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及通信装置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62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车与万物(vehicletox,v2x)通信是协议第16(release16,r16)版本的一个关键技术方向,nrv2x作为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v2x的增强,是使能车联网的关键技术手段。v2x通信中,v2x设备之间通过辅链路(sidelink)进行辅链路通信。针对v2x通信,有两种资源分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调度资源分配(scheduledresourceallocation)方式,该种方式中,由基站为v2x设备配置用于辅链路通信的资源,该方式主要应用于ltev2x通信中的模式(mode3)和nrv2x通信中的mode1;第二种方式是基于感知的资源选择方式,该方式不需要基站对资源进行调度,该方式主要应用于ltev2x通信中的mode4和nrv2x通信中的mode2。其中,从感知范围的角度,基于感知的资源选择方式又可以分为完全感知方式和局部感知(partialsensing)方式。目前的局部感知方式主要应用于ltev2x通信。该方式中,v2x设备在资源选择窗内选择y个子帧,对于该y个子帧中的每一个子帧y,确定多个感知子帧,基于感知子帧判断子帧y上的资源是否可用。相较于全局感知方式,局部感知方式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用v2x设备需要感知的子帧数。ltev2x通信中,v2x设备之间的业务为周期性业务,因此,基于上述的局部感知方式,v2x设备能够根据感知子帧上的资源预留确定出选择出的子帧上是否有其他v2x设备的预留资源,即v2x设备能够确定出其他v2x设备为周期性业务预留的辅链路通信资源。然而,nrv2x通信中引入了非周期性业务,此时,若继续沿用上述的局部资源感知方式,则由于v2x设备无法确定子帧y是否为其他v2x设备为非周期性业务预留的资源,使得v2x设备选中的资源,很有可能是其他v2x设备为非周期性业务预留的资源,导致资源碰撞,进而导致v2x设备无法成功发送数据。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及通信装置,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确定其他v2x设备为非周期性业务预留的资源,避免资源碰撞,实现提高辅链路数据传输成功率的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时隙偏移,所述时隙偏移用于指示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相对于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的位置的偏移量,所述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包含于y个时隙中,所述y个时隙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资源选择窗中选择出的,所述y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资源感知窗,所述资源感知窗的时域起始位置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利用所述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和所述时隙偏移确定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利用所述资源感知窗内各资源的感知结果,预测所述y个时隙中被第二终端设备非周期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y个时隙中未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占用的时频资源中,选择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频资源。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时隙偏移为物理时隙偏移,所述物理时隙偏移为x×2μ,其中,所述x由网络侧设备配置或预配置,所述μ与子载波间隔相关;所述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为时隙min(ty)-x×2μ的起始位置,其中,所述min(ty)表示所述y个时隙中最小的物理时隙序号;所述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n-tproc,0,所述n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触发进行资源选择的时刻,所述tproc,0表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感知处理时长。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时隙偏移为逻辑时隙偏移,所述逻辑时隙偏移为x',所述x'表示新无线车与万物nrv2x通信对一个传输块tb预留的多次传输间的最大逻辑时隙间隔;所述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为物理时隙tymin-x'的起始位置,其中,所述ymin表示y个时隙中最小的的逻辑时隙序号,所述最小的逻辑时隙序号对应的物理时隙序号标记为tymin,所述ymin-x'表示对ymin偏移x'后的逻辑时隙序号。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时刻n是否包含于辅链路资源池,所述辅链路资源池中的时隙为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隙,所述n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触发进行资源选择的时刻,若tn包含于所述辅链路资源池,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时隙tn-1,所述tn为所述时刻n所在的物理时隙序号;若所述时隙tn未包含于所述辅链路资源池,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时隙tm-1,所述时隙tm是所述辅链路资源池中距离所述时隙tn最近、且位于所述时隙tn之后的时隙。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时隙ty对应的感知时隙所述时隙ty为所述y个时隙中的任意一个时隙,所述μ与子载波间隔相关,所述m是网络根据载波类型和辅链路资源池支持的周期性业务的业务周期配置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利用各感知时隙的感知结果,预测所述y个时隙中被第二终端设备占用的时频资源。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当所述载波类型指示辅链路载波为智能交通系统its专用载波或频分双工fdd的共享载波时,所述m的取值集合与辅链路资源池支持的周期性业务的业务周期相同。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当所述载波类型指示辅链路载波为频分双工tdd的共享载波时,所述m的取值集合与辅链路资源池支持的周期性业务的业务周期相关联。