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58


本发明涉及病菌及病毒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进行防护的防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常会在开敞餐饮区、集体办公区等人员密集区休闲或工作。在人员密集区由于携带有害病菌、病毒的人在说话、咳嗽等情况下会在周围环境产生携带病毒、病菌的气溶胶及飞沫,若不及时的处理这些带病毒及病菌的气溶胶及飞沫,会造成交叉感染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人们常通过采用佩戴口罩的方式进行防护,但长时间戴口罩会给人造成不舒适感。对此,如何营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并能避免病毒及病菌的交叉感染就成为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方法及装置,以解决在人员密集区为人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空间、并防止病菌及病毒交叉感染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方法,其包括设置供单人独处的封闭间,给封闭间设置门、进气口和排气管,在封闭间内设置与排气管连接的负压吸气腔,并将负压吸气腔置于人的口鼻附近,以阻止飞沫和气溶胶向负压吸气腔外逃逸,快速收集人员产生的飞沫和气溶胶;设置除菌装置过滤或杀灭进气口吸入的空气中含有的病毒及有害病菌,以及设置除菌装置过滤或杀灭排气管排出的空气中含有的病毒及有害病菌。

本发明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装置,包括单人独处的封闭间,所述封闭间上设置有门、进气口和排气管,封闭间内设置有与排气管连接的负压吸气腔,所述负压吸气腔位于人的口鼻附近;

所述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装置还包括用于消除进气口吸入的空气中含有的病毒及有害病菌的第一除菌装置和用于消除排气管排出空气中含有的病毒及有害病菌的第二除菌装置。

进一步,所述负压吸气腔位于人的口鼻前方,或者所述负压吸气腔包围在人的头部外。

进一步,所述第一除菌装置和第二除菌装置为采用过滤的方式消除有害细菌及病毒的过滤装置,或者所述第一除菌装置和第二除菌装置为通过高温杀灭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高温除菌装置,或者所述第一除菌装置和第二除菌装置为通过等离子杀灭有害细菌及病毒的等离子除菌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方法及装置,其通过设置供单人独处的封闭间,且进入封闭间的空气和排出封闭间的空气都经过了除菌装置处理,使得进入封闭间的空气和排出封闭间的空气都是安全的空气。

2、本发明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防护方法及装置,其通过把人员放置在仅容纳1人的狭小的封闭隔离空间内,既解决了人员众多与场所面积有限的矛盾问题,又解决了人们隔离防护的可靠性问题。

3、本发明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方法及装置,其设置的负压吸气腔位于封闭间内人员的口鼻附近,封闭间内的人可以直接在负压吸气腔内咳嗽、打喷嚏,这种情况下封闭间内人员产生的气溶胶及飞沫是处在负压吸气腔内,飞沫和气溶胶能快速的被负压气流吸走,从而能避免咳嗽、打喷嚏等喷溅的飞沫及气溶胶向周围扩散。并且在人员正常呼吸、说话等情况下产生的飞沫及气溶胶,这时的产生的飞沫和气溶胶的速度不像咳嗽、打喷嚏时那样快,人员的口鼻可以处在负压吸气腔外离负压吸气腔的吸气口较近的位置,这时负压气流同样能将人口鼻产生的飞沫及气溶胶快速的吸入负压吸气腔。因此,不管在咳嗽、打喷嚏产生的呼气强气流或正常说话、呼吸产生的呼气弱气流情况下,本发明都能使得人员产出的气溶胶及飞沫能被快速的吸走排出封闭间,避免了气溶胶及飞沫在封闭间内停留,使得当一个人使用完封闭间离开后,封闭间内不会残留该人员产生的气溶胶和飞沫,使下一个人可以继续安全的使用该封闭间。

4、本发明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方法及装置,在单人独处的封闭间内,人员不必戴口罩,且封闭间内气流通畅,呼吸舒适性好,解决了长时间佩戴口罩容易造成不舒适的技术问题。

