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有机肥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茶叶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茶是一种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和加工,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出的,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有机茶叶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茶叶。
在有机茶叶种植时,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而现实中,土壤中因缺少营养物质而不利于有机茶叶生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有机茶叶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机茶叶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机茶叶用有机肥,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水稻秸秆60-80份、小麦秸秆60-80份、稻壳25-35份、沼液25-35份、复合氨基酸水溶液10-20份、酒糟10-20份、复合肥料10-20份、生石灰5-9份、腐植土5-9份、发酵菌3-5份。
优选的,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
水稻秸秆65-75份、小麦秸秆65-75份、稻壳28-32份、沼液28-32份、复合氨基酸水溶液13-18份、酒糟13-18份、复合肥料13-18份、生石灰6-8份、腐植土6-8份、发酵菌3.5-4.5份。
优选的,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
水稻秸秆70份、小麦秸秆70份、稻壳30份、沼液30份、复合氨基酸水溶液15份、酒糟15份、复合肥料15份、生石灰7份、腐植土7份、发酵菌4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机茶叶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前处理;将水稻秸秆以及小麦秸秆粉碎后,移至堆场,送到混合搅拌装置进行混合,然后加入稻壳以及发酵菌,充分混合后进入下一工序;
步骤2:将上述原料的水分调节在25%-40%,堆成宽约2米、高1.5米的长垛,长度可根据发酵场地长度而定,先期发酵3-5天;
步骤3:将步骤2中的原料置于发酵池内,然后向其中依次添加沼液、复合氨基酸水溶液、酒糟、生石灰以及腐植土,待其搅拌均匀,密封后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10-15天;
步骤4:上述完成后,将物料转出发酵槽,进入陈化场地,再经过20-30天的陈化发酵,完成后,即得到有机茶叶用有机肥。
优选的,所述的发酵菌具体为芽孢菌。
优选的,所述的沼液具体为以牛羊粪、家禽粪、河底淤泥、落叶以及酵母菌为主要发酵原料,然后充分厌氧消化后,经过沉淀、过滤处理后的沼液,且牛羊粪、家禽粪、河底淤泥、落叶以及酵母菌的摩尔质量比为10:10:1:1:0.1。
优选的,所述的复合肥料具体为过磷酸钙、钾矿粉、磷酸一铵、尿素以及腐植酸钠的混合物,且过磷酸钙、钾矿粉、磷酸一铵、尿素以及腐植酸钠3:1:1:5:0.5。
优选的,在步骤3中进行发酵时,每隔3天需对发酵池内部进行混合搅拌30min,还需将发酵时的温度控制在70℃以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将植物秸秆、沼液以及酒糟混合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先将固废中易腐化的有机物质进行分解,转变成富含有机质和含有一定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熟料,具有改良土壤而增强土壤中营养物质含量的能力,还能够有效提高有机茶叶的抗病虫能力和提高产品品质的优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机茶叶用有机肥,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水稻秸秆60份、小麦秸秆60份、稻壳25份、沼液25份、复合氨基酸水溶液10份、酒糟10份、复合肥料10份、生石灰5份、腐植土5份、发酵菌3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机茶叶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前处理;将水稻秸秆以及小麦秸秆粉碎后,移至堆场,送到混合搅拌装置进行混合,然后加入稻壳以及发酵菌,充分混合后进入下一工序;
步骤2:将上述原料的水分调节在25%-40%,堆成宽约2米、高1.5米的长垛,长度可根据发酵场地长度而定,先期发酵3-5天;
步骤3:将步骤2中的原料置于发酵池内,然后向其中依次添加沼液、复合氨基酸水溶液、酒糟、生石灰以及腐植土,待其搅拌均匀,密封后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10-15天;
步骤4:上述完成后,将物料转出发酵槽,进入陈化场地,再经过20-30天的陈化发酵,完成后,即得到有机茶叶用有机肥。
所述的发酵菌具体为芽孢菌。
