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取银杏叶中莽草酸和奎宁酸的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57


本发明属于有机酸提取分离领域,涉及一种开发银杏叶中有机酸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从银杏叶中提取分离莽草酸、奎宁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作为药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功效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传统医学认为银杏叶和果味甘、苦、涩、性平,叶具有活血养心、敛肺涩肠的功效;种仁具有润肺、平喘、止咳、利尿、止白浊、杀虫、解酒等功效;银杏外种皮味甘、性温,有益气补虚的作用。银杏叶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萜、有机酸、酚酸、多糖等。

银杏叶中的有机酸类主要有如下几种:d-糖质酸、莽草酸、6-羟基犬尿喹啉酸、奎宁酸等。

银杏黄酮、银杏内酯作为银杏叶主要活性成分,其分离方法报道较多,而在进行银杏产品开发的同时,莽草酸的分离纯化也已称为焦点之一。目前有关于银杏中莽草酸的分离有以下报道:

专利cn106770865a,云南康恩贝植物研究院有限公司“一种银杏叶提取物中有机酸含量测定方法”中指出有机酸纯化有两种方法:一、碱水提,调酸后萃取;二、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专利cn107353201a,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一种高含量天然莽草酸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以银杏叶提取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为原料,分别采用阴离子和阳离子树脂分离,沉淀重结晶后,即获得莽草酸含量98%以上的莽草酸提取物。专利cn108191639a,万邦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种从银杏叶提取物层析废液中制备莽草酸提取物的方法”,以层析技术制备银杏提取物时产生的废液为原料制备莽草酸提取物,银杏提取物层析废液再经层析柱富集纯化,得到质量分数为35%以上的莽草酸提取物。专利cn109593034a,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种从银杏叶提取废液中制备莽草酸的方法”将银杏叶提取废液进行酶解,收集酶解液进行有机膜过滤、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吸附洗脱、浓缩、结晶以及干燥。专利cn110511135a,长江师范学院“一种从银杏叶提取废液中制备莽草酸的方法”将银杏叶提取废液进行酶解,收集酶解液进行有机膜过滤、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吸附洗脱、浓缩、结晶以及干燥的步骤。以上专利均采用离子树脂进行纯化莽草酸,该方法属有机酸常规方法,缺点是耗时长,废水处理量大。

专利cn106316830a,西南民族大学“一种从银杏落叶中分离提纯莽草酸的方法”,银杏叶提取浓缩,所得浸膏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溶解,然后再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水相浓缩至干,上硅胶柱分离,混合溶剂洗脱,收集洗脱液,并将洗脱液浓缩至干,制得莽草酸粗品,重结晶得莽草酸结晶。该方法有机溶剂使用较多,对环境有所污染,而且操作繁琐,不适合大生产。

专利cn107694147a,南京林业大学“一种用于同时提取银杏叶五种有机酸的深共熔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提取方法”,该深共熔溶剂是由木糖醇、乙醇酸和戊二酸按摩尔比1:(3-4):1制备成的三元深共熔溶剂。采用该三元深共熔溶剂同时提取银杏叶五种有机酸的方法可以提高银杏叶中五种有机酸的提取率。该方法理论要求较高,不适合大生产操作。

专利cn109369373a,长江师范学院“一种从银杏叶提取物层析废液中制备莽草酸提取物的方法”:取经大孔树脂柱层析制备银杏提取物时产生的废液,浓缩,氯仿萃取,水相采用苯萃取,再采用石油醚萃取,得到的水相加入改性蛭石吸附剂,然后搅拌、静置、过滤,采用水提取滤渣,滤液减压浓缩后重结晶,即得莽草酸提取物。该工艺路线较长,采用了氯仿、苯等有毒试剂,对操作环境有很大影响,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发银杏叶中莽草酸和奎宁酸的方法,以克服上述方法中存在的耗时长、废水处理量大、环境污染、操作繁琐等问题,本发明整个工艺路线除了分离纯化上述两种有机酸外,还实现了多品种同时富集纯化,尽可能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产品成本大幅降低,减少了能耗和污水量,提高了生产量。

本发明通过对比银杏叶中各成分的化学性质,选用多种方法联用,力争在有商业价值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开发银杏叶中的各种活性成分,除了莽草酸和奎宁酸外,还包括叶绿素、银杏黄酮、银杏内酯、银杏多糖等。

