根据养分平衡原则,通过叶面施用微量元素营养剂,可供作物叶面和茎秆吸收养分,提高光合作用,增强作物的抗风和抗旱能力,与土壤肥力平衡剂形成互补。
优选地,所述生物防治列当的组合物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土壤调理剂1~30份(更优选16~25份),微生物菌剂2~30份(更优选5~25份),土壤肥力平衡剂80~150份(更优选85~130份),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0.15~0.60份。
优选地,所述土壤调理剂的主要成分及含量为:氨基酸110~180g/l、黄腐酸210~280g/l,ph值为2.5~4.5(更优选3.0~4.3)。所述土壤调理剂中的氨基酸呈两性电解质,可调节土壤酸碱度,降低土壤ph值;氨基酸作为营养成分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同时,还可作为微生物菌剂的食粮给土壤微生物提供营养,土壤中的微生物大量繁殖,改善土壤环境,而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提供了土壤有机质,从而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有益菌群的增加还可抑制土壤中有害病菌的繁殖,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健康的土壤更有利于作物的种植连作,土壤得以永续利用。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剂主要由微生物菌制剂与载体以质量比1:1~70(更优选1:2~20)混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剂的活菌数为1.0×108~1.0×1010个/g。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制剂为绿色木霉菌制剂、地衣芽孢杆菌制剂、枯草芽孢杆菌制剂、酿酒酵母菌制剂、解淀粉芽孢杆菌制剂、侧孢短芽孢杆菌制剂、胶冻样芽孢杆菌制剂或沼泽红假单孢杆菌制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所述微生物菌制剂为地衣芽孢杆菌制剂、酿酒酵母制剂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制剂的质量比为1:0.5~2.0:0.5~2.0的混合菌制剂,地衣芽孢杆菌制剂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制剂的质量比为1:0.5~3.0的混合菌制剂,酿酒酵母制剂、解淀粉芽孢杆菌制剂和绿色木霉制剂的质量比为1:0.2~1.0:0.2~1.0的混合菌制剂,地衣芽孢杆菌制剂、酿酒酵母制剂、沼泽红假单孢杆菌制剂和胶冻样芽孢杆菌制剂的质量比为1:0.5~2.0:0.5~2.0:0.5~3.0的混合菌制剂,解淀粉芽孢杆菌制剂和胶冻样芽孢杆菌制剂的质量比为1:0.5~3.0的混合菌制剂。微生物菌剂可产生有机酸和生物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等),生物酶可抑制列当种子的萌发,寄生的列当根部会在酶的作用下腐烂,列当无法吸收养分,长出土壤的列当死亡,列当茎秆腐解变成有机物料,给土壤补充有机质;连续种植后,土壤微生物酶可持续杀灭土壤中第一季没有杀灭的列当种子,最终解决了列当对作物的危害,从而达到防治列当的目的。同时,微生物的固氮、解磷、解钾功能可提高肥料利用率,且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可提高土壤的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达到土壤调理和生物改良的双效功能。
优选地,所述载体为凹凸棒、膨润土、钾长石、氨基酸、黄腐酸、腐殖酸或海藻酸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土壤肥力平衡剂主要包括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和微量元素肥。
优选地,所述土壤肥力平衡剂各肥料的重量份为:氮磷钾肥75~120份(更优选80~100份),中量元素肥4~20份(更优选5~15份),微量元素肥1~10份(更优选2~8份)。
优选地,所述氮磷钾肥中,氮、磷、钾肥的重量份为:氮肥1~30份,磷肥1~40份,钾肥1~40份。具体的氮、磷、钾肥的用量可根据作物生育期需肥规律进行计算。
优选地,所述氮肥为尿素、硫酸铵、硝酸铵或氯化铵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磷肥为磷酸二氢铵、硝酸铵磷或磷酸脲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钾肥为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或磷酸二氢钾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中量元素肥中,各中量元素肥及其重量份分别为:钙肥1~20份,镁肥1~30份,硅肥1~10份。
优选地,所述钙肥为硝酸钙、氯化钙、硫酸钙或有机酸螯合钙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镁肥为硝酸镁、氯化镁、硫酸镁或有机酸螯合镁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硅肥为硅酸钠、硅酸钾或有机硅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微量元素肥中,各微量元素肥及其重量份分别为:锌肥0.5~4.0份,锰肥0.1~1.0份、硼肥0.1~0.4份、铜肥0.1~0.4份、铁肥0.5~8.0份、钼肥0.01~0.30份、稀土肥0.04~0.40份、钴肥0.01~0.05份,硒肥0.01~0.20份。所述稀土肥为镧系元素和钪、钇共17种金属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可溶性盐。
优选地,所述锌肥为硫酸锌、硝酸锌、氯化锌或有机酸螯合锌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锰肥为硫酸锰、硝酸锰、氯化锰或有机酸螯合锰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硼肥为硼砂和/或硼酸等。
优选地,所述铜肥为硫酸铜、硝酸铜、氯化铜或有机酸螯合铜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铁肥为硫酸亚铁、硝酸铁、氯化铁或有机酸螯合铁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钼肥为钼酸铵和/或钼酸钠等。