所述的沼液具体为以牛羊粪、家禽粪、河底淤泥、落叶以及酵母菌为主要发酵原料,然后充分厌氧消化后,经过沉淀、过滤处理后的沼液,且牛羊粪、家禽粪、河底淤泥、落叶以及酵母菌的摩尔质量比为10:10:1:1:0.1。
所述的复合肥料具体为过磷酸钙、钾矿粉、磷酸一铵、尿素以及腐植酸钠的混合物,且过磷酸钙、钾矿粉、磷酸一铵、尿素以及腐植酸钠3:1:1:5:0.5。
在步骤3中进行发酵时,每隔3天需对发酵池内部进行混合搅拌30min,还需将发酵时的温度控制在70℃以下。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机茶叶用有机肥,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水稻秸秆65份、小麦秸秆65份、稻壳28份、沼液28份、复合氨基酸水溶液13份、酒糟13份、复合肥料13份、生石灰6份、腐植土6份、发酵菌3.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机茶叶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前处理;将水稻秸秆以及小麦秸秆粉碎后,移至堆场,送到混合搅拌装置进行混合,然后加入稻壳以及发酵菌,充分混合后进入下一工序;
步骤2:将上述原料的水分调节在25%-40%,堆成宽约2米、高1.5米的长垛,长度可根据发酵场地长度而定,先期发酵3-5天;
步骤3:将步骤2中的原料置于发酵池内,然后向其中依次添加沼液、复合氨基酸水溶液、酒糟、生石灰以及腐植土,待其搅拌均匀,密封后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10-15天;
步骤4:上述完成后,将物料转出发酵槽,进入陈化场地,再经过20-30天的陈化发酵,完成后,即得到有机茶叶用有机肥。
所述的发酵菌具体为芽孢菌。
所述的沼液具体为以牛羊粪、家禽粪、河底淤泥、落叶以及酵母菌为主要发酵原料,然后充分厌氧消化后,经过沉淀、过滤处理后的沼液,且牛羊粪、家禽粪、河底淤泥、落叶以及酵母菌的摩尔质量比为10:10:1:1:0.1。
所述的复合肥料具体为过磷酸钙、钾矿粉、磷酸一铵、尿素以及腐植酸钠的混合物,且过磷酸钙、钾矿粉、磷酸一铵、尿素以及腐植酸钠3:1:1:5:0.5。
在步骤3中进行发酵时,每隔3天需对发酵池内部进行混合搅拌30min,还需将发酵时的温度控制在70℃以下。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机茶叶用有机肥,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水稻秸秆70份、小麦秸秆70份、稻壳30份、沼液30份、复合氨基酸水溶液15份、酒糟15份、复合肥料15份、生石灰7份、腐植土7份、发酵菌4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机茶叶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前处理;将水稻秸秆以及小麦秸秆粉碎后,移至堆场,送到混合搅拌装置进行混合,然后加入稻壳以及发酵菌,充分混合后进入下一工序;
步骤2:将上述原料的水分调节在25%-40%,堆成宽约2米、高1.5米的长垛,长度可根据发酵场地长度而定,先期发酵3-5天;
步骤3:将步骤2中的原料置于发酵池内,然后向其中依次添加沼液、复合氨基酸水溶液、酒糟、生石灰以及腐植土,待其搅拌均匀,密封后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10-15天;
步骤4:上述完成后,将物料转出发酵槽,进入陈化场地,再经过20-30天的陈化发酵,完成后,即得到有机茶叶用有机肥。
所述的发酵菌具体为芽孢菌。
所述的沼液具体为以牛羊粪、家禽粪、河底淤泥、落叶以及酵母菌为主要发酵原料,然后充分厌氧消化后,经过沉淀、过滤处理后的沼液,且牛羊粪、家禽粪、河底淤泥、落叶以及酵母菌的摩尔质量比为10:10:1:1:0.1。
所述的复合肥料具体为过磷酸钙、钾矿粉、磷酸一铵、尿素以及腐植酸钠的混合物,且过磷酸钙、钾矿粉、磷酸一铵、尿素以及腐植酸钠3:1:1:5:0.5。
在步骤3中进行发酵时,每隔3天需对发酵池内部进行混合搅拌30min,还需将发酵时的温度控制在70℃以下。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机茶叶用有机肥,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水稻秸秆75份、小麦秸秆75份、稻壳32份、沼液32份、复合氨基酸水溶液18份、酒糟18份、复合肥料18份、生石灰8份、腐植土8份、发酵菌4.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机茶叶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前处理;将水稻秸秆以及小麦秸秆粉碎后,移至堆场,送到混合搅拌装置进行混合,然后加入稻壳以及发酵菌,充分混合后进入下一工序;
步骤2:将上述原料的水分调节在25%-40%,堆成宽约2米、高1.5米的长垛,长度可根据发酵场地长度而定,先期发酵3-5天;
步骤3:将步骤2中的原料置于发酵池内,然后向其中依次添加沼液、复合氨基酸水溶液、酒糟、生石灰以及腐植土,待其搅拌均匀,密封后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10-15天;
步骤4:上述完成后,将物料转出发酵槽,进入陈化场地,再经过20-30天的陈化发酵,完成后,即得到有机茶叶用有机肥。
所述的发酵菌具体为芽孢菌。
所述的沼液具体为以牛羊粪、家禽粪、河底淤泥、落叶以及酵母菌为主要发酵原料,然后充分厌氧消化后,经过沉淀、过滤处理后的沼液,且牛羊粪、家禽粪、河底淤泥、落叶以及酵母菌的摩尔质量比为10:10:1:1:0.1。
