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火柴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火柴连续生产线。
背景技术:
普通木梗火柴用质地比较松软的木材制成火柴梗,梗端沾上石蜡和药浆,干燥后装于木片或纸板制成的小盒中,盒侧面涂以磷层。使用时,火柴头与侧面磷层摩擦即可产生火焰,使用方便。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90201168.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火柴连续生产机械,特别是以软体上下同步双回转夹带控制和传送柴梗的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有一个两相对的夹带主体,沿主体两外侧有对称的挤压机构,其下部有浸渍机构和沾药机构,上部有联片机构,中部有导接机构和盘绕烘干机构,其特征是横向各道夹带间有滚刀,夹带内断切后的梗料在扭转机构作用下左右扭转并与各机构贯通。该装置结构简单,能适应不同材质的扁、方、圆多种梗型,上下柴梗几乎没有损耗,生产效率可较现机械成倍提高。
但是,在该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火柴梗在端部沾药之后的输送过程中,火柴梗端部的药皮易滴落或沿火柴梗下滑,最终导致火柴成品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柴连续生产线,其通过在沾药装置后侧设置的齿条使整个移动组件翻转90°进而使端部沾药的火柴梗保持水平状态进入冷风烘干组件,之后移动板与驱动组件配合,进而链轮链条传动组件带动转动板进行转动,使药皮均匀的覆盖在火柴梗的端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火柴梗在沾药之后输送的过程中药皮易脱和下滑影响火柴质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柴连续生产线,包括:
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安装架、移动组件及固定组件,所述安装架设置为环形;若干所述移动组件沿所述安装架路径移动,该移动组件可上下滑动且可进行前后翻转;所述固定组件对应转动安装在所述移动组件上,该固定组件包括若干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的接料口以及与该接料口对应且对称滑动设置在所述接料口径向两侧的一对夹板;
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给料机、筛分组件及抬升组件及控制组件a,所述给料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上方;所述筛分组件设置在所述给料机出料口的下方,其内部设置若干可上下移动的挡板;所述抬升组件设置在所述筛分组件内部,且所述抬升组件驱动若干所述挡板同时上移使相邻两个所述挡板之间形成与所述接料口一一对应的出料槽;该控制组件a设置在所述筛分组件的正下方;
沾药装置,所述沾药装置包括浸渍槽、沾药槽及限位组件,所述浸渍槽沿所述移动组件的前进方向设置在所述进料装置的后侧;所述沾药槽沿所述移动组件的前进方向设置在所述进料装置的后侧;所述限位组件架设在所述安装架上,两个所述限位组件分别与所述浸渍槽及所述沾药槽对应设置,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移动组件抵触配合;
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分别沿所述移动组件方向设置在所述沾药槽后侧的冷风烘干组件、设置在该冷风烘干组件后侧的烘箱以及设置在所述烘箱后侧且架设在所述安装架上方的控制组件b,所述冷风烘干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一侧的驱动组件及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及所述固定组件的链轮传动组件;
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与所述移动组件对应且同轴固定在所述移动组件一侧的齿轮以及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且与该齿轮啮合的多组齿条a,多组所述齿条a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筛分组件及所述浸渍槽之间、所述烘箱及所述控制组件b之间以及所述控制组件b及所述筛分组件之间的第一齿条以及位于所述沾药槽及所述冷风烘干组件之间、所述冷风烘干组件及所述烘箱之间的第二齿条。
作为改进,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滑轨、滑块、转动座、导轨、安装板、电机驱动组件a,一对所述滑轨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左右两侧,且所述滑轨沿所述安装架延伸路径设置;一对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设置在一对所述滑轨内;一对所述转动座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块的内侧;一对所述导轨对称设置在所述转动座上,且所述导轨竖直设置;所述安装板设置左右两个所述转动座之间,且其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电机驱动组件a与位于内侧的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转动板、滑槽a、滑槽b、限位板a、推杆、限位板b、弹簧a、限位座及限位杆,所述转动板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中间位置,该转动板与所述链轮传动组件动力连接,且所述接料口贯穿该转动板;所述滑槽a与所述夹