优选地,所述钴肥为硫酸钴等。
优选地,所述硒肥为亚硒酸钠等。
优选地,所述有机酸为乙二胺四乙酸、氨基酸或柠檬酸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的主要成分及含量为:氨基酸130~300g/l,钙1~9g/l,镁1~9g/l,锌0.02~9g/l(更优选0.2~2.0g/l),锰0.02~9g/l(更优选0.2~2.0g/l),硼0.005~5g/l(更优选0.01~1g/l),铜0.005~9g/l(更优选0.01~0.50g/l),铁0.02~9g/l(更优选0.1~5.0g/l),钼0.001~1g/l(更优选0.01~0.50g/l),硒0.001~0.1g/l(更优选0.01~0.08g/l)。
本发明所使用的氨基酸为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缬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和脯氨酸的混合物。
本发明进一步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物防治列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盐碱改良:从播种或移栽后第一次滴灌起,将土壤调理剂滴灌入土壤,进行土壤盐碱改良;
(2)微生物菌防治列当:从播种或移栽后第二次滴灌起,将微生物菌剂滴灌入土壤,微生物菌产生物酶防治列当;
(3)土壤肥力平衡调整:从播种或移栽后第二次滴灌起,将土壤肥力平衡剂滴灌入土壤,进行土壤肥力平衡调整;
(4)叶面营养补充:在作物生育期间,将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喷施至作物叶面,进行叶面营养补充。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作物为打瓜、哈密瓜、辣椒、甜瓜、向日葵、西瓜、豌豆、蚕豆、胡萝卜、芹菜、烟草、亚麻或番茄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土壤调理剂的总用量为1~30kg/亩(更优选16~25kg/亩)。
优选地,步骤(1)中,第一次滴灌土壤调理剂1~7kg/亩,每次滴灌间隔10~50天,共分≥2次(更优选2~5次)滴灌。土壤调理剂在前期使用效果更佳,具体间隔时间根据作物生长期土壤含水量的情况确定。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微生物菌剂的总用量为2~30kg/亩(更优选5~25kg/亩)。
优选地,步骤(2)中,第一次滴灌微生物菌剂1~3kg/亩,每次滴灌间隔6~21天,共分≥3次(更优选3~6次)滴灌。微生物菌剂在第二次滴灌开始使用是因为前期地温低,第二次滴灌开始地温升高,施用微生物菌剂后微生物的生长效果更佳,具体间隔时间根据作物生长期土壤含水量的情况确定。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土壤肥力平衡剂的总用量为80~150kg/亩(更优选85~130kg/亩),其中,氮磷钾肥75~120kg/亩(更优选80~100kg/亩),中量元素肥4~20kg/亩(更优选5~15kg/亩),微量元素肥1~10kg/亩(更优选2~8kg/亩)。
优选地,步骤(3)中,第一次滴灌氮磷钾肥2~15kg/亩、中量元素肥1~3kg/亩、微量元素肥0.5~2.0kg/亩,每次滴灌间隔6~21天,共分≥3次(更优选3~6次)滴灌。土壤肥力平衡剂从第二次滴灌开始使用,使用量根据当季种植的作物品种的生长生育期以及测土配方等确定用量,具体间隔时间根据作物生长期土壤含水量的情况确定。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的总用量为0.15~0.60kg/亩。所述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使用时,稀释200~400倍进行叶面喷施。
优选地,步骤(4)中,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共进行叶面喷施1~3次,每次喷施间隔10~35天。由于土壤中的盐碱危害根系的营养吸收,尤其是微量元素存在一些自然障碍,而叶面补充营养作物生长养分,更有利于促进作物健康生长,实现优质高产。
优选地,步骤(1)~(4)中,当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土壤肥力平衡剂在同一次滴灌时,依次按照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土壤肥力平衡剂的顺序施用,施用的间隔时间为30~60min。间隔30~60min施用可避免微生物菌剂直接与氮磷钾、中量元素、微量元素这些无机盐类肥料的接触,而对微生物菌产生的伤害。
优选地,土壤肥力平衡剂滴灌后,再滴灌1~2h清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生物防治列当的组合物能高效抑制列当,可实现连续耕作种植,防治列当效果高达99.3%,效果稳定,解决了不能重茬连作的难题;
(2)本发明生物防治列当的组合物能改良土壤盐碱度,易生物降解,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的同时不易造成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培肥地力,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增产率高达74.4%,投产比高达1:7,且不含化学农药除草剂成分,对农作物无毒无害、土壤环境友好,保障土壤健康和食品安全,减少肥料用量和节约水资源;
