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及制作方法,属于射频识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英文全称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射频识别简单地讲就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整个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以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以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和单个非常具体的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由于它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且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别,所以,更方便快捷,除了这些,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可存储信息。
2.rfid应用情况。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应用,不同封装形式的电子标签已经越来越多。rfid技术已经应用在制造过程控制和管理,交通运输管理,工农业产品追溯管理,畜牧养殖管理,零售业物流配送,电子口岸及检验检疫管理,大型活动,军事装备及物资管理,国家电网和图书档案管理领域,并已逐步形成规模化应用。电子标签主要应用体现在服装吊牌、rfid票证,制造物流与供应链,军事,图书档案,商业零售,动物,车辆,医疗,航空,邮政等领域。根据国际标准对不同频段电子标签的使用要求,在诸多行业和领域,电子标签的作用正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同和肯定。
3.现有电子标签生产方法
电子标签生产就是在做好inlay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封装,做成成品的过程。比较常见的方法有:
(1)不干胶复合法:采用不干胶材料,在复合设备上通过在线涂胶或复合双面胶带,嵌入inlay的工艺生产不干胶类电子标签的方法。
(2)注塑法:根据项目对电子标签应用的需求,对外壳进行设计,并制作模具,通过注塑完成外壳的生产,再用胶粘剂粘接或者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完成。
(3)制卡法:根据设计印刷好pvc等制卡材料,将inlay通过点焊方式固定在pvc等制卡材料内侧,经过对裱固定,上压合机加热加压合成,最后经过冲卡完成卡类电子标签的制作。
(4)印刷法:在纸质材料、膜类材料、合成纸类材料等表面,根据天线设计(通常为超高频)制作天线印刷版,用导电墨类:导电银浆、石墨烯等印刷好天线,经过芯片绑定,涂胶复合,模切后完成电子标签的生产。
(5)其他方法:电子标签的应用非常广泛,制作的方法也是千奇百怪,多种多样,还有其他一些方法,例如滴塑法、陶瓷印刷法、柔性抗金属结构法、硅胶熔融浇铸法、纸质票卡法、腕带生产法等等。
现有的rfid电子标签,只要使用标准匹配的读写器就可以随便读取信息,tid号及内部存储信息的直观保密性差,在一些芯片信息需要保密的应用场景下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提高了电子标签的读取信息的物理门槛,满足防伪溯源的特殊要求。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还提供一种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简单易行,科学合理。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包括从上往下顺次布置的屏蔽层、胶层a、膜层、防转移层、胶层b、电子标签inlay层和底纸层;
其中,屏蔽层外表面印刷有可变信息,可变信息对应写入电子标签inlay层;屏蔽层完全覆盖电子标签inlay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屏蔽层材料为导电材料。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屏蔽层材料为金属箔膜或导电橡胶或有机导电材料。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防转移层为防转移揭镂膜或透明隔离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膜层为pet膜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胶层a为不干胶或复合胶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胶层b是热熔压敏胶、溶剂型压敏胶或水乳性压敏胶。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防转移层上印刷光标和可变信息;