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滑槽a沿所述转动板宽度方向开设,且其与所述接料口连通;所述滑槽b相对与所述接料口设置在所述滑槽a的另一端,且所述滑槽b自所述转动板的下表面向上延伸,该滑槽b正对所述滑槽a的内壁上下设置一对限位孔;所述限位板a固定在所述滑槽a内;所述推杆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板a上,且其一端与所述夹板固定;所述限位板b固定在所述推杆上;所述弹簧a套设在所述推杆上,且其设置在所述限位板a及所述限位板b之间;所述限位座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b内,其包括配合部a、凸起部a及磁铁,所述配合部a及所述凸起部a上下设置,且所述推杆的端部与所述配合部a及凸起部a抵触配合;所述磁铁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座的底部;所述限位杆相对于所述推杆弹性设置在所述限位座的另一面,且其与上下两个所述限位孔交替配合。
作为改进,所述筛分组件还包括固定箱、储料箱、输料管及挡条,所述固定箱跨设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储料箱沿所述固定箱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固定箱内,且所述储料箱的截面为v型;所述输料管与所述接料口一一对应设置,且其竖直固定在所述储料箱的底部,所述输料管可连通所述接料口及所述出料槽,若干所述输料管沿所述储料箱的长度方向阵列分布;所述挡条连接若干所述挡板,且所述挡条可封堵所述输料管。
作为改进,所述挡板沿所述储料箱宽度方向设置,且所述挡板上开设与所述储料箱截面轮廓可对齐的v型槽,若干所述挡板分别上下滑动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输料管之间。
作为改进,所述抬升组件包括凸台、弹簧b、移动条及电机驱动组件b,一对所述凸台对称设置在所述挡板的底部;所述弹簧b连接所述凸台底部及所述固定箱的底部,且一对所述弹簧b对称设置在所述挡板的底部;所述移动条沿所述固定箱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箱底部,且沿该移动条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配合部b及凸起部b,所述配合部b及所述凸起部b与所述凸台底部抵触配合,一对所述移动条沿所述固定箱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所述电机驱动组件b设置在所述移动条一端,且其同时驱动一对所述移动条移动。
作为改进,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板、弹簧c、限位块及顶杆,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导轨一一对应设置,且该固定板水平固定在所述导轨底部;所述弹簧c与所述固定板一一对应设置,且该弹簧c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及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一对所述限位块沿所述安装板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在该安装板的底部;所述顶杆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浸渍槽及所述沾药槽上方分别设置有一对所述顶杆,该顶杆底部与所述限位块可抵触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风箱、位于所述安装架上方且沿所述风箱长度方向固定在所述风箱外侧内壁上的风道、对应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板上且与所述风道可对齐设置的若干出风口以及正对所述出风口固定在所述链轮传动组件上的若干挡板。
作为改进,所述控制组件a及所述控制组件b正对所述安装板一侧均设置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座的电磁铁,且所述控制组件a上的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磁铁相斥,所述控制组件b上的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磁铁相吸。
作为改进,所述齿轮、所述第一齿条及所述第二齿条的齿数比为1:2: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中沾药装置后侧设置的齿条使整个移动组件翻转90°进而使端部沾药的火柴梗保持水平状态进入冷风烘干组件,之后风道内的气体进而出气口,进而通过挡板带动链轮链条传动组件带动转动板进行转动,药皮不易滴落和滑落,使药皮均匀的覆盖在火柴梗的端部,提高成品火柴品质。
(2)本发明中风道内的气体通过出气口吹动挡板的同时使整个风箱内的气体处于流动状态,使火柴梗端部的药皮进行初步凝结,提高了后续烘干效率同时防止烘干时药皮出现开裂的现象;
(3)传统的火柴梗插梗过程中,火柴梗与眼板上的眼孔属于过盈配合,火柴梗的端部易于眼板产生碰撞出现毛刺等,本发明中火柴梗很容易落至接料口内,之后夹板对火柴梗进行装夹,减少了插梗过程对火柴梗的损伤。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火柴药皮大小均匀及火柴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火柴的生产过程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二;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c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d处放大图;