(3)本发明方法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通过生物有机改良土壤、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进行生物防治列当,利用农业生态系中有益生物对有害生物进行自然控制,科学简便,且不受地质条件、土壤环境影响,省工,省时,实现作物同田连续种植,解决无需倒茬连续种植的世界性难题,适宜于农业化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的氨基酸为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缬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和脯氨酸的混合物,购于峨眉山市龙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的地衣芽孢杆菌制剂、酿酒酵母菌制剂、解淀粉芽孢杆菌制剂、沼泽红假单孢杆菌制剂、绿色木霉菌制剂和胶冻样芽孢杆菌制剂,购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和北京航天恒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的稀土肥为硝酸镧、硝酸铈、硝酸镨、硝酸钕、硝酸钷、硝酸钐、硝酸铕和硝酸钆的等比混合物,均购于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的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均购于当地农资服务公司;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的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购于峨眉山市龙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发明实施例、对比例所使用的原料、肥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通过常规商业途径获得。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均进行3次重复,每小区按滴灌球阀控制面积20亩。
一种生物防治列当的组合物实施例1~5
一种生物防治列当的组合物实施例1~5中各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如表1~5所示。
表1一种生物防治列当的组合物实施例1~5的组分及重量份表
表2一种生物防治列当的组合物实施例1~5中土壤调理剂的组分及含量表
表3一种生物防治列当的组合物实施例1~5中微生物菌剂的组分及重量份表
注:表中“-”表示未添加。
表4一种生物防治列当的组合物实施例1~5中土壤肥力平衡剂的组分及重量份表
注:表中“-”表示未添加。
表5一种生物防治列当的组合物实施例1~5中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的组分及含量表
一种生物防治列当的方法实施例1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于新疆塔城农九师163团4连打瓜籽地,700亩,前茬作物为甜瓜,2010年列当发生严重,当年瓜子产量为116kg/亩;碱解氮45mg/kg、速效磷15mg/kg、速效钾98mg/kg;试验时间2011年4~9月。
供试作物品种:打瓜(新瓜籽一号),由当地农资经销部提供。
(1)土壤盐碱改良:按照表1、2实施例1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和含量,从打瓜播种后于5月1日第一次滴灌出苗水时,第一次将土壤调理剂以2kg/亩滴灌入土壤,于6月10日打瓜蹲苗伸根期,第二次将土壤调理剂以4kg/亩滴灌入土壤,进行土壤盐碱改良;
(2)微生物菌防治列当:按照表1、3实施例1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和含量,从打瓜播种后于6月10日打瓜蹲苗伸根期第二次滴灌时,第一次将微生物菌剂以2kg/亩滴灌入土壤,于7月1~5日打瓜显蕾、开花期,第二次将微生物菌剂以2kg/亩滴灌入土壤,于7月20日打瓜籽粒灌浆期,第三次将微生物菌剂以2kg/亩滴灌入土壤,于8月1日打瓜成熟期,第四次将微生物菌剂以2kg/亩滴灌入土壤,微生物菌产生物酶防治列当;
(3)土壤肥力平衡调整:按照表1、4实施例1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从打瓜播种后于6月10~15日打瓜蹲苗伸根期第二次滴灌时,第一次将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分别以15kg/亩、1.5kg/亩、1kg/亩滴灌入土壤,于7月1~5日打瓜显蕾、开花期,第二次将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分别以30kg/亩、1.0kg/亩、0.5kg/亩滴灌入土壤,于7月20日打瓜籽粒灌浆期,第三次将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分别以25kg/亩、1.5kg/亩、0.3kg/亩滴灌入土壤,于8月1日打瓜成熟期,第四次将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分别以30kg/亩、1kg/亩、0.2kg/亩滴灌入土壤,进行土壤肥力平衡调整;
同一次滴灌中,依次按照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土壤肥力平衡剂的顺序施用,施用的间隔时间为45min;土壤肥力平衡剂滴灌后,再滴灌1.5h清水;
(4)叶面营养补充:按照表1、5实施例1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和含量,在打瓜生育期间,于6月10日打瓜蹲苗伸根期,第一次将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以0.1kg/亩兑水稀释300倍喷施至作物叶面,于7月1日打瓜显蕾、开花期,第二次将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以0.2kg/亩兑水稀释300倍喷施至作物叶面,于7月20日打瓜籽粒灌浆期,第三次将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以0.2kg/亩兑水稀释300倍喷施至作物叶面,进行叶面营养补充。
在生物防治列当的同时,打瓜(新瓜籽一号)的种植进行防病、防虫的惯常操作。
对比例1
新瓜籽一号的种植进行惯常施肥操作,滴水出苗。
对比例2
将实施例1的土壤调理剂第一水滴入2kg/亩,第二水滴入4kg/亩;新瓜籽一号的种植进行惯常施肥操作。
对比例3
将实施例1的微生物菌剂从第二水随肥水滴入2kg/亩,第三水2kg/亩,第四水2kg/亩,第五水2kg/亩,共8kg/亩;新瓜籽一号的种植进行惯常施肥操作。
每次滴灌前取土化验土壤ph值、总盐及土壤有机质,并观察记载土壤变化及农艺性状,如表6、7所示。
表6实施例1和对比例1~3打瓜种植前后土壤参数的变化表
表7实施例1和对比例1~3打瓜产量、列当发生率对比表
由表6、7可知:
1)将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土壤肥力平衡剂和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配合使用能有效降盐、除碱,改良土壤板结现状,改善了土壤的生态环境,土壤通透性增强,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激发土壤活力、提升地力,有效地改善和修复土壤;