(2)电子标签inlay上涂胶复合后模切,制作成湿电子标签inlay,转帖到防转移层上;
(3)写入电子标签inlay信息;
(4)屏蔽层表面涂布胶水,复合防转移层背面的膜层;
(5)采集可变信息,印刷到屏蔽层另一面上,印刷位置与电子标签inlay复合位置一致;
(6)底纸层表面涂布胶水,复合电子标签inlay面;
(7)模切得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屏蔽层复合膜层后,防转移层上光标和可变信息完整露出;模切时,分切掉防转移层上的光标和可变信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写入电子标签inlay的信息为,可变信息;或可变信息与电子标签inlay的芯片的tid建立关联的信息。
机理分析:
1、屏蔽技术:导电的金属能对电磁波产生反射,吸收,和抵消等作用。从而起到减少电磁波辐射的作用。(1)当干扰电磁场的频率较高时,利用低电阻率的金属材料中产生的涡流,形成对外来电磁波的抵消作用,从而达到屏蔽的效果。(2)当干扰电磁波的频率较低时,要采用高导磁率的材料,从而使磁力线限制在屏蔽体内部,防止扩散到屏蔽的空间去。(3)在某些场合下,如果要求对高频和低频电磁场都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时,往往采用不同的金属材料组成多层屏蔽体。
同时还要求是整个屏蔽体表面必须是导电连续的,并且是不能有直接穿透屏蔽体的导体。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屏蔽作用。
除了金属,只要是导电良好的材料都可以作为电磁屏蔽。比如:导电橡胶,金属网,有机导电材料等。
电子标签的工作机理就是依靠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实现数据信息的空中传递。本发明中,涉及的是一种对电子标签的屏蔽,在屏蔽技术的使用中,选择的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可以导电的金属薄膜,可以选择铝膜、铜膜或其他导电的材料,只要便于电子标签的制作的满足屏蔽功能的材料均可以作为本发明选择的材料。
通过屏蔽材料的使用,有效屏蔽电子标签电磁波接收和发射,从物理的角度实现对电子标签的保密。在某些应用场景下,让有权使用者,选择揭掉屏蔽材料后,读取电子标签信息或者写入存储信息。
2、防转移技术。防转移技术是针对不干胶类标签设计的一种特殊技术,通过层结构设计,揭起面层后,标签的其他部分会完整或局部的留在被贴物上,目的是防止标签挪作他用,以假乱真。本发明中,屏蔽层作为面层,配合屏蔽层的使用,设计了防转移结构,在标签的屏蔽层揭起后,膜层与防转移层分离,防转移层和电子标签inlay层留在被贴物上,即电子标签inlay会完整地留在被贴物上,去除屏蔽层后,让电子标签inlay可以继续被读取或者写入信息。防转移层可以是透明的隔离层材料,也可以是带有防转移信息的揭镂膜材料。揭镂膜材料的使用,可以帮助标签具备防伪功能或者鉴别标签是否被使用的功能。
3、信息处理。本发明中涉及的信息处理的方式,主要是将屏蔽层表面的条码信息与电子标签芯片tid号建立关联关系;或者将屏蔽层面层的条码信息提前写入电子标签芯片,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使用时,采集屏蔽层上的可变信息,与电子标签芯片中的信息进行核对;也可以将屏蔽层表面的可变信息为防伪查询或者访问某个网页,揭掉屏蔽层后,通过读取电子标签芯片的tid号进行验证等等,信息处理的方式非常灵活,可以根据具体数据使用要求设计操作方式。
4、信息转移方法技术。本发明中,为了将屏蔽层面层上的可变信息能准确的写入电子标签芯片,采用了信息转移加工的技术方法,即,先将需要关联或写入芯片的信息印刷到带有防转移层的膜上,在复合屏蔽层之前,将该信息关联到芯片的tid号或者采集后写入芯片,复合屏蔽层遮盖住电子标签,同时,该预先在防转移层上印刷的可变信息,经过采集后,转印到屏蔽层表面上。在标签模切分切时,将防转移层上预先印刷的信息裁切掉,完成信息转移加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防转移层,并将防转移层信息转印刷到屏蔽层上,同时写入电子标签inlay中,屏蔽层能够对电子标签inlay起到屏蔽保护的作用,防止电子标签inlay信息随意被读取,并通过屏蔽层上可变信息与电子标签inlay建立数据关联,电子标签inlay上的芯片tid号具有唯一性,屏蔽层上可变信息与电子标签inlay上的芯片唯一tid号建立数据关联,增加防伪识别,增加数据信息关联难度,提高电子标签的读取信息的物理门槛,保密性好,满足防伪溯源的特殊要求。