传统提取叶绿素工艺十分复杂,包括:浸提、皂化、酸洗、洗涤、络合等步骤,该工艺路线长、收率低、成本高。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有无溶剂残留、快速、能耗小等优点,已进一步代替溶剂法对脂溶性成分进行分离提取。现有报道仅有从竹叶、蚕沙、螺旋藻中萃取叶绿素,而且大多对铜化后的叶绿素进行提纯,还未见采用该方法从银杏叶中提取叶绿素。

本发明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提取-膜过滤-电渗析-结晶方法联用,依次提取各有效成分。首先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银杏叶中的叶绿素,选用弱碱性丙酮作为夹带剂,既可中和银杏叶中少量的酸缓解对叶绿素的降解,又可以将脂溶性成分尽可能提取干净。该方法减少污染,方便快捷,有利于后续步骤。

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的提取在陕西嘉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n105412167b专利中已公开。本发明在银杏黄酮和内酯的提取分离过程中获得了银杏多糖、莽草酸和奎宁酸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经过膜分离分别得到了多糖和有机酸的混合物,再采用“醇沉法”对多糖进一步纯化,采用电渗析设备对有机酸-盐混合物进行纯化。

电渗析是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而使溶液中的物质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双极膜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离子交换膜,在电场作用下水在其中间层发生解离,产生h 和oh-离子。而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就是将这种特殊功能的双极膜与常用的阴、阳膜进行组合,构成多个重复单元,从而实现酸、碱的生产或再生。本发明选用双极膜电渗析方法富集纯化银杏中的有机酸,操作便捷,污水量少,生产周期短。最终通过重结晶的方法将莽草酸和奎宁酸进行分离,使得二者含量均达到98%。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开发银杏叶中莽草酸和奎宁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

以有机溶剂作为夹带剂(每克原料采用夹带剂0.001-0.002l),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方法将银杏叶鲜原料进行萃取,得到萃取物(a)和萃取渣(b)。萃取物(a)富含叶绿素,可继续进行叶绿素的纯化。

步骤2、提取;

采用碱水蒸煮萃取渣(b),进行灭酶,继而用乙醇溶液提取,将提取液浓缩调至中性,过滤得上清液。上清液中加入聚酰胺[上清液和聚酰胺质量比为3:1],搅拌,过滤得滤液(c)和沉淀(d)。沉淀(d)可继续采用混合柱分离得到银杏内酯和银杏黄酮(具体方法见公开号为cn105412167b的专利)。

步骤3、膜过滤;

滤液(c)通过超滤膜,得浓液(e)和清液(f);向浓液(e)中加入一定量乙醇沉淀24小时,过滤,沉淀烘干得银杏多糖。

步骤4、电渗析;

清液(f)采用双极膜电渗析装置分离,极室里加入1.5%硫酸钠水溶液,有机酸根离子与双极膜解离的h 结合产生有机酸,而na 透过阳膜与双极膜解离的oh-结合产生氢氧化钠。酸室中得到有机酸溶液,将其浓缩,放置得粗结晶。

步骤5、重结晶;

上述粗结晶采用混合溶剂溶解,过滤,得沉淀和滤液。沉淀采用甲醇淋洗,烘干得白色结晶,为奎宁酸,含量大于98%。滤液加入活性炭脱色,脱色液浓缩放置,得白色结晶,为莽草酸,含量大于98%。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方法工艺参数如下:萃取釜压力:28-32mpa,萃取温度:50-55℃,萃取时间1-2小时;1号分离釜压力:8mpa,萃取温度40-45℃;2号分离釜压力:6mpa,萃取温度35-40℃。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弱碱性丙酮溶液(ph=8-9)。

进一步地,步骤3中采用乙醇用量为浓液(e)体积的5-8倍,所述超滤膜为5000-8000d。

进一步地,步骤4中操作电压为15-25v,浓缩后的比重为1.25。

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混合溶剂为乙醇与乙酸乙酯,其中乙醇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8:2—9:1;且混合溶剂的用量为粗结晶的2.5-3.5倍量。