2)打瓜籽的增产率高达61.7%,空壳、秕粒减少,籽粒饱满;
3)列当防治效果:微生物产生的生物酶抑制打瓜(新瓜籽一号)列当,实施例1从出苗到收获滴灌5次的过程中,每次滴灌前观察记载1次,前3次调查本发明实施例示范地,没有列当出现,对比例1对照区有20%,第四水过后调查,本发明实施例示范地列当有1%、第五水后仅1.5%,且已发生的列当停止生长,并发现肥大的肉质根开始变黑、腐烂,小一点的列当开始死亡,列当完全停止生长、萎焉死亡,而对比例1地块发生率为100%;本发明实施例抑制打瓜(新瓜籽一号)列当的效果达到98.5%。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防治列当的同时,改良土壤盐碱度,提高了产量,减少了化肥使用量,采用滴灌技术施入本发明组合物,滴灌用水每季仅350~400m3/亩,常规浇灌每季用水量在800m3/亩,比常规浇水灌溉节约了用水量的50%,发挥了水资源的最大效益,施肥直接加入施肥罐减轻了劳动强度,实现了节本增效。
实施例2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于福海县良种场甜瓜地,20亩,设对照面积20亩,试验地势平坦,形状整齐,高肥力地,栗钙土;之前连续4年种植瓜类,特别是2012年列当大发生,几十株列当把哈密瓜根抬出土面,产量大幅下降,只好采取轮作,轮作方式为打瓜-葫芦-打瓜-甜瓜;试验时间2013年4~9月。
供试作物品种:哈密瓜86-1,由当地农资经销部提供。
(1)土壤盐碱改良:按照表1、2实施例2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和含量,从哈密瓜播种后于5月1日第一次滴灌出苗水时,第一次将土壤调理剂以3kg/亩滴灌入土壤,于6月10日哈密瓜蹲苗伸根期,第二次将土壤调理剂以3kg/亩滴灌入土壤,于7月1日哈密瓜显蕾期,第三次将土壤调理剂以4kg/亩滴灌入土壤,进行土壤盐碱改良;
(2)微生物菌防治列当:按照表1、3实施例2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和含量,从哈密瓜播种后于6月10日哈密瓜蹲苗伸根期第二次滴灌时,第一次将微生物菌剂以3kg/亩滴灌入土壤,于7月1日哈密瓜显蕾期,第二次将微生物菌剂以3kg/亩滴灌入土壤,于7月10日哈密瓜开花期,第三次将微生物菌剂以3kg/亩滴灌入土壤,于7月25日哈密瓜膨大期,第四次将微生物菌剂以2kg/亩滴灌入土壤,于8月1日哈密瓜成熟期,第五次将微生物菌剂以3kg/亩滴灌入土壤,微生物菌产生物酶防治列当;
(3)土壤肥力平衡剂:按照表1、4实施例2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从哈密瓜播种后于6月10日哈密瓜蹲苗伸根期第二次滴灌时,第一次将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分别以15kg/亩、2.5kg/亩、0.5kg/亩滴灌入土壤,于7月1日哈密瓜显蕾期,第二次将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分别以20kg/亩、2.5kg/亩、0.2kg/亩滴灌入土壤,于7月10日哈密瓜开花期,第三次将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分别以15kg/亩、3kg/亩、0.4kg/亩滴灌入土壤,于7月25日哈密瓜膨大期,第四次将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分别以20kg/亩、2kg/亩、0.3kg/亩滴灌入土壤,于8月1日哈密瓜成熟期,第五次将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分别以20kg/亩、2kg/亩、0.1kg/亩滴灌入土壤,进行土壤肥力平衡调整;
同一次滴灌中,依次按照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土壤肥力平衡剂的顺序施用,施用的间隔时间为45min;土壤肥力平衡剂滴灌后,再滴灌1.5h清水;
(4)叶面营养补充:按照表1、5实施例2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和含量,在哈密瓜生育期间,于6月5日哈密瓜蹲苗伸根期,第一次将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以0.1kg/亩兑水稀释300倍喷施至作物叶面,于7月7日哈密瓜显蕾、开花期,第二次将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以0.1kg/亩兑水稀释300倍喷施至作物叶面,于7月25日哈密瓜膨大期,第三次将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以0.1kg/亩兑水稀释300倍喷施至作物叶面,进行叶面营养补充。
在生物防治列当的同时,哈密瓜86-1的种植进行防病、防虫的惯常操作。
对比例4
哈密瓜86-1的种植进行惯常施肥操作,加施市购氮磷钾20:20:20配方肥85kg/亩,滴水出苗。
每次滴灌时考察田间哈密瓜列当和哈密瓜的生长情况,如表8、9所示。
表8实施例2和对比例4哈密瓜列当的田间生长情况调查表
表9实施例2和对比例4哈密瓜产量对比表
由表8、9可知,将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土壤肥力平衡剂和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配合使用能有效降盐、除碱,改良土壤板结现状,激发土壤活力、提升地力,提升土壤有机质;且土壤调理剂和微生物菌剂的配合使用,将盐碱排到深处,微生物产生的生物酶抑制哈密瓜列当效果达到94%,且试验地苗齐苗全,出苗率高达97%,开花早,哈密瓜快速生长,茎杆粗壮,叶色浓绿、开花早,提前成熟,无病虫害,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土壤调理剂和微生物菌剂发挥了作用,而对比例4的出苗率仅为85%,出苗不整齐,开花晚,成熟晚,菌核病发生特别严重,列当死亡率为0,每株列当籽粒饱满,列当肉质根肥壮,列当种子饱满落地等待寄主。说明本发明实施例较对比例4的土壤条件良好,疏松易耕,空壳率低、结实率高、产量高,增产率21.2%,本发明实施例不仅能消除列当,而且增产效果明显。
为了验证本发明实施例在列当大发生的土地进行连续种植防治列当的效果,本发明实施例哈密瓜86-1同田种植继续于2014年4月~2019年9月进行7年连作定点示范,并评价其土壤参数及产量变化,如表10所示。