2、制作方法简单易行,科学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防转移层复合电子标签inlay层后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防转移层复合屏蔽层后结构示意图,
图4是模切后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的成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正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是图5中示出的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揭掉屏蔽层后标签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正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是图7中示出的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揭掉屏蔽层后标签结构示意图。
图中:1、屏蔽层2、胶层a3、pet膜层4、防转移层5、电子标签inlay层6、胶层b7、底纸层8、可变信息9、芯片10、光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防转移层4上印刷光标10和可变信息8:选择一定幅宽的带有隐藏“void”的防转移揭镂膜,在其边缘位置印刷一定跳距的光标及条码可变信息,如图2所示;
(2)湿电子标签inlay加工:选择一款圆形的高频电子标签inlay,涂布溶剂型压敏胶复合后,模切做成湿inlay;
(3)转贴电子标签inlay:上贴标机,将湿电子标签inlay光标定位转帖到喷印好光标和条码可变信息的防转移揭镂膜上;
(4)电子标签inlay写入条码可变信息:在装有条码采集枪和读写器的信息处理设备上,条码采集枪可以采用honeywell公司条码阅读机,型号vuquest3310g;读写器可以采用德卡公司读写器,型号d8;开启条码信息数据采集功能和读写器写入功能,一边采集防转移层上的条码可变信息,一边将条码可变信息通过读写器写入电子标签inlay的芯片9中;
(5)复合屏蔽层:采集和写入条码可变信息到电子标签inlay后,在复合设备上,采用复合不干胶胶水,将屏蔽层与防转移层背面的pet膜层复合,防转移层上的光标和条码可变信息需要完整露出;要求屏蔽层完全覆盖电子标签inlay天线,起到完全屏蔽的作用;
(6)信息转移印刷:在装有条码信息采集器和喷印可变信息的喷头的设备上,开启条码可变信息采集器和可变信息喷印功能,采集防转移层的条码可变信息,同时定位喷印到覆盖电子标签inlay的屏蔽层上,完成信息转移,如图3所示;
(7)复合底纸层:选择宽度匹配的硅油纸作为底纸层,涂布不干胶后与上述带有屏蔽层的电子标签inlay面复合;
(8)模切与分切:在平压平模切机上,调整模切刀,跟踪光标位置对标签进行模切,同时采用分切裁刀将防转移膜上印刷的光标和条码可变信息裁切掉,得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如图4所示。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包括从上往下顺次布置的屏蔽层1、胶层a2、膜层、防转移层4、胶层b、电子标签inlay层5和底纸层7;
其中,屏蔽层1外表面印刷有可变信息,可变信息对应写入电子标签inlay层5;屏蔽层1完全覆盖电子标签inlay层5。
屏蔽层1材料为导电材料。屏蔽层1材料可以为金属箔膜或导电橡胶或有机导电材料。
防转移层4为防转移揭镂膜。
膜层为pet膜层3。
胶层a2为不干胶。
胶层b6是溶剂型压敏胶。
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揭掉底纸层,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粘贴到产品上;因为屏蔽层的屏蔽作用,读写器不能读取电子标签inlay中的信息;
印刷的可变信息可以为条形码可变信息,可变信息也可以为二维码可变信息;如图5-图6所示,揭掉屏蔽层前后,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结构示意图。揭掉屏蔽层和pet膜层,电子标签inlay层和防转移层留在产品上,可以用读写器读取电子标签inlay中的信息,并将其中的可变信息,与屏蔽层上的可变信息进行核对是否一致,实现防伪效果。
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防转移层4上印刷光标和可变信息:选择一定幅宽的透明隔离层作为防转移层,在其边缘位置印刷一定跳距的光标及条码可变信息;
(2)制作湿电子标签inlay:选择一款超高频电子标签inlay,涂覆水乳性压敏胶复合后,模切做成湿inlay;
(3)转贴电子标签inlay:上贴标机,将湿inlay定位转帖到喷印好光标和条码可变信息的透明的防转移层上;