图7为图2中e处放大图;
图8为图2中f处放大图;
图9为转动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g处放大图;
图11为限位座工作状态图;
图12为火柴梗装夹示意图;
图13为火柴下料示意图;
图14为筛分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固定箱内部结构图;
图16为图15中h处放大图;
图17为固定箱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火柴连续生产线,包括:
运输装置1,所述运输装置1包括安装架11、移动组件12及固定组件13,所述安装架11设置为环形;若干所述移动组件12沿所述安装架11路径移动,该移动组件12可上下滑动且可进行前后翻转;所述固定组件13对应转动安装在所述移动组件12上,该固定组件13包括若干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的接料口131以及与该接料口131对应且对称滑动设置在所述接料口131径向两侧的一对夹板132;
进料装置2,所述进料装置2包括给料机21、筛分组件22及抬升组件23及控制组件a24,所述给料机21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1的上方;所述筛分组件22设置在所述给料机21出料口的下方,其内部设置若干可上下移动的挡板224;所述抬升组件23设置在所述筛分组件22内部,且所述抬升组件23驱动若干所述挡板224同时上移使相邻两个所述挡板224之间形成与所述接料口131一一对应的出料槽226;该控制组件a24设置在所述筛分组件22的正下方;
沾药装置3,所述沾药装置3包括浸渍槽31、沾药槽32及限位组件33,所述浸渍槽31沿所述移动组件12的前进方向设置在所述进料装置2的后侧;所述沾药槽32沿所述移动组件12的前进方向设置在所述进料装置2的后侧;所述限位组件33架设在所述安装架11上,两个所述限位组件33分别与所述浸渍槽31及所述沾药槽32对应设置,所述限位组件33与所述移动组件12抵触配合;
烘干装置4,所述烘干装置4包括分别沿所述移动组件12方向设置在所述沾药槽32后侧的冷风烘干组件41、设置在该冷风烘干组件41后侧的烘箱42以及设置在所述烘箱42后侧且架设在所述安装架11上方的控制组件b43,所述冷风烘干组件41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1一侧的驱动组件411及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411及所述固定组件13的链轮传动组件412;
翻转装置5,所述翻转装置5包括与所述移动组件12对应且同轴固定在所述移动组件12一侧的齿轮51以及固定在所述安装架11且与该齿轮51啮合的多组齿条a52,多组所述齿条a52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筛分组件22及所述浸渍槽31之间、所述烘箱42及所述控制组件b43之间以及所述控制组件b43及所述筛分组件22之间的第一齿条521以及位于所述沾药槽32及所述冷风烘干组件41之间、所述冷风烘干组件41及所述烘箱42之间的第二齿条522。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烘箱42为现有技术,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在此不作过多的赘述。
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给料机21设置为振动给料机,其工位原理和工作过程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的赘述。
如图1至图8所示,所述移动组件12包括滑轨121、滑块122、转动座129、导轨123、安装板124、电机驱动组件a125,一对所述滑轨121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1左右两侧,且所述滑轨121沿所述安装架11延伸路径设置;一对所述滑块122分别滑动设置在一对所述滑轨121内;一对所述转动座129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块122的内侧;一对所述导轨123对称设置在所述转动座129上,且所述导轨123竖直设置;所述安装板124设置左右两个所述转动座129之间,且其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123上;所述电机驱动组件a125与位于内侧的所述滑块122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机驱动组件a125为私服电机通过链轮带动链条进行运动,链条与位于所述安装架11内的所述滑块122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机驱动组件a125间歇工作。
如图9至图1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组件13还包括转动板141、滑槽a133、滑槽b134、限位板a135、推杆136、限位板b137、弹簧a138、限位座139及限位杆130,所述转动板141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24的中间位置,该转动板141与所述链轮传动组件412动力连接,且所述接料口131贯穿该转动板141;所述滑槽a133与所述夹板13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滑槽a133沿所述转动板141宽度方向开设,且其与所述接料口131连通;所述滑槽b134相对与所述接料口131设置在所述滑槽a133的另一端,且所述滑槽b134自所述转动板141的下表面向上延伸,该滑槽b134正对所述滑槽a133的内壁上下设置一对限位孔1341;所述限位板a135固定在所述滑槽a133内;所述推杆136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