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时隙偏移,所述时隙偏移用于指示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相对于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的位置的偏移量,所述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包含于y个时隙中,所述y个时隙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资源选择窗中选择出的,所述y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资源感知窗,所述资源感知窗的时域起始位置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利用所述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和所述时隙偏移确定的;预测模块,用于利用所述资源感知窗内各资源的感知结果,预测所述y个时隙中被第二终端设备非周期占用的时频资源;选择模块,用于从所述y个时隙中未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占用的时频资源中,选择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频资源。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时隙偏移为物理时隙偏移,所述物理时隙偏移为x×2μ,其中,所述x由网络侧设备配置或预配置,所述μ与子载波间隔相关;所述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为时隙min(ty)-x×2μ的起始位置,其中,所述min(ty)表示所述y个时隙中最小的物理时隙序号;所述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n-tproc,0,所述n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触发进行资源选择的时刻,所述tproc,0表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感知处理时长。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时隙偏移为逻辑时隙偏移,所述逻辑时隙偏移为x',所述x'表示nrv2x通信对一个传输块tb预留的多次传输间的最大逻辑时隙间隔;所述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为物理时隙tymin-x'的起始位置,其中,所述ymin表示y个时隙中最小的的逻辑时隙序号,所述最小的逻辑时隙序号对应的物理时隙序号标记为tymin,所述ymin-x'表示对ymin偏移x'后的逻辑时隙序号。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时刻n是否包含于辅链路资源池,所述辅链路资源池中的时隙为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隙,所述n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触发进行资源选择的时刻,若tn包含于所述辅链路资源池,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时隙tn-1,所述tn为所述时刻n所在的物理时隙序号,若所述时隙tn未包含于所述辅链路资源池,则确定所述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时隙tm-1,所述时隙tm是所述辅链路资源池中距离所述时隙tn最近、且位于所述时隙tn之后的时隙。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时隙ty对应的感知时隙所述时隙ty为所述y个时隙中的任意一个时隙,所述μ与子载波间隔相关,所述m是网络根据载波类型和辅链路资源池支持的周期性业务的业务周期配置的;所述预测模块,还用于利用各感知时隙的感知结果,预测所述y个时隙中被第二终端设备占用的时频资源。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当所述载波类型指示辅链路载波为智能交通系统its专用载波或频分双工fdd的共享载波时,所述m的取值集合与辅链路资源池支持的周期性业务的业务周期相同。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当所述载波类型指示辅链路载波为频分双工tdd的共享载波时,所述m的取值集合与辅链路资源池支持的周期性业务的业务周期相关联。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个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及通信装置,nrv2x通信中,第一终端设备从资源选择窗内选择出y个时隙,利用该y个时隙中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确定出一个时隙偏移,按照时隙偏移对该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进行偏移,得到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之后,对资源感知窗内的各个资源进行感知,根据感知结果预测y个时隙中可能被第二终端设备占用的时频资源,最后,从y个时隙中未被第二终端设备占用的时频资源中选择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频资源。采用该种方案,由于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及时隙偏移确定出的,且时隙偏移为非周期数据对同一个tb的最大预留间隔,第二终端设备在资源感知窗内各个资源进行感知,因此可以预测出y个时隙中所有可能被第二终端设备非周期预留的时频资源,进而从剩余的未被第二终端设备非周期性占用的时频资源中选择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频资源,避免资源碰撞,实现提高辅链路数据传输成功率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a是ltev2x通信中的全局感知方式的示意图;图1b是ltev2x通信中的局部感知方式的示意图;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辅链路通信资源的选择方法所适用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辅链路通信资源的选择方法所适用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的选择方法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v2x通信中,从是否需要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调度的角度,将资源分配方式划分为调度资源分配方式和基于感知的资源选择方式。从感知范围的角度,又将基于感知的资源选择方式划分为完全感知方式和局部感知(partialsensing)方式,局部感知方式又可以称之为部分感知方式等。下面,以ltev2x通信为例,对全局感知方式和局部感知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首先,ltev2x通信中的全局感知方式。v2x设备通过资源感知窗的感知结果,排除资源选择窗内可能被其他v2x设备占用的资源,从剩余的可用资源中选择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频资源,并进行资源的周期性预留。