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甲醇为95%甲醇;脱色液浓缩后的比重为1.28。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上清液和聚酰胺质量比为3:1。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碱水为5倍量碳酸氢钠水溶液,蒸煮温度为100℃。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采用多技术联用,得到银杏叶中的各种活性成分,并采用电渗析装置将银杏叶中的莽草酸、奎宁酸和盐进行分离,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和酸碱处理量,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整个工艺操作便捷,快速有效。利用奎宁酸和莽草酸的理化性质差异,采用混合溶剂分离二者,得到莽草酸和奎宁酸产品,含量分别大于98%;

2、本发明银杏叶原料首先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装置将叶绿素类成分提取出来,一方面得到了有利用价值的产品,另一方面有利于后续其他成分的分离纯化;

3、本发明在分离银杏黄酮和内酯的步骤中,将聚酰胺吸附后的过滤液收集,采用超滤膜纯化,将银杏多糖和有机酸分离开来,即大大减少了污水量,还可降低产品成本;

4、本发明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提取-膜过滤-电渗析-结晶方法联用,得到一系列有商业价值的产品,大大降低了单个产品的成本,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减少溶剂用量,降低能耗,原料开发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a为实施例一提取出的莽草酸含量图谱;

图1b为实施例一提取出的奎宁酸含量图谱;

图2a为实施例二提取出的莽草酸含量图谱;

图2b为实施例二提取出的奎宁酸含量图谱;

图3a为实施例三提取出的莽草酸含量图谱;

图3b为实施例三提取出的奎宁酸含量图谱;

图4a为实施例四提取出的莽草酸含量图谱;

图4b为实施例四提取出的奎宁酸含量图谱;

图5a为实施例五提取出的莽草酸含量图谱;

图5b为实施例五提取出的奎宁酸含量图谱;

图6a为实施例六提取出的莽草酸含量图谱;

图6b为实施例六提取出的奎宁酸含量图谱;

图7a为原料中莽草酸的含量图谱;

图7b为原料中奎宁酸的含量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一

将5公斤银杏叶新鲜原料剪碎,加入萃取釜中,采用5lph=8丙酮溶液作为夹带剂,萃取釜压力为28mpa,萃取温度为55℃,萃取时间1.5h,1号分离釜压力8mpa,温度45℃,2号分离釜压力6mpa,温度40℃。从1号分离釜中得到萃取物(a),萃取物(a)富含叶绿素,可继续进行产品i叶绿素的纯化。萃取釜中得萃取渣(b)。萃取渣(b)采用碱水蒸煮灭酶,如可采用5倍量碳酸氢钠水溶液100℃蒸煮,灭酶后取出,采用乙醇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调至中性,过滤得上清液。上清液中加入聚酰胺[上清液和聚酰胺质量比为3:1],搅拌30分钟过滤,得滤液(c)(备用)和沉淀(d)。干燥沉淀(d),用聚酰胺和氧化铝柱混合分离,得产品ⅱ8.13g银杏内酯含量72.35%,产品ⅲ23.8g银杏黄酮含量71.45%。

收集滤液(c),过5000d超滤膜,得浓液(e)和清液(f),向浓液(e)加入5倍量的95%乙醇搅拌,放置过夜,离心,沉淀干燥,得黄色粉末153.8g,产品ⅳ多糖含量51.2%。将清液(f)加入储罐进行双极膜电渗析(所述电渗析设备运行电压20v,电极液为1.5%硫酸钠水溶液),酸室得到有机酸混合液,继而浓缩至比重1.25,放置48小时,过滤得淡黄色结晶。

将淡黄色结晶采用3倍量的乙醇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v/v=9:1)溶解,过滤,结晶采用95%甲醇漂洗,干燥,得白色结晶85.2g,为产品ⅴ奎宁酸,含量98.23%;滤液加入30g活性炭,脱色40分钟,过滤,滤液浓缩至比重1.28,0℃放置48小时,过滤,结晶干燥,得白色结晶93.6g,产品ⅵ莽草酸含量99.21%。