板a135上,且其一端与所述夹板132固定;所述限位板b137固定在所述推杆136上;所述弹簧a138套设在所述推杆136上,且其设置在所述限位板a135及所述限位板b137之间;所述限位座139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b134内,其包括配合部a1391、凸起部a1392及磁铁1393,所述配合部a1391及所述凸起部a1392上下设置,且所述推杆136的端部与所述配合部a1391及凸起部a1392抵触配合;所述磁铁1393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座139的底部;所述限位杆130相对于所述推杆136弹性设置在所述限位座139的另一面,且其与上下两个所述限位孔1341交替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a24及所述控制组件b43正对所述安装板124一侧均设置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座139的电磁铁25,且所述控制组件a24上的所述电磁铁25与所述磁铁1393相斥,所述控制组件b43上的所述电磁铁25与所述磁铁1393相吸。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9至图13所示,固定火柴梗6的过程为:当所述火柴梗6落至所述接料口131内时,该火柴梗6的底端与所述安装板124抵触,之后所述控制组件a24中的所述电磁铁25工作,其与所述磁铁1393相斥,进而推动所述限位座139上移,所述限位杆130自下方的所述限位孔1341移动至位于上方的所述限位孔1341内,所述推杆136的端部自与所述配合部a1391抵触配合切换至与所述凸起部a1392抵触配合,进而所述推杆136带动所述夹板132向所述接料口131的中心移动,进而所述夹板132将所述火柴梗6夹紧,同时所述火柴梗6夹紧的过程中,所述弹簧a138被压缩。
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控制组件b43上的所述电磁铁25与所述磁铁1393配合的过程为火柴的落料过程,且所述安装板124与所述限位座139对齐的位置设置有供所述电磁铁25工作的工艺孔。
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磁铁25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再次不做过多的赘述。
如图14至图17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筛分组件22还包括固定箱221、储料箱222、输料管223及挡条225,所述固定箱221跨设在所述安装架11上;所述储料箱222沿所述固定箱22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固定箱221内,且所述储料箱222的截面为v型;所述输料管223与所述接料口131一一对应设置,且其竖直固定在所述储料箱222的底部,所述输料管223可连通所述接料口131及所述出料槽226,若干所述输料管223沿所述储料箱222的长度方向阵列分布;所述挡条225连接若干所述挡板224,且所述挡条225可封堵所述输料管223。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224沿所述储料箱222宽度方向设置,且所述挡板224上开设与所述储料箱222截面轮廓可对齐的v型槽,若干所述挡板224分别上下滑动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输料管223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输料管223只允许一根所述火柴梗6通过。
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挡板224未上移时,所述储料箱222内壁与所述挡板224的v型槽内壁位于同一平面,且所述挡条225将所述输料管223封堵,所述给料机21将所述火柴梗6输送至所述储料箱222内,所述火柴梗6处于杂乱状态。
着重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挡板224上移时,所述挡条225随之上移,所述输料管223进口打开,相邻两个所述挡板224之间形成所述出料槽226,且所述出料槽226的深度为一根所述火柴梗6的直径,故杂乱的所述火柴梗6被所述挡板224及所述挡条225顶起,整齐的所述火柴梗6落至所述出料槽226内,并滑入所述输料管223内输出。
如图15和图16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抬升组件23包括凸台231、弹簧b232、移动条233及电机驱动组件b234,一对所述凸台231对称设置在所述挡板224的底部;所述弹簧b232连接所述凸台231底部及所述固定箱221的底部,且一对所述弹簧b232对称设置在所述挡板224的底部;所述移动条233沿所述固定箱221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箱221底部,且沿该移动条233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配合部b2331及凸起部b2332,所述配合部b2331及所述凸起部b2332与所述凸台231底部抵触配合,一对所述移动条233沿所述固定箱221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所述电机驱动组件b234设置在所述移动条233一端,且其同时驱动一对所述移动条233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机驱动组件b234为双轴电机转动带动齿轮齿条的方式带动所述移动条233移动的方式,当所述凸台231与所述凸起部b2332配合时,所述挡板224上移。