当该v2x设备再次需要使用辅链路资源时,直接在该预留的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而不需要再次进行资源选择。该过程中,v2x设备需要对整个资源感知窗内的每个资源进行感知,以根据感知结果预测资源选择窗内可能被其他v2x设备占用的资源。示例性的,可参见图1a,图1a是ltev2x通信中的全局感知方式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a,v2x设备4在n时刻触发资源选择,假设资源感知窗为[n-1000,n],资源选择窗为[n t1,n t2],v2x设备4对资源感知窗口内的所有资源进行感知,根据感知结果预测出资源选择窗内可能被v2x设备1~v2x设备3占用的资源,后续进行辅链路通信时,从剩余的资源中选择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频资源并进行周期性预留。其次,ltev2x通信中的局部感知方式。相较于全局感知方式,具备感知方式无需对整个资源感知窗内的资源均进行感知,而是感知部分离散的资源。示例性的,可参见图1b,图1b是ltev2x通信中的局部感知方式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b,v2x设备在n时刻触发资源选择,假设资源选择窗为[n t1,n t2],v2x设备在资源选择窗内选择y个子帧,对于该y个子帧中的第y个子帧ty,确定对应的感知子帧其中,k的取值范围为1~10的自然数,pstep由网络侧设备配置或预配置,网络侧设备例如为nr中的gnb等。如图1b所示,假设v2x设备在资源选择窗内选择出三个子帧,分别标记为y1、y2和y3,分别如图中资源选择窗内的实线箭头、虚线箭头和点划线箭头所示,该三个子帧分别对应的感知子帧如图中资源选择窗外的实线箭头、虚线箭头和点划线箭头所示。对于子帧y1,v2x设备仅需要根据子帧y1对应的感知子帧,即资源选择窗外的各实线箭头所示的资源的感知结果,预测子帧y1是否被其他v2x设备占用;子帧y2和子帧y3的预测过程同子帧y1的预测过程。由此可见:相较于全局感知方式,局部感知方式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用v2x设备需要感知的子帧数。ltev2x通信中,v2x设备之间的业务为周期性业务,因此,基于上述的局部感知方式,v2x设备能够根据感知子帧上的资源预留确定出选择出的子帧上是否与其他v2x设备的预留资源。然而,nrv2x通信中引入了非周期性业务,此时,若继续沿用上述的局部资源感知方式,则由于v2x设备无法确定子帧y是否为其他v2x设备为非周期性业务预留的资源,使得v2x设备选中的资源,很有可能是其他v2x设备为非周期性业务预留的资源,导致资源碰撞,进而导致v2x设备无法成功发送数据。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确定其他v2x设备为非周期性业务预留的资源,避免资源碰撞,实现提高辅链路数据传输成功率的目的。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第一终端设备,需要进行辅链路通信的资源,如需要通过辅链路发送数据或接收数据的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很有可能与第一终端设备发生资源碰撞的终端设备,资源选择窗内存在该第二终端设备的预留资源,该预留资源是对一个tb的多次传输进行预留的非周期性资源,若第一终端设备选择该预留资源用于辅链路通信,则发生资源碰撞。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辅链路通信资源的选择方法所适用的网络架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a,该网络架构包括一个第一终端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均能利用辅链路(sidelink)通信,辅链路也可以称之为直接链路、单边链路等,辅链路通信也可以称之为直接通信等。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与任意一个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辅链路通;再如,各个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辅链路通信。该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均可以适用辅链路资源池中的资源。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辅链路通信资源的选择方法所rv2x通信包括车辆与车辆(vehicletovehicle,v2v)之间的通信、车辆与路边基础设施(vehicletoinfrastructure,v2i)之间的通信、车辆与行人(vehicletopedestrian,v2p)之间的通信、车辆与网络(vehicletonetwork,v2n)之间的通信等,上述车辆与万物通信统称为v2x(x代表任何事物)通信。第一终端设备例如为车辆、行人的终端设备、路边单元(roadsideunit,rsu)等中的任意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为车辆、行人的终端设备、路边单元(roadsideunit,rsu)等中的任意一个。下面,基于上述的名词解释以及图2a和图2b所示网络架构,对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示例性的,可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包括:101、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时隙偏移。其中,所述时隙偏移用于指示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相对于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的位置的偏移量,所述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包含于y个时隙中,所述y个时隙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资源选择窗中选择出的,所述y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示例性的,网络侧设备配置或预配置一个或多个辅链路资源池中,各辅链路资源池可进行周期性预留或非周期性预留,对于一个或多个辅链路资源池中的任意一个辅链路资源池,以下称之为目标资源池,若网络侧设备配置或预配置目标资源池可进行周期性资源预留,则第一终端设备需要感知的资源预留包括周期性预留和非周期性预留两种;若网络配置目标资源池不可进行周期性资源预留,则第一终端设备需要感知的资源仅包括非周期性预留。第一终端设备感知非周期预留的过程中,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进行资源选择,根据时刻n从目标资源池中确定出资源选择窗的起始时域位置为n t1,资源选择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n t2,资源选择窗可以标记为[n t1,n t2],t1和t2的取值取决于第一终端设备的实现,如t1≤4毫秒(ms),20ms≤t2≤100ms。然后,第一终端设备在该资源选择窗内选择y个时隙,y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该预设阈值可灵活设置。选择出y个时隙后,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y个时隙,确定出一个时隙偏移。其中,触发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资源选择的条件可以灵活设置,如第一终端身边需要发送或接收数据,但是第一终端身边没有可用的资源。