所述的复合肥料具体为过磷酸钙、钾矿粉、磷酸一铵、尿素以及腐植酸钠的混合物,且过磷酸钙、钾矿粉、磷酸一铵、尿素以及腐植酸钠3:1:1:5:0.5。
在步骤3中进行发酵时,每隔3天需对发酵池内部进行混合搅拌30min,还需将发酵时的温度控制在70℃以下。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机茶叶用有机肥,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水稻秸秆80份、小麦秸秆80份、稻壳35份、沼液35份、复合氨基酸水溶液20份、酒糟20份、复合肥料20份、生石灰9份、腐植土9份、发酵菌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机茶叶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前处理;将水稻秸秆以及小麦秸秆粉碎后,移至堆场,送到混合搅拌装置进行混合,然后加入稻壳以及发酵菌,充分混合后进入下一工序;
步骤2:将上述原料的水分调节在25%-40%,堆成宽约2米、高1.5米的长垛,长度可根据发酵场地长度而定,先期发酵3-5天;
步骤3:将步骤2中的原料置于发酵池内,然后向其中依次添加沼液、复合氨基酸水溶液、酒糟、生石灰以及腐植土,待其搅拌均匀,密封后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10-15天;
步骤4:上述完成后,将物料转出发酵槽,进入陈化场地,再经过20-30天的陈化发酵,完成后,即得到有机茶叶用有机肥。
所述的发酵菌具体为芽孢菌。
所述的沼液具体为以牛羊粪、家禽粪、河底淤泥、落叶以及酵母菌为主要发酵原料,然后充分厌氧消化后,经过沉淀、过滤处理后的沼液,且牛羊粪、家禽粪、河底淤泥、落叶以及酵母菌的摩尔质量比为10:10:1:1:0.1。
所述的复合肥料具体为过磷酸钙、钾矿粉、磷酸一铵、尿素以及腐植酸钠的混合物,且过磷酸钙、钾矿粉、磷酸一铵、尿素以及腐植酸钠3:1:1:5:0.5。
在步骤3中进行发酵时,每隔3天需对发酵池内部进行混合搅拌30min,还需将发酵时的温度控制在70℃以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有机茶叶用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水稻秸秆60-80份、小麦秸秆60-80份、稻壳25-35份、沼液25-35份、复合氨基酸水溶液10-20份、酒糟10-20份、复合肥料10-20份、生石灰5-9份、腐植土5-9份、发酵菌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茶叶用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
水稻秸秆65-75份、小麦秸秆65-75份、稻壳28-32份、沼液28-32份、复合氨基酸水溶液13-18份、酒糟13-18份、复合肥料13-18份、生石灰6-8份、腐植土6-8份、发酵菌3.5-4.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茶叶用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
水稻秸秆70份、小麦秸秆70份、稻壳30份、沼液30份、复合氨基酸水溶液15份、酒糟15份、复合肥料15份、生石灰7份、腐植土7份、发酵菌4份。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茶叶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前处理;将水稻秸秆以及小麦秸秆粉碎后,移至堆场,送到混合搅拌装置进行混合,然后加入稻壳以及发酵菌,充分混合后进入下一工序;
步骤2:将上述原料的水分调节在25%-40%,堆成宽约2米、高1.5米的长垛,长度可根据发酵场地长度而定,先期发酵3-5天;
步骤3:将步骤2中的原料置于发酵池内,然后向其中依次添加沼液、复合氨基酸水溶液、酒糟、生石灰以及腐植土,待其搅拌均匀,密封后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10-15天;
步骤4:上述完成后,将物料转出发酵槽,进入陈化场地,再经过20-30天的陈化发酵,完成后,即得到有机茶叶用有机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茶叶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菌具体为芽孢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茶叶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沼液具体为以牛羊粪、家禽粪、河底淤泥、落叶以及酵母菌为主要发酵原料,然后充分厌氧消化后,经过沉淀、过滤处理后的沼液,且牛羊粪、家禽粪、河底淤泥、落叶以及酵母菌的摩尔质量比为10:10:1:1:0.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茶叶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肥料具体为过磷酸钙、钾矿粉、磷酸一铵、尿素以及腐植酸钠的混合物,且过磷酸钙、钾矿粉、磷酸一铵、尿素以及腐植酸钠3:1:1:5:0.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茶叶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进行发酵时,每隔3天需对发酵池内部进行混合搅拌30min,还需将发酵时的温度控制在70℃以下。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