图谱见图1a与图1b。

实施例二

将5公斤银杏叶新鲜原料剪碎,加入萃取釜中,采用10lph=8.5丙酮溶液作为夹带剂,萃取釜压力为30mpa,萃取釜温度为50℃,萃取时间2h,1号分离釜压力8mpa,温度40℃,2号分离釜压力6mpa,温度40℃。从1号分离釜中得到萃取物(a),萃取物(a)富含叶绿素,可继续进行产品i叶绿素的纯化。萃取釜中得萃取渣(b)。萃取渣(b)采用碱水蒸煮灭酶。灭酶后取出采用乙醇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调至中性,过滤得上清液。上清液中加入聚酰胺[上清液和聚酰胺质量比为3:1],搅拌30分钟过滤,得滤液(c)(备用)和沉淀(d)。干燥沉淀(d),用聚酰胺和氧化铝柱混合分离,得产品ⅱ8.59g银杏内酯含量70.08%,产品ⅲ21.2g银杏黄酮含量72.33%。

收集上述滤液(c),过8000d超滤膜,得浓液(e)和清液(f),浓液(e)加入6倍量95%乙醇搅拌,放置过夜,离心,沉淀干燥,得黄色粉末158.3g,产品ⅳ多糖含量50.81%。将清液(f)加入储罐进行双极膜电渗析(所述电渗析设备运行电压18v,电极液为1.5%硫酸钠水溶液),酸室得到有机酸混合液,浓缩至比重1.25,放置48小时,过滤得淡黄色结晶。将淡黄色结晶采用2.5倍量乙醇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v/v=8.5:1.5)溶解,过滤,结晶采用95%甲醇漂洗,干燥,得白色结晶83.5g,为产品ⅴ奎宁酸,含量98.55%;滤液加入30g活性炭,脱色40分钟,过滤,滤液浓缩至比重1.28,0℃放置48小时,过滤,结晶干燥,得白色结晶96.1g,产品ⅵ莽草酸含量98.72%。图谱见图2a与图2b。

实施例三

将5公斤银杏叶新鲜原料剪碎,加入萃取釜中,采用8lph=8丙酮溶液作为夹带剂,萃取釜压力为28mpa,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1.5h,1号分离釜压力8mpa,温度45℃,2号分离釜压力6mpa,温度40℃。从1号分离釜中得到萃取物(a),萃取物(a)富含叶绿素,可继续进行产品i叶绿素的纯化。萃取釜中得到萃取渣(b)。萃取渣(b)采用碱水蒸煮灭酶。灭酶后取出采用乙醇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调至中性,过滤得上清液。上清液中加入聚酰胺[上清液和聚酰胺质量比为3:1],得滤液(c)(备用)和沉淀(d)。干燥沉淀(d),用聚酰胺和氧化铝柱混合分离,得产品ⅱ8.05g银杏内酯含量72.77%,产品ⅲ24.2g银杏黄酮含量72.03%。

收集上述聚酰胺吸附过滤液(c),过5000d超滤膜,得浓液(e)和清液(f),向浓液(e)中加入8倍量95%乙醇搅拌,放置过夜,离心,沉淀干燥,得黄色粉末158.3g,产品ⅳ多糖含量54.26%。将清液(f)加入储罐进行双极膜电渗析(所述电渗析设备运行电压15v,电极液为1.5%硫酸钠水溶液),酸室得到有机酸混合液,浓缩至比重1.25,放置48小时,过滤得淡黄色结晶。将淡黄色结晶采用3倍量乙醇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v/v=8:2)溶解,过滤,结晶采用95%甲醇漂洗,干燥,得白色结晶88.5g,为产品ⅴ奎宁酸,含量98.77%;滤液加入30g活性炭,脱色40分钟,过滤,滤液浓缩至比重1.28,0℃放置48小时,过滤,结晶干燥,得白色结晶95.3g,产品ⅵ莽草酸含量99.23%。图谱见图3a与图3b。

实施例四

将5公斤银杏叶新鲜原料剪碎,加入萃取釜中,采用7lph=9丙酮溶液作为夹带剂,萃取釜压力为30mpa,萃取温度为55℃,萃取时间2h,1号分离釜压力8mpa,温度45℃,2号分离釜压力6mpa,温度40℃。从1号分离釜中得到萃取物(a),萃取物(a)富含叶绿素,可继续进行产品i叶绿素的纯化。萃取釜中得到萃取渣(b)。萃取渣(b)采用碱水蒸煮灭酶。灭酶后取出采用乙醇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调至中性,过滤得上清液。上清液中加入聚酰胺[上清液和聚酰胺质量比为3:1],得滤液(c)(备用)和沉淀(d)。干燥沉淀(d),用聚酰胺和氧化铝柱混合分离,得产品ⅱ8.35g银杏内酯含量70.97%,产品ⅲ24.09g银杏黄酮含量70.82%。