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组件33包括固定板331、弹簧c332、限位块333及顶杆334,所述固定板331与所述导轨123一一对应设置,且该固定板331水平固定在所述导轨123底部;所述弹簧c332与所述固定板331一一对应设置,且该弹簧c332连接所述固定板331的上表面及所述安装板124的下表面;一对所述限位块333沿所述安装板124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在该安装板124的底部;所述顶杆334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安装架11上,且所述浸渍槽31及所述沾药槽32上方分别设置有一对所述顶杆334,该顶杆334底部与所述限位块333可抵触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安装板124带动所述火柴梗6移动到所述浸渍槽31上方时,所述顶杆334与所述限位块333配合,所述安装板124下移,所述弹簧c332收缩,进而所述火柴梗6的端部下移至所述浸渍槽31内浸渍,之后所述顶杆334与所述限位块333脱离配合,所述弹簧c332伸长带动所述火柴梗6及所述安装板124上移,进而所述火柴梗6脱离所述浸渍槽31并向前输送。
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火柴梗6经过浸渍之后移动至所述沾药槽32的上方,所述顶杆334与所述限位块333配合,所述安装板124下移,所述弹簧c332收缩,进而所述火柴梗6下移的端部下移至所述沾药槽32内进行沾药,之后所述顶杆334与所述限位块333脱离配合,所述弹簧c332伸长带动所述火柴梗6及所述安装板124上移,进而所述火柴梗6移出所述沾药槽32并向前输送。
如图6至图8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组件411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架11上的风箱4111、位于所述安装架11上方且沿所述风箱4111长度方向固定在所述风箱4111外侧内壁上的风道4112、对应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板141上且与所述风道4112可对齐设置的若干出风口4113以及正对所述出风口4113固定在所述链轮传动组件412上的若干挡板4114。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风道4112通过软管与外部气泵连通,且所述风道4112的出风口设置为长条状,保证了所述移动组件12在所述风箱4111内移动时所述转动板141始终处于转动的状态,且所述转动板141转动前及转动后均与所述安装板124处于对齐状态。
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风道4112向外吹气使整个所述风箱4111内的空气处于流通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51、所述第一齿条521及所述第二齿条522的齿数比为2:1:0.5。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齿轮51与所述第一齿条521而配合,所述齿轮51带动整个所述移动组件12转动180°,所述齿轮51与所述第二齿条522配合,所述齿轮51带动整个所述移动组件12转动90°。
工作过程:
本发明中,所述给料机21将所述火柴梗6输送至所述储料箱222内,之后所述电机驱动组件b234驱动所述移动条233横移,所述凸台231自所述配合部b2331移动至与所述凸起部b2332配合,所述挡板224被顶起,相邻两个所述挡板224之间形成出料槽226,同时所述挡条225上移将所述输料管223打开,杂乱的的所述火柴梗6被顶起,整齐的所述火柴梗6进入所述出料槽226内,并沿所述出料槽226下滑,最终通过所述输料管223落下,此时,所述接料口131移动至与所述输料管223正下方,所述火柴梗6穿过所述接料口131其端部与所述安装板124抵触,之后所述电磁贴25工作,所述电磁铁25与所述磁铁1393相斥,推动所述限位座139上移,所述限位杆130自下方的所述限位孔1341移动至位于上方的所述限位孔1341内,所述推杆136的端部自与所述配合部a1391抵触配合切换至与所述凸起部a1392抵触配合,进而所述推杆136带动所述夹板132向所述接料口131的中心移动,进而所述夹板132将所述火柴梗6夹紧,之后所述电机驱动组件a125带动所述安装板124移动,所述齿轮51与所述第一齿条521啮合,所述移动组件12整体转动90°,之后所述移动组件12移动至所述浸渍槽31的上方,之后所述顶杆334与所述限位块333配合,所述安装板124下移,所述弹簧c332收缩,进而所述火柴梗6的端部下移至所述浸渍槽31内浸渍,之后所述顶杆334与所述限位块333脱离配合,所述弹簧c332伸长带动所述火柴梗6及所述安装板124上移,进而所述火柴梗6脱离所述浸渍槽31并向前输送,接下来所述安装板124被输送至所述沾药槽32上方,之后所述顶杆334与所述限位块333配合,所述安装板124下移,所述弹簧c332收缩,进而所述火柴梗6下移的端部下移至所述沾药槽32内进行沾药,之后所述顶杆334与所述限位块333脱离配合,所述弹簧c332伸长带动所述火柴梗6及所述安装板124上移,进而所述火柴梗6移出所述沾药槽32并向前输送,之后所述齿轮51与所述第二齿条522啮合,所述移动组件12整体转动90°,之后所述安装板124及所述火柴梗6进入所述风箱4111,所述风道4112与所述出风口4113配合,气体吹动所述挡板4114进而通过所述链轮传动组件412带动所述转动板141转动,之后所述安装板124移动出所述风箱4111,所述齿轮51与所述第二齿条522啮合,所述移动组件12再次转动90°,所述火柴梗6朝上设置,之后所述火柴梗6通过所述烘箱42进行烘干,所述安装板124离开所述烘箱42之后,所述齿轮51与所述第一齿条521配合,所述移动组件12翻转180°,之后所述移动组件12移动至所述控制组件b43的正下方,所述电磁铁25工作与所述磁铁1393相吸,进而所述限位座139上移,所述推杆136及所述夹板132向外移动,所述火柴梗6被松开,进而成品火柴落下,人工将其取走,之后所述移动组件12继续向前移动,所述齿轮51与所述第一齿条521啮合,所述移动组件12转动180°复位,之后重复上述工作过程。