5、传统技术中提高抽风换气效果的方法是增加风机的功率,提高负压气流的流量、流速。但是对于本发明中供单人独处的封闭间,由于封闭间体积狭小,若在狭小封闭间内采用大流量高流速的强气流抽吸空气,强气流本身会给人产生不适感,并且强气流还会产生风噪其它使人不舒适的感觉。本发明通过在封闭间内再设置负压吸气腔,因负压吸气腔离人的口鼻近,或者头部还可直接处在负压吸气腔内,使得不需要强气流即能吸走人员产生的飞沫及气溶胶,解决了弱气流不能在人员咳嗽、打喷嚏情况下快速吸走其产生的飞沫及气溶胶的问题,因此本发明能让封闭间内的人员处在自然的微风状态下并快速地吸走人员产生的气溶胶及飞沫,能给人舒适的感觉。

6、本发明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方法及装置,设置进气口和排气管使封闭间内的空气与封闭间外的空气进行交换、流动。相对于采用“内、内空气循环”的空调、空气净化器等而言,本发明中的封闭间内时刻有外部新风进入,能给提高封闭间内人员使用体验的舒适感。

7、本发明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方法及装置,其利用封闭间将外界空气隔离,避免了外界气流造成封闭间内的气流紊乱,解决了外界气流影响负压吸气腔收集人员产生的飞沫及气溶胶的问题。

8、本发明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方法及装置,既能让人们获得可靠的防交叉感染的防护效果,又获得很舒适的使用体验感,适用于在办公室、会议室及餐厅等人员密集地推广使用,能很好的解决人员密集区的交叉感染问题,应用前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去掉封闭间的顶部及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护装置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中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方法,其包括设置供单人独处的封闭间,给封闭间设置门、进气口和排气管,在封闭间内设置与排气管连接的负压吸气腔,并将负压吸气腔置于人的口鼻附近,以阻止飞沫和气溶胶向负压吸气腔外逃逸,快速收集人员产生的飞沫和气溶胶;设置除菌装置过滤或杀灭进气口吸入的空气中含有的病毒及有害病菌,以及设置除菌装置过滤或杀灭排气管排出的空气中含有的病毒及有害病菌。

本实施例中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装置,包括单人独处的封闭间1,所述封闭间上设置有门2、进气口3和排气管4,封闭间内设置有与排气管连接的负压吸气腔5,所述负压吸气腔位于人的口鼻附近。使用时将排气管4与风机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负压吸气腔位于人的口鼻前方,具体的负压吸气腔可以是一个朝向人面一侧具有进气口的长方体形腔体,其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负压吸气腔设置在人的口鼻前方,负压吸气腔内的气流不受封闭间外的气流影响,能更快速、更彻底的将人员产生的飞沫、气溶胶吸走。

当然在不同实施例中,负压吸气腔的吸气口还可包围在人的口鼻外,这种情况下负压吸气腔5可以由位于头部前侧、头部上侧、头部左侧和头部右侧的侧板连接组成,人员的头部及手部可以在负压吸气腔中活动,其结构如图3所示,人头部位于负压吸气腔内,负压吸气腔内的气流不受封闭间外的气流影响,也能实现快速、彻底的将人员产生的飞沫、气溶胶吸走。当然本实施情况中的头部前侧、头部左侧和头部右侧的侧板还可由封闭间的侧壁替换。

所述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装置还包括用于消除进气口吸入的空气中含有的病毒及有害病菌的第一除菌装置6和用于消除排气管排出空气中含有的病毒及有害病菌的第二除菌装置7。

本实施例中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方法及装置,其通过设置供单人独处的封闭间,且进入封闭间的空气和排出封闭间的空气都经过了除菌装置处理,使得进入封闭间的空气和排出封闭间的空气都是安全的空气。