收集上述聚酰胺吸附过滤液(c),过8000d超滤膜,得浓液(e)和清液(f),浓液(e)加入7倍量的95%乙醇搅拌,放置过夜,离心,沉淀干燥,得黄色粉末156.44g,产品ⅳ多糖含量52.49%。将清液(f)加入储罐进行双极膜电渗析(所述电渗析设备运行电压20v,电极液为1.5%硫酸钠水溶液),酸室得到有机酸混合液,浓缩至比重1.25,放置48小时,过滤得淡黄色结晶。将淡黄色结晶采用3.5倍量乙醇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v/v=9:1)溶解,过滤,结晶采用95%甲醇漂洗,干燥,得白色结晶83.9g,为产品ⅴ奎宁酸,含量98.78%;滤液加入30g活性炭,脱色40分钟,过滤,滤液浓缩至比重1.28,0℃放置48小时,过滤,结晶干燥,得白色结晶97.6g,产品ⅵ莽草酸含量98.24%。图谱见图4a与图4b。

实施例五

将5公斤银杏叶新鲜原料剪碎,加入萃取釜中,采用5lph=8.4丙酮溶液作为夹带剂,萃取釜压力为26mpa,萃取温度为55℃,萃取时间2h,1号分离釜压力8mpa,温度45℃,2号分离釜压力6mpa,温度40℃。从1号分离釜中得到萃取物(a),萃取物(a)富含叶绿素,可继续进行产品i叶绿素的纯化。萃取釜中得萃取渣。萃取渣采用碱水蒸煮灭酶。灭酶后取出采用乙醇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调至中性,过滤得上清液。上清液中加入聚酰胺[上清液和聚酰胺质量比为3:1],得滤液(c)(备用)和沉淀(d)。沉淀(d)干燥,用聚酰胺和氧化铝柱混合分离,得产品ⅱ8.45g银杏内酯含量70.11%,产品ⅲ24.32g银杏黄酮含量70.98%。

收集上述聚酰胺吸附过滤液(c),过8000d超滤膜,浓液加入5倍量95%乙醇搅拌,放置过夜,离心,沉淀干燥,得黄色粉末157.8g,产品ⅳ多糖含量50.43%。上清液加入储罐进行双极膜电渗析(所述电渗析设备运行电压25v,电极液为1.5%硫酸钠水溶液),酸室得到有机酸混合液,浓缩至比重1.25,放置48小时,过滤得淡黄色结晶。将淡黄色结晶采用3倍量乙醇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v/v=8.3:1.7)溶解,过滤,结晶采用95%甲醇漂洗,干燥,得白色结晶83.4g,产品ⅴ为奎宁酸,含量99.11%;滤液加入30g活性炭,脱色40分钟,过滤,滤液浓缩至比重1.28,0℃放置48小时,过滤,结晶干燥,得白色结晶95.6g,产品ⅵ莽草酸含量98.73%。图谱见图5a与图5b。

实施例六

银杏叶新鲜原料5公斤剪碎,加入萃取釜中,采用6lph=8.8丙酮溶液作为夹带剂,萃取釜压力为32mpa,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1h,1号分离釜压力8mpa,温度40℃,2号分离釜压力6mpa,温度35℃。从1号分离釜中得到萃取物(a),萃取釜中得萃取渣(b)。萃取渣(b)采用碱水蒸煮灭酶。灭酶后取出采用乙醇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调至中性,过滤得上清液。上清液中加入聚酰胺[上清液和聚酰胺质量比为3:1],得滤液(c)(备用)和沉淀(d)。沉淀(d)干燥,用聚酰胺和氧化铝柱混合分离,得产品ⅱ8.61g银杏内酯含量70.37%,产品ⅲ25.13g银杏黄酮含量71.25%。