表10实施例2进行7年连作哈密瓜种植前后土壤参数、列当生长及哈密瓜产量变化表
由表10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经连作后,土壤ph值逐年下降,2019年施用后本发明实施例示范地土壤ph值降至7.3,接近中性,达到最佳作物生长的范围;土壤的含盐量也逐年下降,2019年施用后低至0.51%,说明连作状态下土壤沉积盐可供作物利用和吸收,转化为了营养物质,为哈密瓜的增产提供了养分,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土壤有机质逐年上升,到2019年达到最大,从第7年大幅度上升,达到1.09%,证明了长期使用本发明方法种植,土壤从根本得到了改良,实现土壤可持续利用;施用的微生物菌剂等有益菌群在哈密瓜根部不断繁殖,致使列当提早死亡,本发明实施例防治列当在2019年度列当发生率为0.7%,而对比例4地块上列当寄生率100%发生,几乎每株哈密瓜上都寄生列当,导致植株矮小瘦弱,染病率高,对比例4地块无法再继续种植哈密瓜;本发明实施例地块种植的哈密瓜产量稳定,相对于对比例4的增产量在20.6%以上,2019年最高达到33.8%,对比例4地块种植的哈密瓜没有商品性,实则是绝收。
实施例3-1~3-4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于和静县巴润哈尔莫墩镇呼青衙门村6组(实施例3-1、对比例5-1)、焉耆县包尔海乡岱尔斯村1组(实施例3-2、对比例5-2)、焉耆县北大渠乡北渠村5组(实施例3-3、对比例5-3)、博湖县查干诺尔乡查干诺尔村2组(实施例3-4、对比例5-4)辣椒地,各为10亩;土壤为潮土,中等肥力;试验时间2014年4~9月。
供试作物品种:线椒7号,由当地农资经销部提供。
(1)土壤盐碱改良:按照表1、2实施例3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和含量,分别在4个地块,从线椒移栽后还苗期分别于4月28日、5月3日、5月25日、5月11日第一次滴灌时,第一次将土壤调理剂以3kg/亩滴灌入土壤,于6月16日线椒伸根期,第二次将土壤调理剂以3kg/亩滴灌入土壤,于7月6日线椒开花期,第三次将土壤调理剂以3kg/亩滴灌入土壤,进行土壤盐碱改良;
(2)微生物菌防治列当:按照表1、3实施例3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和含量,分别在4个地块,从线椒移栽后还苗期于6月16日线椒伸根期第二次滴灌时,第一次将微生物菌剂以3kg/亩滴灌入土壤,于7月6日线椒开花期,第二次将微生物菌剂以4kg/亩滴灌入土壤,于7月20日线椒果实膨大期,第三次将微生物菌剂以4kg/亩滴灌入土壤,微生物菌产生物酶防治列当;
(3)土壤肥力平衡调整:按照表1、4实施例3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分别在4个地块,从线椒移栽后还苗期于6月16日线椒伸根期第二次滴灌时,第一次将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分别以15kg/亩、2kg/亩、1kg/亩滴灌入土壤,于7月6日线椒开花期,第二次将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分别以30kg/亩、2kg/亩、0.5kg/亩滴灌入土壤,于7月20日线椒果实膨大期,第三次将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分别以35kg/亩、2kg/亩、0.5kg/亩滴灌入土壤,进行土壤肥力平衡调整;
同一次滴灌中,依次按照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土壤肥力平衡剂的顺序施用,施用的间隔时间为45min;土壤肥力平衡剂滴灌后,再滴灌1.5h清水;
(4)叶面营养补充:按照表1、5实施例3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和含量,分别在4个地块,在线椒生育期间,于6月15日线椒伸根期后,第一次将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以0.15kg/亩兑水稀释300倍喷施至作物叶面,于7月6日线椒开花期,第二次将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以0.15kg/亩兑水稀释300倍喷施至作物叶面,于7月20日线椒果实膨大期,第三次将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以0.1kg/亩兑水稀释300倍喷施至作物叶面,进行叶面营养补充。
在生物防治列当的同时,线椒7号的种植进行防病、防虫的惯常操作。
对比例5-1~5-4
在上述4个地块分别种植线椒7号,进行惯常施肥操作。
考察线椒种植前后土壤参数的变化、线椒列当的田间发生情况和线椒品质及产量,如表11~13所示。
表11实施例3-1~3-4和对比例5-1~5-4线椒种植前后土壤参数的变化表
表12实施例3-1~3-4和对比例5-1~5-4线椒列当的田间发生情况调查表
表13实施例3-1~3-4和对比例5-1~5-4线椒品质及产量表
由表11~13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将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土壤肥力平衡剂和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配合使用能有效降盐、除碱,改良土壤板结现状,激发土壤活力、提升地力,提升土壤有机质;且土壤调理剂和微生物菌剂的配合使用,有机酸络合土壤阳离子,微生物分解盐离子降低了盐碱对作物的危害,改善植物根系附近土壤的环境,使线椒根系处于中性和酸性环境,提高营养物质的渗透性,加快养分给土壤微生物补充的速度,加强土壤微生物代谢活力,促进作物生长,抑制列当生长,微生物产生的生物酶抑制线椒列当效果平均高达95.3%;同时,本发明实施例线椒每株的果数、单果重均高于对比例5,增产率平均高达74.4%,线椒按1.9元/kg计算,分别增收1480.29元/亩、1235.19元/亩、1232.53元/亩、1142.66元/亩,除去施用的成本569.5元/亩,4个本发明实施例试验示范点增收分别为910.79元/亩、665.69元/亩、663.03元/亩、573.16元/亩,平均增收703.16元/亩。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防治列当的同时,改良了土壤盐碱度,提高了产量,减少了化肥使用量,发挥了肥料和水资源的最大效益。