1.一种火柴连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输装置(1),所述运输装置(1)包括安装架(11)、移动组件(12)及固定组件(13),所述安装架(11)设置为环形;若干所述移动组件(12)沿所述安装架(11)路径移动,该移动组件(12)可上下滑动且可进行前后翻转;所述固定组件(13)对应转动安装在所述移动组件(12)上,该固定组件(13)包括若干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的接料口(131)以及与该接料口(131)对应且对称滑动设置在所述接料口(131)径向两侧的一对夹板(132);
进料装置(2),所述进料装置(2)包括给料机(21)、筛分组件(22)及抬升组件(23)及控制组件a(24),所述给料机(21)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1)的上方;所述筛分组件(22)设置在所述给料机(21)出料口的下方,其内部设置若干可上下移动的挡板(224);所述抬升组件(23)设置在所述筛分组件(22)内部,且所述抬升组件(23)驱动若干所述挡板(224)同时上移使相邻两个所述挡板(224)之间形成与所述接料口(131)一一对应的出料槽(226);该控制组件a(24)设置在所述筛分组件(22)的正下方;
沾药装置(3),所述沾药装置(3)包括浸渍槽(31)、沾药槽(32)及限位组件(33),所述浸渍槽(31)沿所述移动组件(12)的前进方向设置在所述进料装置(2)的后侧;所述沾药槽(32)沿所述移动组件(12)的前进方向设置在所述进料装置(2)的后侧;所述限位组件(33)架设在所述安装架(11)上,两个所述限位组件(33)分别与所述浸渍槽(31)及所述沾药槽(32)对应设置,所述限位组件(33)与所述移动组件(12)抵触配合;
烘干装置(4),所述烘干装置(4)包括分别沿所述移动组件(12)方向设置在所述沾药槽(32)后侧的冷风烘干组件(41)、设置在该冷风烘干组件(41)后侧的烘箱(42)以及设置在所述烘箱(42)后侧且架设在所述安装架(11)上方的控制组件b(43),所述冷风烘干组件(41)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1)一侧的驱动组件(411)及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411)及所述固定组件(13)的链轮传动组件(412);
翻转装置(5),所述翻转装置(5)包括与所述移动组件(12)对应且同轴固定在所述移动组件(12)一侧的齿轮(51)以及固定在所述安装架(11)且与该齿轮(51)啮合的多组齿条a(52),多组所述齿条a(52)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筛分组件(22)及所述浸渍槽(31)之间、所述烘箱(42)及所述控制组件b(43)之间以及所述控制组件b(43)及所述筛分组件(22)之间的第一齿条(521)以及位于所述沾药槽(32)及所述冷风烘干组件(41)之间、所述冷风烘干组件(41)及所述烘箱(42)之间的第二齿条(5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柴连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12)包括滑轨(121)、滑块(122)、转动座(129)、导轨(123)、安装板(124)、电机驱动组件a(125),一对所述滑轨(121)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1)左右两侧,且所述滑轨(121)沿所述安装架(11)延伸路径设置;一对所述滑块(122)分别滑动设置在一对所述滑轨(121)内;一对所述转动座(129)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块(122)的内侧;一对所述导轨(123)对称设置在所述转动座(129)上,且所述导轨(123)竖直设置;所述安装板(124)设置左右两个所述转动座(129)之间,且其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123)上;所述电机驱动组件a(125)与位于内侧的所述滑块(12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柴连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3)还包括转动板(141)、滑槽a(133)、滑槽b(134)、限位板a(135)、推杆(136)、限位板b(137)、弹簧a(138)、限位座(139)及限位杆(130),所述转动板(141)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24)的中间位置,该转动板(141)与所述链轮传动组件(412)动力连接,且所述接料口(131)贯穿该转动板(141);所述滑槽a(133)与所述夹板(13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滑槽a(133)沿所述转动板(141)宽度方向开设,且其与所述接料口(131)连通;所述滑槽b(134)相对与所述接料口(131)设置在所述滑槽a(133)的另一端,且所述滑槽b(134)自所述转动板(141)的下表面向上延伸,该滑槽b(134)正对所述滑槽a(133)的内壁上下设置一对限位孔(1341);所述限位板a(135)固定在所述滑槽a(133)内;所述推杆(136)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板a(135)上,且其一端与所述夹板(132)固定;所述限位板b(137)固定在所述推杆(136)上;所述弹簧a(138)套设在所述推杆(136)上,且其设置在所述限位板a(135)及所述限位板b(137)之间;所述限位座(139)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b(134)内,其包括配合部a(1391)、凸起部a(1392)及磁铁(1393),所述配合部a(1391