y个时隙是第一终端设备从资源选择窗内选择出的,选择规则取决于用户的实现。102、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资源感知窗,所述资源感知窗的时域起始位置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利用所述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和所述时隙偏移确定的。示例性的,第一终端从资源选择窗内选择出y个时隙后,从该y个时隙中确定出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在时间轴上,按照偏移值对该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进行偏移,偏移方向是时间轴正延伸方向的相反方向,也就是说,相对于第一终端设备触发资源选择的时刻n,资源感知窗所在的时间段是过去的一个时间段,资源选择窗所在的时间段未来的一个时间段。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是根据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和时隙偏移确定出的,而时隙偏移包含非周期数据对同一个tb的最大预留间隔,使得资源感知窗内的任意一个时隙都有可能预留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作为非周期性预留资源。因此,对资源感知窗内的每个时隙均进行感知,即可判断出y个时隙中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是否被其他第二终端设备作为非周期性预留的资源。而对于y个时隙中的其他时隙(以下称之为yx)而言,将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向时间轴正方向偏移,偏移量为时隙偏移,得到一个新的资源感知窗,该新的资源感知窗内的任意一个时隙都有可能预留时隙yx作为非周期性预留资源,该而新的资源感知窗的部分资源与根据最小时隙序号确定出的资源感知窗有交集,交集之外的部分位于资源选择窗。因此可以得出:在时刻n进行资源选择时,仅需要对根据最小时隙序号确定出的资源感知窗中的每个时隙进行感知,即可判断出y个时隙中的各时隙是否被其他第二终端设备作为非周期性预留资源。而且,本申请实施例中,时隙可以是逻辑时隙或物理时隙。当时隙为逻辑时隙时,逻辑时隙偏移例如取最大值,如32个逻辑时隙,折算到物理时隙可能是100个物理时隙。无论是物理时隙还是逻辑时隙,根据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确定出资源感知窗,对资源感知窗中的每个时隙进行感知,即可判断出y个时隙中的各时隙是否被其他第二终端设备作为预留资源。103、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利用所述资源感知窗内各资源的感知结果,预测所述y个时隙中被第二终端设备非周期占用的时频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对资源感知窗内的各个资源进行感知,以确定资源选择窗内,第一终端设备预先选择出的y个时隙中的时频资源是否被第二终端设备占用,即从y个时隙中确定出可能是第二终端设备用于非周期性业务的资源,其中,第二终端设备至少为一个。示例性的,可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的示意图。请参照图4,时域的粒度为时隙(slot),频域的粒度为子信道(subchannel),一个subchannel包含m个资源块(resourceblock,rb),m是高层配置的。y个时隙包含时隙y1、时隙y2和时隙y3,对于任意一个时隙,如时隙y1,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资源感知窗内的感知结果判断该时隙上的时频资源是否被非周期预留。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在时隙tn-3感知到一个第二终端发送一个tb的第一次传输,同时预留了对该tb的第二次传输的资源,在时隙ty1上,如图中点填充部分所示;第一终端在时隙tn-1感知到另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一个tb的第一次传输,同时预留了对该tb的第二次传输的资源,在时隙ty2上,如图中斜线填充部分所示;第一终端排除了这两个被非周期性预留的资源,在剩余的未被周期性占用的时频资源上选择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频资源,如在时隙ty1上选择未被占用的时频资源,如图中竖线填充部分所示。该选择出的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频资源在时域上占用一个slot,在频域上占用连续的多个subchannel。104、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y个时隙中未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占用的时频资源中,选择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频资源。上述步骤103中,第一终端设备预测出资源选择窗内可能被其他终端设备占用的时频资源,则本步骤中,第一终端设备从剩余的时频资源中选择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频资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nrv2x通信中,第一终端设备从资源选择窗内选择出y个时隙,利用该y个时隙中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确定出一个时隙偏移,按照时隙偏移对该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进行偏移,得到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之后,对资源感知窗内的各个资源进行感知,根据感知结果预测y个时隙中可能被第二终端设备占用的时频资源,最后,从y个时隙中未被第二终端设备占用的时频资源中选择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频资源。采用该种方案,由于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及时隙偏移确定出的,且时隙偏移包含非周期数据对同一个tb的最大预留间隔,第二终端设备在资源感知窗内对各个资源进行感知,可以预测出y个时隙中所有可能被第二终端设备非周期预留的时频资源,进而从剩余的未被第二终端设备非周期性占用的时频资源中选择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频资源,避免资源碰撞,实现提高辅链路数据传输成功率的目的。上述实施例中,时隙可以是物理时隙,也可以是逻辑时隙,下面,对该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首先,时隙偏移为物理时隙偏移。该种情况下,资源感知窗、资源选择窗用物理时隙标记,时隙偏移用物理时隙偏移表示为x×2μ,其中,所述x由网络侧设备配置或预配置,所述μ与子载波间隔相关;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为时隙min(ty)-x×2μ的起始位置,其中,所述min(ty)表示所述y个时隙中最小的物理时隙序号;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n-tproc,0,所述n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触发进行资源选择的时刻,所述tproc,0表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感知处理时长。