实施例4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于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县四乡伊车村安置区5斗5号条田,5亩,设对照面积1亩,试验地地形为平地,土壤类型为褐土,土壤质地为壤沙土;前茬作物为玉米,前茬作物产量为980kg/亩,前茬作物施肥量:n:21.05kg/亩,p2o5:10.25kg/亩,k2o:5.25kg/亩;土壤分析结果:有机质17.63g/kg,速效氮50mg/kg,有效磷12mg/kg,速效钾170mg/kg,ph值7.87,土壤含盐量0.48%;试验时间2015年5~10月。
供试作物品种:甜瓜86-1,由当地农资公司提供。
(1)土壤盐碱改良:按照表1、2实施例4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和含量,从甜瓜播种后于5月10日第一次滴灌出苗水时,第一次将土壤调理剂以6kg/亩滴灌入土壤,于5月25日甜瓜伸根期,第二次将土壤调理剂以6kg/亩滴灌入土壤,于6月10日甜瓜开花旺长期,第三次将土壤调理剂以8kg/亩滴灌入土壤,进行土壤盐碱改良;
(2)微生物菌防治列当:按照表1、3实施例4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和含量,从甜瓜播种后于5月25日甜瓜伸根期第二次滴灌时,第一次将微生物菌剂以2kg/亩滴灌入土壤,于6月10日甜瓜开花旺长期,第二次将微生物菌剂以4kg/亩滴灌入土壤,于6月25日甜瓜坐果期,第三次将微生物菌剂以4kg/亩滴灌入土壤,于7月10日甜瓜膨大期,第四次将微生物菌剂以3kg/亩滴灌入土壤,于7月25日甜瓜成熟期,第五次将微生物菌剂以3kg/亩滴灌入土壤,微生物菌产生物酶防治列当;
(3)土壤肥力平衡调整:按照表1、4实施例4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从甜瓜播种后于5月25日甜瓜伸根期第二次滴灌时,第一次将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分别以10kg/亩、1kg/亩、1kg/亩滴灌入土壤,于6月10日甜瓜开花旺长期,第二次将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分别以15kg/亩、1kg/亩、0.2kg/亩滴灌入土壤,于6月25日甜瓜坐果期,第三次将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分别以22kg/亩、2kg/亩、0.3kg/亩滴灌入土壤,于7月10日甜瓜膨大期,第四次将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分别以20kg/亩、2kg/亩、0.3kg/亩滴灌入土壤,于7月25日甜瓜成熟期,第五次将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分别以23kg/亩、1kg/亩、0.2kg/亩滴灌入土壤,进行土壤肥力平衡调整;
同一次滴灌中,依次按照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土壤肥力平衡剂的顺序施用,施用的间隔时间为45min;土壤肥力平衡剂滴灌后,再滴灌1.5h清水;
(4)叶面营养补充:按照表1、5实施例4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和含量,在甜瓜生育期间,于5月25日甜瓜伸根期,第一次将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以0.15kg/亩兑水稀释300倍喷施至作物叶面,于6月25日甜瓜坐果期,第二次将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以0.15kg/亩兑水稀释300倍喷施至作物叶面,于7月10日甜瓜膨大期,第三次将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以0.2kg/亩兑水稀释300倍喷施至作物叶面,进行叶面营养补充。
在生物防治列当的同时,甜瓜86-1的种植进行防病、防虫的惯常操作。
对比例6
甜瓜的种植进行惯常施肥操作,施用等量清水。
考察田间甜瓜和甜瓜列当(2015年8月3日)的生长情况,如表14所示。
表14实施例4和对比例6甜瓜的产量和甜瓜列当的田间生长情况调查表
由表14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将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土壤肥力平衡剂和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配合使用能有效降盐、除碱,改良土壤板结现状,激发土壤活力、提升地力,提升土壤有机质;且土壤调理剂和微生物菌剂的配合使用,将盐碱排到深处,微生物产生的生物酶抑制甜瓜列当效果达到99%;同时,甜瓜的增收率达到30%,本发明实施例每亩纯增收2845.2元,对比例6纯收益为2190元/亩,本发明实施例比对比例6增收655.2元/亩;且相比于对比例6,本发明实施例的成熟期提前了7天。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改良土壤盐碱度的同时,防治了列当,提高了产量,减少了化肥使用量,发挥了水肥资源的最大效益。
实施列5-1~5-3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于新疆哈密地区伊吾县淖毛湖镇英迈里村1组,农户开热木,面积5亩(实施列5-1、对比例7-1);吾县淖毛湖镇西开尔村4组,农户阿布都音,面积10亩(实施列5-2、对比例7-2);吾县淖毛湖镇开发区村5组,农户马宏勇,面积185亩(实施列5-3、对比例7-3);土壤为潮土,土壤肥力中等,一等地,土地平整,管理措施得当,机械平铺膜;土壤质地为轻壤,种植前土壤肥力有机质为20.3mg/kg,碱解氮为62mg/kg,速效磷为9mg/kg,速效钾为110mg/kg;种植后土壤肥力有机质为19.8mg/kg,碱解氮为66mg/kg,速效磷为11mg/kg,速效钾为102mg/kg;前茬是小麦,产量450kg/亩;试验时间2013年5~8月。
供试作物品种:哈密瓜(新密15号),由当地农资公司提供。
(1)土壤盐碱改良:按照表1、2实施例5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和含量,分别在3个地块,从哈密瓜播种后于5月17日第一次滴灌出苗水时,第一次将土壤调理剂以5kg/亩滴灌入土壤,分别于6月10日、6月15日、6月16日哈密瓜蹲苗伸根期,第二次将土壤调理剂以5kg/亩滴灌入土壤,分别于6月20日、6月25日、6月26日哈密瓜开花期,第三次将土壤调理剂以7kg/亩滴灌入土壤,分别于7月1日、7月6日、7月7日哈密瓜坐果期,第四次将土壤调理剂以8kg/亩滴灌入土壤,进行土壤盐碱改良;