不仅如此,本实施例中设置的负压吸气腔位于封闭间内人员的口鼻附近,封闭间内的人可以直接在负压吸气腔内咳嗽、打喷嚏,这种情况下封闭间内人员产生的气溶胶及飞沫是处在负压吸气腔内,飞沫和气溶胶能快速的被负压气流吸走,从而能避免咳嗽、打喷嚏等喷溅的飞沫及气溶胶向周围扩散。并且在人员正常呼吸、说话等情况下产生的飞沫及气溶胶,这时的产生的飞沫和气溶胶的速度不像咳嗽、打喷嚏时那样快,人员的口鼻可以处在负压吸气腔外离负压吸气腔的吸气口较近的位置,这时负压气流同样能将人口鼻产生的飞沫及气溶胶快速的吸入负压吸气腔。因此,不管在咳嗽、打喷嚏产生的强气流或正常说话、呼吸产生的弱气流情况下,本发明都能使得人员产出的气溶胶及飞沫能被快速的吸走排出封闭间,避免了气溶胶及飞沫在封闭间内停留,使得当一个人使用完封闭间离开后,封闭间内不会残留该人员产生的气溶胶和飞沫,使下一个人可以继续安全的使用该封闭间。

而且通过在封闭间内再设置负压吸气腔,因负压吸气腔离人的口鼻近,且口鼻还可直接处在负压吸气腔内,使得不需要强气流即能吸走人员产生的飞沫及气溶胶,解决了弱气流不能在人员咳嗽、打喷嚏情况下快速吸走其产生的飞沫及气溶胶的问题,因此能让封闭间内的人员处在自然的微风状态下并快速地吸走人员产生的气溶胶及飞沫,能给人舒适的感觉。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除菌装置和第二除菌装置为采用过滤的方式消除有害细菌及病毒的过滤装置。当然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除菌装置和第二除菌装置还可以为通过高温杀灭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高温除菌装置,或者所述第一除菌装置和第二除菌装置还可以为通过等离子杀灭有害细菌及病毒的等离子除菌装置。

且本实施例中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装置,使得在单人独处的封闭间内,人员不必戴口罩,且封闭间内气流通畅,呼吸舒适性好,解决了长时间佩戴口罩容易造成不舒适的技术问题。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供单人独处的封闭间,给封闭间设置门、进气口和排气管,在封闭间内设置与排气管连接的负压吸气腔,并将负压吸气腔置于人的口鼻附近,以阻止飞沫和气溶胶向负压吸气腔外逃逸,快速收集人员产生的飞沫和气溶胶;

设置除菌装置过滤或杀灭进气口吸入的空气中含有的病毒及有害病菌,以及设置除菌装置过滤或杀灭排气管排出的空气中含有的病毒及有害病菌。

2.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人独处的封闭间,所述封闭间上设置有门、进气口和排气管,封闭间内设置有与排气管连接的负压吸气腔,所述负压吸气腔位于人的口鼻附近;

所述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装置还包括用于消除进气口吸入的空气中含有的病毒及有害病菌的第一除菌装置和用于消除排气管排出空气中含有的病毒及有害病菌的第二除菌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气腔位于人的口鼻前方,或者所述负压吸气腔包围在人的头部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菌装置和第二除菌装置为采用过滤的方式消除有害细菌及病毒的过滤装置,或者所述第一除菌装置和第二除菌装置为通过高温杀灭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高温除菌装置,或者所述第一除菌装置和第二除菌装置为通过等离子杀灭有害细菌及病毒的等离子除菌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方法及装置,其包括单人独处的封闭间,所述封闭间上设置有门、进气口和排气管,封闭间内设置有与排气管连接的负压吸气腔,负压吸气腔设置在人的口鼻附近,阻止飞沫和气溶胶向负压吸气腔外逃逸,以快速收集人员产生的飞沫和气溶胶;所述人员密集区对有害细菌及病毒的防护装置还包括用于消除进气口吸入的空气中含有的病毒及有害病菌的第一除菌装置和用于消除排气管排出空气中含有的病毒及有害病菌的第二除菌装置。本发明不仅能很好的解决交叉感染的问题,而且在单人独处的封闭间内,人员不必戴口罩,且封闭间内气流通畅,呼吸舒适性好,解决了长时间佩戴口罩容易造成不舒适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治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陈氏清洁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0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2641.html

最新回复(0)