示例性的,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进行资源选择时,资源选择窗标记为[n t1,n t2],第一终端设备在该资源选择窗内选择y个物理时隙(slot),该y个时隙中的第y个时隙的时隙位置标记为ty。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y个时隙,确定一个资源感知窗,该资源感知窗的标记为[min(ty)-x×2μ,tproc,0],表示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为时隙min(ty)-x×2μ的起始位置,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n-tproc,0。其中,min(ty)表示所述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的物理时隙序号。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的示意图。请参照图5,采用物理时隙偏移时,每个时隙按照系统帧号(systemframenumber,sfn)从时隙0开始标号,不跳过任何时隙,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触发进行资源选择或重新选择,时刻n所在的物理时隙标记为tn,资源选择窗标记为[n t1,n t2]。假设网络配置目标资源池可进行周期性资源预留与非周期性预留,子载波间隔为15khz,即一个时隙的长度为1ms,此时,第一终端设备需要感知的资源预留包括周期性预留和非周期性预留。针对非周期性预留的感知,假设第一终端设备在该资源选择窗内选择出3个时隙,物理时隙序号分别标记为ty1、ty2、ty3,第一终端设备将感知其他第二终端设备的资源预留信息,在此三个时隙上选择合适的时频资源用于辅链路通信。感知过程中,第一终端设备根据选择出的三个时隙,确定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确定的方法为:第一终端设备从ty1、ty2、ty3中确定出物理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序号,将该最小的时隙序号减去一个物理时隙偏移x×2μ,即可得到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其中,物理时隙偏移x×2μ为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子载波间隔换算出的物理时隙数目,μ与子载波间隔相关,可通过表1查询。表1μδf=2μ·15[khz]循环前缀(cyclicprefix)015普通(nromal)130普通(nromal)260普通(nromal),扩展(extended)3120普通(nromal)假设ty1为物理时隙序号最小的物理时隙,x=100,子载波间隔为15khz,查询表1可得μ=0,此时,x×2μ=100,则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获取非周期资源预留信息的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为ty1-100。若第一终端设备的感知处理时长为tproc,0,则资源感知窗可标记为[ty1-100,n-tproc,0),如图中灰色矩形框所示。需要说明的是,x的取值不限于100,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是其他值等,具体取之取决于网络设备的配置或预配置。在确定出资源感知窗后,第一终端设备对该资源感知窗内的各个资源进行感知,得到感知结果,根据感知结果确定物理时隙ty1、ty2、ty3中可能被第二终端设备预留的非周期性资源,进而从未被第二终端设备非周期性预留的资源中选择出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频资源。需要说明的是,若目标资源池被配置为可进行周期性预留,则第一终端设备还需要从ty1、ty2、ty3中排除被第二终端设备周期性预留的资源。采用该种方案,第一终端设备选择出的y个时隙是y个物理时隙,实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物理时隙序号确定出资源感知窗的目的。其次,时隙偏移为逻辑时隙偏移。该种情况下,逻辑时隙为物理时隙中可用于辅链路的时隙,不包含下行时隙,时隙偏移为逻辑时隙偏移,标记资源感知窗、资源选择窗时,需要将逻辑时隙转换为物理时隙。令时隙偏移为x',x'表示nrv2x通信对一个传输块tb预留的多次传输间的最大间隔。此时,资源感知窗口的起始时域位置为时隙tymin-x'的起始位置,其中,所述ymin表示y个时隙中最小的逻辑时隙序号,最小的逻辑时隙序号对应的物理时隙序号标记为tymin,所述ymin-x'表示对ymin偏移x'后的逻辑时隙序号。假设第一终端设备在资源选择窗内选择出3个逻辑时隙,该3个逻辑时隙分别对应的物理时隙的时隙序号依次标记为ty1、ty2、ty3,且ty1为3个逻辑时隙中逻辑时隙序号最小的逻辑时隙对应的物理时隙序号,当x'取值为32,即x'表示32个逻辑时隙时,则tymin-x'=ty1-32,表示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为ty1-32所在的物理时隙的起始位置。另外,采用逻辑时隙时,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的方式,除了继续沿用上述的n-tporc,0外,还可以根据其他方式确定出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其他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时刻n是否包含于辅链路资源池,所述辅链路资源池中的时隙为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隙,所述n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触发进行资源选择的时刻,若tn包含于所述辅链路资源池,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时隙tn-1,所述tn为所述时刻n所在的物理时隙序号;若所述时隙tn未包含于所述辅链路资源池,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时隙tm-1,所述时隙tm是所预设辅链路时隙集合中距离所述时隙tn最近、且位于所述时隙tn之后的时隙。示例性的,第一终端设备在n时刻触发资源选择或资源重新,n时刻所在的物理时隙序号标记为tn,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时刻n是否包含于辅链路资源池,该辅链路资源池即上述的目标资源池,若tn包含于所述辅链路资源池,则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时隙tn-1,若tn未包含于所述辅链路资源池,则从辅链路资源池中确定出一个物理时隙tm,该时隙tm是辅链路资源池中距离时隙tn最近、且位于时隙tn之后的时隙。然后,将该物理时隙tm-1作为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采用该种方案,由于资源感知窗的起始位置是第一终端设备选择出的y个时隙是y个逻辑时隙,实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逻辑时隙序号确定出资源感知窗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时,上述实施例中,均是以第一终端设备感知非周期性预留资源为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的。