(2)微生物菌防治列当:按照表1、3实施例5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和含量,分别在3个地块,从哈密瓜播种后分别于6月10日、6月15日、6月16日哈密瓜蹲苗伸根期第二次滴灌时,第一次将微生物菌剂以3kg/亩滴灌入土壤,分别于6月20日、6月25日、6月26日哈密瓜开花期,第二次将微生物菌剂以5kg/亩滴灌入土壤,分别于7月1日、7月6日、7月7日哈密瓜坐果期,第三次将微生物菌剂以6kg/亩滴灌入土壤,分别于7月10日、7月15日、7月16日哈密瓜膨大期,第四次将微生物菌剂以6kg/亩滴灌入土壤,微生物菌产生物酶防治列当;
(3)土壤肥力平衡调整:按照表1、4实施例5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分别在3个地块,从哈密瓜播种后分别于6月10日、6月15日、6月16日哈密瓜蹲苗伸根期第二次滴灌时,第一次将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分别以15kg/亩、2kg/亩、2kg/亩滴灌入土壤,分别于6月20日、6月25日、6月26日哈密瓜开花期,第二次将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分别以20kg/亩、3kg/亩、1kg/亩滴灌入土壤,分别于7月1日、7月6日、7月7日哈密瓜坐果期,第三次将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分别以25kg/亩、2kg/亩、1kg/亩滴灌入土壤,分别于7月10日、7月15日、7月16日哈密瓜膨大期,第四次将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分别以25kg/亩、3kg/亩、1.4kg/亩滴灌入土壤,进行土壤肥力平衡调整;
同一次滴灌中,依次按照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土壤肥力平衡剂的顺序施用,施用的间隔时间为45min;土壤肥力平衡剂滴灌后,再滴灌1.5h清水;
(4)叶面营养补充:按照表1、5实施例5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和含量,分别在3个地块,在哈密瓜生育期间,分别于6月10日、6月15日、6月16日哈密瓜蹲苗伸根期,第一次将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以0.2kg/亩兑水稀释300倍喷施至作物叶面,分别于6月20日、6月25日、6月26日哈密瓜开花期,第二次将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以0.2kg/亩兑水稀释300倍喷施至作物叶面,分别于7月1日、7月6日、7月7日哈密瓜坐果期,第三次将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以0.2kg/亩兑水稀释300倍喷施至作物叶面,进行叶面营养补充。
在生物防治列当的同时,哈密瓜(新密15号)的种植进行防病、防虫的惯常操作。
对比例7-1~7-3
在上述3个地块分别种植哈密瓜,进行惯常施肥操作,氮磷钾150kg/亩,微量元素10kg/亩,有机肥50kg/亩。
田间管理:5月5日覆膜,同时用磷酸二铵、硫酸钾做基肥;5月20日进行播种,株距0.4米,行距3m,播种每穴2~3粒种子,基本苗1000株/亩;整个生育期浇水5次,中耕3次;在5月27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200g/亩 氨基酸叶面肥50ml/亩,8月20日收获。
考察哈密瓜和哈密瓜列当的田间发生情况和哈密瓜品质及产量,如表15、16所示。
表15实施例5-1~5-3和对比例7-1~7-3哈密瓜列当的田间发生情况调查表
由表15可知,由于实施例5-1~5-3的用肥时间早,哈密瓜列当的发生偏晚,在7月18日的调查发生数均仅2~3株/m2,防治率为90%左右,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将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土壤肥力平衡剂和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配合使用抑制了列当的生长,起到了防治列当的作用。
表16实施例5-1~5-3和对比例7-1~7-3的哈密瓜品质及产量表
由表16可知,本发明实施例5-1~5-3哈密瓜的折光糖含量分别是15.4%、15.3%、15.6%,相对于对比例7-1~7-3分别高出0.5%、0.3%、0.4%,而折光糖含量越高,说明等重的哈密瓜糖分多;本发明实施例5-1~5-3哈密瓜的平均单瓜重相对于对比例7-1~7-3分别高出0.5kg、0.76kg、0.95kg;本发明实施例5-1~5-3哈密瓜的果肉色差相对于对比例7-1~7-3分别高出0.45a/b、0.61a/b、0.47a/b,果肉色差值越高,哈密瓜越鲜亮;本发明实施例5-1~5-3的产量相对于对比例7-1~7-3分别增产417kg/亩、421kg/亩、672kg/亩,增产率高达30.0%,达到显著增产效果;而惯常操作的化肥使用量为150kg/亩,本发明实施例化肥施用量仅100.4kg/亩,减少化肥使用量49.6kg/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将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土壤肥力平衡剂和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配合使用,在防治列当的同时,提高了产量,提升了哈密瓜的品质,减少了化肥使用量,发挥了水肥资源的最大效益。
1.一种生物防治列当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组分: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土壤肥力平衡剂和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防治列当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土壤调理剂1~30份,微生物菌剂2~30份,土壤肥力平衡剂80~150份,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0.15~0.6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生物防治列当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调理剂的主要成分及含量为:氨基酸110~180g/l、黄腐酸210~280g/l,ph值为2.5~4.5;