)及所述凸起部a(1392)上下设置,且所述推杆(136)的端部与所述配合部a(1391)及凸起部a(1392)抵触配合;所述磁铁(1393)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座(139)的底部;所述限位杆(130)相对于所述推杆(136)弹性设置在所述限位座(139)的另一面,且其与上下两个所述限位孔(1341)交替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柴连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组件(22)还包括固定箱(221)、储料箱(222)、输料管(223)及挡条(225),所述固定箱(221)跨设在所述安装架(11)上;所述储料箱(222)沿所述固定箱(22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固定箱(221)内,且所述储料箱(222)的截面为v型;所述输料管(223)与所述接料口(131)一一对应设置,且其竖直固定在所述储料箱(222)的底部,所述输料管(223)可连通所述接料口(131)及所述出料槽(226),若干所述输料管(223)沿所述储料箱(222)的长度方向阵列分布;所述挡条(225)连接若干所述挡板(224),且所述挡条(225)可封堵所述输料管(2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火柴连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24)沿所述储料箱(222)宽度方向设置,且所述挡板(224)上开设与所述储料箱(222)截面轮廓可对齐的v型槽,若干所述挡板(224)分别上下滑动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输料管(22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火柴连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组件(23)包括凸台(231)、弹簧b(232)、移动条(233)及电机驱动组件b(234),一对所述凸台(231)对称设置在所述挡板(224)的底部;所述弹簧b(232)连接所述凸台(231)底部及所述固定箱(221)的底部,且一对所述弹簧b(232)对称设置在所述挡板(224)的底部;所述移动条(233)沿所述固定箱(221)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箱(221)底部,且沿该移动条(233)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配合部b(2331)及凸起部b(2332),所述配合部b(2331)及所述凸起部b(2332)与所述凸台(231)底部抵触配合,一对所述移动条(233)沿所述固定箱(221)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所述电机驱动组件b(234)设置在所述移动条(233)一端,且其同时驱动一对所述移动条(233)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柴连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3)包括固定板(331)、弹簧c(332)、限位块(333)及顶杆(334),所述固定板(331)与所述导轨(123)一一对应设置,且该固定板(331)水平固定在所述导轨(123)底部;所述弹簧c(332)与所述固定板(331)一一对应设置,且该弹簧c(332)连接所述固定板(331)的上表面及所述安装板(124)的下表面;一对所述限位块(333)沿所述安装板(124)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在该安装板(124)的底部;所述顶杆(334)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安装架(11)上,且所述浸渍槽(31)及所述沾药槽(32)上方分别设置有一对所述顶杆(334),该顶杆(334)底部与所述限位块(333)可抵触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火柴连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11)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架(11)上的风箱(4111)、位于所述安装架(11)上方且沿所述风箱(4111)长度方向固定在所述风箱(4111)外侧内壁上的风道(4112)、对应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板(141)上且与所述风道(4112)可对齐设置的若干出风口(4113)以及正对所述出风口(4113)固定在所述链轮传动组件(412)上的若干挡板(41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火柴连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a(24)及所述控制组件b(43)正对所述安装板(124)一侧均设置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座(139)对应且与所述限位座(139)的电磁铁(25),且所述控制组件a(24)上的所述电磁铁(25)与所述磁铁(1393)相斥,所述控制组件b(43)上的所述电磁铁(25)与所述磁铁(1393)相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柴连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51)、所述第一齿条(521)及所述第二齿条(522)的齿数比为2:1:0.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