然而,本申请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制,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感知第二终端设备周期性预留的资源,此时,第一终端设备除了感知资源感知窗内各个资源外,还需要感知资源感知窗外的一组时隙,即第二终端设备的周期性预留资源。下面,对nrv2x通信中,第一终端设备如何感知第二终端设备的周期性预留资源进行详细说明。当第一终端设备需要进行周期性资源预留感知时,说明目标资源池被配置为可进行周期性预留的资源池。此时,对于上述的y个时隙中的第y个时隙ty,第一终端设备还确定时隙ty对应的一组感知时隙其中,μ与子载波间隔相关,所述m是网络根据载波类型和辅链路资源池支持的周期性业务的业务周期配置的。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利用各感知时隙的感知结果,预测所述y个时隙中被第二终端设备占用的时频资源。最后,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频资源时,除了需要从y个时隙中排除掉被第二终端设备非周期性占用的时频资源外,还需要从y个时隙中排除掉被第二终端设备周期性占用的时频资源。再请参照图5,第一终端设备选择出的3个时隙的物理时隙的时隙序号依次标记为ty1、ty2、ty3,则该三个时隙对应的一组感知时隙为ty-m×2μ,如图中实线箭头、虚线箭头和点划线箭头所示。当y=y1时,得到时隙ty1对应的感知时隙,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当y=y2时,得到时隙ty2对应的感知时隙,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当y=y3时,得到时隙ty3对应的感知时隙,如图中点划线箭头所示所示。其中,m的取值取决于载波类型和辅链路资源池支持的周期性业务的业务周期。下面,对上述实施例中,m的取值进行详细说明。当所述载波类型指示辅链路载波为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fficsystem,its)专用载波或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duplex,fdd)的共享载波时,辅链路资源池中的资源包括上行资源,但没有用于下行的资源,第一终端设备无需从辅链路资源池中排除用于下行的资源,因此,m的取值集合与辅链路资源池支持的周期性业务的业务周期相同,取决于网络的配置或预配置,配置范围为{0,[1:99],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当所述载波类型指示辅链路载波为频分双工(time-divisionduplex,tdd)的共享载波时,辅链路资源池中的资源包括用于下行的资源、用于上行的资源,第一终端设备需要从辅链路资源池中排除用于下行的资源,例如,周期性业务的业务周期是100ms,不能在下行的资源上发送数据。因此,m的取值集合与辅链路资源池支持的周期性业务的业务周期相关联,由预留周期集合可唯一获得m的取值集合。其中,关联关系可由网络设备配置或预配置。另外,上述图5所示是实施例是以网络侧设备配置或预配置目标资源池可进行周期性资源预留、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本申请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制,下面,以网络侧设备配置或预配置目标资源池不可进行周期性资源预留、子载波间隔为30khz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示例性的,请参照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的选择方法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子载波间隔为30khz,即一个时隙的长度为0.5ms,查询上述的表1可知:μ=1,当x=100时,时隙偏移x×2μ=200。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触发进行资源选择或重新选择,时隙n所在的物理时隙标记为tn。由于网络配置或与配置目标资源池不可进行周期性预留,因此,第一终端设备仅需要对非周期性预留的资源进行感知。请参照图6,当采用物理时隙偏移时,资源选择窗的起始时域位置为tn 1,资源选择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tn l。第一终端设备在该资源选择窗内选择y个物理时隙,例如,y=3,该3个物理时隙分别被标记为tn 3、tn 4、tn l-1。第一终端设备将根据资源感知窗内第二终端设备的非周期资源的预留信息,在此三个时隙中选择合适的资源用于辅链路通信。感知过程中,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时,在tn 3、tn 4、tn l-1中选择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将该最小的时隙序号减去一个时隙偏移x×2μ。由于x×2μ=200,tn 3为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则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为tn-197。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n-tproc,0。另外,当采用逻辑时隙偏移标识时,资源选择窗的起始时域位置为tn 1,资源选择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tn l'。第一终端设备在该资源选择窗内选择y个逻辑时隙,如3个逻辑时隙,该3个逻辑时隙对应的物理时隙序号依次为tn 2、tn 3、tn l′-1。第一终端设备将根据资源感知窗内第二终端设备的非周期资源的预留信息,在此三个时隙中选择合适的资源用于辅链路通信。感知过程中,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时,在tn 2、tn 3、tn l′-1中选择时隙序号最小的物理时隙,即时隙tn 2,当x'=32时,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为tn 2-32所在的时隙的起始位置,即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为tn-30所在的时隙的起始位置。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100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如图7所示,该通信装置100包括:第一确定模块11,用于确定时隙偏移,所述时隙偏移用于指示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相对于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的位置的偏移量,所述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包含于y个时隙中,所述y个时隙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资源选择窗中选择出的,所述y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第二确定模块12,用于确定资源感知窗,所述资源感知窗的时域起始位置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利用所述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和所述时隙偏移确定的;预测模块13,用于利用所述资源感知窗内各资源的感知结果,预测所述y个时隙中被第二终端设备非周期占用的时频资源;选择模块14,用于从所述y个时隙中未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占用的时频资源中,选择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频资源。