收集上述聚酰胺吸附过滤液(c),过5000d超滤膜,浓液加入8倍量95%乙醇搅拌,放置过夜,离心,沉淀干燥,得黄色粉末158.2g,产品ⅳ多糖含量50.71%。上清液加入储罐进行双极膜电渗析(所述电渗析设备运行电压23v,电极液为1.5%硫酸钠水溶液),酸室得到有机酸混合液,浓缩至比重1.25,放置48小时,过滤得淡黄色结晶。将淡黄色结晶采用3倍量乙醇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v/v=8.6:1.4)溶解,过滤,结晶采用95%甲醇漂洗,干燥,得白色结晶85.9g,为产品ⅴ奎宁酸,含量98.76%;滤液加入30g活性炭,脱色40分钟,过滤,滤液浓缩至比重1.28,0℃放置48小时,过滤,结晶干燥,得白色结晶93.2g,产品ⅵ莽草酸含量99.15%。图谱见图6a与图6b。

本实验所用银杏叶中多糖含量2%,莽草酸含量2.2%,奎宁酸含量2%,见图7a于7b。计算本工艺路线:多糖含量大于50%,回收率大于75%;莽草酸含量大于98%,回收率大于80%;奎宁酸含量大于98%,回收率大于80%。


技术特征:

1.一种提取银杏叶中莽草酸和奎宁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

以有机溶剂作为夹带剂,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方法将银杏叶鲜原料进行萃取,得到萃取物(a)和萃取渣(b);对萃取物(a)内的叶绿素进行纯化;

步骤2、提取;

采用碱水蒸煮萃取渣(b),进行灭酶后加入乙醇溶液进行提取,将提取液浓缩后调至中性,过滤得上清液;向上清液中加入聚酰胺,搅拌,过滤得滤液(c)和沉淀(d);采用混合柱对沉淀(d)分离得到银杏内酯和银杏黄酮;

步骤3、膜过滤;

利用超滤膜过滤滤液(c),得浓液(e)和清液(f);向浓液(e)中加入乙醇,沉淀,过滤,沉淀烘干得银杏多糖;

步骤4、电渗析;

采用双极膜电渗析装置分离清液(f),酸室中得到有机酸溶液,将其浓缩,放置得粗结晶;

步骤5、重结晶;

采用混合溶剂溶解上述粗结晶,过滤,得沉淀和滤液;沉淀采用甲醇淋洗,烘干得白色结晶,为奎宁酸,含量大于98%;滤液加入活性炭脱色,脱色液浓缩,得白色结晶,为莽草酸,含量大于9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银杏叶中莽草酸和奎宁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方法工艺参数如下:

萃取釜压力:28-32mpa,萃取温度:50-55℃,萃取时间1-2小时;1号分离釜压力:8mpa,萃取温度40-45℃;2号分离釜压力:6mpa,萃取温度35-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银杏叶中莽草酸和奎宁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弱碱性丙酮溶液,ph=8-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取银杏叶中莽草酸和奎宁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采用乙醇用量为浓液(e)体积的5-8倍,所述超滤膜为5000-8000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取银杏叶中莽草酸和奎宁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操作电压为15-25v;浓缩后的比重为1.25。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提取银杏叶中莽草酸和奎宁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混合溶剂为乙醇与乙酸乙酯,其中乙醇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8:2—9:1;且混合溶剂的用量为粗结晶的2.5-3.5倍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取银杏叶中莽草酸和奎宁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甲醇为95%甲醇;脱色液浓缩后的比重为1.2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取银杏叶中莽草酸和奎宁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上清液和聚酰胺质量比为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取银杏叶中莽草酸和奎宁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碱水为5倍量碳酸氢钠水溶液,蒸煮温度为10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有机酸提取分离领域,涉及一种提取银杏叶中莽草酸和奎宁酸的方法,克服现有方法中存在的耗时长、废水处理量大、环境污染、操作繁琐等问题,通过对比银杏叶中各成分的化学性质,选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提取‑膜过滤‑电渗析‑结晶方法联用,力争在有商业价值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开发银杏叶中的各种活性成分,除了莽草酸和奎宁酸外,还包括叶绿素、银杏黄酮、银杏内酯、银杏多糖等,最终分离得到莽草酸和奎宁酸产品,含量分别大于98%。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莹;程闪;肖红;张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嘉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7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26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