所述微生物菌剂主要由微生物菌制剂与载体以质量比1:1~70混合而成;所述微生物菌剂的活菌数为1.0×108~1.0×1010个/g;所述微生物菌制剂为绿色木霉菌制剂、地衣芽孢杆菌制剂、枯草芽孢杆菌制剂、酿酒酵母菌制剂、解淀粉芽孢杆菌制剂、侧孢短芽孢杆菌制剂、胶冻样芽孢杆菌制剂或沼泽红假单孢杆菌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载体为凹凸棒、膨润土、钾长石、氨基酸、黄腐酸、腐殖酸或海藻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土壤肥力平衡剂主要包括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和微量元素肥;所述各肥料的重量份为:氮磷钾肥75~120份,中量元素肥4~20份,微量元素肥1~10份;所述氮磷钾肥中,氮、磷、钾肥的重量份为:氮肥1~30份,磷肥1~40份,钾肥1~40份;所述氮肥为尿素、硫酸铵、硝酸铵或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磷肥为磷酸二氢铵、硝酸铵磷或磷酸脲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钾肥为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或磷酸二氢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中量元素肥中,各中量元素肥及其重量份分别为:钙肥1~20份,镁肥1~30份,硅肥1~10份;所述钙肥为硝酸钙、氯化钙、硫酸钙或有机酸螯合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镁肥为硝酸镁、氯化镁、硫酸镁或有机酸螯合镁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硅肥为硅酸钠、硅酸钾或有机硅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微量元素肥中,各微量元素肥及其重量份分别为:锌肥0.5~4.0份,锰肥0.1~1.0份、硼肥0.1~0.4份、铜肥0.1~0.4份、铁肥0.5~8.0份、钼肥0.01~0.30份、稀土肥0.04~0.40份、钴肥0.01~0.05份,硒肥0.01~0.20份;所述锌肥为硫酸锌、硝酸锌、氯化锌或有机酸螯合锌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锰肥为硫酸锰、硝酸锰、氯化锰或有机酸螯合锰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硼肥为硼砂和/或硼酸;所述铜肥为硫酸铜、硝酸铜、氯化铜或有机酸螯合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铁肥为硫酸亚铁、硝酸铁、氯化铁或有机酸螯合铁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钼肥为钼酸铵和/或钼酸钠;所述钴肥为硫酸钴;所述硒肥为亚硒酸钠;所述有机酸为乙二胺四乙酸、氨基酸或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的主要成分及含量为:氨基酸130~300g/l,钙1~9g/l,镁1~9g/l,锌0.02~9g/l,锰0.02~9g/l,硼0.005~5g/l,铜0.005~9g/l,铁0.02~9g/l,钼0.001~1g/l,硒0.001~0.1g/l。
4.一种用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组合物进行生物防治列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盐碱改良:从播种或移栽后第一次滴灌起,将土壤调理剂滴灌入土壤,进行土壤盐碱改良;
(2)微生物菌防治列当:从播种或移栽后第二次滴灌起,将微生物菌剂滴灌入土壤,微生物菌产生物酶防治列当;
(3)土壤肥力平衡调整:从播种或移栽后第二次滴灌起,将土壤肥力平衡剂滴灌入土壤,进行土壤肥力平衡调整;
(4)叶面营养补充:在作物生育期间,将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喷施至作物叶面,进行叶面营养补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生物防治列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作物为打瓜、哈密瓜、辣椒、甜瓜、向日葵、西瓜、豌豆、蚕豆、胡萝卜、芹菜、烟草、亚麻或番茄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土壤调理剂的总用量为1~30kg/亩;第一次滴灌土壤调理剂1~7kg/亩,每次滴灌间隔10~50天,共分≥2次滴灌。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生物防治列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微生物菌剂的总用量为2~30kg/亩;第一次滴灌微生物菌剂1~3kg/亩,每次滴灌间隔6~21天,共分≥3次滴灌。
7.根据权利要求4~6之一所述生物防治列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土壤肥力平衡剂的总用量为80~150kg/亩,其中,氮磷钾肥75~120kg/亩,中量元素肥4~20kg/亩,微量元素肥1~10kg/亩;第一次滴灌氮磷钾肥2~15kg/亩、中量元素肥1~3kg/亩、微量元素肥0.5~2.0kg/亩,每次滴灌间隔6~21天,共分≥3次滴灌。
8.根据权利要求4~7之一所述生物防治列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的总用量为0.15~0.60kg/亩;有机微量元素营养剂共进行叶面喷施1~3次,每次喷施间隔10~35天。
9.根据权利要求4~8之一所述生物防治列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4)中,当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土壤肥力平衡剂在同一次滴灌时,依次按照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土壤肥力平衡剂的顺序施用,施用的间隔时间为30~60min。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