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时隙偏移为物理时隙偏移,所述物理时隙偏移为x×2μ,其中,所述x由网络侧设备配置或预配置,所述μ与子载波间隔相关;所述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为时隙min(ty)-x×2μ的起始位置,其中,所述min(ty)表示所述y个时隙中最小的物理时隙序号;所述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n-tproc,0,所述n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触发进行资源选择的时刻,所述tproc,0表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感知处理时长。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时隙偏移为逻辑时隙偏移,所述逻辑时隙偏移为x',所述x'表示nrv2x通信对一个传输块tb预留的多次传输间的最大逻辑时隙间隔;所述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为物理时隙tymin-x'的起始位置,其中,所述ymin表示y个时隙中最小的的逻辑时隙序号,所述最小的逻辑时隙序号对应的物理时隙序号标记为tymin,所述ymin-x'表示对ymin偏移x'后的逻辑时隙序号。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00,在上述图7所示通信装置100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15,用于确定时刻n是否包含于辅链路资源池,所述辅链路资源池中的时隙为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隙,所述n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触发进行资源选择的时刻,若tn包含于所述辅链路资源池,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时隙tn-1,所述tn为所述时刻n所在的物理时隙序号,若所述时隙tn未包含于所述辅链路资源池,则确定所述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时隙tm-1,所述时隙tm是所述辅链路资源池中距离所述时隙tn最近、且位于所述时隙tn之后的时隙。再请参照图8,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通信装置100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16,用于确定时隙ty对应的感知时隙所述时隙ty为所述y个时隙中的任意一个时隙,所述μ与子载波间隔相关,所述m是网络根据载波类型和辅链路资源池支持的周期性业务的业务周期配置的;所述预测模块13,还用于利用各感知时隙的感知结果,预测所述y个时隙中被第二终端设备占用的时频资源。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当所述载波类型指示辅链路载波为智能交通系统its专用载波或频分双工fdd的共享载波时,所述m的取值集合与辅链路资源池支持的周期性业务的业务周期相同。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当所述载波类型指示辅链路载波为频分双工tdd的共享载波时,所述m的取值集合与辅链路资源池支持的周期性业务的业务周期相关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的动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200包括:处理器21和存储器22;所述存储器22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21执行所述存储器2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21执行如上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处理器21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可选地,该电子设备200还包括通信部件23。其中,处理器21、存储器22以及通信部件23可以通过总线24连接。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第一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时隙偏移,所述时隙偏移用于指示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相对于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的位置的偏移量,所述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包含于y个时隙中,所述y个时隙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资源选择窗中选择出的,所述y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资源感知窗,所述资源感知窗的时域起始位置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利用所述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和所述时隙偏移确定的;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利用所述资源感知窗内各资源的感知结果,预测所述y个时隙中被第二终端设备非周期占用的时频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y个时隙中未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占用的时频资源中,选择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频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隙偏移为物理时隙偏移,所述物理时隙偏移为x×2μ,其中,所述x由网络侧设备配置或预配置,所述μ与子载波间隔相关;

所述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为物理时隙min(ty)-x×2μ的起始位置,其中,所述min(ty)表示所述y个时隙中最小的物理时隙序号;

所述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n-tproc,0,所述n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触发进行资源选择的时刻,所述tproc,0表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感知处理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隙偏移为逻辑时隙偏移,所述逻辑时隙偏移为x',所述x'表示新无线车与万物nrv2x通信对一个传输块tb预留的多次传输间的最大逻辑时隙间隔;