(4)电子标签inlay写入条码可变信息:在装有条码采集枪和读写器的信息处理设备上,条码采集枪可以采用honeywell公司条码阅读机,型号vuquest3310g;读写器可以采用impnjspeedwayr220;开启条码信息数据采集功能和读写器写入功能,一边采集条码可变信息,一边将条码可变信息通过读写器,对准与光标同步的电子标签inlay,将条码可变信息写入电子标签芯片中;
(5)复合屏蔽层:将上述采集和写入完成的标签,在复合设备上,采用聚氨酯双组分胶水,将屏蔽层与防转移层背面的pet膜层复合,将屏蔽层防转移层上的光标和条码可变信息需要完整露出;要求屏蔽层完全覆盖电子标签inlay天线,起到完全屏蔽的作用;
(6)信息转移印刷:在装有条码信息采集器和喷印可变信息的喷头的设备上,开启条码可变信息采集器和可变信息喷印功能,采集防转移层的条码可变信息,同时定位喷印到覆盖电子标签inlay的屏蔽层上,完成信息转移;
(7)复合底纸层:选择宽度匹配的硅油纸作为底纸层,涂布不干胶后与上述带有屏蔽层的电子标签inlay面复合;
(8)模切与分切:在平压平模切机上,调整模切刀,跟踪光标位置对标签进行模切,同时采用分切裁刀将防转移膜上印刷的光标和条码可变信息裁切掉。
得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包括从上往下顺次布置的屏蔽层1、胶层a2、膜层、防转移层4、胶层b、电子标签inlay层5和底纸层7;
其中,屏蔽层1外表面印刷有可变信息,可变信息对应写入电子标签inlay层5;屏蔽层1完全覆盖电子标签inlay层5。
屏蔽层1材料为导电材料。屏蔽层1材料可以为金属箔膜或导电橡胶或有机导电材料。屏蔽层可以为金属箔膜,屏蔽层可以为铝或铜导电类材质的金属箔膜;防转移层4可以为透明隔离层。
膜层为pet膜层3。
底纸层也可以为硅油膜。
胶层a2为聚氨酯双组分胶水。
胶层b6为水乳性压敏胶。
如图7-图8所示,揭掉屏蔽层前后,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结构示意图,可变信息可以为二维码可变信息。揭掉屏蔽层后,可以用读写器读取电子标签inlay中的信息,并将其中的可变信息,与屏蔽层上的可变信息进行核对是否一致,实现防伪效果。
还可以将屏蔽层表面的可变信息与电子标签芯片tid号建立关联;并将屏蔽层表面的可变信息与电子标签芯片tid号建立关联信息设为防伪查询或者查询网页,揭掉屏蔽层后,通过读取电子标签芯片的tid号,进行防伪验证,或登录查询网页进行验证。
本发明中对结构的方向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如前后左右上下的描述,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仅为描述方便。
1.一种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往下顺次布置的屏蔽层(1)、胶层a(2)、膜层、防转移层(4)、胶层b、电子标签inlay层(5)和底纸层(7);
其中,屏蔽层(1)外表面印刷有可变信息,可变信息对应写入电子标签inlay层(5);屏蔽层(1)完全覆盖电子标签inlay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屏蔽层(1)材料为导电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防转移层(4)为防转移揭镂膜或透明隔离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膜层为pet膜层(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胶层a(2)为不干胶或复合胶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胶层b(6)是热熔压敏胶、溶剂型压敏胶或水乳性压敏胶。
7.一种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防转移层(4)上印刷光标和可变信息;
(2)电子标签inlay上涂胶复合后模切,制作成湿电子标签inlay,转帖到防转移层(4)上;
(3)写入电子标签inlay信息;
(4)屏蔽层(1)表面涂布胶水,复合防转移层(4)背面的膜层;
(5)采集可变信息,印刷到屏蔽层(1)另一面上,印刷位置与电子标签inlay复合位置一致;
(6)底纸层(7)表面涂布胶水,复合电子标签inlay面;
(7)模切得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屏蔽层(1)复合膜层后,防转移层(4)上光标和可变信息完整露出;模切时,分切掉防转移层(4)上的光标和可变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写入电子标签inlay的信息为,可变信息;或可变信息与电子标签inlay的芯片的tid建立关联的信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