所述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为物理时隙tymin-x'的起始位置,其中,所述ymin表示y个时隙中最小的逻辑时隙序号,所述最小的逻辑时隙序号对应的物理时隙序号标记为tymin,所述ymin-x'表示对ymin偏移x'后的逻辑时隙序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时刻n是否包含于辅链路资源池,所述辅链路资源池中的时隙为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隙,所述n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触发进行资源选择的时刻,若tn包含于所述辅链路资源池,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时隙tn-1,所述tn为所述时刻n所在的物理时隙序号;

若所述时隙tn未包含于所述辅链路资源池,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时隙tm-1,所述时隙tm是所述辅链路资源池中距离所述时隙tn最近、且位于所述时隙tn之后的时隙。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时隙ty对应的感知时隙所述时隙ty为所述y个时隙中的任意一个时隙,所述μ与子载波间隔相关,所述m是网络根据载波类型和辅链路资源池支持的周期性业务的业务周期配置的;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利用各感知时隙的感知结果,预测所述y个时隙中被第二终端设备占用的时频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载波类型指示辅链路载波为智能交通系统its专用载波或频分双工fdd的共享载波时,所述m的取值集合与辅链路资源池支持的周期性业务的业务周期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载波类型指示辅链路载波为频分双工tdd的共享载波时,所述m的取值集合与辅链路资源池支持的周期性业务的业务周期相关联。

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时隙偏移,所述时隙偏移用于指示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相对于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的位置的偏移量,所述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包含于y个时隙中,所述y个时隙是第一终端设备从资源选择窗中选择出的,所述y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资源感知窗,所述资源感知窗的时域起始位置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利用所述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和所述时隙偏移确定的;

预测模块,用于利用所述资源感知窗内各资源的感知结果,预测所述y个时隙中被第二终端设备非周期占用的时频资源;

选择模块,用于从所述y个时隙中未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占用的时频资源中,选择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频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隙偏移为物理时隙偏移,所述物理时隙偏移为x×2μ,其中,所述x由网络侧设备配置或预配置,所述μ与子载波间隔相关;

所述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为时隙min(ty)-x×2μ的起始位置,其中,所述min(ty)表示所述y个时隙中最小的物理时隙序号;

所述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n-tproc,0,所述n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触发进行资源选择的时刻,所述tproc,0表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感知处理时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偏移为逻辑时隙偏移,所述逻辑时隙偏移为x',所述x'表示nrv2x通信对一个传输块tb预留的多次传输间的最大逻辑时隙间隔;

所述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为物理时隙tymin-x'的起始位置,其中,所述ymin表示y个时隙中最小的逻辑时隙序号,所述最小的逻辑时隙序号对应的物理时隙序号标记为tymin,所述ymin-x'表示对ymin偏移x'后的逻辑时隙序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时刻n是否包含于辅链路资源池,所述辅链路资源池中的时隙为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隙,所述n为第一终端设备触发进行资源选择的时刻,若tn包含于所述辅链路资源池,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时隙tn-1,所述tn为所述时刻n所在的物理时隙序号,若所述时隙tn未包含于所述辅链路资源池,则确定所述资源感知窗的结束时域位置为时隙tm-1,所述时隙tm是所述辅链路资源池中距离所述时隙tn最近、且位于所述时隙tn之后的时隙。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时隙ty对应的感知时隙所述时隙ty为所述y个时隙中的任意一个时隙,所述μ与子载波间隔相关,所述m是网络根据载波类型和辅链路资源池支持的周期性业务的业务周期配置的;

所述预测模块,还用于利用各感知时隙的感知结果,预测所述y个时隙中被第二终端设备占用的时频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载波类型指示辅链路载波为智能交通系统its专用载波或频分双工fdd的共享载波时,所述m的取值集合与辅链路资源池支持的周期性业务的业务周期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载波类型指示辅链路载波为频分双工tdd的共享载波时,所述m的取值集合与辅链路资源池支持的周期性业务的业务周期相关联。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及通信装置,NR V2X通信中,第一终端设备从资源选择窗内选择出Y个时隙,利用该Y个时隙中时隙序号最小的时隙确定出一个时隙偏移,进而确定出资源感知窗的起始时域位置,之后,对资源感知窗内的各个资源进行感知,根据感知结果预测Y个时隙中可能被第二终端设备占用的时频资源,最后,从Y个时隙中未被第二终端设备占用的时频资源中选择用于辅链路通信的时频资源。采用该种方案,通过预测选择出的时频资源是否被其他终端设备非周期性的占用,避免资源碰撞,实现提高辅链路数据传输成功率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曲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27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